-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用于老年人股骨骨折椎管内麻醉前摆放体位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摆放体位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老年单侧股骨骨折患者60例,年龄68~87岁,体质量49~70 kg,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A组,n=30)和静脉药物镇痛组(B组,n=30),A、B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麻醉,A组于摆放体位15 min前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术.B组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术毕,A组连接全自动注液泵,持续输注0.2%罗派卡因0.1 mL·kg-1·h-1.B组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术后给予负荷量地佐辛5 mg静脉滴注,用自动注射泵持续输注地佐辛0.01 mg·kg-1·h-1.分别对患者在入室时(T0)和刚摆放体位后(T1)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进行测量并记录,记录术后2、4、6、12、24和48 h时间点患者的VAS评分以及手术过程中哌替啶的使用量及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A组T1时刻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较T0无明显增高(P>0.05).而B组T1时刻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较T0明显增高(t心b=5.302,t舒b=7.369,t收b=5.629,P<0.05),A组T1、T2、T4、T6、T12、T24、T48时间点疼痛VAS评分低于B组相应各个时间点(t1=66.401,t2=7.719,t4=25.260,t6=13.170,t12=3.837,t24=3.081,t48=6.202,均P<0.05),A组未发生穿刺血肿、局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可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提供持续镇痛,安全有效,执行简便,为后期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使用中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提高医院住院药房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摆药准确率.方法:分析我院住院药房使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总结对应的管控方法.结果与结论:我院住院药房从备药、剥药、补药、医嘱审核等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风险管控,同时,还加强了拆零药品的规范管理,规范了药盒标注,定期对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进行维护与保养,建立了相关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规范了人员培训及考核体系,从而大大减少了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ACCP在降低全自动口服摆药机药品损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降低全自动口服摆药机药品损耗, 保障药品供应.方法 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 (HACCP) 对全自动口服摆药机药品损耗的流程与相关因素进行风险管理, 对比分析实施HACCP前后药品损耗, 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结合全自动口服摆药机药品损耗流程, 依据HACCP实施的步骤, 确定剥药、药盒装药、接收医嘱、摆药和药包密封5个关键控制点, 并制订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实现了药品损耗的有效降低.结论 HACCP是降低全自动口服摆药机药品损耗的有效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自动针剂摆药系统在PIVAS抗肿瘤药物摆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摆药工作质量,减少摆药差错,减少摆药人员受到的抗肿瘤药物的职业暴露伤害.方法:介绍全自动针剂摆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将其用于PIVAS抗肿瘤药物的摆药工作中,比较该系统使用前后1个月的各项工作指标.结果:该系统包括用药医嘱信息处理软件、设备控制软件和摆药机硬件,具有自动盘点药品、自动进筐、自动摆药、自动打印瓶签等功能.启用全自动针剂摆药系统后,摆药流程中的输液标签打印、分筐和摆药操作由人工换为自动,节约了人力资源,每张标签平均摆药时间由原来的(33.00±3.31)s缩短为(15.55±1.41)s,摆药差错及破损数量降为0.结论:全自动针剂摆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PIVAS抗肿瘤药物摆药的自动化,减少了摆药差错,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机会,减少了其带来的职业暴露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住院药房口服单剂量调配的差错案例分析与措施改进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降低该院口服单剂量调配差错,为提升医院住院药房口服单剂量调配工作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统计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6月口服单剂量调配差错数据,应用差错类型分析法对各类型差错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措施实施3个月后,统计分析2016年9-12月的差错数据以观察实施效果.结果 制定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工作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及复核确认、系统软件优化等;措施实施后差错发生率由0. 231‰下降为0. 062‰,其中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由152例下降为33例;机器自身因素导致的差错由105例下降为38例.结论 所采取的措施可有效降低口服单剂量调配的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病人口服用药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自动片剂分包机的使用分析和质量改进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全自动片剂分包机在我院的应用情况,为引进和使用设备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统计方法,对2018年1—12月的全自动片剂分包机包药数据进行分析,针对运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结果 全自动分包机有效提高摆药效率,完善药品管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虽然存在一些差错,但是通过不断地优化改进,建立在分包机配药基础上的口服药品调配流程必将日趋完善.结论 应用全自动分包机进行摆药提高了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是医院药房发展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条形码技术联合管理工具预防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药错误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预防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充药品环节错误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FMEA)评估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充药品流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失效后果,进而分析整改措施并实施.没有商品码的药品运用Microsoft BarCode控件生成EAN-13条码,通过药盒的RFID码与药品EAN-13商品码双重匹配核对,用来预防失效模式的再次发生.采用Wilcoxon配对检验比较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值.结果:应用条码技术,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后,影响补充药品环节错误发生的失效模式RPN值较前下降60%(P<0.05).结论:HFMEA模式的运用以及条码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药环节错误的发生,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在同行中有可推广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流程智能化调剂模式在住院药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全流程智能化调剂模式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应用效果,为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住院药房工作情况,介绍全自动单剂量锭剂分包机(ADDM)、智能半片台(ITDT)、全自动药品核对机(MDM)在口服药调剂中的使用情况,比较智能化调剂模式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提升情况和差错率,并进行智能化模式满意度调查.结果:启用ADDM+ITDT+MDM三机联动调剂模式后,我院住院药房口服药调剂时间人均缩短1.5 h,药师人数减少2名;同时,借助ADDM的药品图像数据库和药袋镜像打印技术,使得目测方法得以改进,药品核对效率得以提升;ITDT的引入规范了拆零非整粒药品的管理,使用ITDT外摆非整粒药品的工作效率(以日均调剂备用盘时间为指标)较人工外摆提升了23.29%~38.93%;MDM的引入提高了智能核对效率,所有药品信息可被追溯,工作效率[以日均(总)核对时间为指标]较人工核对提升了65.64%~74.78%;三机联动全流程智能化调剂模式的差错率较ADDM+人工核对调剂模式下降了70.32%,较ADDM+MDM两联调剂模式下降了52.44%;护理人员对该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7.97%.结论:ADDM+ITDT+MDM三机联动调剂模式缩短了调剂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错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VIZEN药品自动检测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药品自动检测系统VIZEN用于全自动药品分包机摆药的检测效果.方法 收集并对比医院2020年3月连续21个工作日内VIZEN系统与人工检测所用时间、检出错误包数、检出错误率,评价VIZEN系统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VIZEN系统检测平均每包用时(1.39±0.09)s,人工检测平均每包用时(1.78±0.08)s,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检测的准确度为VIZEN系统的54.42%.结论 VIZEN系统能提高药品的摆药效率和准确度,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但其检测过程中存在一些假性错误,需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院全自动片剂摆药机补药量优化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医院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简称摆药机)补药量的优化效果.方法 利用摆药机自带程序,建立量化摆药机补药过程中补药量的计算模型,降低摆药机中药品的周转率.根据周转天数和药品储存条件划分摆药机中的药品种类,优化补药量计算模式,比较优化前(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和优化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的药品周转及人力消耗情况.结果 摆药机内药品月均周转率由优化前的2.06升至优化后的3.13,提高了51.94%;周转天数超过30 d的药品品种占比由优化前的24.20%降至1.52%,下降了93.72%.结论 优化后的计算模型具备良好的精度和可操作性,可为摆药机内药品库存的控制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