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集中采购对住院部单剂量口服药品供应的挑战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全自动分包机进行住院医嘱口服药品的单剂量分包,但药品厂家、规格、外观等的改变,都会导致单剂量口服分包药品的药盒更换数量增加,相应的运行成本升高,且加剧了临床药品供应难度。随着药品集中采购模式的深入开展,中标品种的变动使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临床口服药品的供应,是目前单剂量分包遇到的共性难题。作者以本院单剂量分包室的工作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单剂量口服药品供应的难点及常见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供其他医院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科医院全自动粉剂分剂量工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药品手工分剂量调配在儿科医院中非常普遍,由于缺少指导性的文件规范,分剂量工作质量不高。尤其是粉剂分剂量,手工操作难度更大,药师水平也参差不齐。全自动粉剂分包机可显著提高粉状制剂分剂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医院探索开展了全自动粉剂分剂量工作,通过规划场地、制定全自动粉剂分剂量药品目录、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开展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等,建立了儿科医院全自动粉剂分剂量工作体系,为儿童专科医院全自动分剂量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自动包药机串联自动核对机调剂模式在我院中心药房的建立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缩短我院中心药房口服药调配时间,降低调剂差错率,提高药师工作效率.方法: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ATC)串联自动核对机(MDM)调剂模式(ATC-MDM串联调剂模式)对我院住院患者口服药品进行调剂.以调配时间、日均分包数、药师人数、错误药袋识别准确度等为指标,对比分析ATC-MDM串联调剂模式与单一ATC调剂模式的运行效果.结果:相比单一ATC调剂模式,ATC-MDM串联调剂模式不受药品种类及数量影响,启用后药师调配时间人均缩短约1.5 h;人力成本减少2人;日均分包数增加约500包;错误药袋自动检测率达100%,药品分包准确率提高;药品核对数据可自动保存并生成管理报告.结论:ATC-MDM串联调剂模式缩短了药品调剂时间,降低了调剂差错率,有助于提高药师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自动片剂分包机的使用分析和质量改进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全自动片剂分包机在我院的应用情况,为引进和使用设备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回顾性统计方法,对2018年1—12月的全自动片剂分包机包药数据进行分析,针对运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结果 全自动分包机有效提高摆药效率,完善药品管理、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虽然存在一些差错,但是通过不断地优化改进,建立在分包机配药基础上的口服药品调配流程必将日趋完善.结论 应用全自动分包机进行摆药提高了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是医院药房发展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自动分包机用于两种阴凉贮存药品调配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规范阴凉贮存药品在全自动分包机中的管理、存放和使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以头孢丙烯分散片(CDT)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ACDT)为研究对象,记录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贮存于机载药盒和周转盒内,第0,7,14,21,28天考察其外观变化,并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的方法分析其含量变化.结果 机载药盒内的CDT和ACDT均在第14天外观发生改变;周转盒内的CDT和ACDT分别在第14,21天外观发生改变;CDT在2种贮存条件下基本稳定;ACDT在机载药盒的贮存条件下,克拉维酸第14天测定的平均标示量为91.98%,已接近标准的临界值范围;在周转盒的贮存条件下,克拉维酸第28天测定平均标示量为89.8%,低于规定的标示量范围;2种拆零药品各时间点在周转盒中的平均标示量均高于机载药盒.结论 阴凉贮存的CDT与ACDT应现用现拆,不宜久置于全自动分包机中,这样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搭载PDA的智能加药系统在中心药房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智能加药系统(drug sub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DSMS)在中心药房的应用,实现口服药品从请领验收到加药入库全流程的智能、高效的工作效率.方法 介绍DSMS的模块组成及功能设计,并将其用于拆零口服药的库存管理工作中,比较该系统使用前后1个月的各项工作指标.结果 该系统具备药品请领、验收入库、药品留样、设备加药、药品盘点、剥药记录打印、药品质量追踪等功能.启用DSMS后,药品请领、验收入库、药品留样、设备加药、药品盘点、剥药记录打印等操作由人工变为智能,节约了人力成本,每种药品的加药入库时间较原来人工操作时间大大缩短,平均每种药品的加药时间由原来的(3.20±0.25)min缩短为(1.56士0.19)min,加药差错数量降为0.结论 DSMS工作稳定性好、操作便捷,在中心药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其他医院中心药房拆零药品智能化管理起到了借鉴和推广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流程智能化调剂模式在住院药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全流程智能化调剂模式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应用效果,为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住院药房工作情况,介绍全自动单剂量锭剂分包机(ADDM)、智能半片台(ITDT)、全自动药品核对机(MDM)在口服药调剂中的使用情况,比较智能化调剂模式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提升情况和差错率,并进行智能化模式满意度调查.结果:启用ADDM+ITDT+MDM三机联动调剂模式后,我院住院药房口服药调剂时间人均缩短1.5 h,药师人数减少2名;同时,借助ADDM的药品图像数据库和药袋镜像打印技术,使得目测方法得以改进,药品核对效率得以提升;ITDT的引入规范了拆零非整粒药品的管理,使用ITDT外摆非整粒药品的工作效率(以日均调剂备用盘时间为指标)较人工外摆提升了23.29%~38.93%;MDM的引入提高了智能核对效率,所有药品信息可被追溯,工作效率[以日均(总)核对时间为指标]较人工核对提升了65.64%~74.78%;三机联动全流程智能化调剂模式的差错率较ADDM+人工核对调剂模式下降了70.32%,较ADDM+MDM两联调剂模式下降了52.44%;护理人员对该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7.97%.结论:ADDM+ITDT+MDM三机联动调剂模式缩短了调剂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错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VIZEN药品自动检测系统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药品自动检测系统VIZEN用于全自动药品分包机摆药的检测效果.方法 收集并对比医院2020年3月连续21个工作日内VIZEN系统与人工检测所用时间、检出错误包数、检出错误率,评价VIZEN系统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VIZEN系统检测平均每包用时(1.39±0.09)s,人工检测平均每包用时(1.78±0.08)s,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人工检测的准确度为VIZEN系统的54.42%.结论 VIZEN系统能提高药品的摆药效率和准确度,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但其检测过程中存在一些假性错误,需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PDA条码扫描技术在我院片剂单剂量分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实现住院药房片剂的精细化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基于智慧药学,对单独使用自动分包机模式下的分包流程进行优化改造,在取药、拆药、加药等环节中应用掌上电脑(PDA)条码扫描技术,实现批号和库存的实时追踪,完善片剂的药品闭环管理.比较流程改进前后调剂的差错率,人力资源消耗工时以及药师/护士满意度.结果:流程改进后,片剂调剂差错率从流程改进前的1.637‰降到0.082‰(P<0.01),人力资源消耗工时从(7.52±0.33)h缩减至(5.11±0.24)h(P<0.01),药师/护士满意度从66.5%提高到93.4%(P<0.01).结论:在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基础上,通过PDA条码扫描技术的应用,规范了住院药房片剂的管理,补充完善了药品闭环信息,实现了批号追踪与库存管理,降低了片剂调剂差错率,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保障了临床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在住院药房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1/1/17
评价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应用情况,总结经验.通过介绍分包机的运行模式和流程,总结其实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该设备的使用提供经验参考.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使用提高了准确率和摆药速度,新的工作模式有利于药房的管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符合当前医院药房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住院药房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使药师能更多地投入到药学服务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