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发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管理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将药品标准管理的通用性要求与中药产品自身特点相结合,对中药标准研究制定的基本原则、各类中药质量标准具体要求、标准修订、实施等进行规定,明确了责任主体,规范了关键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手术患者术中体位安置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与小组讨论建立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级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筛选和修订条目,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6和0.902,指标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4和0.161(均P<0.05).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30项.结论 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可用于手术患者体位安置质量评价,为降低患者手术体位安置风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头痛门诊建设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原发性头痛是具有高致残性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目前我国的原发性头痛建设体系尚不规范,因此,在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头痛规范化建设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头痛门诊建设规范》.近3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头痛认识逐渐深入,对中国头痛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中国头痛门诊建设规范》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形成了《中国头痛门诊建设专家共识》,以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头痛门诊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配方颗粒趋势分析与监管策略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后试点时代"的到来,当前在其生产、监管、应用实践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政策、技术、产业问题.该文通过系统梳理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沿革;并从质量标准、医保支付、市场格局等方面归纳了其产业现状;基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对比分析与定位探讨.认为当前该领域还存在以下现实问题:①尚未形成合理的竞争演化机制,产品"提质增效"困难;②国家标准数量有限,地方标准各自为战;③生产工艺相对受限;④固定当量与原料波动的矛盾;⑤市场定位待明确,用药场景局限.进而,基于塑造良性中药产业生态和促进中医临床合理用药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引导中药配方颗粒形成按产品竞争格局;②推动建立中药配方颗粒全过程监管体系;③系统研究配方颗粒当量与摄入量关系;④突破应用场景,合理拓展配方颗粒应用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TOPSIS法和波士顿矩阵的医院神经专科能力评估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通过对以神经科学集群建设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专科能力进行评估,为国内医院的特色专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从服务能力、技术能力、质量安全和服务效率4个维度建立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专科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优劣解距离(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纵向比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专科2019-2023年发展趋势,并采用波士顿矩阵深入分析神经专科各亚专业建设情况.结果 2019-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专科TOPSIS综合得分指数呈上升趋势.神经外科以胶质瘤诊治为主的肿瘤专业1,在技术能力和质量安全方面得分指数最高;神经内科以脑血管病为主的亚专业,在技术能力和服务效率方面得分指数较高,以上两个亚专业在波士顿矩阵中均处于优势巩固区.结论 2019-202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专科诊治能力不断提升.神经外科亚专业中,专科能力排名最高的为肿瘤专业1,诊疗技术难度较高,同时医疗质量负性事件发生率低.神经内科各亚专业中,脑血管专业诊疗技术难度高且服务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以为推动一体化医疗服务开展提供信息支撑.方法: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一体化应用系统、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4个部分.其中,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主要是从架构、虚拟局域网、性能、拓扑、告警等方面对全院网络进行统一管理;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主要利用虚拟化平台、超融合平台等将各应用服务端进行集中管理,共享信息,提升资源管理效能;一体化应用系统主要是各院区和门诊部部署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及门诊和住院等应用系统,避免数据格式、标准不一致;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主要是按照三级等保2.0标准,从设施、策略、主机、数据等方面加强医院信息安全建设.结果: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解决了多院区之间网络连不通、系统不统一、信息难共享、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难题,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了信息安全.结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实现了医疗业务跨院区协同,为实施一体化医疗提供了信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海南省"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专题报告(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健康海南"建设背景下,本报告聚焦"十四五"中期海南省卫生健康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分别探讨精神障碍治理、中医药健康产业、现代化卫生健康治理体系以及科技与人才支撑能力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首篇文章应对海南省高发的精神卫生问题,强调数字化治理平台在解决精神卫生问题和支持自贸港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第二篇详细分析了中医药在健康产业中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瓶颈,建议充分利用海南省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第三篇从现代化治理角度出发,强调顶层设计和协同机制优化对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性.最后一篇聚焦于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通过SWOT分析提出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策略.综上,四个报告在逻辑上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框架,全面展示了海南省在"健康海南"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展望.为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助力海南省在未来进一步提升健康水平和治理能力,实现卫生健康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Donabedian理论构建整复外科专科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基于Donabedian理论构建整复外科专科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选取国内三甲医院的整复外科专家35人为函询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质性访谈等方法,初步构建整复外科专科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雏形,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立整复外科专科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人员组成一致,得到专家权威系数(Cr)为0.777 1.本研究中,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107~0.129,变异系数≤0.15,可以认为函询条目可信,专家协调程度良好.经过两轮函询,专家对各项评价指标意见趋于集中,最终确立了整复外科专科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出较为科学、严谨、全面的整复外科专科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优化整复外科手术护理质量、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麻醉记录单标准》等7项卫生行业标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刊讯]2024年8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麻醉记录单标准》等7项卫生行业标准,旨在进一步完善卫生行业标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其中,麻醉记录单标准(代替WS 329-2011)作为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强调了麻醉过程中记录的重要性和规范性,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确保麻醉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可追溯;其余6项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包括医疗机构标志标准(代替WS 307-2009)、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代替WS/T 389-2012)、CT检查操作规程(代替WS/T 391-2012)、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性能保障技术指南、医护人员院前医疗急救培训标准、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的管理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住院(ACSH)问题造成了我国每年至少千亿元卫生资源的浪费.实施精准干预措施以减少ACSH是卫生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升群众健康水平,降低经济负担.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ACSH的影响因素,总结归纳减少ACSH的国际经验并探索适用于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ACSH管理策略.研究发现,ACSH受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系统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国际上主要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服务提供和服务管理三方面举措减少ACSH.本研究结合国际经验和实际情况对我国ACSH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将ACSH纳入医疗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对门急诊服务敏感疾病(ACSCs)进行全面监测和综合管理,其次,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ACSCs管理的规范化与同质化,并基于循证理念改善管理水平;再次,应深入开展ACSCs本土化研究,促进高质量证据转化实施;最后,持续提高人口健康素养,强化患者和公众对减少ACSH的正确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