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敏从肝论治泄泻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刘敏教授认为,肝与泄泻关系颇为密切,临床基于肝脾相依理论,从肝论治泄泻,常获佳效。临证可分肝脏疏泄过旺或肝脏疏泄不及辨证治疗本病。治疗肝脏疏泄过旺当以抑肝扶脾为法,用药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肝气郁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肝气疏泄太过可选痛泻要方。肝脏疏泄不及又分为肝气(阳)虚和肝血(阴)虚,治疗肝气(阳)虚应以温补肝阳为主,兼护肝阴(血),方用乌梅丸加味,用药遵循"以辛补其肝用,以酸补其肝体"的特点。肝血(阴)虚证治当遵循"损其肝者,缓其中"原则,以六味地黄丸加味。并附验案二则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邵念方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邵念方教授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邵老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经诊治的老年期痴呆病肾虚髓亏证患者医案,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处方统计,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2.4)对纳入处方的用药进行用药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110个,涉及中药238味,使用频次前10的中药依次为茯苓、石菖蒲、酒萸肉、山药、熟地黄、益智仁、生地黄、黄芪、川芎、白术;药性以平、温、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淡为主;归经以脾、肝、肺、肾经为主;功效以利水渗湿、清热活血、宁心、清热解毒、化湿开胃、健脾为主;关联分析结果发现,使用频次超过25次的药物组合有15组,分别是:酒萸肉-茯苓、酒萸肉-山药、山药-酒萸肉、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黄芪-茯苓、泽泻-茯苓、牡丹皮-茯苓、熟地黄-茯苓、生地黄-茯苓、远志-石菖蒲、牡丹皮-酒萸肉、牡丹皮-山药、泽泻-酒萸肉、泽泻-山药;聚类分析发现4组新处方,第1组为茯苓、生地黄、熟地黄、泽泻、牡丹皮、酒萸肉、山药,第2组为石菖蒲、肉苁蓉、巴戟天,第3组为益智仁、川芎、炙甘草;第4组为白术、党参、黄芪、当归;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核心组方为六味地黄丸加减。结论:针对老年期肾虚髓亏证痴呆,邵老重视扶正,治疗以补虚为中心,兼顾利水、清热、解毒、化瘀、开窍之法。研究新发现的四组新处方,可为今后辨证加减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祝朝富教授“以内治外”论治化疗后皮肤色素沉着浅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化疗后色素沉着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其内在中医理论基础,运用中药治疗缓解患者症状,为临床治疗化疗后色素沉着增加新的治疗手段。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2021年因化疗后出现色素沉着的病例,根据中医理论基础中药予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并常规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总结相关规律。结果:经过中药治疗的化疗后色素沉着患者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列举一典型医案佐证。结论:针对化疗后色素沉着患者,中医病机上多系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应用中药六味地黄丸随证加减“以内治外”论治,常可收获良效,可为临床中医治疗化疗后色素沉着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六味地黄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及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六味地黄丸对β-淀粉样蛋白前体/早老素蛋白1(amyloid β-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及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kappa-B,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APP/PS1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0.59 g/kg,2次/d,灌胃)、中剂量组(1.18 g/kg,2次/d,灌胃)、高剂量组(2.36 g/kg,2次/d,灌胃)和布洛芬组(0.04 g/kg,2次/d,灌胃),每组8只;8只体质量相匹配的3月龄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2次/d);所有小鼠连续干预3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D88)及磷酸化NF-κB(phosphorylated 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多组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比较,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F交互=117.219, P<0.001)。各组小鼠第5天逃避潜伏期均低于第1天(均 P<0.05);第1~5天布洛芬组和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在第3~5天,六味地黄丸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均低于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均 P<0.05)。6组小鼠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451,4.824,均 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小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50.77±5.49) %,(54.39±5.71) %,(51.98±6.12) %]、穿越平台次数[(5.9±1.1)次,(6.0±1.3)次,(5.1±0.8)次]均高于模型组[(27.32±3.22)%,(2.2±1.0)次](均 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6组小鼠海马组织Aβ、GFAP和NF-κB积分光密度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7.52,45.37,79.10,均 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海马组织Aβ、GFAP和NF-κB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海马组织Aβ、GFAP和NF-κB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均 P<0.05)。ELISA结果显示,6组小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96,6.395,均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6组小鼠海马组织TLR4、MyD88及p-NF-κB蛋白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710,3.522,4.119,均 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血清TNF-α[(18.90±2.33)ng/L,(21.56±2.49) ng/L]和IL-1β[(5.88±0.80)ng/L,(6.75±0.83)ng/L]含量均低于低剂量组[(30.77±2.89)ng/L,(9.11±1.27)ng/L](均 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和布洛芬组海马组织TLR4、MyD88及p-NF-κB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均 P<0.05),六味地黄丸高、中剂量组海马组织TLR4[(0.254±0.091),(0.318±0.122)]、MyD88[(0.229±0.077),(0.386±0.119)]及p-NF-κB[(0.412±0.188),(0.358±0.119)]蛋白表达均低于低剂量组[(0.617±0.172),(0.672±0.166),(0.799±0.227)](均 P<0.05)。 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转导途径,降低TNF-α和IL-1β的表达,从而减轻中枢免疫炎性反应,发挥抗A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与比较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收录的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中医经典方剂或其加减方联合常规治疗;或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中医经典方剂或其加减方联合常规治疗),应用R 4.2.1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图形绘制.结果:纳入67篇文献,涉及参芪地黄汤、六味地黄丸(汤)、真武汤、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玉液汤 6 首经典方剂,共5476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24 h尿蛋白(24 hUTP)水平方面,金匮肾气丸+常规治疗效果较优;在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方面,六味地黄丸(汤)+常规治疗效果较优;在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方面,济生肾气丸+常规治疗效果较优.肾阴不足亚组中,参芪地黄汤+常规治疗在降低 24 hUTP、HbA1c、FBG水平方面效果较优;六味地黄丸(汤)+常规治疗在降低UAER、BUN水平方面效果较优;玉液汤+常规治疗在降低SCr水平方面效果较优.肾阳不足亚组中,金匮肾气丸+常规治疗在降低24 hUTP水平方面效果较优;济生肾气丸+常规治疗在降低UAER、SCr、BUN、HbA1 c、FBG水平方面效果较优.12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或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联合常规治疗用于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具有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控制血糖,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Runx2研究补肾类中药防治骨质疏松机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研究发现Runx2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unx2通过结合特定的DNA序列来调节许多基因的转录,与骨代谢的关系密切,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细胞因子、激素等对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具有调控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学者发现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补肾类中药与Runx2因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如单药中的淫羊藿、骨碎补、杜仲、鹿茸、补骨脂,复方中的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肾活血汤、二仙汤、仙灵骨葆胶囊,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BMPs、MAPK、PI3K/AKT、Hedgehog等信号通路调控Runx2的表达以防治骨质疏松.故该文通过补肾类中药对Runx2因子调控相关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糖尿病肾病治疗用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 年版试行)》为依据,参考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和报告规范及《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2 年版试行)》,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和传承性 7 个维度对渴络欣胶囊、肾炎康复片、糖脉康胶囊/颗粒/片、苁蓉益肾颗粒、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片、六味地黄丸、黄葵胶囊、通心络胶囊、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胶囊、雷公藤多苷片、参芪降糖颗粒、益肾化湿颗粒评分,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安全性,黄葵胶囊、肾炎康复片和金水宝胶囊/片较好,雷公藤多苷片、益肾化湿颗粒较差;有效性,黄葵胶囊、参芪降糖颗粒疗效较好;经济性,肾炎康复片、渴络欣胶囊、雷公藤多苷片较有优势;创新性和传承性,14 种中成药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创新性和强烈的中医药优势特色;适宜性,14 种中成药均为口服制剂,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和药品使用适宜性均无明显差异;可及性,六味地黄丸和雷公藤多苷片更具有优势.14 种中成药的综合评分分别为 74.5 分、76.5 分、56.5 分、62.8 分、70.5 分、79.5 分、72 分、78.5 分、79.5 分、64 分、64.5 分、65 分、69.5 分、68.5 分.结论 综合 7 个维度的评价结果,金水宝胶囊/片、通心络胶囊和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综合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顾耘辨治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介绍上海市名中医顾耘教授分期论治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性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经验.顾耘教授认为,痰、毒、瘀、虚为本病的关键病机,根据发病时期和证候特点,将其分为三期进行论治.初期邪毒犯肺,治宜解毒化痰、宣肺止嗽,方选清热解毒汤化裁;中期痰瘀阻肺,治宜健脾化痰、化瘀通络,治以参苓白术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恢复期肺脾肾三脏亏虚,治宜补益精气、兼顾活血,方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顾耘教授论治本病强调发挥中药抗病毒的优势,重视分期补益、扶正祛邪,以及活血化瘀疗法在全程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药调控Nrf2信号通路防治顺铂所致肝肾损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核因子E2 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改善顺铂肝肾毒性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中医药可通过调控Nrf2 信号通路提升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顺铂所致肝肾损伤,如以黄酮类、酚类及萜类化合物为主的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及六味地黄丸、肾复舒颗粒等中药复方.但目前中医药调控Nrf2 信号通路防治顺铂所致肝肾损伤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Nrf2 信号通路常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等信号通路协同发挥提升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凋亡、抗纤维化等作用,但各通路间的交叉机制有待阐明;部分中药存在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局限性;中药复方活性成分复杂性,药理药效作用尚未明确;对针灸疗法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不够.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基础实验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为中医药治疗顺铂所致肝肾损伤提供依据,发挥中医药增效减毒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陈贵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分析陈贵珍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陈贵珍教授于2016年1月—2023年10月治疗PMS的有效临床处方并建库.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频次分析,包括四气、五味、归经的使用频次;采用SPSS Modeler 18.0中的网络图形以及Apriori算法根据设置条件进行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26.0对排名前20位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处方239首,涉及236位患者,使用中药191味.频数分析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为失眠、月经紊乱、情绪障碍;用药频次前5位依次为茯苓、山药、山萸肉、炒酸枣仁、炙甘草,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获得药物组合48个,以山药-山萸肉-茯苓为代表;聚类分析显示大致可分为3类,以六味地黄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组方的药物为主.结论:陈贵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癸竭、脾虚肝郁,治以补肾益癸、健脾和癸、疏肝条癸为法,常用六味地黄汤、柴胡疏肝汤、逍遥散汤剂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