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虫类药在缺血性心肌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缺血性心肌病(ICM)关键病机为心脉痹阻,具有久病入络的特点,临床组方配药常需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经活络功效的药物.而虫类药性善攻逐走窜,兼具破血祛瘀与搜风剔络之功效,对于ICM尤为适宜.在临床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虫类药,可扬肝之性、疏肝之郁、逐络之瘀、畅行气血,收效颇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总结郭维琴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传承其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筛选郭维琴教授门诊治疗的中青年高血压医案,将诊疗信息录入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郭维琴教授诊治病人79例,郭维琴教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核心用药组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包括丹参、红花、赤白芍、川芎,兼有清肝降火之钩藤、夏枯草、菊花,健脾化痰有炒白术、茯苓,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滋补肝肾之山茱萸等27味中药.辅助药物主要包括栀子、黄芪、桑寄生、片姜黄、枸杞子、川楝子、浙贝母、首乌藤、磁石、砂仁等114味.结论:郭维琴教授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清肝降火、滋补肝肾、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之药的使用,体现了郭维琴教授"从心立论"高血压,重视"肝脾同调,心神共养"的学术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对症治疗,观察组予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计算PGⅠ/PGⅡ比值。行胃镜活检,观察胃部黏膜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29/34)、对照组为58.8%(20/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35, P=0.030)。观察组治疗后胃脘痛、痞满积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97、3.80,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Ⅰ[(76.21±17.35)mg/L比(66.80±18.77)mg/L, t=2.15]水平及PGⅠ/PGⅡ[(4.67±0.99)比(3.90±1.25), t=2.81]比值高于对照组( P<0.05),PGⅡ[(16.36±1.85)mg/L比(17.42±2.05)mg/L, t=2.24]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肠上皮化生明显改善或逆转( χ2=20.67, P<0.01),腺体萎缩情况明显改善或逆转( χ2=9.33, P=0.030)。 结论:活血化瘀、健脾疏肝法可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患者的癌前病变,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现代文献挖掘中药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23日,获取中药外治PV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并提取中药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探析药物药性、药味、归经、功效,中药频次、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结果:纳入方剂186首,涉及中药190味,多为苦寒药,主要归肝、心经,以清热类为主,活血化瘀类、补虚类中药次之;使用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为苦参、白鲜皮、黄柏、地肤子、蛇床子、当归、丹参、土茯苓、生地黄、紫草;常用的3个药对是苦参-白鲜皮、苦参-蛇床子、苦参-地肤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中药外治PV围绕“热毒”核心病机,以“从血论治”为主,治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燥,并重视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顽固性呃逆(IH)是脑卒中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不利于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甚至会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IH的治疗以针对病因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药物对症治疗.西医治疗脑卒中后IH主要应用抗精神病药、肌松药、抗癫痫药、止吐药、组胺H2受体拮抗剂.中药治疗脑卒中后IH采取辨证治疗,胃寒、胃热治法为温中散寒、清热泻火,和胃止呃;气逆痰阻治法为理气化痰,和胃降逆;瘀血阻滞治法为活血化瘀;脾胃虚寒治法为温中散寒,和胃健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补肾疏肝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心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PCOS病机以肾虚为本,发病与肾、肝二脏功能失调尤为密切,致病因素多为情志不遂,治疗时还需重视瘀血的影响,临床可以补肾疏肝法为基本治法,辅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生理病理特点,结合患者不同症状表现辨证论治。基于张景岳“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观点,补肾填精用药不可一味选择滋肾阴为主之药,需于补肾阳中滋肾阴,加入补肾助阳药物则疗效更加明显。重视心理因素亦是治疗PCOS的关键点,临床结合中医情志疗法效果甚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王隆卉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王隆卉教授为蔡氏妇科第八代传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经验丰富。其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瘀阻冲任及胞宫,病机关键在于肾虚,亦与肝、脾相关,治疗时注意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治法以活血化瘀、消癥止痛为主,常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灵活加减,强调辨清寒热虚实、标本兼顾,不可一味叠加止痛药。本病病程较长、症状复杂,个体需求不尽相同,王师善于综合评估、衷中参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做好长期管理工作,并善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调节患者情志,临床收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D-二聚体升高的认识及防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发世界大流行。从文献报道的病例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西医学认为,D-二聚体升高与患者的纤溶系统亢进和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造成血浆纤维蛋白生成及降解过多,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有关;而中医学则认为上述症候可归属于中医"血瘀"病机范畴。多年来,中医药对活血化瘀和改善微循环疗效显著。本文从2019-nCoV所致D-二聚体升高的机制、临床意义、中医的认识及常用活血化瘀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冠肺炎患者凝血功能受损的防治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蔡连香治疗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蔡连香教授认为,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以瘀为主,临床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阻4个证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基于经方,审证求变,临证中还应重视精血理论,注意扶正祛邪,避免损伤阴血。其善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法,并灵活应用药对,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活血化瘀方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动态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急性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规律,探讨活血化瘀方剂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 kg/L)、模型组(生理盐水2 kg/L)、脑蛋白水解物组(BP组,5.6 g/kg)、桃红四物汤组(TH组,10.2 g/kg)、血府逐瘀汤组(XF组,15.6 g/kg)、通窍活血汤组(TQ组,9.6 g/kg)、补阳还五汤组(BY组,28.7 g/kg)7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sTBI大鼠模型;对照组不予创伤处理。各组分别于伤后6 h灌胃相应药物,伤后1、3、7 d进行NSS评分;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和NGF的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伤后1 d即出现明显的颅脑损伤症状,表现为NSS评分明显升高,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BDNF和NGF阳性表达明显增加,说明sTBI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并随时间延长呈现一定自我修复能力。与模型组相比,XF组、TQ组和BY组NSS评分于伤后1 d即明显下降(分:6.6±1.5、6.1±2.0、5.7±2.4比9.4±1.5,均 P<0.05),而BP组及TH组NSS评分于伤后7 d才明显下降,且TQ组和BY组NSS评分下降幅度较其他药物组更加显著。与模型组比较,BP组海马组织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分别于伤后1 d、3 d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持续升高;4个活血化瘀方剂组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于伤后1~3 d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均于伤后7 d明显高于模型组,以BY组升高更为显著〔Wnt3a mRNA(2 -ΔΔCt):154.7±4.1比17.4±1.0,β-catenin mRNA(2 -ΔΔCt):17.05±0.45比2.74±0.13,均 P<0.05〕,其次为TQ组〔Wnt3a mRNA(2 -ΔΔCt):126.6±2.8比17.4±1.0,β-catenin mRNA(2 -ΔΔCt):8.70±1.19比2.74±0.13,均 P<0.05〕。与模型组比较,BP组BDNF和NGF的阳性表达在伤后1 d升高,但3 d达峰值后有所下降;4个活血化瘀方剂组BDNF和NGF的阳性表达于伤后1~3 d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均于伤后7 d明显高于模型组,其中TQ组和BY组在伤后1 d即明显高于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个/MP):56.4±6.2、61.6±7.0比37.4±2.0,NGF阳性细胞(个/MP):58.4±5.0、62.4±4.4比53.4±3.6,均 P<0.05〕,且伤后7 d时升高幅度较其他药物组更为显著。 结论: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和补阳还五汤对sTBI急性期大鼠的神经再生修复均有一定疗效,但作用强度有所不同,以补阳还五汤和通窍活血汤起效更快、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