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医学教学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基于Mini-CEX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估叙事医学教学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全科基地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叙事医学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传统教学组学员接受符合国家标准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叙事医学教学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叙事医学教学。培训8个月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指标包括两组学员的小型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得分、出科考核成绩、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得分、学习效果自评得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入选全科医师38名,男性15名(39.5%),年龄(25.9±2.1)岁,叙事医学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19 名。两组学员的性别构成、年龄、文化程度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Mini-CEX 结果:叙事医学教学组学员的问诊技巧、体格检查、职业精神、临床诊断、沟通技巧、组织及效率和整体能力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均 P<0.001)。(3)出科考试成绩:叙事医学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08),但技能操作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23)。(4)叙事能力及共情能力评估结果:叙事医学教学组学员的叙事能力评分和共情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均 P<0.001)。(5)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学习效果方面,叙事医学教学组学员激发学习兴趣评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学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评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评分和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均 P<0.001)。叙事医学教学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为78.9%(15/19),高于传统教学组的52.6%(10/19)。 结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叙事医学教学能够优化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临床实践能力、叙事能力及共情能力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共情能力叙事技巧干预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共情能力的叙事技巧干预对护士叙事医学认知、护患沟通能力及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低年资护士80名,采用不同院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两个院区分别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基于共情能力的叙事技巧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的叙事医学认知、职业认同感、护患沟通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叙事医学认知评分在基本知识、对于叙事医学的态度、学会倾听患者需求、叙事医学的优点、影响患者叙事的因素方面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患沟通能力在沟通的计划和准备、护患沟通的启动、收集信息、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护患沟通的结束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后,两组的职业自我概念、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社会说服、职业认同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均 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基于共情能力的叙事技巧培训对提高护士叙事医学认知、护患沟通能力及职业认同的效果显著,应多加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阶段临床实践对医学生叙事医学认知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三阶段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叙事医学认知的影响。方法:2020年4月至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健康医学院2016级~201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2名学生进行调查。三阶段"叙事医学"教学分别安排在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的小学期。对经历不同阶段临床实践的医学生关于叙事医学认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着三阶段临床实践的递进,4个年级学生对叙事医学概念、发展、平行病历、写作技巧的了解程度逐步深入,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倾听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学生占比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2019级~2016级分别为32.0%(40/125)、23.2%(32/138)、21.2%(24/113)、15.6%(15/9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4)。在已经进行临床实践的3个年级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叙事医学实践对职业精神的培养、对医患共情能力的培养、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均有所帮助。 结论:分阶段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医学生对叙事医学的认知,叙事医学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患之间的共情与病痛叙事——青海莫多寺曼巴扎仓的医学民族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曼巴扎仓作为藏传佛教寺院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它在教育过程中贯穿着公益价值和医学人文教育思想,在医学实践中把藏传佛教的身、语、意概念用之于医疗叙事,从而使安多藏区的曼巴扎仓成为雪域高原的医疗中心.病痛叙事和共情是通过藏传佛教、民族医学教育和文化传统而习得的一种能力和技巧.恢复藏族传统文化,并在医学教育中增加礼仪训练,有助于病痛叙事的展开和医患共情的产生.曼巴扎仓的医学叙事及其实践虽然不适于在藏区以外的地方复制或推广,但其医学共情的实践为消解当下的医患紧张关系提供某种思考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叙事医学对癌症患者外科术前谈话的积极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口老龄化以及新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干预必不可少,其中术前谈话更是术前准备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参与式观察法对一段癌症患者的外科术前谈话进行文本解析,找出医患双方不同视角下对于疾病叙事的分歧所在,即患者的叙事是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观叙事,包括了社会和自我的全方位叙事,是具有人文意义的感性叙事;而医生的叙事则是专注于当下的此时此景的客观叙事,是纯医学性的理性叙事.因此尝试将叙事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医患沟通的具体实践之中,以此提高医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得患者得以真正参与到临床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达到"医患共同决策"的层面,最终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叙事医学视阈下的文学与医学课程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文学与医学导论课程的教学探索.课程主要以文学作品为依托,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涉医话题,如医学生的教育和成长、生死教育、医生形象、疾病叙事等,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临床想象力、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反思能力、疾病体验能力等.经过逐步调整和完善,形成了模块化教学、研讨班形式、反思性写作、全球竞争力提升和教学促科研等特色,并反思了遇到的挑战,展望了未来发展空间,以期为更多的文学与医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叙事医学教育概况及其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叙事医学是运用叙事技巧进行的医学实践.叙事医学教育即通过特定的方法来训练、培养医学生反思、共情等叙事能力,主要有文学作品精细阅读和叙事性的反思写作(平行病历书写)两种方法.国外医学生叙事能力培养已经得到医学院校的广泛重视,国内还刚刚起步.妇产科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对妇女的人文关怀,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的叙事医学教育模式值得尝试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护患融合:基于阴道瘘伴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叙事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护理作为患者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其良好的沟通技巧能显著降低护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的共情能力.通过对阴道瘘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整个过程,证明叙事护理对护患沟通的重要价值.一方面引导患方主动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并提出想法和疑惑;另一方面护方耐心倾听并给予解答和正向引导.在双方观点融合后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康复和护患和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叙事护理在采血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在采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实施前、实施后2019年1~6月、2019年7~12月3个时间段量表,实施前后随机向献血者发放调查问卷,每位献血者发放10张问卷,分别对这10名医护人员打分,实施前后共调查100名献血者,共计1000张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0张.分别从倾听技巧、反思性写作、共情能力、沟通技巧、职业素养5方面进行评估,调查表以P<0.01为极其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叙事护理6个月后,倾听技巧提高到91.54%、反思性写作提高到90.00%、共情能力提高到80.51%、沟通技巧提高到92.31%、职业素养提高到91.54%,其中共情能力为P>0.05,其余4项均P<0.01.实施叙事护理12个月后,倾听技巧提高到97.46%、反思性写作提高到96.44%、共情能力提高到97.97%、沟通技巧提高到98.73%、职业素养提高到99.24%,5项均P<0.01.结论 将叙事护理应用于采血护理工作中,促进医护人员与献血者共情,弥补采血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不足,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将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