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首次 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疗效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 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疗效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首次行 131I治疗的DTC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比较采用不同 131I剂量、不同病理类型、不同治疗时间首次清甲的成功率,logistics回归分析DTC患者术后首次 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疗效的影响因素。 结果:清甲成功患者为54例,清甲未成功患者为46例,清甲成功率为54%。 131I剂量为80 mCi、90 mCi、100 mCi的患者首次清甲成功率分别为37.50%(12/32)、52.78%(19/36)、71.88%(23/32),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滤泡状癌患者、乳头滤泡混合型癌患者、乳头状癌患者首次清甲成功率分别为65.71%(23/35)、39.13%(9/23)、52.38%(22/42),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组患者(治疗时间<3个月)、2组患者(治疗时间3~12个月)、3组患者(治疗时间>12个月)首次清甲成功率分别为68.09%(32/47)、44.44%(16/36)、6/17,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期、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DTC患者清甲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不同转移情况、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的DTC患者清甲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Tg、术后淋巴结转移与术后远处转移是DTC患者术后首次 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首次 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 131I剂量的差异、治疗期间有无转移灶、Tg水平等,降低Tg水平是提高缓解率的重要因素,控制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是首次 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疗效成功的关键要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产前筛查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位动脉导管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联合虚拟超声辅助技术(VIS-Assistance ?)产前筛查右位主动脉弓(RAA)伴左位动脉导管(LDA)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32例中晚孕RAA伴LDA胎儿心脏容积数据。高年资A医生应用FINE采集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容积数据。低年资B医生和中等年资C医生分别应用VIS-Assistance ?技术获取主动脉横弓位于气管右侧和"U"形血管环这两个诊断要素及三血管气管诊断切面。比较不同经验医生获取诊断要素、诊断切面的显示成功率、图像质量评分并验证一致性。于产后随访患儿有无临床受压症状。 结果:纳入研究病例34例,2例因无法取得满意容积数据被排除,对32例胎儿容积数据进行分析。两个诊断要素及一个关键性诊断切面结果如下:诊断要素1(主动脉横弓位于气管右侧),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 ?处理前图像显示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7.5%,VIS-Assistance ?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3.8%和93.8%。诊断要素2("U"形血管环),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 ?处理前显示成功率分别为78.1%和87.3%,VIS-Assistance ?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0.6%和90.6%。三血管气管诊断切面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 ?处理前显示成功率分别为65.6%和71.9%,VIS-Assistance ?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7.5%;C医生诊断切面VIS-Assistance ?处理前后显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血管气管切面B医生与C医生图像质量评分VIS-Assistance ?处理前分别为3.00(2.50,3.00)分和3.00(2.50,3.50)分,VIS-Assistance ?处理后分别为3.25(3.00,3.50)分和3.50(3.00,3.50)分,VIS-Assistance ?处理后图像质量评分高于VIS-Assistance ?处理前(均 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位医生应用VIS-Assistance ?技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访显示32例胎儿生后均未出现明显临床受压症状。 结论:应用FINE联合VIS-Assistance ?技术能够简单、可靠获取诊断RAA伴LDA的关键性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并清晰显示所有诊断要素,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及稳定性。VIS-Assistance ?技术可以提高经验不足医生诊断切面获取成功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因此可以作为产前筛查RAA伴LDA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角膜内皮移植术专家共识(2024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角膜内皮移植术是治疗角膜内皮疾病的重要方法,主要分为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和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术。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比较,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术后视力好,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但手术技术和过程较为复杂,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有所不同。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成功关键在于掌握手术的基本要素并预防并发症。为在我国规范开展和推广角膜内皮移植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以国内外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围绕角膜内皮移植术的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技术和操作、术后并发症处理和随访等进行充分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容积超声的胎儿心脏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获取胎儿超声心动图基本诊断切面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容积超声的胎儿心脏计算机辅助诊断(sonography based volume computer aided display heart,SonoVCADheart)技术在获取胎儿超声心动图基本诊断切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8-22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80例中晚孕单胎胎儿(57例心脏正常,23例心脏异常),使用容积探头快速采集4~5个以四腔心切面为基础切面的心脏四维容积数据。三位不同经验的医师(医师A:从事胎儿心脏超声诊断15年以上;医师B和C:经过正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培训6个月但经验不丰富)分别采用SonoVCADheart分析处理,对诊断切面的要素化内容进行评分、诊断,并且计算成功率,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例正常胎儿共获取279个容积数据包,平均4.89个/胎儿;23例异常胎儿共获取109个容积数据包,平均4.74个/胎儿。所有容积数据均用于分析,8个诊断切面中所有要素均≥2分的容积百分比分别为:正常组70.61%~74.91%、异常组53.21%~55.96%。不同时间同一医师评分、经验不足医师之间评分及分别与经验丰富医师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异常组间的评分除了三位医师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切面以及医师A和C的主动脉弓切面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分析并完成诊断所需时间比较:医师A与医师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师B和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医师A采用SonoVCADheart诊断与二维超声诊断时间比较: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异常组SonoVCADheart诊断符合率为89.91%~90.83%。 结论:SonoVCADheart技术对于显示胎儿心脏的8个标准诊断切面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及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供重要的关键的诊断切面,在图像采集和显示的标准化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组织工程学中"种子细胞"线上线下教学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4/6/15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日益成为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常态化教学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运用不同的学习平台,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对教师的教学资源整合、建设和教学设计及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教学设计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1].种子细胞是应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再造组织和器官所用的各类细胞统称,是组织工程学3大要素之一[2],学好这一章节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开发用于修复、增进或改善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种子细胞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背景 实现基层医防融合,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在"十四五"期间的重要任务.目的 分析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医防融合的实现机制,为探索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医防融合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以 2018 年为时间节点,以"医防融合""医防协同""防治结合"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相关文献,筛选出对医共体、医联体等整合型服务体系案例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文献18篇,案例15个.基于彩虹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支持要素确定系统整合、组织整合、专业整合、服务整合、功能整合、规范整合为条件变量,以良好医防融合效果为结果变量,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整合型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下的医防融合实现机制.结果 共有 4 条组态路径能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4 条路径分别符合多层面整合型、中微观整合型路径,同时得出以下结果:(1)依托整合型服务体系开展医防融合更为有效,在整合型服务体系下存在多种路径可有效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服务整合对提升医防融合效果起着基础保障作用;(3)对提升医防融合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和功能整合相关政策指标设置尚不健全.结论(1)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等中国特色的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医防融合效果;(2)充分发挥服务整合的基础保障作用;(3)参考多层面整合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均衡设置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指标,同时完善系统整合、专业整合以及支持要素的整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三级公立医院专科群RBRVS-KSF薪酬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湖北省某三级公立医院将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与关键成功要素法(KSF)相结合,根据医院专科群战略规划,在原有RBRVS薪酬考核体系基础上,通过选择关键要素指标,建立了RBRVS-KSF薪酬考核体系.经实践,薪酬分配结果更加公平、合理,运行效率、专科活力、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所提升.还需建立动态评估机制,进一步优化薪酬考核体系,建立适宜的薪酬分配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我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关键要素与发展趋向
编辑人员丨2024/2/3
我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已在81 个试点城市展开,试点工作能否形成可推广的有益经验取决于对关键要素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提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包括医疗集团的法律地位、医疗集团与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权责分配、医疗集团的架构、一体化运行机制、医疗集团与一院多区的分界和医疗集团健康效益评价6个方面.在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相叠加的大背景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存在数字化革命引领全新发展模式、面向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合作机制逐渐基于价值共融和利益共享、医防融合进一步加强和成效评价向结果性指标转变5个显著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医院托管成效实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研究大型城市三甲医院托管县级公立医院对其医疗服务能力产生的影响效果,探究医院托管背后的关键成功要素.方法:基于山西省55个县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对三甲医院托管后,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效果进行研究,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对关键成功要素进行探究.结果:将三四级手术占比作为解释变量,医疗收入、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生产总值、交通时间作为预测变量构建模型,得出作为干预对象的县级公立医院被托管后,三四级手术占比显著高于(达31%)由未进行托管的54家县级医院构造的"反事实"模型,经由排序检验对结论进行的稳健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获得验证.结论:医院托管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其关键成功要素包括县级政府深度介入托管关系达成、基于明确指标的业绩承诺、全方位管理移植优先于技术输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安徽省首例境外输入性登革热Ⅲ型病例的调查处置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安徽口岸发现首例境外输入性登革热Ⅲ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有效地防范疫情进一步扩散.方法 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结合登革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确诊为输入性登革热Ⅲ型病例,对病例进行调查、处置和及时通报地方疾病预防与控制部门,共同提高整体防控效果,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 提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过硬的专业技术、快速的联防联控机制、旅行医学咨询、患者的受教育及配合程度以及媒介伊蚊密度的监测控制是成功阻断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扩散的关键要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