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自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鲁山县畜牧局收集2011-2019年人畜布病监测数据,对布病的血清学、病原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共调查高危人群15 943人,血清学检测10 834人,阳性检出率为23.11%(2 504/10 834)。其中,2013年布病血清阳性检出率快速增高,2016年后呈下降趋势;男性阳性检出率为25.87%(1 593/6 157),女性为19.48%(911/4 677);年龄主要集中在40~< 70岁,占70.45%(1 764/2 504);各职业中农民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5.97%(2 242/8 634)。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间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1.163、27.855、257.412, P均< 0.01)。共分离培养急性期布病病例血样578份,检出布鲁氏菌215株,阳性检出率为37.20%。 结论:平顶山市鲁山县人间布病的高危人群主要为从事养殖业的中老年男性农民。建议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禽流感对公共卫生的威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中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多种禽类及野鸟的一种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自1997年香港报告全球首例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人病例,多种亚型AIV跨越种间屏障感染人事件层出不穷,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持续威胁。回顾历次禽流感感染人案例发现,人类感染病例的源头主要为携带AIV的禽类,感染途径多为"禽-人"或"禽-环境-人",感染症状因AIV致病力不同而有所差异。分子特征分析显示,当前流行于禽群中的AIV多数已发生促进跨种传播的关键变异。鉴于AIV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性,一方面需持续开展AIV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实时监测病毒流行动态;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病毒跨宿主感染机制研究,系统阐明决定病毒跨宿主感染的关键因素,从源头防控AIV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的威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中禽流感病毒分布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禽类养殖业发达地区环境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征,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地处山区的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开展调查。方法:采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样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H3、H5、H7、H9和H10亚型鉴定。应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禽类相关场所、样本类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征和差异性。结果: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样本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9.16%(1 435/2 919),其中H3、H5、H9、H10亚型阳性率分别为0.72%(21/2 919)、9.42%(275/2 919)、33.20%(969/2 919)、0.89%(26/2 919),H7亚型未检出,混合型(含一种以上亚型)阳性率6.51%(190/2 919),未分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H3/5/7/9/10均为阴性)阳性率11.58%(338/2 919)。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高峰主要出现在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活禽市场和屠宰场的甲型流感病毒、H9亚型、混合型以及未分型阳性率显著高于养殖场,禽饮用水、粪便样本的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阳性样本以H9亚型居多。结论: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以秋冬季为高;病毒在禽饮用水和粪便样本中的阳性率更高,并且在活禽市场与屠宰场等多种禽类聚集的场所呈现更高的多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加强对布病特点的认识,规范布病的系统治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是布鲁杆菌病的一种,占布鲁杆菌病发生率的2%~53%。近年来我国因养殖业的发展和城市宠物饲养的增加,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有流行的趋势。目前,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病变特点认识不足,治疗不规范。因此,就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规范、鉴别诊断、治疗规范等问题,结合诊疗的经验及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工作中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规范的临床诊断还依赖于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仅从疾病的某个方面进行诊断,容易产生误诊或漏诊。尽管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临床特征,但在临床中有时需与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尤其需要与脊柱结核进行鉴别。药物治疗是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最基本环节或最主要环节,手术治疗是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重要治疗手段。国内关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缺乏高质量的研究,对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研究多为临床经验总结,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故进行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多中心研究,对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规范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一起皮肤炭疽疫情的调查报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1起皮肤炭疽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炭疽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炭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炭疽病例进行个案调查(主要包括流行病学接触史及密切接触者信息),采集病例伤口分泌物、血液,病牛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炭疽芽孢杆菌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此次疫情共报告皮肤炭疽病例8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6例,确诊病例2例(死亡1例),均为农民;病牛组织样本经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检测,鉴定为牛炭疽,判定疫情传染源为病死牛只;传播方式主要为对病死牛只的屠宰、分割、运输等直接接触感染。疫情共有接触者228人,其中,直接参与剥皮、分割病牛者19人,运输及装卸病牛者11人,均纳入重点观察对象;有购买、加工、食用、储存等行为者198人,均纳入一般观察对象。结论:重点职业人群宰杀、接触染疫牛只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农村养殖业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炭疽疫情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0-2019年甘肃省庆阳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甘肃省庆阳市人间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0-2019年庆阳市人间布病病例资料;自甘肃省统计年鉴收集人口数据;自庆阳市农业农村局收集羊只检疫信息等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9年庆阳市人间布病发病三间分布特征。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人间布病发病数与羊只血清阳性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10-2019年庆阳市共报告人间布病2 387例,年均发病率为1.05/万,无死亡病例。2015年发病最多,发病率为2.98/万;4-7月份发病多见,占总病例数的52.49%(1 253/2 387)。发病人数最多的是镇原县(476例),其次为环县(456例)、合水县(410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89∶1.00(1 773∶614);年龄以30~59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7.53%(1 612/2 387);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1.54%(2 185/2 387)。各年度羊只血清阳性率范围为0.33%~4.7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0 412.594, P < 0.01)。人间布病发病数与羊只血清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 rs = 0.802, P < 0.05)。庆阳市人间布病卫生系统防控措施以宣传和加强医疗救治为主,而农牧部门以羊只免疫为主。 结论:庆阳市人间布病发病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呈春夏季高发;发病人群主要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发病地点主要分布于畜牧养殖业较多的地区。防控措施主要是控制羊间布病发病,同时兼顾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血细胞全长转录物组和血清差异蛋白质组的厚壳贻贝新型免疫相关蛋白质鉴定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贻贝是一类极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双壳贝类,对其先天免疫防御机制的研究在海洋生物免疫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血淋巴是贻贝的主要免疫组织,采用贻贝血细胞Nanopore全长转录物组,结合基于SDS-PAGE分析的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手段,开展了厚壳贻贝血淋巴对不同微生物免疫响应的关键分子挖掘.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微生物诱导后的贻贝血清中,共鉴定到蛋白质44种,其中26种蛋白质表现为在不同微生物胁迫后具有与对照组相比的显著差异表达(P<0.05),其功能涉及蛋白质折叠保护、细胞自噬与凋亡的调节、活性氧产生、能量代谢调节、细胞解毒功能以及炎症反应调节等.上述蛋白质在不同细菌和真菌胁迫后,其在血细胞中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反映出贻贝对不同细菌和真菌诱导具有不同的响应策略.上述研究结果为了解贻贝先天免疫系统在应对不同类别微生物侵袭过程中,其差异化免疫响应机制,以及贻贝在微生物感染后,特异性标志蛋白质的筛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也为后续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病害防治提供了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相关政策对中医药行业的SWOT-PEST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通过SWOT-PEST整合模型、文献分析法和定性访谈法系统分析了取消中药饮片加成对中医药行业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影响.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 4 个方面分析了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优势(①支持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不断完善;具备试点经验.②报销中药饮片比例增加;中药种养殖成本降低,补贴力度增加.③中药饮片价格降低符合社会期待.④新技术革新有助于降低成本.)、劣势(①中药饮片因其自身属性的复杂性,相关经验不能完全适用.②政府补偿机制不健全,经费缺口增大,医院运营成本增加,降低医院饮片使用的积极性.③利润降低可能导致于中药产业链恶性发展.④种养殖优势技术未能全面推广;物联网建设不够完备.)、机会(①国家层面提出研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相关工作.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价格趋向合理.③人们对于中医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需求量增加.④中药种养殖业加速现代化转型;中医药国际化拓展市场空间.)与挑战(①推广试点城市经验的工作开展存在较大阻力,时机不成熟.②政府对于医院的财政补贴不足;因利益可能滋生新型行业腐败.③极大程度削弱执业药师的工作积极性;其余零售终端被迫转型.④各地区受多因素影响,其"道地药材"产量受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补偿机制、建立中药饮片科学合理支付体系和制定规范的薪酬制度、扩大群众对于使用接受中医药的意识基础等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农产品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在农业上,抗生素广泛用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使得抗生素残留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渐严重.抗生素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将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抗生素检测技术存在程序繁琐、操作复杂、耗时长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即时、高效和准确的现场检测需求.因此,为应对抗生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规范抗生素在农业上的使用,建立农产品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抗生素在养殖业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抗生素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特征和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危害,归纳了近5年内农产品中抗生素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各项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农产品抗生素管控和即时检测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尿素对厚壳贻贝外套膜在酸化条件下贝壳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为了解尿素对厚壳贻贝在海洋酸化条件下,其贝壳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通过构建酸化条件下厚壳贻贝的壳损伤模型,结合外套膜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了厚壳贻贝外套膜在尿素添加前后的转录组学响应;进一步对两种条件下的厚壳贻贝外套膜开展了显微观察、游离氨基酸组成变化及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尿素的添加有助于贻贝外套膜在酸化背景下其细胞稳态维持、能量代谢水平提升、免疫平衡调节及钙离子募集等功能.上述研究有助于了解厚壳贻贝在海洋酸化背景下其贝壳的生物矿化过程及壳损伤-修复分子策略,从中判断尿素添加对贻贝在海洋酸化条件下的贝壳生物矿化过程的可能促进机制,也为在当前海洋酸化大背景下,海洋贝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