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流感对公共卫生的威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中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多种禽类及野鸟的一种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自1997年香港报告全球首例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人病例,多种亚型AIV跨越种间屏障感染人事件层出不穷,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持续威胁。回顾历次禽流感感染人案例发现,人类感染病例的源头主要为携带AIV的禽类,感染途径多为"禽-人"或"禽-环境-人",感染症状因AIV致病力不同而有所差异。分子特征分析显示,当前流行于禽群中的AIV多数已发生促进跨种传播的关键变异。鉴于AIV对公共卫生的威胁性,一方面需持续开展AIV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实时监测病毒流行动态;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病毒跨宿主感染机制研究,系统阐明决定病毒跨宿主感染的关键因素,从源头防控AIV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的威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中禽流感病毒分布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禽类养殖业发达地区环境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征,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地处山区的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禽流感病毒分布开展调查。方法:采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样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样本进行H3、H5、H7、H9和H10亚型鉴定。应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禽类相关场所、样本类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征和差异性。结果: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样本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9.16%(1 435/2 919),其中H3、H5、H9、H10亚型阳性率分别为0.72%(21/2 919)、9.42%(275/2 919)、33.20%(969/2 919)、0.89%(26/2 919),H7亚型未检出,混合型(含一种以上亚型)阳性率6.51%(190/2 919),未分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H3/5/7/9/10均为阴性)阳性率11.58%(338/2 919)。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高峰主要出现在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活禽市场和屠宰场的甲型流感病毒、H9亚型、混合型以及未分型阳性率显著高于养殖场,禽饮用水、粪便样本的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阳性样本以H9亚型居多。结论:南平市禽类相关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以秋冬季为高;病毒在禽饮用水和粪便样本中的阳性率更高,并且在活禽市场与屠宰场等多种禽类聚集的场所呈现更高的多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病原菌耐药监测分析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当前我国病原菌耐药性问题严重,我国在多领域已分别建立的耐药监测网络,由于监测技术方法不统一,信息碎片化,无法显示我国病原菌耐药的整体流行趋势和传播规律。因此需构建全国多领域的病原菌耐药监测网络平台,揭示我国病原菌耐药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监测平台中需要使用相匹配的分析指标评价体系。本研究拟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耐药监测分析指标,适用于包括人群、畜牧养殖、环境和食品相关环节等在内的耐药性数据监测与分析。经对我国5个耐药监测网络的调查分析,结合文献及专家调研,初步构建了包含15个病原菌耐药监测分析指标的评价体系,为我国的病原菌耐药监测网络数据收集、整理、评价及预测、预警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解析东山湾表层水体硝态氮污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识别和量化海湾水体硝态氮污染,对管理海湾水体环境至关重要.东山湾是福建省东南沿海重要的半封闭海湾,湾头漳江河口和湾口分别存在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同时也伴随着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海湾表层水体理化参数、稳定同位素(δ15N-NO3-、δ18O-NO3-和δ15N-NH4+),结合Mix-SIAR同位素混合模型等统计方法,定量化分析漳州东山湾表层水体硝态氮污染.结果表明:东山湾表层水体叶绿素a和溶解无机氮浓度呈现较为明显的梯度变化,表现为由漳江河口向东山湾湾口方向逐渐下降,叶绿素 a、NH4+、NO3-和 NO2-浓度的最大值分别为 45.2 μg·L-1、52.67 μmol·L-1、379.2 μmol·L-1 和 3.93μmol·L-1;表层水体NH4+和NO3-的氮、氧同位素值则表现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MixSIAR模型结果显示,东山湾表层水体潜在氮源主要来源于漳江河口的淡水输入、养殖废水以及地下水等,其中漳江河口淡水输入的贡献最大,占25.2%,养殖废水、地下水以及城市污水分别占24.6%、19.0%和15.1%.可见,漳江河口淡水输入是东山湾表层水体硝酸盐最主要的来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饲料精氨酸含量对海水驯化虹鳟的渗透调节、抗氧化和免疫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实验旨在探究饲料添加精氨酸(Arg)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海水驯化前后渗透调节、抗氧化和免疫力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67.04±6.93)g的虹鳟480尾,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Arg含量为1.46%(A-1.46)、2.50%(A-2.50)、3.45%(A-3.45)和4.62%(A-4.62)的4种实验饲料.在淡水养殖5周后,对上述每组虹鳟分别进行为期2d(SA-2)和4d(SA-4)的海水驯化,SA-2为首日从盐度0升至15,次日升至本地海水盐度27;SA-4首日升盐同SA-2,随后每天以4/d的升盐速度至盐度27.在淡水养殖结束和入海后的1d、7d和21d采样并测定虹鳟渗透调节、抗氧化和免疫等指标.结果显示,在淡水养殖结束后,A-4.62组虹鳟末体重、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他组,表明饲料Arg含量过高会使虹鳟生长受到抑制.在两种驯化方式下,随着入海时间推移,A-3.45和A-4.62组虹鳟血清K+含量先升高后恢复,表明两组虹鳟离子转运能力较好;在入海后21d时,各组虹鳟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其相应淡水值,而A-3.45组虹鳟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最小,表明A-3.45组可能所受盐度胁迫较小.相比于SA-2方式,SA-4方式下各组虹鳟渗透压较平稳,表明SA-4方式更有利于虹鳟维持其渗透平衡.此外,在SA-2方式入海1d时,A-3.45组虹鳟将体内多余Na+排出体外,使其更好适应海水环境;随着入海时间推移,A-3.45组虹鳟血清溶菌酶(LZM)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入海后A-3.45组的体液免疫力显著提高.在SA-4方式入海21d时,A-3.45组虹鳟降低鳃NKA活力来减少Cl-流入,从而更好维持离子平衡.综上,在两种驯化方式下,饲料Arg含量为3.45%时,虹鳟的生长好,适应能力更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3-2022年湖南省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及外环境H9亚型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通过分析2013-2022年湖南省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外环境H9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情况,为人感染H9N2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2年湖南省人感染H9N2禽流感病例、病例报告卡和疫情现场调查处置报告,收集病例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信息;2013-2022年分别对采集湖南省城乡活禽市场、规模养殖场(户)、家禽散养户、家禽屠宰加工厂和野生禽鸟栖息地5类场所外环境标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对病例信息、外环境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湖南省累计报告人感染H9N2禽流感14例,均为散发轻症病例,病例均通过流感样病例(ILI)常规监测发现.病例主要为儿童,中位年龄3.5岁(P25=1.4,P75=9.8),涉及湖南省9个市(自治州)的11个县(区);13例病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中位数为39.0(P25=38.0,P75=39.5)℃;57.00%的病例有禽类或活禽市场、加工烹饪宰杀禽类暴露史(8/14).2013-2022年湖南省共采集并检测外环境禽流感标本39 225份,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0.79%(15 998/39 225),其中H9阳性率为23.46%(9 201/39 225).H9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231.460,P<0.001).不同监测场所H9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2.460,P<0.001),活禽市场H9阳性率最高(26.28%);不同标本类型H9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1.060,P<0.001),清洗禽类污水标本H9阳性率最高(31.06%).结论 湖南省人感染H9N2禽流感疫情全省散发,局部地区较为集中.活禽交易市场和禽类污水中H9亚型污染较严重,禽类和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来源.因此,需做好人群和外环境禽流感的监测和防控,加强各类涉禽场所的外环境消毒,烹饪宰杀禽类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青藏高原东北缘濒危马麝迁地保育种群繁殖成效与社会性和社会网络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麝类驯养是濒危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迁地保育及保障药用麝香安全的重要方式,其前提和基础是深入了解制约迁地保育马麝繁殖成效的关键因素及与社会性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关系.于2022年7月1日-8月31日期间,采用焦点取样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平凉马麝繁育中心的21头成年雌麝进行了社会性行为取样,辅以同期粪样类固醇代谢物水平检测,分析了马麝的繁殖成效与社会性、社会网络及粪样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马麝的社会性与繁殖成效间呈显著相关(r=0.551,P<0.05),与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37,P<0.05),与粪样雌二醇代谢物浓度相关不显著(r=0.066,P>0.05);强社会性马麝的皮质醇水平((10.75±0.99)ng/g)和雌二醇代谢物水平((6.61±0.79)ng/g)与弱社会性马麝((13.70±1.68,5.20±0.99)ng/g)无显著差异(P>0.05);繁殖成功雌麝的社会性(19.86±1.88)%)显著高于繁殖失败雌麝(12.38±1.46)%)(P<0.05);圈群社会网络密度与圈群个体的繁殖成效相关显著(r=0.762,P<0.05),与粪样皮质醇、雌二醇代谢物浓度相关不显著(r=-0.355,P>0.05;r=-0.347,P>0.05);繁殖成功雌麝的粪样皮质醇代谢物浓度((10.31±0.86)ng/g)略低于繁殖失败雌麝((13.98±1.60)ng/g)(r=-0.420,P=0.058),繁殖成功雌麝的粪样雌二醇代谢物浓度((6.63±0.90)ng/g)与繁殖失败雌麝((4.78±0.76)ng/g)无显著相关(r=0.299,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群居性的迁地保育和驯养环境下,雌性马麝的社会性、社会网络属性可以预测个体的繁殖成效,即社会性和社会网络密度较高圈群中的雌麝的繁殖成效相对较高.濒危马麝保育和驯养实践中,可区分麝类驯养为"保育性驯养"和"商业性驯养".在保育性驯养中,可采用先群居再独居驯养的模式,尽量保持野外放归马麝的自然行为结构;在商业性养殖中,可采用群居驯养模式,提升驯养麝的社会性,实现较高的繁殖成效和驯养生产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农产品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在农业上,抗生素广泛用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使得抗生素残留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渐严重.抗生素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将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并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传统的抗生素检测技术存在程序繁琐、操作复杂、耗时长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即时、高效和准确的现场检测需求.因此,为应对抗生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规范抗生素在农业上的使用,建立农产品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抗生素在养殖业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抗生素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特征和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危害,归纳了近5年内农产品中抗生素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各项快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农产品抗生素管控和即时检测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贻贝筏式养殖区两类端足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7/27
根据2022年8月(夏季)和2023年2月(冬季)枸杞岛贻贝筏式养殖区现场调查数据,对两类端足目生物(钩虾、麦秆虫)资源密度分布特征、空间生态位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夏季钩虾平均丰度(6.65±3.17)×104 ind./m2小于麦秆虫平均丰度(27.51±21.50)×104 ind./m2,其中,钩虾主要分布于养殖区近岸侧,麦秆虫主要分布于养殖区离岸侧.钩虾平均质量密度(69.07±37.13)g/m2小于麦秆虫平均质量密度(752.22±707.03)g/m2,钩虾、麦秆虫质量密度均呈现自养殖区中心至外围逐渐增大趋势,两参数最小值均出现于GQ3站位;冬季钩虾平均丰度(0.24±0.17)×104 ind./m2略大于麦秆虫平均丰度(0.02±0.04)×104 ind./m2,与夏季相似,钩虾主要分布于养殖区近岸侧,麦秆虫主要分布于养殖区离岸侧,但分布区域逐渐向养殖区中部移动.钩虾平均质量密度(10.92±13.07)g/m2大于麦秆虫平均质量密度(1.27±2.57)g/m2,不同于夏季,冬季钩虾、麦秆虫质量密度大致呈现自养殖区中部至外围逐渐减小趋势.(2)两类端足目生物两季空间生态位宽度范围为0.78-2.08,其中,夏季钩虾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高(2.08),冬季麦秆虫空间生态位宽度值(0.78)最低,原因可能是钩虾生理结构更为完善,游泳能力与资源利用能力更强;两类端足目生物空间生态位重叠范围为0.37-0.72,夏季重叠值(0.72)高于冬季(0.37),可能是由于夏季钩虾、麦秆虫丰度高,且拥有相似的栖息环境与摄食习性,两者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3)两类端足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H、氨氮与硝酸盐是影响钩虾、麦秆虫分布特征的主要因子.研究旨在为贻贝筏式养殖区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构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一定参考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凡纳滨对虾盐碱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元素交换通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盐碱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中氮元素的转化规律,于2019年5-7月测定了山东省滨州市3个不同盐度(28、45和55)的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利用Fick第一定律估算了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元素交换通量,分析了环境因素与交换通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总体来讲,DIN、DON、TN由沉积物向水体扩散,即沉积物为DIN、DON和TN的源;NO3--N由水体向沉积物扩散,沉积物为NO3--N的汇.在养殖期间,盐度28、45和55组,DIN总交换通量分别为1.69、23.07和19.36 mg/m2,DON总交换通量分别为36.60、27.90和19.98 mg/m2,TN总交换通量分别为38.09、43.66和32.56 mg/m2.(2)从季节变化来看,DIN、DON、TN在养殖初期(5月)的交换通量显著高于养殖末期(7月);从盐度组来看,在5月,盐度28、45和55组,DIN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2.08、6.37和12.47 mg/(m2·d),7月分别为-0.48、0.06和1.47 mg/(m2·d),盐度55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DON交换通量5月分别为13.91、5.32和6.79 mg/(m2·d),盐度28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7月分别为5.82、10.94和5 mg/(m2·d),盐度45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5月TN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15.9、8.79和19.16 mg/(m2·d),盐度45组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5),7月分别为5.31、9.1和3.28mg/(m2·d),盐度45组显著大于盐度55组(P<0.05).(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盐度与NO2--N、NO3--N、NH4+-N交换通量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NH4+-N、TN通量显著正相关;温度与NH4-N交换通量显著负相关;含水率、孔隙度与NO3-N、DON交换通量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沉积物是氮的潜在污染源,此污染潜力在养殖末期显著小于养殖初期;高盐度组有利于释放DIN,中低盐度组有利于释放DON.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认识盐碱水养殖池塘的氮交换通量,为该种养殖模式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