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养阴解毒汤治疗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性皮疹的临床效果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加味养阴解毒汤在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性皮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患者炎性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因肺癌EGFR-TKI相关性皮疹就诊且中医证型属于阴虚毒热型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组45例则联合加味养阴解毒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皮渗累及部位数、皮疹面积估算、皮疹颜色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0.71 ± 0.27)分比(1.36 ± 0.32)分、(0.68 ± 0.14)分比(1.24 ± 0.27)分、(0.53 ± 0.17)分比(1.31 ± 0.24)分](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00%(36/45)比28.89%(1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检测,治疗后观察组CD 4+/CD 8+、CD 4+、CD 3+等免疫功能指标均大于对照组(1.46 ± 0.20比1.27 ± 0.23、0.378 ± 0.042比0.323 ± 0.031、0.573 ± 0.062比0.518 ± 0.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癌抗原125水平低于对照组[(28.17 ± 8.45) μg/L比(35.37 ± 9.73) μg/L、(25.29 ± 6.15) kU/L比(36.42 ± 12.06) kU/L],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等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肺癌EGFR-TKI相关性皮疹(阴虚毒热型)患者联合加味养阴解毒汤治疗有重要意义,可降低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力,改善皮疹,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养阴清热解毒汤联合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鼻咽癌是我国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为鼻咽腔顶部以及侧壁,临床上以放射治疗为首选[1],且适用于鼻咽癌的各期和各种病理类型[2].但放射疗法不仅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很大的损伤,因此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常常出现很严重的副作用,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放射治疗的疗效,甚至出现因副作用过大,无法坚持放射疗程的情况.可见减少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副作用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疗程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对鼻咽癌进行放射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养阴清热解毒汤,有效地减少了放射副作用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拟养阴解毒汤治疗鼻咽癌放疗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自拟养阴解毒汤治疗鼻咽癌放疗过程中所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根治性放疗鼻咽非角化性鳞癌患者64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于放疗前1周即开始服用养阴解毒汤;对照组以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加维生素B12混合溶液漱口,自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期间两组进行疗效对照观察;并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白细胞介素-6(IL-6)指标客观检测炎症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同时养阴解毒汤处理组血清CRP、TGF-β1及IL-6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养阴解毒汤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榻国维教授“解毒法”治疗中重度银屑病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银屑病顽固不愈,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副作用大,病情容易复发.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擅长运用解毒法治疗银屑病.笔者运用榻国维教授皮肤病解毒汤化裁治疗银屑病.对于中、重度银屑病中医辨证应以“毒邪”为主要辨证思路.治疗上遵循“解毒”“养血”“养阴”并重;治疗中笔者认为还应根据云南地域差异及患者体质情况加减用药,采用内服、外用治疗银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戾气学说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诊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人感染后出现的症状相似,且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与中医学所述之戾气相似.从此次戾气致病的临床表现来看,为寒湿疫,侵犯人体途径为侵卫犯肺,直犯营血,逆传心包,邪气也可直趋中道,伏于膜原.病情传变可由表入里,又窜走六经、三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在疾病发展不同时期,表现症状略有不同.早期病机为湿毒郁肺,枢机不利,宜化湿解毒、宣肺行气,方选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小柴胡汤加减;中期病机为热毒闭肺,腑气不通,宜清热宣肺、通腑泻热,方选麻杏石甘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极期病机为内闭外脱,宜开闭固脱、清热救逆,方选四逆汤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加减;恢复期病机为气阴两虚,肺脾两虚,余邪未尽,宜益气养阴,补脾肺,祛余热邪毒,方用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在预防方面,应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可用玉屏风散加味益气固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然产物对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作用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主要为2型糖尿病(T2DM),并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炎症、肥胖、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凋亡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及相关制剂,双胍类,磺酰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等.虽然适当的运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口服降糖药物对治疗轻度T2DM是有效的.但对于严重糖尿病患者或合并相关并发症者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这就提高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中药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已经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如黄连解毒汤、养阴健脾汤常用于治疗T2DM.同样,许多单味中药在治疗T2DM方面也发挥着自身优势,如麦冬、人参、苦瓜、吴茱萸、泽泻、黄芪、三七、知母、山药等中药在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具有理想的效果.然而,相当一部分方剂或单味药中的药效物质及作用靶点还不明确.最近,越来越多的天然产物被证明具有抗T2DM特性,并且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已经被探索.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目前天然活性物质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萜类、多糖及醌类物质对T2DM的作用及相关靶点,为更好的研发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痰毒”理论探讨化痰解毒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瘤生存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化痰解毒法对气虚痰毒型和阴虚痰毒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带瘤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207例中晚期NSCLC患者,其中气虚痰毒型116例,阴虚痰毒型91例.80例患者仅采用西医化疗作为对照组,127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痰解毒汤(气虚痰毒型)和养阴散结方(阴虚痰毒型)作为治疗组.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近期疗效、中医症状积分、Kamofsky评分,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对照组(45.00%)和治疗组(51.97%)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54,P=0.329).治疗组气虚痰毒型患者和阴虚痰毒型患者中医症状总改善率分别为89.55%、83.33%,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Kamofsky评分逐渐降低,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气虚痰毒型患者生存率(0S)为49.25%,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治疗组阴虚痰毒型患者OS为61.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 基于“痰毒”理论辨证论治“气虚痰毒型”和“阴虚痰毒型”中晚期NSCLC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益气化痰解毒汤可延长气虚痰毒型患者带瘤生存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全国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治方案综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梳理全国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医药诊治方案,了解中医药诊治COVID-19的专家共识意见,为其临床诊治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家及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发布最新COVID-19中医药诊治方案,对疾病分期、辨证、推荐处方、中成药等信息进行提取并汇总,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截止2月19日,共检索得到官方发布的COVID-19中医药诊疗方案33个,包括1个国家《方案》、32个地区《方案》.对其中26个诊治方案按照早期、进展期、危重期、恢复期四个阶段对COVID-19中医诊治的专家共识意见进行分析.①证分布情况,早期阶段以寒湿郁肺证(33.33%)、湿毒郁肺证(13.89%)为主,进展期多见热毒郁肺证(48.65%)、湿热蕴肺证(32.43%),危重期主要表现为内闭外脱证(60.53%)、热毒闭肺证(31.58%),恢复期则常见肺脾气虚证(51.61%)和气阴两虚证(38.71%).②方剂使用情况,早期阶段常用达原饮(16.67%)、藿朴夏苓汤(16.67%)、不换金正气散(12.50%);进展期主要用麻杏石甘汤(28.74%)、达原饮(14.94%)、宣白承气汤(12.64%);危重期主要推荐参附汤(28.81%)、宣白承气汤(13.56%)、黄连解毒汤(10.17%);恢复期则以黄芪六君子汤(22.73%)、沙参麦冬汤(13.64%)、竹叶石膏汤(11.36%)为主.③中成药使用情况,早期阶段常用藿香正气胶囊(17.65%)、连花清瘟胶囊(8.82%)、金花清感颗粒(5.88%);进展期主要用喜炎平注射液(12.66%)、血必净注射液(12.66%)、痰热清注射液(8.86%);危重期主要推荐中成药为安宫牛黄丸(18.70%)、参附注射液(13.82%)、血必净注射液(13.82%);恢复期则以生脉冲剂(34.78%)、参麦注射液(17.39%)、生脉注射液(13.04%)为主.④药物分布情况,早期阶段常用广藿香(67.57%)、厚朴(64.86%)、苦杏仁(59.46%);进展期主要用苦杏仁(89.19%)、石膏(78.38%)、麻黄(59.46%);危重期主要用人参(56.41%)、山萸肉(53.85%)、附子(35.90%);恢复期则以茯苓(67.74%)、陈皮(58.06%)、砂仁(48.39%)为主.⑤药物配伍情况,早期阶段常用药对为“厚朴-广藿香”“草豆蔻-厚朴”;进展期以“石膏-苦杏仁”“麻黄-苦杏仁”为主;危重期以“山萸肉-人参”“附子-人参”为主;恢复期以“陈皮-茯苓”“砂仁-茯苓”为主.结论 诊治方案综合分析结果提示,诸多方案认为COVID-19发病早期多属感受湿邪疫毒,治疗上以辟秽化浊、宣肺透邪为原则.进展期“湿郁化热,热毒损肺”,治疗上以宣肺通腑、清热解毒为大法,攻下泻热以助肺气宣降.危重期“热毒瘀阻,内闭外脱”,治以开闭固脱,解毒救逆.恢复期患者“邪去正虚”,治疗上以清解余邪,益气养阴健脾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毛宇湘教授治疗胃癌发热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胃癌发热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毛宇湘教授认为其病机主要是浊毒内蕴、脾胃虚弱,兼痰湿内盛、肝气郁滞、瘀热互结、阴虚内热,治疗以健脾和胃、化浊解毒为基本原则.根据病证的不同表现,兼以化痰祛湿、疏肝解郁、清热活血、健脾益气、养阴清热之法,采用自拟方健脾除湿解毒汤、理气化浊解毒汤、活血化浊解毒汤、益气化浊解毒汤、养阴清热解毒汤等加减治疗,病证结合,辨证论治,使浊化毒消,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10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手术治疗+抗炎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碘伏液灌洗创面+碘伏纱条创面覆盖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解毒联合益气养阴法分阶段治疗,即早期患者热毒炽盛,应用复方黄柏液灌洗创面+复方黄柏液纱条创面覆盖+黄连解毒汤口服,后期患者气阴两虚,应用复方黄柏液灌洗创面+复方黄柏液纱条创面覆盖+八珍汤加减口服;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肛周疼痛程度VAS评分、理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3(IL-13)]变化,统计2组肛周水肿情况、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血WBC、hs-CRP、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Hb、IL-13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肛周水肿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3%(50/53)和81.1%(43/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可有效减轻患者肛周疼痛、水肿及炎症反应,改善贫血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更为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