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ST2、Hcy、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MACE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该院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39例AMI患者,按照是否发生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预后不良组85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血清sST2、Hcy、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sST2、Hcy、IL-33水平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Hcy、IL-33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中度狭窄患者血清sST2、Hcy、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ST2、Hey、IL-33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Hcy、sST2、IL-33均是影响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ST2、Hcy、IL-33水平对于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0.726和0.800,灵敏度分别为87.1%、80.0%和84.7%,特异度分别为77.8%、68.5%和77.8%,三者联合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的AUC为0.90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90.7%.结论 血清sST2、Hcy、IL-33水平对于AMI患者发生MAC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斑块定量分析在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CAG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查冠状动脉斑块特征(斑块位置、斑块长度、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的结果.随访患者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ROC分析CCTA斑块定量分析指标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CCTA检查和CAG检查的斑块和冠脉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患者MACE发生15例,发生率为16.67%.MACE组患者的冠脉斑块特征指标(非钙化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冠脉重塑指数和狭窄程度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ROC曲线结果显示,重塑指数(AUC=0.731)、狭窄程度(AUC=0.676)、非钙化斑块体积(AUC=0.729)和斑块负荷(AUC=0.699)均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 CCTA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预测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状动脉树重建扩大到较小动脉提高FFRCT准确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领域扩展冠脉树来提高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准确性.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以评估将冠状动脉树分析从最小直径1.2mm扩展到0.8 mm的效果.方法 对接受CCTA和介入性FFR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76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重建三维冠状动脉树,生成具有不同管腔直径下限(1.2 mm和0.8 mm)的有限元网格.根据Murray定律定义了出口边界条件.应用NKS方法求解CFD控制方程,得到FFRCT.结果 在个体患者水平上,将冠状动脉树的最小直径从1.2mm扩大到0.8mm,FFRCT的灵敏度提高了 16.7%(P=0.022),这导致四个假阴性病例转变为真阳性病例.ROC曲线的AUC值由0.74增至0.83.此外,NKS方法可以解决在2160个处理器核的情况下,在10.5分钟内将冠状动脉树扩展到0.8 mm管腔直径的计算问题.结论 将重建的冠脉扩大到较小的管腔直径可以显著提高FFRCT的敏感性,NKS方法可以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计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支架植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江北医院200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院诊断冠脉痉挛综合征(CASS)的患者44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中,痉挛冠脉是否存在直径≥50%的狭窄,分为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n=24)和冠脉痉挛无阻塞性狭窄组(n=20),观察药物治疗或联合支架植入的疗效,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或死亡情况.结果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与不合并阻塞性狭窄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吸烟)、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射血分数(EF)、心电图下壁ST段抬高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24例中,5例(20.83%)药物治疗,19例(79.17%)行PCI[其中15例(78.95%)在痉挛伴狭窄冠脉实施,4例(21.05%)在非痉挛冠脉实施].痉挛冠脉无狭窄20例中,16例右冠脉(RCA)痉挛(其中13例RCA完全正常伴痉挛,3例伴20%~30%狭窄),4例左前降支(LAD)痉挛(2例完全正常,2例伴30%~40%狭窄),仅1例(5.00%)在非痉挛冠脉行PCI.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组随访24~129(64.13±29.80)个月,心绞痛复发4例,支架内狭窄1例,1例支架极晚期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行紧急PCI.冠脉痉挛无狭窄组随访30~168(64.75±32.54)个月,心绞痛复发7例,死亡1例,两组MACE的发生率(25.00%vs 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痉挛合并阻塞性狭窄患者可选择药物联合支架植入治疗,能取得良好预后,但应在腔内影像指导下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中医辨证论治经验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手段之一,可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缓解患者病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冠脉狭窄的问题虽得以解决,但部分患者胸闷、憋气、乏力等症状依旧存在,甚至再次出现胸痛[1],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而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保证术后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清HIF-1α、LP(a)、VEGF、LP-PLA2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脂蛋白a[L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监测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2例,依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单支、双支、多支冠脉病变组以及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狭窄组;另选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不同检查结果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之间的血清HIF-1α、LP(a)、VEGF、LP-PLA2水平,分析各指标间的差异以及对病情程度的监测意义.结果 比较不同冠脉分支组的血清HIF-1α、LP(a)、VEGF、LP-PLA2水平,病变组均高于对对照组,其中多支病变组水平最高,单支病变组最低;不同病情程度的指标水平对比,病变组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LP(a)、VEGF、LP-PLA2评估中重度冠心病的AUC分别为0.865、0.751、0.799、0.782,联合评估AUC为0.887.结论 血清HIF-1α、LP(a)、VEGF、LP-PLA2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病情变化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这4项指标变化评估冠心病患者具体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重组脑利钠肽对家兔冠脉搭桥术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重组脑利钠肽对家兔冠脉搭桥术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建立冠脉搭桥术,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将耳缘静脉注射0.1 mg/(kg·d)和0.3 mg/(kg·d),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选取10只家兔作为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4组家兔治疗6个月后,观察静脉桥狭窄程度、炎性因子和内皮功能。结果:与模型组(40.27±7.90)%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血管狭窄程度(34.12±5.09)%和(26.74±4.8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01、3.901, 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血管狭窄程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17, P<0.05)。与模型组[(298.44±15.39)、(326.65±17.33)、(154.32±18.64) pg/ml]比较,低剂量组静脉桥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230.29±12.92)、(285.60±15.20)、(119.32±12.67) p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21、4.282、4.389, 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104.44±10.78)、(230.32±12.66)、(95.24±10.09) pg/ml]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10、2.714、2.391, P<0.05)。与模型组[(120.39±19.48) μmol/ml、(12.65±1.07) ng/ml、(37.90±4.19) pg/ml]比较,低剂量组静脉桥内皮功能因子水平ET-1和vWF[(103.47±14.89) μmol/ml、(10.39±1.20) ng/ml]显著下降,NO水平[(51.36±6.19) pg/ml]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94、3.709、3.100, 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静脉桥内皮功能因子ET-1和vWF[(87.29±9.03) μmol/ml、(230.32±12.66) ng/ml],NO水平显著增加[(64.22±5.2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18、2.115、2.003, P<0.05)。 结论:重组脑利钠肽可显著改善动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对静脉桥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多普勒超声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桥血管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前评估桡动脉及左侧乳内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4~76岁。患者术前均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乳内动脉及双侧桡动脉。(1)分别采用超声和Allen试验检测60例患者两侧手掌侧支循环类型,初步筛除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桡动脉依赖型血管或血管异常的患者。在行全动脉搭桥的患者中,以术中检测结果为依据,比较Allen试验和超声检测判断手掌侧支循环类型的差异。(2)测量并比较桡动脉桡骨茎突处、肘关节下5 cm处(肘关节下段)及二者中点处(中段)血管内径。(3)观察在按压和放松桡动脉状态下不同侧支循环类型尺动脉的血液峰值速度(PSV)变化及增长情况。(4)记录左侧乳内动脉第二肋间水平的血管内径及PSV,观察起始部血流方向、有无狭窄及乳内动脉下端是否在第四肋间分叉。(5)分析全动脉搭桥的患者桡动脉桥血管血流量与术前桡动脉内径之间的关系。(6)观察全动脉搭桥患者术后胸闷、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行冠脉CTA和手部超声检查,观察桥血管通畅情况及桡侧手掌血供情况。结果:(1)60例患者经过初步筛查后纳入44例患者进行全动脉搭桥手术,术中剥离78条桡动脉,术中检测均为非桡动脉依赖型,其中Allen试验检测桡动脉依赖型10条、非桡动脉依赖型68条,多普勒超声检测桡动脉依赖型3条、非桡动脉依赖型75条,超声测量判断非桡动脉依赖型血管正确率为96.2%,高于Allen试验的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000, P<0.05)。(2)120条桡动脉桡骨茎突处、中段及肘关节下段血管内径分别为(2.06±0.44)、(2.38±0.43)、(2.37±0.4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1.542, P<0.05)。(3)术前超声检测手掌侧支循环为桡动脉依赖型17条,压迫桡动脉前后尺动脉PSV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证实非桡动脉依赖型血管78条,压迫桡动脉后尺动脉PSV为(69.8±13.6)cm/s,明显高于压迫前的(42.0±7.4)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346, P<0.05)。(4)60例患者左侧乳内动脉检测均未发现存在起始段狭窄、变异、反向血流等异常情况,其中7例患者左乳内动脉在第四肋间水平分支为肌膈动脉和腹壁下动脉。60例患者第二肋间左乳内动脉血管内径(2.29±0.38)mm,PSV (67.8±15.9) cm/s;其中仅1例患者血管内径为1.5 mm,PSV为12.2 cm/s,其他患者血管内径>1.5 mm、PSV>40.0 cm/s,均在正常范围。(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77条桡动脉桥血管,术中桡动脉桥血管血流量与术前测量的桡动脉内径呈正相关:?=18.503 X-4.471, R2=0.499。(6)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动脉搭桥手术。住院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未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出院后44例患者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胸闷、心绞痛,无手部缺血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冠脉CTA显示桥血管通畅,无明显异常;手部超声检查显示桡侧手掌血供正常。 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以测量桥血管的内径,判断桥血管有无狭窄等异常情况,在CABG术前可精准、高效地完成对桡动脉及乳内动脉的评估;同时,多普勒超声判断非桡动脉依赖型血管的正确率高于Allen试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位于灰区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值位于灰色区域(0.75≤FFR≤0.80)的75岁及以上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或冠脉介入治疗(PCI)对症状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入选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FFR检查的75岁以上冠心病(至少1支主要冠脉狭窄50%~90%)患者96例,且行FFR检查结果为0.75≤FFR≤0.80,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接受优化药物治疗(保守组35例)和PCI治疗(PCI组61例),随访记录其术后1年心绞痛改善程度(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和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保守组和PCI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并存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CI组患者既往心肌梗死史、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保守组患者(均 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保守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评分(77.6±19.5)分与PCI组(83.1±22.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1.4%(4/35)比9.8%(6/6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PCI组患者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1.6%(1例)低于保守组5.8%(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75岁以上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FFR测值位于0.75~0.8的灰区,优化药物治疗对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效果和PCI相似,且1年复合终点事件未见明显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心肌桥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6~12月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为心肌桥患者276例,其中,单纯心肌桥(无冠脉狭窄或狭窄<30%)151例,复杂心肌桥(合并冠脉狭窄且狭窄>30%)125例。并收集同一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无心肌桥患者共1 067例。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somatic symptom scale,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比较心肌桥组及非心肌桥组的躯体化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结果: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阳性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35.86%, 28.30%; P<0.05);躯体化症状与抑郁、焦虑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0.565。心肌桥患者抑郁、焦虑阳性率均高于非心肌桥患者(抑郁23.91%,22.11%, P=0.47;焦虑17.02%,14.15%, P=0.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中,单纯心肌桥患者躯体化症状阳性率、抑郁及焦虑阳性率均高于复杂心肌桥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桥患者中非特异性躯体症状最常见为疲劳乏力(64.5%),其次为睡眠障碍(63.8%),注意力下降(63.0%)。 结论:心肌桥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明显高于非心肌桥组患者,特别是对于伴非特异躯体症状的心肌桥患者,及早识别躯体化症状可能会对临床上进一步的合理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