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斑马鱼实验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斑马鱼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在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注释数据库(BATMAN-TCM)和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决明子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系统(OMIM)检索得到与高脂血症有关的靶点,利用Venny 2.1.0平台获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3.8.2绘制决明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将决明子-高脂血症共同靶点通过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推测橙黄决明素(AO)为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作用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斑马鱼实验验证.以蛋黄液高脂饮食诱导斑马鱼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后给予AO干预,验证AO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及作用机制.首先进行AO对高脂血症斑马鱼的毒性实验,确定AO最大给药浓度;后续观察AO对高脂血症斑马鱼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及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核心靶点mRNA在高脂血症斑马鱼中的表达.结果:共获得包括AO在内的13个决明子活性成分,决明子作用于高脂血症的潜在靶点109个,包括核心靶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1β、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主要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作用通路等.斑马鱼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造模后斑马鱼出现明显的脂质聚积,AO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斑马鱼组织中的TG、TC含量(P<0.05,P<0.01),减少肝脏组织内脂肪空泡和脂滴形成,并可显著下调核心靶点TNF-α、IL-1βmRNA表达(P<0.01).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获得了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通路与靶点,并通过斑马鱼实验初步揭示AO对高脂血症的改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TNF-α、IL-1β等核心靶点发挥治疗作用,旨在为后期研究AO在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JAK/STAT途径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结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卡尼汀治疗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择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10 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 144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参芪地黄汤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 72 例.两组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规治疗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左卡尼汀治疗,参芪地黄汤治疗组加用参芪地黄汤(组成:生黄芪、桑寄生、旱莲草、猪苓、茯苓皮、生薏苡仁、丹参、石韦各 30 g,党参、山茱萸、泽兰、淮山药各 15 g,生地黄、荔枝核、蚕砂、莪术各 10 g,决明子 6g),每日 1 次,共治疗 3 个月.观察不同治疗方式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及血清JAK/STAT途径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0.28%(64/72)比 77.78%(55/72),P<0.05].两组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L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治疗后RR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mL/min:4.82±1.18比 3.96±1.05),而 24h尿蛋白(mg:62.26±12.16 比 97.71±16.28)、BUN(mmol/L:16.25±3.64 比 20.65±4.13)、SCr(μmol/L:242.25±25.62 比 280.62±26.63)、hs-CRP(mg/L:5.86±1.15 比 7.78±1.32)、IL-6(ng/L:3.26±0.64比 4.62±1.13)、TNF-α(μg/L:29.23±5.64 比 32.66±6.13)含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治疗后参芪地黄汤治疗组JAK、STAT均较治疗前呈增加趋势,而磷酸化JAK(p-JAK)、磷酸化STAT(p-STAT)均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均P<0.05),常规治疗组血清JAK/STAT途径相关蛋白水平变化不显著(均P>0.05),故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治疗后JAK、STAT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JAK(μg/L):1.46±0.28 比 1.26±0.26,STAT(μg/L):1.37±0.25 比 0.99±0.24,均P<0.05],p-JAK、p-STAT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JAK(μg/L):0.45±0.08 比0.65±0.13,p-STAT(μg/L):0.66±0.13 比 0.82±0.28,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8%(10/72)比 9.72%(7/72),P>0.05].结论 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卡尼汀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芪地黄汤可有效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以及微炎症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张铁忠从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张铁忠教授认为,脾肾不足导致的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是高脂血症发病关键环节。肾气不足,脾失健运,可致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及转化异常,日久湿痰瘀互结,变证丛生。张教授以益气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结合祛湿、降浊、化瘀等治法,创制“荷薤汤”为基础方,药用荷叶、薤白、苍术、白术、党参、制何首乌、决明子、茯苓、泽泻、法半夏、炒山楂、丹参,标本兼顾,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骨伤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藏族医药骨伤科用药规律,为完善少数民族医药骨伤用药特色及理论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藏医验方,采用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藏医骨伤科验方202条,涉及33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中药为诃子、藏木香、红花;药物药性以寒、温、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归肝、肺、胃、脾经;涉及病种有创伤、关节类痹证、腰骶部筋伤、胸背部筋伤4种。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核心药物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决明子、乳香、黄葵,常见药对组合有诃子-毛诃子、黄葵-决明子、乳香-黄葵等。结论:藏医治疗骨伤疾病以清热药为主干黄水,其次为活血药、理气药、祛风湿药,以藏医经方三果汤、三黄水药为药物核心,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药,注重干黄水理论运用,体现了藏医的清泻法、黄水学说核心理论在骨伤疾病诊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运脾法治疗儿童便秘的用药规律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目的]结合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运脾法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56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病案,采用SPSS Statistic 2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Liquorice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方药.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药分子机制 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核心方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功能性便秘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预测靶标.基于蛋白质基因相互作用分析(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STRING)数据库构建靶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核心方成分-便秘-靶点网络图,借助Network Analyzer工具进行拓扑分析,确定核心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使用R语言4.2.2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所纳病案包含1 121诊次方药记录,各疗程的症状改善率在86%~97%,便秘三大主症的改善率均在90%左右.涉及中药119味,药性以寒、平为主,药味以苦、甘居多,归经多属胃、脾.通过药物关联、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9味药物构成的核心组方.核心组方调治便秘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甲基庚烯酮、胆汁三烯、烟酸、木犀草素、山柰酚、汉黄芩素.关键靶点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V-Jun肉瘤病毒17癌基因同源物(V-Jun sarcoma virus 17 oncogene homolog,JUN)、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 1(phosphoinositide-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1,PIK3R1)、磷脂酰肌醇-3-激酶 α 催化亚基(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 isoform,PIK3CA).对炎症相关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 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的调节可能是核心组方改善便秘的作用机制.[结论]运脾法治疗小儿便秘核心方包括麸炒枳实、厚朴、生白术、鸡内金、焦山楂、连翘、决明子、火麻仁、胡黄连,其主要成分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水平、修复肠道黏膜以恢复肠道平滑肌功能,改善便秘症状,对运脾法的临床应用及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有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优化及更多的专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cnipa.gov.cn)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中关于中药干预DR的专利.采用R语言中的itemFrequency函数、Apriori算法、hclusts包进行使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通过可视化包arulesViz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最后通过Cytoscape挖掘核心处方.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药专利复方96个,涉及253味中药.(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9味,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生地黄(54次,21.34%)、三七(44次,17.39%)、黄芪(43次,16.99%)、当归(41次,16.20%)、枸杞子(36次,14.22%).(3)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101次,40.00%)最多,五味以甘味(104次,41.12%)最多,归经以肝经(89次,35.17%)最多.(4)中药关联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5位药对是菟丝子-车前子、决明子-茺蔚子、灵芝-蕤仁、密蒙花-黄连、决明子-青葙子.(5)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中药.第I类祛风散热、养肝明目;第II类滋阴清热;第III类补肝益肾明目;第IV类活血化瘀;第V类补气养阴、活血通络.(6)核心中药处方:共挖掘到1个核心处方,即山药、枸杞子、黄芪、生地黄、石斛、甘草、菟丝子、麦冬.结论 中药治疗DR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多选用活血化瘀及补虚类中药,根据兼症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配合治疗,新处方可用于疾病各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差示光谱及指纹图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决明子提取物的平衡溶解度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编辑人员丨2024/7/20目的:确定决明子提取物的最佳溶出介质,分析决明子提取物中主要成分在最佳溶出介质中对平衡溶解度的贡献程度,明确决明子提取物平衡溶解度的标志物.方法:以总蒽醌含量为指标,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决明子提取物在37℃时于水、0.1 moL/L盐酸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不同时间点的平衡浓度,确定最佳溶出介质.以决明子提取物总蒽醌指纹图谱为参照,采用HPLC法建立决明子提取物在最佳溶出介质中不同平衡时间点平衡浓度的指纹图谱,筛选决明子提取物平衡溶解度的标志物.结果:决明子提取物在37℃时于水、0.1 moL/L盐酸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平衡溶解度分别为10.344、10.910、11.099μg/mL,达到平衡时间点的时间分别为24 h、3 h和7 h.在最佳溶出介质中,VIP值>1的化学成分有22个,其中VIP值分别为1.13987、1.15565、1.12806、1.14825、1.14880的化学成分分别为已知成分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结论: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决明子提取物的最佳溶出介质,可以橙黄决明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为溶解度标志物考察决明子提取物的平衡溶解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关于开展首荟通便胶囊征文的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编辑人员丨2024/7/13首荟通便胶囊是由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便秘的常用中成药,由何首乌、芦荟、决明子、阿胶、枸杞、人参、白术、枳实8味药材组方而成,精选道地药材,标本兼顾、补泻并施,泻下导滞通腑而不伤正,益气滋阴养血而不碍邪,具有养阴益气、泻浊通便的功效.用于功能性便秘(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症见便秘、腹胀、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舌质红嫩或淡、苔薄白或白腻者.首荟通便胶囊为国家专利组方,能显著改善便秘及气阴两虚的症状,可全面改善肠道功能,临床有效率及痊愈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从痰湿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编辑人员丨2024/7/6目的:挖掘从痰湿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处方用药规律,分析核心处方药物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搜集从痰湿论治NAFLD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系统聚类与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从痰湿论治NAFLD的核心处方后,检索数据库获取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疾病靶点,二者取交集后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并在Cytoscape中对所有交集靶点进行评分以获取核心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结果:筛选后共得到119 首方药,涉及 153 味药物,多为甘味、温性,以归肝、脾经多见.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山楂、茯苓、泽泻、白术、丹参、半夏和陈皮是治疗NAFLD的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组合"山楂、决明子、泽泻、丹参、柴胡、郁金",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核心处方与NAFLD交集靶点有 248 个,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3 和细胞外基质致癌基因是从痰湿论治NAFLD最核心的靶点.叉头框O、肿瘤坏死因子和磷脂酰肌醇 3 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是从痰湿论治NAFLD的主要信号通路.甲基庚烯酮、槲皮素及山柰酚等是核心处方发挥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从痰湿论治NAFLD以甘味、温性药物为主,离不开对肝、脾的调理,山楂、茯苓、泽泻、白术、丹参、半夏和陈皮是从痰湿论治NAFLD的常用药物;从痰湿论治NAFLD的核心处方主要通过参与调节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决明子本草考证 编辑人员丨2024/7/6 编辑人员丨2024/7/6决明子为临床常用清热药,应用广泛,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内服可润肠通便、清肝明目,外用可治肿毒、癣疾.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发现,决明子名称较多,有"决明子""草决明子""马蹄决明""羊明"等;自古在安徽、广东、四川、广西、陕西、山西等地均有种植,与今决明子国内主产区一致;从品种而言,东汉至清代多数古籍记载决明子的基源植物有钝叶决明或小决明和望江南,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本草》记载决明子的基源植物只有钝叶决明或小决明,没有望江南;古籍记载决明子的常见炮制方法有打碎或炒,如"打碎""捣碎""劈破研碎""研""炒""微炒""炒熟",唐代的醋制法、宋代的火炙法均未见沿用,明代创酒制法见清代沿用;与古本草相比,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记载其性平,归肾、胆经的内容,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性味归经的记载是在历代本草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继承;此外,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与方书中决明子的功效主治、采收及鉴别,并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以期为决明子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