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脾为之卫治疗骨质疏松症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易引发骨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并解决的一个健康问题.本文通过阐释对POP的中医认识,提出POP与中医理论中的骨痿最为相似,并引出其发病机制与脾虚相关,进而提出"脾为之卫"理论.文章梳理了"脾为之卫"理论源流及理论内涵,脾为之卫,即脾作为后天之本,通过运化水谷精微之悍气,生成卫气来行使维护机体的功能,即人体之免疫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血液以充养肾精,精生髓,髓居骨中,影响POP的发生、发展与防治;另外治痿者独取"阳明",从"阳明"之意的三方面分别加以论述脾为之卫对POP防治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探讨脾为之卫在POP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对临床治疗POP带来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张铁忠从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张铁忠教授认为,脾肾不足导致的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是高脂血症发病关键环节。肾气不足,脾失健运,可致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及转化异常,日久湿痰瘀互结,变证丛生。张教授以益气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结合祛湿、降浊、化瘀等治法,创制“荷薤汤”为基础方,药用荷叶、薤白、苍术、白术、党参、制何首乌、决明子、茯苓、泽泻、法半夏、炒山楂、丹参,标本兼顾,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从"脾藏营舍意"论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脾藏营舍意"首见于《灵枢·本神》,体现了脾运化水谷精微上输于脑以滋养"意"的功能.若是脾的功能受到损害,"意"的功能也将无法正常发挥.该病理理念与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的病理机制——肠道炎性反应中枢侵袭及其他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大脑海马损伤最终诱发抑郁行为的病理过程相合.阐释中医"脾藏营舍意"理论与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机制的相关性,以期将"脾藏营舍意"这一理论用于指导溃疡性结肠炎诱发抑郁的临床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石岩基于"脾运转输平衡"理论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糖尿病是我国的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并发症多导致肾脏微血管损害,引发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多从"肾"着手.石岩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研究,结合整理古代文献的理论基础上,认为脾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基础,针对性地提出"脾运转输平衡"理论,认为"'脾'转运水谷精微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而为浊瘀"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该文分别从古今医家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特点、理论基础、辨治用药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做出积极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虚气留滞"探讨扩张型心肌病代谢障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为虚实夹杂之证,宗气亏虚是其本,血瘀、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是其标.血糖、血脂来源于水谷之精,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基础,也是宗气产生的基础,其代谢异常,导致宗气亏虚,心阳虚损.宗气推动无力,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痰湿、瘀血留滞,相互胶结,生为浊毒,浊毒一方面持续损伤五脏、脉络及气血,另一方面其性顽固,难以根除.宗气亏虚无以运化血液,导致血瘀脉中,甚者溢于脉外.久瘀导致新血不生,进一步加重气虚;痰浊水饮之邪停聚于脏腑,影响五脏功能.脾受困难以腐熟水谷、化生精微,升清不及,肺受损则影响清气的吸入及宗气输布."虚气"与"留滞"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正反馈的恶性循环,导致DCM及代谢障碍逐步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脾主生肌理论探讨生肌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尚无治疗此病的特效药.DFU在中医属"消渴"范畴,"生肌"是贯穿中医治疗DFU各个阶段的基本治则.对于"消渴"的治疗,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消渴"之名,言"此肥美之所发也",指出消渴的病位在脾,治疗消渴的关键是调节脾胃,若脾胃不和,机体代谢功能失常而引发消渴;"溃疡"属"疮疡"的范畴,《内经》中言:"脾主身之肌肉",认为"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提出"脾主生肌"理论,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则体内精微物质不能输布四肢,四肢筋骨肌肉无精微物质的充养则疮疡难以愈合,均强调了脾胃在治疗"消渴"和"疮疡"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的研究文献显示,现代医学对中药治疗DFU的机制研究多集中于促进创面愈合的角度,较为忽视中药调节血糖的功效,故该文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基于脾主生肌理论,从"消渴"和"生肌"两个角度综述生肌类中药治疗DFU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和开发治疗DFU的新药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脑-肠-睾丸"轴的内涵及其在男性生殖疾病中的运用展望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主生殖.脑为髓海,由肾精所化,亦受后天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充养.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大、小肠与之功能联系紧密.男性生殖疾病日益受到重视,受中医先后天关系启发,基于脑肠关系、肠睾关系等科学研究进展,认为大脑、胃肠、睾丸三者相互作用,共同维护男性生殖健康,凝练提出男性生殖的"脑-肠-睾丸"轴,具体有大脑通过神经内分泌等调节胃肠与睾丸功能,胃肠可通过肠道菌群、脑肠肽等影响大脑与睾丸功能,睾丸可通过雄激素等影响胃肠与大脑功能.大脑功能、胃肠功能与睾丸生殖功能相互作用,三者生理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共同维持和影响男性生殖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气虚浊留"病机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占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 40%左右[1]. 其病理特征是高糖状态导致的肾小球肥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减少和肾纤维化,甚至伴有肾功能丧失[2]. 目前西医可用药物或腹膜透析治疗,然而临床现有药物多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针对DN尚无特效药[3];而DN患者机体处于微炎症状态,腹膜透析则可能会使过多毒素被吸收,反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4]. 中医认为DN属"消渴" "尿浊" "水肿"范畴[5],其病机在于热伤气阴,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6]."气虚浊留"的概念由著名中医祝谌予教授提出[7],其认为DN是脾虚不运导致的水谷精微直趋膀胱,随尿液渗漏于外,从而气阴两伤,脾肾俱亏[8]. 气阴两虚证是DN最常见的证型,参芪地黄汤出自《沈氏尊生书》,是治疗DN气阴两虚证的核心药方,有养阴益气、滋肾健脾之效[9]. 本研究拟基于"气虚浊留"病机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DN的疗效,旨在为DN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潘立群辨治食管癌术后腹泻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腹泻是食管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潘立群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功能性胃"理论,即胃之功能态,涵盖脾胃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水湿,升清降浊等功能.潘师认为,手术利刃损伤,胸中大气受损,继而下陷,清气在下,乃生泄泻,因此大气下陷是食管癌术后腹泻的基本病机.此外,手术重建了消化道解剖结构,引发"消化的不同步现象",从而使胃难纳腐,脾失健运,加之疾病日久,命门火衰,脾肾阳虚,愈使泄泻无度.潘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运用中医药治疗以恢复脾胃功能,重塑胃之功能态可使泄利得安,临证辨治本病当以"举陷法"为立方之本,"运"为辨治宗旨,从"升、降、敛、和"四维遣方用药,常用升陷汤加减,以重建"功能性胃".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脾主肌肉"论健脾法在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肌肉萎缩是肿瘤恶病质晚期患者中最易出现的症状,也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危险征兆,临床常用食欲刺激药、营养神经肌肉药物等手段并不能逆转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临床特征与中医"虚劳"相似,其发生的病因病机多为脾摄乏源、运动减少、忧思伤脾、毒邪结聚、气血暗耗、脏腑虚衰等,最终导致脉络阻塞、气血亏空,从而肌肉失于濡养出现肌肉萎缩.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发生究其根本是中焦脾土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气血乏源难以充养肌肉出现肌肉萎缩.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方面也越来越凸显出巨大优势,综合近数十年关于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研究发现,中医治则大多从健脾和胃、健脾益肾、健脾解毒、健脾疏肝入手,健脾法始终贯穿着其治疗的根本核心.脾主运化与气血的生成、肌肉的充实密切相关,脾失健运导致肌肉萎缩的提法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因此基于"脾主肌肉"理论,结合中医整体观来探讨健脾法治疗肿瘤恶病质肌肉萎缩的中医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