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被子植物5个新记录种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丰富山西省被子植物种质资源信息,促进中条山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方法]在大量野外植被调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标本鉴定、资料查阅和专家咨询,对中条山植物标本、典型特征照片进行整理.[结果]小酸模(Rumex acetosella L.)、伏毛银莲花(Anemone narcissiflorasubsp.protracta(Ulbrich)Ziman&Fe-doronczuk)、弯曲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 With.)、卢氏凤仙花(Impatiens lushiensis Y.L.Chen)、小酸浆(Physalis minima L.)等5种被子植物在山西未有分布记录.[结论]该5种植物隶属于5科5属,为山西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新记录发现不仅丰富了山西省被子植物种质资源信息,而且对研究中条山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中国特有的两种同域分布凤仙花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中国是凤仙花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存在着大量的特有和同域分布现象.为更好地理解同域分布近缘种的传粉综合征分化以及传粉昆虫资源分配问题,该文以中国特有种黄麻叶凤仙花(Impatiens corchorifolia)和金凤花(I.cyathiflor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完成传粉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种的开花物候、花形态结构、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和人工授粉实验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种凤仙花的花距不同,花距的长度与花蜜量呈正比,但与花蜜含糖量无关.花距类型决定了两种植物的传粉昆虫种类的分化.具短花距的黄麻叶凤仙花的花蜜含量为(4.57±1.43)μL,花蜜糖含量为(45.48±2.28)%,由蜜蜂和胡蜂为其传粉.拥有长花距的金凤花的花蜜含量为(10.15±3.28)μL,花蜜糖含量为(46.12±1.48)%,除蜜蜂和胡蜂传粉外,天蛾和熊蜂也为其传粉昆虫.(2)两种植物虽然共享3种传粉者,但表现为明显的错峰访花,传粉行为和花通道的差异决定了传粉者携带花粉的部位不一致.(3)繁育系统实验表明,两种植物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杂交障碍和异花授粉偏好性.因此,花距形态差异显著导致了传粉综合征分化明显和传粉昆虫行为各异.两种植物授粉均需要传粉昆虫且均无法自花授粉,呈现异交优势;并且可以通过部分传粉昆虫、花形态差异以及杂交不亲和等情况维持生殖隔离.该研究结果为理解凤仙花属的传粉综合征、同域分布近缘物种传粉昆虫资源分配等方面提供了新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中国云南种子植物区系新资料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本文报道了采自云南的1个中国种子植物新记录科、2个新记录属、30个新记录种(含种下等级,下同).中国新记录科为兜帽果科(Aptandraceae)(云南迦楼果Anacolosa griffithii);中国新记录属为假钓樟属(Pottingeria)(假钓樟P.acuminata)和心萼藤属(Cordisepalum)(小花心萼藤C phalanthopetalum);中国新记录种为:短萼火焰花(Phlogacanthus gomezii)、滇缅叉柱花(Staurogyne shanica)、大果大风子(Hydnocarpus macrocarpus)、厚叶藤春(Alphonsea ventricosa)、长果细基丸(Huberantha jenkinsii)、盈江野独活(Miliusa chantaburiana)、异株野独活(M dioeca)、滇缅凤仙花(Impatiens andersonii)、红萼藤黄(Garcinia lanceifolia)、盈江五桠果(Dillenia parviflord)、盈江柳安(Parashorea buchananii)、缅甸锥(Castanopsis birmanica)、缅甸银叶树(Heritiera burmensis)、红花格叶(Phrynium pubinerve)、滇印石豆兰(Bulbophyllum obrienianum)、易武石豆兰(B.sinhoense)、盈江石斛(Dendrobium dantaniense)、舌唇石斛(D.parcum)、黄火烧兰(Epipactis flava)、大茎美冠兰(Eulophia macrobulbon)、滇印小囊兰(Mfcropera mannii)、婆罗洲香荚兰(Vanilla borneensis)、簇花叶下珠(Phyllanthus discofractus)、奇异珠子木(P.mirabilis)、微毛杜茎山(Maesa tomentella)、皱叶清风藤(Sabia wardii)、大萼臭椿(Ailanthus integrifolia subsp.calycina)、滇缅荛花(Wikstroemia floribundd)、红丝姜花(Hedychium gardnerianum)、大苞姜(Monolophus linearis).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和厦门大学标本馆(AU).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滇水金凤转录因子TT8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为探究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 L.)TT8(TRANSPARENT TESTA 8)基因的功能和表达特性,并解析其对滇水金凤花色的影响,研究以滇水金凤花器官为材料,通过RT-PCR等技术克隆IuTT8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花色和不同花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得到滇水金凤IuTT8基因,其编码区全长为2 136 bp,编码711 aa,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gDNA全长为3 938 bp,共有6个内含子;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属于bHLH超家族成员,与喜马拉雅凤仙花、山茶等物种的TT8蛋白同源且Motif基序相似.(2)IuTT8与同属植物喜马拉雅凤仙花的聚在一支,相似性约86.34%;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TT8蛋白的结构域高度保守.(3)IuTT8基因在4种不同花色滇水金凤及其4个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除白色外,其表达量均随花发育的进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IuTT8基因的表达量与花色呈正相关,其中以深红色表达量最高,白色表达量最低,深红色S3的表达量约为白色S2时期的48倍.研究表明滇水金凤Iu-TT8基因与花色正相关,推测其在滇水金凤花色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重庆维管植物1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查阅及馆藏标本比对,确定了重庆维管植物1个新记录属——水东哥属(Saurauia Willd.)及其新记录种——水东哥(Saurauia tristyla DC.),另4个维管植物新记录种,分别是二褶羊耳蒜(Liparis cathcartii Hook.f.)、获状黄芩(Scutellaria caryopteroides Hand.-Mazz.)、白鳞酢浆草(Oxalis leucolepis Diels)、包氏凤仙花(Impatiens bodinieri Hook.f.).文中描述了物种识别特征、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提供了原生境照片.引证标本均收藏于西南大学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SWNTU).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那坡凤仙花,越南凤仙花科新记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了越南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1新记录种:那坡凤仙花(Impatiens napoensis Y.L.Chen).该种产自越南北部河江省(Ha Giang)的Quan Ba地区,凭证标本保存在越南科学技术院生态和生物资源研究所标本馆(HN)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提供了该种的描述、彩色照片、生态学、花果期等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重庆市城口县为模式产地的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以重庆市城口县为模式产地的药用植物资源,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以重庆市城口县为模式产地的药用植物有50科97属172种,其中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资源占总种数的29.07%,包括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和重庆市特有植物3种,并提供了详细的物种名录.物种最丰富的科(种数≥10)分别是菊科、伞形科、毛茛科、凤仙花科和报春花科;物种最丰富的属(种数>5)分别是凤仙花属、风毛菊属、天南星属和报春花属.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55.81%.植物药用部位集中于全草和根,分别占总种数的45.35%和32.56%.研究结果为重庆市城口县发展道地药材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凤仙花属(凤仙花科)四新记录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文报道了四川凤仙花属四新记录种,即睫毛萼凤仙花(Impatiens blepharosepala Pritz.ex Diels)、红纹凤仙花(Impatiens rubro-striata Hook.f.)、滇西北凤仙花(Impatiens lecomtei Hook.f.)及松林凤仙花(Impatiens pin-etorum Hook.f.ex W.W.Smith),并进行了鉴定和讨论,同时提供了相关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西昌学院标本室(XIAS)中.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五大凤仙花属植物分布中心地区之一,此次在四川发现的四新记录种均为我国特有种,该发现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凤仙花属植物的起源和扩散路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凤仙花属植物新资料——紫花辐射凤仙花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了中国凤仙花属一新记录种:紫花辐射凤仙花(Impatiens dalaiensis Gogoi&Borah).该种分布于云南省腾冲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下水沟边.本种主要辨别特征为:花轮生,紫色;唇瓣舟状,口部具芒;翼瓣远侧裂片长带状且螺旋扭曲.该种201 5年发表时记载模式标本采自印度,而我们将原始文献中记录的模式标本采集点GPS经纬度信息标记于地图上时却发现,地点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境内,故对原文记述的模式产地信息提出质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凤仙花属一新记录种——三瓣凤仙花
编辑人员丨2023/8/5
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的凤仙花属一新记录种:三瓣凤仙花(Impatiens tripetala Roxb.ex DC.).该种原产于孟加拉国和印度,本次在中国为首次发现.该种与缅甸凤仙花(I.aureliana Hook.f.)外形相似,但前者花单生或簇生,唇瓣囊状,深10~17 mm,距长5.5~8 mm,蒴果光滑,以此与后者相区别.凭证标本存放于湖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HNNU).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