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填纱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围产期紧急子宫切除术(EPH)后盆腔填纱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EPH后因手术创面持续出血于外院行盆腔填纱治疗后转诊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或因EPH后手术创面持续出血转诊至本院后行盆腔填纱治疗,有完整病历资料的1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评估产妇的结局、并发症、住院时间,并分析影响盆腔填纱效果的因素。结果:11例产妇的中位分娩孕周为38.3周(38.0~39.9周),终止妊娠方式为剖宫产术分娩7例(7/11),阴道分娩4例(4/11)。产后出血距盆腔填纱的中位时间为10 h(5~57 h),中位出血量为8 500 ml(4 800~15 600 ml),中位盆腔填纱数量为3块(2~7块),中位纱垫留置时间为6.0 d(3.0~6.0 d)。本次妊娠中位开腹次数为3次(2~3次),最多开腹4次。11例产妇中首次填纱成功止血9例(9/11),最终救治成功11例(11/11)。所有产妇均在实施盆腔填纱前发生失血性休克(11/11)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1/11),其他常见并发症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11)、心脏骤停(4/11)、深静脉血栓形成(3/11)、感染性休克(3/11)和肠梗阻(1/11)。所有产妇均于凝血功能恢复且无活动性出血后取出填塞纱垫。11例产妇的中位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为3 d(3~5 d),中位纱垫留置时间6 d(3~6 d),中位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为14 d(11~26 d),中位总住院时间为22 d(16~49 d)。结论:盆腔填纱可以作为EPH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时措施,为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争取了损伤控制性复苏的关键时间,为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及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与结局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回顾性纳入2010年6月至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策略和母儿结局。12例患者年龄为(29±5)岁,发病时间为孕16周至产后1个月。12例妊娠合并主动脉A型夹层孕妇全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3例产褥期患者优先妊娠,分娩后再行主动脉修复;4例患者优先主动脉修复;5例患者进行同期接生联合主动脉修复。在基于挽救母亲和胎儿生命的前提下,妊娠期合并主动脉A型夹层术前应多学科综合评估,根据妊娠时间、胎儿发育情况、主动脉病变程度决定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自护理论的综合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排尿管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自护理论的综合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排尿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的260例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100)、观察1组( n=80)和观察2组( n=8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护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三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对比干预前、干预后三组产妇自护能力〔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 结果:观察2组、观察1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2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三组产妇ASAS-R-C量表评分、WHOQOL-100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2组均明显高于同期观察1组、对照组( P<0.05),观察1组WHOQOL-10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自护理论的综合护理能促进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排尿,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并能提高产妇自护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反复动脉、静脉或微血管血栓形成、病态妊娠或持续的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阳性。目前针对APS的研究和试验,应用的分类标准多为2006年于悉尼(Sydney)修订的札幌(Sapporo)标准,但其并未纳入基于证据的对分类标准的定义(如aPL阳性、微血管疾病或病态妊娠),导致研究包含了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异质性"aPL阳性"患者群体。基于此,为开发新的高特异性APS分类标准,EULAR和ACR采用分级聚类、加权和风险分层等多种方法制定出了新的APS分类标准,并于2023年8月在 Arthritis Rheumatol上发布。新的分类标准如图1所示,与2006年悉尼分类标准相比,除了明确各临床标准的定义,一个重要更新是确定了血栓事件的危险分层:(1)静脉血栓栓塞高危分层(≥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2个次要危险因素):①主要危险因素:a:活动性恶性肿瘤:未接受治疗/根治性治疗,正在进行根治性治疗包括激素治疗,或在血栓发生时尽管已接受根治性治疗,但仍有复发/进展。b:住院: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因急性疾病入院,并被限制卧床(仅允许如厕)至少3 d。c:手术: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全身/脊髓/硬膜外麻醉>30 min。d:重大创伤:血栓发生前1个月内出现骨折或脊髓损伤。②次要危险因素:a:活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或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根据当前指导建议评估疾病活动度。b:急性/活动性严重感染:根据相关指南,如脓毒症、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c:中央静脉置管:在同一血管床。d:激素替代治疗、含雌激素口服避孕药或正在进行体外受精。e:长途旅行:≥8 h。f:肥胖:体质指数≥30 kg/m 2。g:怀孕或产后:分娩后6周内。h:长期制动:如与活动能力降低相关的腿部损伤或在医院外卧床至少3 d。i:手术: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全身/脊髓/硬膜外麻醉<30 min。(2)心血管疾病高危分层(≥1个高危因素或≥3个中危因素):①高危因素:a:严重动脉高压: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b:慢性肾脏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超过3个月。c:糖尿病:伴器官受损或长病程(1型≥20年或2型≥10年)。d:高脂血症:总胆固醇≥3 100 mg/L(8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900 mg/L(4.9 mmol/L)。②中危因素:a:动脉高血压:治疗中,或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b:吸烟。c:糖尿病:无器官受损或短病程(1型<20年或2型<10年)。d:高脂血症:治疗中,或总胆固醇<3 100 mg/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900 mg/L。e:肥胖:体质指数≥30 kg/m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0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分娩后延迟脐带结扎的专家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儿和早产儿均获益良多。对于足月儿,延迟脐带结扎可提高新生儿出生后血红蛋白水平,增加铁储备,促进早期生长发育;但同时需光疗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稍有增加,因此,采取延迟脐带结扎的医疗机构需确保对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及救治能力。对于早产儿,延迟脐带结扎具有积极意义,可改善新生儿循环过渡、增加血容量、降低输血率、降低坏死性小肠炎和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对于产妇,延迟脐带结扎不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亦不增加失血量;同时,延迟脐带结扎不会导致产妇产后血红蛋白水平的显著变化,也不会增加产后输血率。基于对大多数新生儿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其他指南建议,2020年12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建议,对于有活力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应在娩出至少30~60 s后再行脐带结扎。但考虑到医疗条件不同,应根据母儿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实施延迟脐带结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 TRAP)序列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接受RFA治疗的TRAP序列征病例,共59例。分析这些病例的手术并发症、围产儿近远期结局以及母体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59例患者年龄(28.4±4.0)岁,TRAP序列征初次诊断孕周为(17.0±4.1)周,其中23例(39.0%)于孕16周前诊断。(2)45例(76.2%)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MCDA)双胎,5例(8.5%)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 MCMA)双胎,4例(6.8%)为单绒毛膜三羊膜囊(monochorionic triamniotic, MCTA)三胎,5例(8.5%)为双绒毛膜三羊膜囊(dichorionic triamniotic, DCTA)三胎。54例(91.5%)为无头无心型,4例(6.8%)为部分头无心型,1例(1.7%)为无定形无心型。(3)RFA相关的母体并发症主要是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 PPROM)[25.4%(15/59)],其中7例(11.9%)早于孕28周,5例(8.5%)发生于孕28~34周。6例因PPROM导致胎儿丢失。RFA术后1周、2周、1个月内PPROM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1%(3/59)、6.8%(4/59)和10.2%(6/59)。本研究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出血需要输血、胎盘早剥、败血症及肠穿孔等并发症。(4)术后孕期MRI随访均未发现胎儿神经系统异常。59例自RFA手术至终止妊娠的时间为(14.9±7.1)周。59例中,12例(20.3%)术后泵血胎儿丢失,47例(79.7%)继续妊娠至分娩,生后28 d均存活(包括18例早产儿和29例足月儿)。8例早产儿收住NICU,其中发生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各1例,治疗后均康复。(5)59例患者中的56例(94.9%)在孕16周后宫内干预,泵血胎儿存活率为78.6%(44/56)。3例(5.1%)在孕16周前宫内干预,泵血胎儿均存活。(6)45例MCDA胎儿中,37例(82.2%)存活,分娩孕周为38.0(26.5~41.0)周;5例MCMA中的3例存活,分娩孕周为33.5(32.0~37.0)周;9例三胎中,7例存活,分娩孕周为37.1(29.2~40.0)周。(7)59例中,23例(39.0%)RFA术中穿刺针穿过胎盘,36例(61.0%)穿刺针避开了胎盘。剔除4例术后要求引产的病例后分析发现,不论RFA手术中穿刺针是否穿过胎盘,泵血胎儿PPROM、胎死宫内及生后28 d存活等结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随访至2019年12月,47例存活泵血儿生长发育正常,未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RFA是治疗TRAP序列征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善泵血胎儿的围产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康孕妇孕晚期全血游离肉碱与母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健康孕妇孕晚期全血游离肉碱及氨基酸水平及其与母胎、新生儿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北京市2家区级妇幼保健院(城区1家和远郊区1家)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于孕(18±1)周时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孕(35±1)周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孕妇全血及尿氨基酸、游离肉碱水平,同时行母亲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分娩后行新生儿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心功能。同时收集孕妇文化程度、初婚年龄、妊娠年龄、孕次、孕早期口服叶酸史等产前因素。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 χ2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Kapp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493对资料完整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纳入统计分析。孕妇孕晚期血游离肉碱水平为5.09~59.17 μmol/L(参考值10.00~50.00 μmol/L),平均(13.03±3.87)μmol/L;心脏超声未见结构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5.70±3.08)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29.17±3.12)mm,左室射血分数均≥55%;孕晚期胎儿心脏超声未检出心脏畸形。49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340±313)g,<2 500 g共5例(1.0%),其母亲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3.25±2.17)μmol/L(10.46~19.21 μmol/L);出生体重>4 000 g新生儿共15例(3.0%),其母亲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2.64±2.50)μmol/L(8.78~17.73 μmol/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2, P>0.05)。493例新生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平均为(17.21±1.27)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平均为(11.03±1.30)mm。其中64例(13.0%)新生儿左室射血分数<60%,其母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2.93±2.78)μmol/L(7.34~22.13 μmol/L);59例(12.0%)新生儿左室射血分数>75%,其母血游离肉碱水平为(13.09±3.24)μmol/L(8.66~27.49μmol/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9, P>0.05)。以血游离肉碱水平四分位数分4组,不同血游离肉碱水平组间孕妇、新生儿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健康孕妇孕晚期血游离肉碱水平处于正常低限。孕妇心脏功能及胎儿心脏结构虽未受明显影响,但孕晚期母体血游离肉碱低水平是否会影响儿童心肌功能储备及孕晚期是否需要加强肉碱摄入,值得扩大样本量继续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口服氢氯噻嗪联合赖诺普利与硝苯地平治疗产后高血压的比较:一项探索性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对胎儿具有致畸性,故孕期不使用,而产后高血压患者使用亦较少。2023年发表于《美国妇产科杂志》的一项研究 [1]评估了在需要药物治疗的产后高血压患者中,与硝苯地平相比,口服氢氯噻嗪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是否产生了更好的短期血压控制效果。鉴于产后应用氢氯噻嗪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的数据有限,故计划进行一项纳入70例患者的探索性试验。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研究者纳入了患有慢性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随机分配至接受氢氯噻嗪和赖诺普利联合治疗组或硝苯地平治疗组。通过诊断(慢性高血压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受试者进行分层。主要结局是分娩后第7~10天或再次入院时使用家用血压监测仪测定的2级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次要结局包括严重的孕产妇发病率(以下任何一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子痫,中风,心肌病或死亡)、随机分组后静脉用药需求、住院时间、首次门诊就诊时血压、用药依从性和不良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 145例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其发病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完成眼底筛查的3 145例早产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眼底结果、是否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母亲年龄、分娩方式、胎数、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根据ROP发生与否分为ROP组( n=255)、无ROP组( n=2 890),分析探讨ROP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 结果:3 145例早产儿中,发现ROP 255例,发病率为8.11%。两组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是否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母亲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性别、母亲年龄、胎数、母亲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 OR=0.542,95% CI:0.486~0.605, P<0.001)、出生体重( OR=0.999,95% CI:0.998~1.000, P=0.008)、母亲患有妊娠期高血压( OR=2.450,95% CI:1.775~3.384, P<0.001)是发生ROP的独立高危因素。 结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母亲孕期患有妊娠期高血压是发生ROP的独立高危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孕晚期糖耐量受损初产妇左室心肌做功改变及其对围生期不良事件预测价值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压力-应变环(PSL)技术定量评估晚孕期糖耐量受损(IGT)孕妇左室心肌做功改变,并探讨其在预测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IGT孕妇70例(IGT组)和同期健康孕妇50例(对照组)。受试者均于孕24~28周时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跟踪随访其常规产检直至分娩后1周,记录临床诊断的巨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综合征等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于孕36周以后分娩前行母体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储心尖四腔、三腔、两腔三个长轴切面各3~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导入EchoPAC 203软件获取PSL曲线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对两组间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围生期不良事件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和各独立影响因子预测效能。结果:IGT组GLS绝对值、GWI、GC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IGT组围生期不良事件包括妊娠期不良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S、GWI、GCW和餐后2 h血糖水平(2-hPBG)是孕妇围生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和GLS、GWI、GCW、2-hPB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820、0.879、0.854、0.771。 结论:PSL参数可以定量评估IGT孕妇孕晚期母体左室心肌做功改变;IGT孕妇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健康孕妇,且基于GLS、GWI、GCW和2-hPBG构建的模型和GWI、GCW对预测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