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盘植入性疾病管理流程改进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管理流程的改进在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disorders,PAS)中的作用和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分娩并最终诊断为PAS伴前置胎盘的164例孕妇资料,根据改进时间分为改进前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 n=96,包括双胎妊娠1例)和改进后组(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 n=68,均为单胎妊娠)。改进措施包括:将计划终止妊娠孕周由改进前的34~36周,推迟至37周;改进前以妊娠期贮存式自体备血为主,改进后增加了自体血回收技术的使用;腹壁切口改进前为下腹正中纵切口,改进后为原手术切口;子宫切口改进前为避开胎盘位置,改进后为根据术前超声PAS分级和术中情况,可选用子宫下段切口穿过胎盘;子宫下段和膀胱界面的分离时机改进前是在完成胎儿娩出和止血带或沙氏钳临时阻断血流后,改进后是在胎儿娩出前。采用 t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母儿结局。 结果:与改进前组比较,改进后<37周的分娩率显著下降[83.3%(80/96)与69.1%(47/68), χ 2=4.60, P=0.038],择期、亚急诊和急诊手术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0.36, P=0.834),术中采用前次手术腹壁切口的比例显著增加[74.0%(71/96)与91.1%(64/68), χ 2=11.11, P=0.001],采用下腹纵切口和子宫体部切口的比例显著减少[84.3%((81/96)与 57.3%(39/68), χ 2=14.81, P<0.001;83.3%(80/96)与61.8%(42/68), χ 2=9.72, P=0.003]。总的异体红细胞、血小板等其他成分输血率、出院前血红蛋白水平、子宫次全切除率、膀胱损伤、血栓事件、产妇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非计划二次手术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改进后均下降[24.7%(24/97)与11.8%(8/68), χ 2=4.31, P=0.038;4.1%(4/97)与0.0%(0/68), χ 2=58.06, P<0.00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均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PAS孕妇采用延迟计划分娩孕周至37周后、结合个体化剖宫产手术、改变自体血获取方法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后,新生儿早产或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明显减少,但没有增加母体并发症和急诊手术风险,母体脏器损伤、非计划二次手术、再次入院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处于低水平,因此此改进具有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西方文学作品里的双胎、双胎妊娠与双胎输血综合征(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除了《白蜡树》之外,成型于14世纪的古法语长诗《屋大维》( Octavian)也是当时脍炙人口的作品,被后人翻译和改编成两个中古英语版本。故事假托罗马皇帝屋大维和他的王后为主人公,二人为求子嗣,建造了一座修道院。经年累月的虔诚感动了上苍,于是上帝赐予夫妻一对孪生子,代表了神的恩赐和权力的延续。然而,兄弟二人陆续遭遇母亲难产、歹人绑架、颠沛流离、巨人杀戮、奋勇杀敌等奇遇,逐渐成长为正直的骑士,最终回到父母身边。长诗里在描写兄弟诞生的章节里,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孕妇分娩何其困难和痛苦,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古代西方医学文献对于双(多)胎妊娠的担忧 [2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后存活儿12月龄时神经系统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胎儿镜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fetoscopic laser occlusion of chorioangiopagous vessels,FLOC)术后活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及在纠正12月龄时的神经系统发育。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 年5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 FLOC 术的TTTS患者的136例胎儿作为FLOC组,并对存活儿进行随访。在纠正12月龄时应用Griffith精神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the Griffiths mental Development Scales-Chinese,GDS-C)从运动、个人-社会、听力语言、手眼协调、表现等5个领域进行评估。同时选取期待治疗和羊水减量术TTTS患者的88例胎儿作为非FLOC组。比较2组间围产儿死亡率及脑损伤发生率等,以及FLOC组中采用Solomon术与选择性激光术者脑损伤发生率。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FLOC术后新生儿脑损伤影响因素及纠正12月龄时GDS-C量表总商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 χ 2检验、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FLOC组围产儿死亡率低于非FLOC组[14.7%(20/136)与26.1%(23/88), χ 2=4.50, P=0.034];2组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23/123)与21.8%(17/78), χ 2=0.29, P=0.592],但FLOC组重度脑损伤发生率低于非FLOC组[6.5%(8/123)与15.4%(12/78), χ 2=4.20, P=0.040]。(2)FLOC组中,供血儿与受血儿、Solomon术与选择性激光手术的脑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6.4%(10/61)与21.0%(13/62)、20.0%(9/45)与17.9%(14/78), χ 2值分别为0.42和0.08, P值均>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新生儿窒息( OR=7.04,95% CI:1.45~34.20, P=0.016)和术前TTTS分期( OR=2.05,95% CI:1.10~3.82, P=0.023)是发生新生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4)纠正12月龄时随访成功52例,至少一项领域出现迟缓的发生率为34.6%(18/52)。发育迟缓主要表现在运动和语言领域,分别为26.9%(14/52)和11.5%(6/52);受血儿和供血儿各领域 Z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GDS-C 量表总商评分的影响因素中,行Solomon术式、手术孕周大、低出生体重与总商低有关(95% CI分别为-11.71~-0.23、-1.99~-0.47、0.00~0.01, P值均<0.05)。 结论:FLOC术后TTTS活产儿脑损伤的发生与术前分期及产时新生儿窒息有关;纠正12月龄存活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出生体重及手术孕周有关,轻度发育迟缓发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射频消融减胎术后并发羊膜带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报道了1例射频消融减胎术后胎儿并发羊膜带综合征并成功救治的病例。孕妇为自然受孕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24周产前超声提示双胎输血综合征Ⅲ期,孕妇知情同意选择射频消融减胎术,手术过程顺利。孕28周 +6复查超声提示胎儿左足明显水肿,足踝处可见带状物缠绕,并可见勒痕及缩窄环,多学科会诊考虑羊膜带综合征ⅡB期。当日急诊剖宫产娩一活男婴。新生儿左足踝处可见细羊膜带缠绕数周,勒痕明显,深入皮肤1 cm,足背、足底及足踝下方水肿明显。紧急行左足羊膜带松解术,术后水肿渐消退,随访至28日龄,新生儿下肢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的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胎儿镜下激光离断脐带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共3例采用胎儿镜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的MCMA双胎病例,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0年12月,收集MCMA双胎通过激光阻断脐血流进行减胎的文献,汇总分析其临床情况、手术指征及方式、病情发展及母婴预后。结果:本院3例MCMA双胎于孕17~24周进行胎儿镜下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脐带缠绕,其中2例足月分娩且无母婴并发症发生,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检索到7篇英文文献,无中文文献,共29例进行胎儿镜激光处理脐带的MCMA双胎病例,加上本文报道的3例,共32例。手术指征分别为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7例(21.9%),胎儿发育异常15例(46.9%),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7例(21.9%),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3.1%),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1例(3.1%),双胎之一胎死宫内1例(3.1%)。手术孕周14 +1~27 +3周,无手术相关的母体并发症发生。除外未松解脐带的2例和1例胎儿畸形引产外,余29例均活产。活产儿分娩孕周为24 +3~40周,出生体重800~3 800 g。随访时间1月龄~9岁,新生儿死亡4例(原因不详),产前即发现多发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肛门闭锁、副耳),余24例未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 结论:对于伴有脐带缠绕等需要减胎的MCMA双胎,采用激光脐带电凝、切断并松解缠绕的方式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NICU确诊为TTTS的1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住院、同胎龄段未患有TTTS的双胎儿51对,共10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记录其相关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对TTTS组中合并NEC的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TTTS组患儿平均胎龄(32.24±2.12)周,对照组平均胎龄(32.47±1.8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TTS组平均出生体重(1 547.63±523.80)g,低于对照组出生体重(1 658.71±454.1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TTS组14例患儿合并NEC,发生率为13.7%(14/102),对照组中7例患儿发生NEC,发生率为6.9%(7/10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TTTS组极低出生体重儿所占比例、NEC发生于2周内的比例、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TTTS患儿中,NEC组出生体重较低,宫内窘迫及生后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合并败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N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TTTS患儿中,确诊NEC的供血儿有10例(71.4%),受血儿4例(28.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TTTS合并NEC患儿早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便、腹胀、反应差、呼吸暂停、呕吐等。 结论:TTTS是NEC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且TTTS合并NEC的发生时间与经典的NEC发生时间并不完全一致,更易在生后2周内发生。TTTS合并NEC多发生在供血儿,胎儿宫内窘迫、重度窒息及合并败血症是TTTS并发NEC的高危因素。TTTS合并NEC患儿早期临床症状与常规NEC并无明显差异,当患儿出现血便、腹胀、反应差、呼吸暂停、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时应高度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诊断胎儿三尖瓣口无挡畸形2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胎儿三尖瓣口无挡畸形(congenitally unguarded tricuspid valve orifice,CUTVO)的超声心动图典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经超声诊断,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胎儿CUTVO的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确诊CUTVO并有超声诊断结果的文献。对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检索获得CUTVO病例15例,加上本单位诊断的2例,共17例。17例中,16例为单胎妊娠,1例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17例胎儿中,三尖瓣完全缺如或发育不全10例,部分缺如7例。9例为合并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文献未描述并发症情况。(2)共6例误诊,其中4例产前误诊为胎儿Ebstein畸形,2例误诊为Uhl病和心肌致密化不全可能,引产后证实为CUVTO。共2例漏诊,其中1例为双胎输血综合征,另1例为肺动脉瓣狭窄。2例均为中孕期,右心增大不显著。(3)9例终止妊娠,其中7例引产后证实为CUTVO。8例继续妊娠至分娩,其中2例由于病情较重死亡,6例存活患儿产后超声检查均发现合并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三尖瓣成型术,术后1年内随访,三尖瓣中量返流;2例行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术后三尖瓣少-中量返流;1例行改良Fontan术,术后心功能正常;1例未明确描述手术方式。CUTVO典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为房室结构及与大动脉连接正常,三尖瓣瓣叶及乳头肌完全或部分缺失,三尖瓣口呈空洞样,血流来回往返,多普勒呈低速双向频谱。结论:CUTVO较典型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三尖瓣叶缺失并中量或大量暗淡返流、返流频谱形态呈双向。检查时应注意多个切面动态观察,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胎输血综合征受血儿肺动脉瓣功能闭锁宫内激光电凝术后自然转归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孕妇29岁,孕1产0,停经20 +4周,因"外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羊水异常1 d"来诊。此次妊娠为自然受孕,夫妇双方非近亲婚配,既往史和家族史均无特殊。早孕期唐氏筛查低危。孕妇地中海贫血:β珠蛋白基因IVS-Ⅱ-654(C-T)突变杂合子,丈夫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查未见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对双胎输血综合征SLPCV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对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TTTS)选择性胎盘血管交通支激光凝固术(selective laser photocoagulation of communicating vessels, SLPCV)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诊断为TTTS并于全身麻醉下行SLPCV的患者143例。根据术中全身麻醉维持药物不同分为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组和吸入麻醉(volatil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anesthesia, VIMA)组。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04例,TIVA组(术中维持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59例,VIMA组(术中维持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45例。收集并记录患者一般信息(身高、体重、BMI、孕次、产次、ASA分级、手术时妊娠周数、Quintero分期等)、实验室检查信息(术前和术后Hb、Hct)、手术和麻醉信息(心率、术中SBP和DBP基础值及最低值、SpO 2、急诊手术发生率、手术时长、麻醉时长、麻醉-手术开始时长、术中液体入量、术中尿量、术中羊水减量、麻黄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情况及用量、肺水肿例数等)、妊娠结局(胎膜早破发生率、自然流产/引产/死产发生率、术后48 h内一胎死亡率、一胎存活率、双胎存活率、新生儿出生时孕周等)。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BMI、ASA分级、孕次、产次、Quintero分期、手术时妊娠周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b和Hct,心率,SBP、DBP基础值,SpO 2,手术时长,麻醉时长,麻醉-手术开始时长,术中液体入量,术中尿量,术中麻黄碱、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麻黄碱用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IMA组术中SBP、DBP最低值低于TIVA组( P<0.05);VIMA组术中羊水减量少于TIVA组( P<0.05);VIMA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高于TIVA组( P<0.05)。两组患者胎膜早破发生率、自然流产/引产/死产发生率、术后48 h内一胎死亡率、一胎存活率、双胎存活率、新生儿出生时孕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尽管VIMA组术中SBP和DBP最低值显著低于TIVA组,但两组患者在妊娠结局方面无差异,因此,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均可用于TTTS时的SLPCV。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产期死亡胎儿105例尸体解剖及胎盘病理学检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与围产期胎儿死亡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加深对胎儿尸体解剖及胎盘病理学检查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11月至2020年12月105例围产期死亡胎儿的临床病理资料,重点分析胎儿尸体解剖及胎盘病理学检查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1.35±4.04岁,孕周28~40 +6周。(2)单胎死亡101例,双胎之一死亡4例。在宫内死亡103例,分娩过程中死亡2例。(3)105例围产期胎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中,86例(81.9%,86/105)与脐带/胎盘病理因素相关,10例(9.5%,10/105)与宫腔感染相关,6例与胎儿自身因素相关(5.7%,6/105),1例与胎母输血综合征有关,1例与双胎输血综合征有关,1例因完全性子宫破裂死亡。(4)86例与脐带/胎盘病理因素相关病例中,绝大部分病例可以通过胎盘大体检查诊断,最常见的为脐带扭转伴根部扭细,其他依次为胎盘早剥、脐带缠绕过紧、血管破裂及脐带真结。镜下形态学以功能性改变为主。(5)10例与宫腔感染因素相关的病例中,胎盘大体检查共同特点为胎盘小叶水肿,上行性感染形态学特点以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为主,血源性感染形态学特点以急性或慢性绒毛炎及绒毛间隙炎为主,发现病毒包涵体有提示作用,但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6)6例与胎儿自身因素相关的病例中,胎盘诊断价值有限,必须和胎儿尸体解剖相结合才能诊断。 结论:围产期胎儿死亡原因复杂多样,往往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脐带/胎盘病理因素最多见,胎儿尸体解剖及胎盘病理学检查是查找死亡原因的关键技术手段,要加强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