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性肺炎患者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BP)患者压力性损伤(Pressure Ulcer,PU)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护理对策。方法:利用横断面研究法,在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BP患者中随机纳入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压力性损伤分级系统(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将纳入BP患者分为发生PU组51例、未发生PU组44例,利用临床基线资料调查问卷等调查工具,展开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95例BP患者中男38例、女57例;年龄40~85周岁;体重指数20~24 kg/m 2。营养风险评分、机械通气、嗜睡均为BP患者发生PU的相关因素(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营养风险评分、机械通气、嗜睡均为导致BP患者产生PU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营养风险评分、机械通气、嗜睡均为导致BP患者产生PU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当按照医嘱给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预防PU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患者主观整体评估的多学科团队管理在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的多学科团队管理对白血病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化疗的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2019年10月— 2020年1月入院化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2—4月入院化疗的34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PG-SGA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G-SGA营养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重度营养不良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营养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993, P<0.05)。两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681, P>0.05)。干预后,干预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991, P<0.05)。 结论:基于PG-SGA的多学科团队管理能够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营养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临汾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0)及观察组( n=40)。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治疗、物理性治疗及肢体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应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评分量表(FOI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营养不良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且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 P<0.05);两组的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期间吸入性肺炎、支气管痉挛、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 P<0.05)。 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气管切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放疗损伤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放疗损伤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新西兰指南协作组、PubMed、Cochrane Library、UpToDat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损伤预防护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到2022年1月31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证据检索、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按照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及推荐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系统综述2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类实验研究2篇。最终从口腔黏膜炎、味觉改变或丧失、营养不良、放疗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8个方面汇总28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提取的证据可以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损伤预防护理提供循证依据,各医院机构可按照实际情况对证据进行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对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对冠心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入院顺序排序,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1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干预服务12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心理状态、遵医行为、个人健康行为能力、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运动治疗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心理安适、运动、健康责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基于医养结合理念的延伸服务针对不同阶段展开相应护理工作,可纠正不良心理,强化患者遵医意识,提升个人健康行为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综合医院临床营养护理分级培训模式构建和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临床营养护理分级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效果。方法:组建临床营养护理小组,下设核心管理组、教育培训组、质控组和联络护士组,在全院开展分级培训与实践,评价培训实施效果。结果:培训前护士的临床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分别为(66.60 ± 9.72)、(72.38 ± 5.55)和(66.87 ± 6.83)分,培训后分别为(85.06 ± 7.85)、(92.50 ± 5.10)和(88.76 ± 7.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5.520、-11.128、-12.238, P<0.01),全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率和有风险患者营养干预率上升为100%,护士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结论:对护士进行临床营养护理分级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营养知识和技能,提升护士专科水平和学术水平,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慢性酒精相关性脑损害的中国诊疗指南(2024)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慢性酒精相关性脑损害(ARBD),既往也称为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是一组由长期酒精摄入导致人大脑慢性损害的重要疾病谱,它的起病和进展加重非常隐匿,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也减少社会的疾病负担。本指南经过文献查阅、循证证据的更新,根据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方法制订指南初稿,并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中国慢性酒精相关性脑损害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本指南对比慢性ARBD各种临床综合征在不同诊断分类系统中的定义,对诊断慢性ARBD的各类辅助检查、筛查方法和诊断标准进行分级评价和推荐,并对戒酒、病因治疗、纠正营养失调、脑保护治疗和康复护理综合治疗等有助于改善慢性ARBD临床预后的各种干预治疗手段进行分级评价和推荐,共形成了28条推荐意见,为提高慢性ARBD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床旁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床旁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最佳证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相关学会网站及数据库中与床旁超声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相关的指南、证据总结、团体标准、专家共识、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和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评价标准(2016)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结合研究小组的判断,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JBI证据预分级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分级与推荐级别分级。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团体标准、6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及5篇随机对照试验。从护士应用床旁超声的可行性、超声评估胃肠道的基础、超声评估胃内容物、超声评估胃动力、超声评估肠道、超声指导肠内营养方案6个方面进行汇总,总结出33条证据。结论:经过系统培训的护士可应用超声实时评估重症患者胃肠功能,超声指导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方案有待规范与完善,更多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护士为主导的分级管理策略在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康复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级管理策略用于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康复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级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变化及胃管留置时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与护理前相比,吞咽功能分级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升高更为显著( P<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3个月时的BMI、MAMC均显著高于本组护理前及对照组同期(均 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0.05)。 结论:护士为主导的分级管理策略用于脑卒中术后吞咽障碍康复患者能够有效减轻吞咽障碍,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胃管拔除时间有所提前,适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阶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鼻肠内营养并发鼻黏膜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经鼻肠内营养并发鼻黏膜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分级标准及措施,为鼻黏膜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护理和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和专家函询以及层次分析等方法确立肠内营养并发鼻黏膜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分级及干预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4.4%,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和0.91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52和0.618,说明专家积极性较好,专家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值均<0.1,最终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分级标准)及20个二级指标(处理措施)的干预方案。结论:研究构建的鼻黏膜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分级标准及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指导临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提高其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