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痂术在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全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磨痂术作为烧伤外科三大清创术式之一,适用于处理以深Ⅱ度为主的新鲜烧伤创面。尽管该术式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但各单位应用该术式的时机、器具、步骤、术后敷料选择以及术后换药方式等仍有较大不同,造成临床效果参差不齐。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专家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分析高级别证据文章,多次深入讨论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共识,以期为磨痂术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水凝胶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应用效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5年11月—2019年8月,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磨削痂术后进行相应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84例,男67例、女17例)和单纯凡士林油纱组(84例,男65例、女19例),其年龄分别为(31±16)、(35±17)岁。每3~5天换药1次,对于创面超过21 d未愈合者或未超过21 d但创面位于关节部位后期可能影响功能活动者,取自体躯干或大腿刃厚或中厚皮片行植皮术。术后持续动态观察创面大体情况直至创面愈合;术后前4次换药时评估敷料粘连程度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计算术后3、6、15 d换药时的创面愈合率,计算入院时及术后3、6、15 d换药时创面分泌物/清洗液细菌培养阳性比例,记录换药次数,计算手术植皮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瘢痕增生情况。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Bonferroni校正。 结果:术后观察期间,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内层敷料较容易去除、疼痛轻微,创面湿润且分泌物较少,创面愈合较快;单纯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内层敷料去除时粘连较明显、疼痛感较强、有渗血,创面分泌物多于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创面愈合较慢。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比较,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术后前4次换药时敷料粘连程度与疼痛NRS评分均明显降低( χ2=52.625, Z=-10.854, P<0.01);术后3、6、15 d换药时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升高( t=10.347、41.150、167.627, P<0.01);创面分泌物/清洗液细菌培养阳性比例在入院时及术后3 d换药时无明显变化( P>0.05),于术后6、15 d换药时明显降低( χ2=15.616、15.226, P<0.01);换药次数明显减少( t=-11.986, P<0.01);手术植皮率明显降低( χ 2=35.850, P<0.01)。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7.6±2.8)d,明显短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的(27.1±3.0)d( t=-21.288, P<0.01)。随访6个月,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瘢痕增生的VS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 Z=-11.287, P<0.01)。 结论:与单纯使用凡士林油纱比较,深Ⅱ度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应用涂覆水凝胶敷料的凡士林油纱覆盖保湿作用明显,可明显减轻换药时敷料粘连程度和患者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感染率和手术植皮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有效减轻瘢痕增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期磨痂联合自粘性软聚硅酮银离子泡沫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磨痂联合自粘性软聚硅酮银离子泡沫敷料(以下称为泡沫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2021年6月—2022年12月,贵阳钢厂职工医院烧伤科收治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剔除1例随访脱落患儿后,联合治疗组纳入38例患儿[男20例、女18例,年龄26.00(16.75,39.75)个月],泡沫敷料组纳入39例患儿[男21例、女18例,年龄19.00(14.00,31.00)个月]。对联合治疗组患儿在伤后48 h内行创面磨痂术,术后用泡沫敷料覆盖创面,7 d更换1次敷料;对泡沫敷料组患儿在伤后48 h内行创面消毒后用泡沫敷料覆盖创面,2~3 d更换1次敷料。2组患儿创面愈合后均常规涂抹硅酮凝胶,每天涂抹2次,连续应用3周后佩戴弹力套,每天佩戴18 h以上,连续佩戴6个月以上。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估患儿换药时疼痛程度;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换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创面瘢痕情况。结果:换药时,联合治疗组患儿疼痛的FLACC评分为3.5(2.0,5.0)分,明显低于泡沫敷料组的6.0(5.0,8.0)分( Z=-5.40, P<0.05)。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创面水肿、积液或周边皮肤皮疹过敏等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换药次数为3(3,4)次,明显少于泡沫敷料组的8(7,10)次( Z=-7.58, 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9±5)d,明显短于泡沫敷料组的(25±6)d( t=-4.48, P<0.05)。创面愈合后6个月,联合治疗组患儿瘢痕的VSS评分为5(2,8)分,明显低于泡沫敷料组的7(5,10)分( Z=-3.05, P<0.05)。 结论:与单纯使用泡沫敷料相比,早期磨痂联合泡沫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患儿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换药痛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合后期抗瘢痕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瘢痕增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足底撕脱皮肤股前外侧寄养预制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八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足底撕脱皮肤股前外侧寄养预制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足底软组织缺损8例,一期将足底撕脱皮肤修薄后植于股前外侧区制成寄养预制皮瓣,待皮瓣血运稳定后,二期游离移植修复足底创面,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密切观察血运,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耐磨性及足功能。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出现边缘部分坏死,1例散在性坏死,清除坏死组织后,经换药均结痂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耐磨性佳。结论:将撕脱皮肤修薄后植于股前外侧区制成寄养预制皮瓣,二期游离移植修复受区,大大提高了撕脱皮肤成活概率,并获得较传统游离皮瓣更好的耐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视磨痂术在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磨痂术在处理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时,具有定位准确、几乎不伤及正常组织、保留间生态组织、简便易行、不受烧伤部位和面积限制、创面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瘢痕轻、适应证广泛等优点,对深Ⅱ度创面的早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创面磨削痂术联合外用rhGM-CSF对Ⅱ度烧伤患儿创面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分析创面磨削痂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对Ⅱ度烧伤患儿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6例Ⅱ度烧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创面磨削痂术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创面磨削痂术联合外用rhGM-CSF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创缘反应、创面渗出量、创面溶痂率与溶痂时间、创面愈合率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创缘反应及创面渗出量评分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4周后,研究组患儿创面溶痂率高于对照组,创面完全溶痂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面磨削痂术联合外用rhGM-CSF治疗Ⅱ度烧伤患儿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创面的创缘反应与渗出量,促进创面溶痂与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烧伤创面磨痂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The process of burn wounds healing includes the removal of necrotic tissue,the hyperplasia of granulation tissue and epithelialization.The removal of necrotic tissue is the first step in dealing with burn wounds.Although there are a variety of adjuvant drugs for removing necrotic tissue,surgical debridement is still the main way of debridement of burn wounds.Surgical debridement of burn wounds includes escharectomy,tangential excision and dermabrasion.Escharectomy and tangential excision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while dermabrasion has not been known to the majority of burns colleague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dermabrasion in burn wound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联合创面磨痂术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联合创面磨痂术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给予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创面磨痂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凡士林油纱布+创面磨痂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率、创面积液程度、黏连程度、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9d、27 d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5 d、21 d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术后3d创面积液程度和黏连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d创面分泌物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5 d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的创面瘢痕生长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凝胶联合创面磨痂术可有效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口愈合,提高愈合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创面分泌物和创面瘢痕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磨削痂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烧伤创面处理方法有多种形式, 外涂药物暴露结痂,抗菌敷料反复包扎换药,手术清创磨痂、削痂,如何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加快创面愈合,缩短病情,减少瘢痕形成,改善功能及外观,是目前讨论的重点和研究的方向. 近来磨削痂手术疗法在重度烧伤治疗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及应用,本研究就皮肤磨削痂法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细菌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的作用进行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急诊给予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7(48±13)岁.车祸伤19例,碾轧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5±1)h.所有病例给予Ⅰ期彻底清创,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植皮后多切口引流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7~10d.拆除VSD观察创面成活情况:如果坏死面积大,需清创切痂待创面肉芽生长满意后择期再次取皮植皮术;小面积坏死皮肤加强换药直至愈合.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7~48(20±11)个月.无一例出现感染,30例经Ⅰ期成活面积均达到85%以上;5例皮肤坏死范围在12%左右,Ⅱ期经再次清创游离植皮后愈合,其余患者经过加强换药后均获愈合.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的皮肤颜色、弹性、感觉、耐磨耐压性良好,各关节活动良好,未见明显皮肤粘连引起肢体活动受限.结论: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可大大降低了创面感染率,促进了皮片与创面的贴敷,利于引流,提高了反取皮的成活率,改善了下肢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