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雅慧从"痰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缓解期多表现为便次增多、便中夹有黏液、偶见少量脓血、黏膜活检炎症指标明显改善等."痰泻"之名首见于《医宗必读》,黄雅慧教授基于书中对痰泻的论述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病位虽在肠腑,实则与脾肺肾密切相关.黄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核心病机为湿阻酿痰成瘀,临证以通、化二字为治疗大法,使津气通利、水湿得化而痰泻得止.针对气虚不运、湿流于下,施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以培本;针对阳虚不温、水气流滞,施以四神丸合真武汤加减益火补土以治标;针对湿滞痰阻、气滞血瘀,施以苓桂术甘汤合膈下逐瘀汤加减蠲饮祛瘀以求缓.临证常取佳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加味真武汤通过调控miR-377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加味真武汤通过调控miR-377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肾病(DN)细胞炎症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大鼠,对其中30只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DN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加味真武汤低剂量组、加味真武汤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10只)。建立HK-2细胞的DN模型,分为miR-NC+DN组(将miR-NC转染至建模后的HK-2细胞)、miR-377+DN组(将miR-377转染至建模后的HK-2细胞)、anti-miR-NC+DN组(将anti-miR-NC转染至建模后的HK-2细胞)、anti-miR-377+DN组(将anti-miR-377转染至建模后的HK-2细胞)、加味真武汤+miR-NC+DN组(将miR-NC转染至建模后的HK-2细胞,再用高剂量加味真武汤处理)、加味真武汤+miR-377+DN组(将miR-377转染至建模后的HK-2细胞,再用高剂量加味真武汤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77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CD8 +和Th1水平。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TNF-α、IL-6、IL-8、CD4 +、miR-377水平升高,CD8 +和Th1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味真武汤低剂量组、加味真武汤高剂量组的TNF-α、IL-6、IL-8、CD4 +、miR-377水平降低,CD8 +和Th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与miR-NC+DN组比较,miR-377+DN组的TNF-α、IL-6、IL-8水平以及CD4 +水平升高,CD8 +和Th1水平降低(均 P<0.001);与anti-miR-NC+DN组比较,anti-miR-377+DN组的TNF-α、IL-6、IL-8水平以及CD4 +水平降低,CD8 +和Th1水平升高(均 P<0.001)。与加味真武汤+miR-NC+DN组比较,加味真武汤+miR-377+DN组的TNF-α、IL-6、IL-8水平以及CD4 +水平降低,CD8 +和Th1水平升高(均 P<0.001)。 结论:加味真武汤通过抑制miR-377表达减轻DN细胞炎症水平,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独参汤合真武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独参汤合真武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CHF)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独参汤合真武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7、CR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1.7%(43/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015, P=0.005)。研究组治疗后心悸、喘急、畏寒肢冷、舌黯淡、四肢浮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3.953、13.915、30.945、32.339、20.403, P值均<0.001)。治疗后,研究组LVEF[(56.28±4.34)%比(42.47±4.56)%, t=16.993]高于对照组( P<0.01);LVEDD[(44.32±6.23)mm比(53.81±5.19)mm, t=9.066]、LVESD[(31.28±4.62)mm比(37.51±4.73)mm, t=7.299]低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7、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2.644、15.975、14.379, P值均<0.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60)、研究组为8.3%(5/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20, P=0.729)。 结论:独参汤合真武汤可有效改善CCHF阳虚血瘀证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文献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中医辨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中医辨治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录入信息,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及SPSS Modeler 18.1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0篇,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共计3 969例,运用处方111首,涉及中药206味。本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脾,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常见,标实证以血瘀证为常见。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治疗常用方剂包括六味地黄汤、真武汤、补阳还五汤、参芪地黄汤等,较多运用具有补气或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黄芪是组方核心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关联规则54条。结论: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病性为虚实夹杂,本虚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脾肾阳虚,标实常见血瘀、湿邪、浊毒。现代中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治法,同时重视健脾补肾、利湿解毒。黄芪、当归、丹参、茯苓、山药、山萸肉、大黄、泽泻为该期基本用药,体现了“气血水同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真武汤加地龙联合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真武汤加地龙联合顺铂给药对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7(IL-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选取8 周龄的雌性C57BL/6 小鼠40 只,适应性喂养1 周后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顺铂组、真武汤加地龙组、真武汤加地龙+顺铂组,每组8 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 组的32 只均采用LLC小鼠肺癌细胞建立小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建模成功3 天后,顺铂组予顺铂溶液6 mg/kg腹腔注射,隔3 日1 次,共3 次;真武汤加地龙组予33.78 g/kg的真武汤加地龙溶液灌胃,每日 1 次,连续 10 天;真武汤加地龙+顺铂组予顺铂溶液6 mg/kg腹腔注射,隔3 日1 次,共3 次,联合33.78 g/kg的真武汤加地龙溶液灌胃,每日1 次,连续10 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日1 次,连续10 天.给药结束后,常规麻醉小鼠,暴露胸腔,用注射器抽取胸水,精确到0.1 mL,记录胸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7、VEGF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各药物治疗组胸水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胸水量均下降(P<0.05).真武汤加地龙+顺铂组效果最佳,优于真武汤加地龙组和顺铂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各药物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血清VEGF水平均降低(P<0.05);真武汤加地龙+顺铂组血清VEGF水平低于真武汤加地龙组和顺铂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各药物治疗组血清IL-7 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真武汤加地龙组和真武汤加地龙+顺铂组血清IL-7 水平均升高(P<0.05),顺铂组血清IL-7 水平降低(P<0.05);真武汤加地龙组和真武汤加地龙+顺铂组血清IL-7 水平高于顺铂组(P<0.05);真武汤加地龙组血清IL-7 水平高于真武汤加地龙+顺铂组(P<0.05).结论 真武汤加地龙联合顺铂对小鼠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良好,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胸水量,这可能与下调血清VEGF、上调IL-7表达有关,且真武汤加地龙可以逆转顺铂引起的IL-7 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温阳利水类经方辨治Ⅳ型心肾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周前
Ⅳ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以心肾阳虚、水湿泛滥为核心病机,属危急重症的一种,可合用"温阳利水"类经方直中病机.Ⅳ型CRS急性发作时水湿之邪较重,据张仲景分三焦论治的祛邪之法,水停上焦选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黄芪或参类振奋心肺阳气;出现肺水肿、心包积液时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或葶苈子丸,补泻同施;水停中焦选厚朴温中汤,治疗重在梳理气机,根据气机阻滞部位灵活加减以行气利水;水停下焦,心衰较重时选真武汤;若三焦水湿并重可三方合用.辨治过程中需根据疾病病机演变灵活化裁.阳虚水停可致瘀血内生,活血化瘀法需贯穿疾病始终.见阳虚甚浮阳上扰之象需与阴虚火旺之证鉴别.峻药利水后易损耗气阴,善后调护时需重视调补气阴以扶正固元.本文从分析病因病机的角度出发,探讨温阳利水类经方治疗Ⅳ型CRS的辨治思路,以期为临证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与比较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收录的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中医经典方剂或其加减方联合常规治疗;或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中医经典方剂或其加减方联合常规治疗),应用R 4.2.1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图形绘制.结果:纳入67篇文献,涉及参芪地黄汤、六味地黄丸(汤)、真武汤、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玉液汤 6 首经典方剂,共5476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24 h尿蛋白(24 hUTP)水平方面,金匮肾气丸+常规治疗效果较优;在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方面,六味地黄丸(汤)+常规治疗效果较优;在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方面,济生肾气丸+常规治疗效果较优.肾阴不足亚组中,参芪地黄汤+常规治疗在降低 24 hUTP、HbA1c、FBG水平方面效果较优;六味地黄丸(汤)+常规治疗在降低UAER、BUN水平方面效果较优;玉液汤+常规治疗在降低SCr水平方面效果较优.肾阳不足亚组中,金匮肾气丸+常规治疗在降低24 hUTP水平方面效果较优;济生肾气丸+常规治疗在降低UAER、SCr、BUN、HbA1 c、FBG水平方面效果较优.12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或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补肾类中医经典方剂联合常规治疗用于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具有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控制血糖,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长时间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8种中医经典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对8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经典中药方剂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经典中药方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在CHF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要求,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采用RevMan 5.4及Stata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涵盖2 552例患者(观察组1 277例,对照组1 275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8种中药方剂干预联合西医常规治疗(WM)能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率,同时改善相关理化指标,其中参附汤+苓桂术甘汤+WM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最佳选择;苓桂术甘汤+WM是提高6 min步行距离(6MWD),降低脑钠肽(BN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收舒张期内径(LVEDD)的最佳选择;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WM是降低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的最佳选择;参附汤+苓桂术甘汤+WM是通过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最佳选择;茯苓四逆汤+WM是降低不良反应的最佳选择.结论:8种中药方剂干预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治疗CHF方面各有所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方剂治疗.然而,受纳入研究的限制,其结论仍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温阳利水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后患者体液潴留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分析温阳利水法治疗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后体液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80 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患者接受液体复苏后均出现不同程度体液潴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接受西药治疗)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味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下腔静脉内径(IVC)及呼吸变异度(RV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液体复苏后T1、T2、T3 观察组 CVP 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FiO2 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 RVI大于对照组,IVC最小内径(IVCmin)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真武汤治疗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后体液潴留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容量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真武汤方证解析与运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真武汤是临床常用的经方,主要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文中从原文释义、方药分析、临床应用、病案举例等方面探讨真武汤方证运用规律,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运用体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