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菲格拉替尼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对大鼠肝微粒体中CYPs和UGTs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考察英菲格拉替尼及其活性代谢产物BHS697、CQM157对大鼠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CYPs)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体外孵育法,将待测化合物(英菲格拉替尼、BHS697或CQM157)、大鼠肝微粒体分别与 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的特异性探针底物共孵育或分别与UGT1 A1、UGT1 A3、UGT1A6、UGT1A9、UGT2B7的特异性探针底物共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相应特征代谢物的生成量,用GraphPad Prism 8.0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抑制常数(Ki).结果 英菲格拉替尼、BHS697和CQM157对大鼠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 和 UGT1A6、UGT2B7 的抑制较弱,IC50值均大于10 μmol·L-1;对UGT1A1具有中等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2.70、3.17、7.43 μmol·L-1.英菲格拉替尼对大鼠UGT1A9和CQM157对大鼠UGT1A3均具有中等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5.61、9.57 μmol·L-1.可逆性抑制分析发现,英菲格拉替尼、BHS697和CQM157均非竞争性抑制大鼠UGT1A1,Ki值分别为1.83、2.51、5.84 μmol·L-1.结论 英菲格拉替尼对大鼠UGT1A1和UGT1A9具有中等抑制作用,其活性代谢产物BHS697、CQM157对大鼠UGT1A1也具有中等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过氧麦角甾醇线粒体靶向衍生物体内外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研究过氧麦角甾醇线粒体靶向衍生物(Mito-EP)对乳腺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ito-EP(0、0.075、0.15、0.3、0.6、1.2、2.4 μmol·L-1)作用于MDA-MB-231细胞后增殖抑制情况.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高浓度(0.15、0.3、0.6 μmol·L-1)Mito-EP组及过氧麦角甾醇(EP)0.6 μmol·L-1组,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细胞周期分布,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细胞活性氧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通过构建4T1皮下移植瘤模型体内验证Mito-EP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及肿瘤组织内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Bcl-2 相关 X 蛋白(Bax)、细胞色素 C(Cyt C)、cleaved caspase-7、cleaved caspase-9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ito-EP可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MDA-MB-231细胞增殖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P 0.6 μmol·L-1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ito-E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5);Bax、Cyt C、cleaved caspase-7、cleaved caspase-9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cl-2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减小.综上所述,Mito-EP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及对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及对病毒诱导激活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Viral ToxGlo法测定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先天免疫通路蛋白表达的水平;流式微球技术测定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结果 复方一枝蒿颗粒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物浓度与抗病毒作用呈量效关系;复方一枝蒿颗粒可促进先天免疫信号通路靶点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TANK结合激酶1(TBK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表达水平,对RSV病毒诱导表达的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表现出下调趋势.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可通过作用于先天免疫信号通路TBK1/NF-κB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新型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预测和探究新型肠愈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平台筛选新型肠愈灌肠方的有效成分,在GeneCards中搜索UC相关靶点,制作"中药—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在Metascape数据库中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在微生信平台制作柱状图和气泡图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靶点亲和力,动物实验验证新型肠愈灌肠方对UC的治疗效果及相关靶点调控情况.结果 筛选出方中有效成分96个,其中以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异紫堇杷明碱、芒柄花黄素为关键有效成分;筛选出UC靶点1214个,其中核心靶点为IL-6、TP53、VEGFA、JUN、IL-1β、PTGS2、ESR1.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NCEP治疗UC涉及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等重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亲和性好.动物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肠愈灌肠方能够调控相关靶点以及有效改善肠道炎症.结论 新型肠愈灌肠方能够通过靶向调控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白木香茎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茎皮为彝族药,彝族名为"理娃资姓",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等疾病,但其活性成分未见报道.该研究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模型,试图阐明白木香茎皮的活性成分.采用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方法从白木香茎皮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的木脂素:白木香双酯(1),以及18个已知化合物:咖啡酸二十二酯(2)、6-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3)、qinanone A(4)、6-羟基-2-(2-苯乙基)色酮(5)、6-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6)、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7)、6-经基-2-[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8)、6-羟基-2-[(1E)-2-(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9)、芫花素(10)、5-羟基-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4H-1-苯并吡喃-4-酮(11)、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2)、(+)-丁 香脂素(13)、浙贝素(14)、aquilarin A(15)、caruilignan D(16)、(-)-榕醛(17)、pistaciamide(18)、原儿茶酸(19).抗菌结果显示,化合物2~7、10~11和13对Hp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6-羟基-2-(2-苯乙基)色酮(5)和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7)对Hp抑制作用最强,MIC均为6.25 μmol·L-1.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是白木香茎皮的主要活性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玄地滋阴合剂治疗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女童199例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玄地滋阴合剂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CPP)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身体质量指数(BMI)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36例CPP阴虚火旺证女童,均给予玄地滋阴合剂口服治疗,每次30 ml,每天2次,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儿体重、身高、骨龄,计算BMI和BMI标准化值(BMI Z值)、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B超检测子宫卵巢大小,计算子宫容积(V子宫)、双侧卵巢容积(V左卵巢.V右卵巢)、双侧最大卵泡直径(r左卵泡及r右卵泡);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包括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子宫容积变化的影响因素.患儿根据基线BMI分为正常体重组及超重/肥胖组两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骨龄、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V子宫及BMIZ值.结果 最终199例患儿进入统计分析,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骨龄、BMI及BMI Z值增大,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中医证候积分、V子宫、V左卵巢、V右卵巢、r左卵泡、r右卵泡减小,血清FSH、LH、E2、T水平下降(P<0.05或P<0.01).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变化与LH、V子宫呈负相关(P<0.05),子宫容积变化与LH呈正相关(P<0.01).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正常体重组(100例)患儿骨龄、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BMIZ值明显小于超重/肥胖组(99例)(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骨龄增大,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V子宫缩小(P<0.01).进一步对两组患儿△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V子宫比较(△=治疗后值-治疗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玄地滋阴合剂治疗CPP阴虚火旺证女童可降低患儿骨龄、性激素水平,减小卵巢和子宫体积,改善临床症状,对超重/肥胖儿童效果亦佳,对CPP女童骨龄的抑制作用不受BMI影响,且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帮助研究者全面理解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基本内容,提升证据总结制作和撰写的规范性.方法 解读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制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结果 对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 8 个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主题、结构化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综合、同行评议、整合反馈和资源上传,进行了详细概述和解读.结论 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为如何严谨规范制作和撰写证据总结提供了参考,建议进一步提高证据翻译和审校、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形成环节报告的透明度,完善同行评议、证据发表和推广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龋病患儿唾液离子浓度、链球菌、双歧杆菌变化与病情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龋病患儿唾液离子浓度、链球菌、双歧杆菌变化与病情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3~6岁龋病患儿为试验组,根据龋失补指数(DMFT)分为轻度组(DMFT≤15%,n=35)和重度组(DMFT>15%,n=45);另选择进行健康检查的80例3~6岁无龋病患儿为对照组.采用甲基麝香酚蓝检测唾液中钙离子浓度,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链球菌、双歧杆菌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DMFT与唾液钙离子浓度、链球菌、双歧杆菌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唾液钙离子浓度、链球菌、双歧杆菌对龋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唾液钙离子浓度、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DMFT与唾液钙离子浓度、链球菌、双歧杆菌呈正相关(P<0.05).根据DMFT制作ROC曲线,唾液钙离子浓度、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和双歧杆菌对评估龋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760、0.658、0.718和0.705.结论:唾液离子浓度、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和双歧杆菌水平增加与患儿龋病有关,与龋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细胞测序揭示Ly6E分子对乳腺癌4T1细胞移植瘤微环境中DC浸润及功能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技术(scRNA-seq)初步探索乳腺癌4T1细胞表达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E(Ly6E)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Ly6e基因敲除小鼠乳腺癌4T1细胞(Ly6E-KO),观察其和野生型细胞(Ly6E-WT)体外增殖和体内生长能力的差异.流式细胞术分选两类肿瘤组织中的CD45阳性细胞,再进行scRNA-seq分析.对于测序结果,首先利用Seurat软件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谱,根据标记基因进行注释;再利用Cellchat和Monocle2软件分析细胞互作关系和特定免疫细胞的演化轨迹.结果:与Ly6E-WT相比,Ly6E-KO体外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但体内生长能力显著降低(P<0.001).ScRNA-seq分析显示,Ly6E-KO移植瘤浸润DC比例显著高于Ly6E-WT,且DC处于更加活跃的增殖和分裂状态;三种DC亚群(pDC、cDC1和cDC3)与T细胞均存在显著的互作关系.同时发现,Ly6E-KO肿瘤中浸润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效应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均升高,提示Ly6E-KO具有更强抗肿瘤能力.最后,本研究对人类乳腺癌队列的scRNA-seq数据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发现.结论:肿瘤细胞Ly6e基因敲除后可通过增加TIME中DC活化及浸润,继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网格堆叠结构展宽粒子束流布拉格峰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开发并验证一种用于展宽布拉格峰的结构体,以提高粒子放疗的效率与适形性.方法 通过随机堆叠与规律堆叠两种方式来制作具有多孔性的网格堆叠结构(MPS),每一层网格中,网格厚度、线宽与线间距分别为0.1、0.1、0.5mm,总尺寸为10cm×10cm.使用蒙特卡罗程序FLUKA模拟196 MeV/u的碳离子束流与105 MeV的质子束流穿过MPS后的输运过程,评估调制后束流的剂量分布、束流不均匀性以及MPS的调制能力稳定性,并评估MPS在鼻咽癌(63 Gy分21次)、肺癌(77 Gy分22次)与前列腺癌(70.4 Gy分16次)各1例临床计划中的调制效果.结果 MPS最多能够将质子束流和碳离子束流的布拉格峰宽度分别增加1.73 mm和2.95 mm,对于不同入射位置,10层以上的规律堆叠能够将MPS的调制能力差异降至5%之内.堆叠30层的MPS调制后的束流输运18 cm后可使不均匀性降至3%之内,与临床使用的波纹滤波器相比,MPS能够将质子等中心束斑减小0.91 mm.在鼻咽癌计划调制中,使用MPS能够将治疗时间缩短213s(37%)且脑干所受的最大剂量减小了 3.28 Gy(7.5%).结论 使用MPS能够有效地展宽粒子束流的布拉格峰,提高临床放疗效率,规律堆叠的MPS调制能力稳定性较强.调制后的束流能够实现相对良好的均匀性,具有贴近患者而减小横向散射并提高适形性的临床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