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RADS评分5分前列腺活检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影像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5分前列腺活检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磁共振超声靶向联合系统活检的289例PI-RADS评分5分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2(66,77)岁。中位体质量指数(BMI)24.4(22.3,27.1)kg/m 2。中位前列腺体积(PV)37.39(29.39,48.86)ml。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22.24(10.91,62.69)ng/ml。中位PSAD 0.53(0.30,1.52)ng/ml 2。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和前列腺癌组,比较两组的PSA、PSAD、PV、磁共振检查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良性病变组的磁共振影像和临床特点。 结果:本研究289例,良性病变组11例(3.8%),前列腺癌组278例(96.2%)。良性病变组中位年龄69(66,79)岁,中位BMI 22.0(21.0,25.5)kg/m 2;直肠指检异常5例;吸烟7例、饮酒4例;中位PV 62.90(38.48,71.96)ml,中位PSA 5.55(2.99,20.52)ng/ml,中位PSAD 0.16(0.07,0.24)ng/ml 2,中位ADC值714.47(701.91,801.26)×10 -6mm 2/s。良性病变组和前列腺癌组的PV[62.90(38.48,71.96)ml与37.21(29.22,47.82)ml, P<0.01],PSA[5.55(2.99,20.52)ng/ml与23.53(11.14,65.98)ng/ml, P<0.01],PSAD [0.16(0.07,0.24)ng/ml 2与0.58(0.31,1.57)ng/ml 2, P <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的病理结果为5例慢性前列腺炎,2例急性前列腺炎(1例伴有局灶腺腔积脓),2例肉芽肿性炎,2例结核肉芽肿性炎。良性病变组11例中,7例PSA<10 ng/ml;7例伴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8例磁共振检查提示病灶面积超过所在轴位前列腺总面积的50%,弥漫性分布,形态规则,信号均一,其中6例为对称分布。 结论:PI-RADS评分5分前列腺活检良性患者的病理类型包括慢性炎症、急性炎症、肉芽肿性炎和结核肉芽肿性炎,其中前列腺炎症为最常见类型;大部分良性病例PSA<10 ng/ml,伴有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磁共振检查特点为病灶弥漫性、对称分布,形态规则,信号均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F-FDG PET/CT诊断巨细胞动脉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86岁,主诉贫血2年,纳差6个月,视野缺损3个月。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贫血,当时无特殊不适,未予重视;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野缺损及视力减退,本院眼眶MRI示:视神经信号未见明显异常,眼科门诊诊断:考虑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个月前患者进食时双侧咬肌处疼痛,进食量较前减少,食欲不佳。本院胸腹盆部CT平扫提示右肺下叶实性结节;血常规示WBC、PLT大致正常,Hb 104(正常参考值范围:120~160) g/L;便潜血阳性(×1次);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92(正常参考值范围:0~15) mm/1 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22.23(提示急性炎性反应:>8.00) mg/L,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 test, T-SPOT.TB)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肿瘤标志物正常。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糖尿病6年,高脂血症10余年,经药物治疗病情控制尚可;发现前列腺增生4年余。体格检查:双侧颈部、锁骨上可闻及血管杂音。颈动脉及椎动脉超声提示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左侧颈外动脉轻度狭窄;右侧椎动脉阻力增高。临床为明确右肺结节性质及探查全身情况行 18F-FDG PET/CT显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司库奇尤单抗联合抗病毒药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带状疱疹性脑炎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41岁,因全身反复发生鳞屑性红斑、丘疹、斑块16年,泛发加重伴发热7 d就诊。16年前患者全身出现皮疹,初发4年未行治疗。12年前,患者因皮疹反复发作于当地医院就诊,口服甲氨蝶呤,用药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予停药并对症处理,后逐渐好转。8年前劳累后皮疹复发加重,当地医院给予环孢素口服,用药后血压持续升高,环孢素逐渐减量,继续治疗,最终病情好转。此后患者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药膏封包,皮疹时轻时重,无明显季节性。7 d前,受凉后全身皮肤出现潮红肿胀、脱屑,局部发生脓疱伴发热,最高达40 ℃。无关节疼痛。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体检:体温38.2 ℃,血压150/75 mmHg(1 mmHg = 0.133 kPa),体重110 kg,向心性肥胖;双下肢、足背重度凹陷性水肿,余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脱屑,局限性脓疱、脓湖形成;指(趾)甲角化过度性增厚、浑浊、变形,局部呈不同程度顶针样改变;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67.1,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评分95%(图1A ~ 1C)。四肢近心端和腹部、前胸多发紫红色膨胀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2.5 × 10 9/L[参考值:(3.5 ~ 9.5) × 10 9/L,下同],中性粒细胞比例0.812(0.40 ~ 0.75),C反应蛋白234.81 mg/L(0 ~ 10 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 440.46 mg/L(0 ~ 10 mg/L);血尿酸722 μmol/L(135 ~ 425 μmol/L),甘油三酯2.39 mmol/L(0.56 ~ 1.71 mmol/L),动脉粥样硬化指数4.288(<4),血钾3.25 mmol/L(3.50 ~ 5.30 mmol/L),IgE 1 370.00 IU/ml(<100 IU/ml),降钙素原0.326 ng/ml(<0.046 ng/ml),红细胞沉降率67.0 mm/1 h(0 ~ 15.0 mm/1 h);乙肝病毒抗原抗体、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铁蛋白)、结核感染T细胞实验、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等检查结果均阴性。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双肺尖小叶间隔增厚,双肺轻度间质性改变,双侧胸腔积液并肺组织膨胀不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发性膀胱瘘伴尿性腹腔积液导致假性肾衰竭一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患者,男,55岁,因"无尿伴腹胀6日"于2021年12月27日入院.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伴一过性腹痛及血尿,在诊所行抗感染治疗后逐渐出现无尿,伴腹胀不适、恶心、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头晕、头痛,无发热、胸闷、心慌、腹泻等症状.入院当日至我院急诊科就诊,血生化提示尿素氮51.6mmol/L,肌酐1500.6μmol/L,收入我科进一步诊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日2次),血压控制尚可.既往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EAU泌尿系统感染指南(2023)》要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2024/7/20
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女性人群发病率较高,但目前其临床诊断、分类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国内内科学、外科学教科书相关内容也存在不一致.2023年3月,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更新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指南.相较于2022版指南,2023版指南在复发性尿路感染预防、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前列腺活检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重要补充,新增了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新版指南中尿路感染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为全科医生在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及规范管理方面提供循证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下期要目预告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人工智能技术评估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脑萎缩的应用价值;CT灌注成像中Mismatch比值和扩散加权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灶转归;深度学习重建辅助流动敏感黑血序列在豆纹动脉MRI的临床应用;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与颈动脉斑块CT易损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基于2022欧洲指南下CT肺动脉成像参数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预测价值研究;胸腺类癌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分析;基于计算机辅助的实性成分质量比预测IA期肺腺癌侵袭性的价值;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高分辨率CT特征与疗效的相关性;CT脂肪衰减指数在冠状动脉不同分支的影响因素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基于联合DCE-MRI灌注参数、ADC值和临床特征模型对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T2 mapping序列结合表观扩散系数值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CT细胞外体积分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基于高分辨率MRI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在复杂性肛瘘诊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基于MRI-T2W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基于CT增强的影像组学诺模图在术前评估结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的应用价值;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胃肠间质瘤的危险度;基于MRI影像组学诺模图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双参数MRI影像组学对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的诊断价值;多模态MRI在诊断宫颈癌患者阴道受累和宫旁浸润价值分析;MRI影像组学对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3~4的移行带临床显著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基于腰椎CT影像组学列线图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炎症性肠病相关性脊柱关节炎影像表现特点;儿童睾丸畸胎瘤的MRI表现及病理分析;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降低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胸部增强CT在咯血患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基于宽体探测器不同扫描方案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研究;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放射科CT辐射剂量的管理;联合80 kV管电压及Karl迭代重建降低320排CT腹部增强扫描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三低对比剂"联合能谱CT技术对门静脉和肝静脉一体成像的可行性研究;基于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优化低剂量腹壁下动脉CT血管成像参数;压缩感知3D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增强扫描在肿瘤脑转移检出的应用价值;CT灌注成像评估创伤性脑损伤及脑肿瘤的研究进展;脑小血管病影像特征与颅内动脉钙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基于CT评估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研究进展;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预测鼻咽癌预后的研究进展;影像组学在食管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基于OBE理念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DR实训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前列腺结核与前列腺癌临床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分析前列腺结核(PTB)及前列腺癌(PCa)的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措施,以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4 年1 月收治的曾误诊的 2 例PTB及 1 例PCa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等待、尿流变细或分叉以及尿频和尿急等典型的下尿路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医技检查,2 例误诊为PCa,1 例误诊为PTB.误诊为PCa的2 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最终确诊为PTB,1 例于外院接受规律抗结核治疗,1 例拒绝接受进一步治疗.误诊为PTB的1 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PCa,术后随访显示无肿瘤生化复发迹象.结论 PTB及PCa临床表现有相似性,可相互误诊.PTB在临床相对罕见,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警惕PTB,以免延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泌尿系结核误诊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核(UTB)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023 年2-7 月收治的UTB 5 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临床表现尿频尿急4 例,血尿3 例,腰痛3 例,发热2 例;尿常规异常4 例,尿抗酸杆菌涂片阳性1 例,24h尿沉渣GeneXpert MTB/RIF阳性4 例,尿分枝杆菌培养阳性4 例,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5 例.影像学表现有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及尿路钙化4 例,膀胱占位1 例,肾自截1 例.活动性肺结核3 例,陈旧性肺结核2 例.5 例延误诊治时间2~6 年.误诊为泌尿系感染合并肾结石2 例,泌尿系感染合并膀胱恶性肿瘤1 例,肾结石1 例,前列腺增生1 例;4 例确诊后予抗结核治疗,1 例未治疗,随访中2 例死亡.结论UTB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以及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导致严重后果.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常规抗感染效果不佳,尤其是有胸部影像学异常时,需高度警惕UTB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缺血性卒中缺氧相关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缺血性卒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合缺氧相关基因,解析缺氧相关差异基因(HRDEGs)表达特征,筛选出关键基因,为深入了解缺血性卒中提供重要支撑.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6561和GSE58294两个数据集,采用Python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利用Combat方法消除批次效应,同时保留疾病分组特征.对消除批次效应前后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并对缺血性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检测.对合并及批次效应消除后数据集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及单样本GSEA,以名义P值(NOM P-val)<0.05且假阳性率P值(FDR P-val)<0.25作为标准,筛选出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集.利用R软件对GSE16561和GSE58294数据集合并及批次效应消除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鉴定[以log2基因表达差异倍数(FC)的绝对值≥0.58和矫正P值(Padj)<0.05作为筛选标准],并与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获取的缺氧相关基因进行交集,得到HRDEGs.对HR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3.8软件筛选排名前10位的关键基因.结果ICC分析结果显示,消除批次效应后的GSE16561和GSE58294数据集中缺血性卒中和正常对照者的ICC分别为0.94和0.98,一致性极好.GSEA结果显示,对GSE16561和GSE58294合并及批次效应消除后的新数据集中,34个基因集在缺血性卒中样本中显著富集,筛选出表达差异基因404个(均Padj<0.05),其中高表达基因354个,低表达基因50个.与缺氧相关基因进行交集,获得64个HRDEGs.GO富集分析表明,HRDEGs主要在囊泡腔、细胞质囊泡腔、分泌颗粒腔和特殊颗粒中显著富集,具有酰胺结合、肽结合、磷脂结合和酶抑制活性等分子功能,主要参与了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炎性反应的调节、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和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表明,HRDEGs主要在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沙门氏菌感染、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结核病和坏死性凋亡等通路上存在富集.基于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最终筛选出了 10个关键基因,分别为ARG1(精氨酸酶1)、CASP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IL-1R1(白细胞介素1受体1型)、ITGAM(整合素亚基αM)、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PTGS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STAT3(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剂3)、TLR2(Toll样受体2)、TLR4、TLR8..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挖掘,本研究获得了 10个缺血性卒中与缺氧相关的关键基因,可能为后续研究工作及诊断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附睾结核及非特异性附睾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研究附睾炎症的磁共振表现,探讨MRI对附睾结核、附睾非特异性炎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同类型附睾炎症的临床病史、阴囊内的MRI表现,阴囊外的侵犯.结果 17例附睾炎症中,9例附睾结核(其中1例双侧附睾结核)结核分枝杆菌PCR检测阳性,8例附睾化脓性炎,其中附睾结核的影像特点是稍短T2低信号结节影,累及睾丸易形成肿块,易逆行侵犯输精管、精囊腺,甚至前列腺,而非特异性附睾炎易形成小脓肿,侵犯睾丸后至睾丸肿大,可累及输精管,不易累及精囊腺、前列腺.结论 MRI对附睾炎症的诊断结果与病例诊断结果一致性为中等度,Kappa值为0.512,P值0.00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