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手术方式对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腔状态转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全鼻窦轮廓化手术和部分重启手术对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eCRSwNP)术腔状态转归的影响,并探讨嗜酸粒细胞含量与术腔状态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科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广东番禺祈福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4家医院诊治的eCRSwNP患者分别施行全鼻窦轮廓化手术和部分重启手术,对前期无手术史者采用全鼻窦轮廓化手术,对前期有手术史者采用部分重启手术,并持续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将术后随访时间定为以下5个阶段,分别为术后6、12、20~24、32~36个月,以及42个月以上。术后鼻内镜评估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95广州标准,将术腔状态分为:良好、较好、不好3类。对术后5个时间段的术腔状态与嗜酸粒细胞含量的关联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72例符合要求的eCRSwNP患者完成随访观察,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11~67岁。其中全鼻窦轮廓化手术组50例,部分重启手术组22例,术后随访时间6~48个月。随访情况如下:完成6个月者72例(100.0%),12个月者72例(100.0%),20~24个月者46例(63.9%),32~36个月者36例(50.0%),42个月以上者16例(22.2%)。无论轮廓化手术还是部分重启手术,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术腔状态“不好”的情况,直至术后1年以上才逐渐出现分化。术后随访的5个阶段中,术腔状态“良好”率轮廓化手术组为78.0%、66.0%、56.7%、47.6%和42.9%,部分重启手术组为63.6%、45.5%、25.0%、20.0%和11.1%,轮廓化手术组始终优于部分重启手术组;术腔状态“不好”率轮廓化手术组为0、8.0%、10.0%、14.3%和28.6%,部分重启手术组为0、27.3%、18.8%、33.3%和55.6%,部分重启手术组始终高于轮廓化手术组。72例eCRSwNP患者的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含量平均为42.1%,嗜酸粒细胞含量对术腔状态无明显影响( P>0.05)。 结论:针对eCRSwNP患者,无前期手术史的轮廓化手术效果较好,术后1~2年是出现窦腔病变的主要时间段。术前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含量对术腔状态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合并高血压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拟行FESS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GB组( n=30)和对照组( n=30)。SGB组分别于术前24 h及全麻诱导前双侧交替行SGB,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理。术中常规控制性降压。分别于术前24 h(T 0)、麻醉诱导前(T 1)、手术开始时(T 2)、手术结束时(T 3)、术后24 h(T 4)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选取T 0、T 1、T 3、T 4时间点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等药物用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拔管时间,并评价术野质量。分别于术后1、6、24 h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SGB组在T 1、T 2、T 3、T 4各时间点的SBP、DBP、MAP和T 1、T 4时间点的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T 0时间点相比,SGB组内SBP、DBP、MAP、HR在T 1、T 2、T 3、T 4时间点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SBP、DBP、MAP仅在T 2、T 3时间点下降,HR波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GB组患者在T 1、T 3、T 4时间点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T 0时间点相比,SGB组内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呈正负相波动,而对照组均升高(均 P<0.05)。SGB组患者在术后6、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1.3±0.7)、(2.6±0.9)分,低于对照组的(1.7±0.7)、(3.1±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90、-2.050,均 P<0.05)。 结论:SGB可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维持机体稳态,减少麻醉以及手术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切除炎症负荷理念引导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变化发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是鼻外科技术划时代的创新发展。针对鼻窦炎黏膜免疫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示慢性鼻窦炎是由多因素参与的高度异质性疾病。针对难治性鼻窦炎,须采用以轮廓化为主要特征的根治性手术方式,旨在清除导致鼻窦炎症迁延的炎症负荷。尽管该技术在临床上已取得了可以期待的疗效,但尚缺乏高级别循证证据支持。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样是清除炎症负荷的必要选择,尤其要重视个性化随访和综合治疗措施的制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鼻腔填塞方式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术后鼻腔不同填塞方式对患者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8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根据患者术后鼻腔填塞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填塞纳吸棉组(132例)和填塞硅胶引流管组(84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4 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填塞硅胶引流管组患者的面部胀痛得分高于填塞纳吸棉组患者,鼻塞得分低于填塞纳吸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流涕、嗅觉减退、头痛、耳闷、总体不适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慢性鼻窦炎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腔填塞的患者,术后应着重关注患者的头痛、嗅觉减退及总体不适感,术后鼻腔填塞硅胶引流管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头面部胀痛,并保持引流管管通畅;填塞纳吸棉患者应重点关注术后鼻塞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前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填塞物选取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前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对术后鼻腔填塞物选取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5月—2020年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鼻窦炎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70(32.2±4.0)岁。50例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行FESS治疗,术后予以鼻腔填塞止血。根据鼻腔填塞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凡士林填塞组和明胶海绵填塞组,每组25例。分别于手术前24 h和术后48 h行主观感受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以及术后鼻腔填塞止血效果评价(以填塞期间出血<5 mL为填塞止血满意)。对影响明胶海绵填塞效果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绘制预测适合明胶海绵填塞效果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最佳截断值预测明胶海绵填塞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病变侧别、术前各项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止血满意率凡士林组100%(25/25)、明胶海绵组92%(23/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3.615, P>0.05)。两组患者术后填塞期总出血量及术后流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明胶海绵组术后鼻塞、头面部胀痛及嗅觉障碍VAS评分均低于凡士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24、4.861、5.207, P值均<0.05)。明胶海绵组患者术前鼻窦CT总评分以及筛窦CT总评分[(8.2±3.1)分、(3.1±1.9)分]均较凡士林组分值[(15.0±4.4)分、(6.5±1.4)分]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383、7.171, 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鼻窦CT总分[比值比( OR)=1.366(95% CI 1.004~1.860)]及筛窦CT总分[ OR=2.155(95% CI 1.155~4.021)]是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满意的危险因素( P值均<0.05),两者对于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满意均具有高度预测价值(AUC值分别为0.91、0.92, P值均<0.05)。当鼻窦CT总分<9.5分时,约登指数为0.80,预测适合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满意的敏感度为84.0%,特异度为96.0%;当筛窦总分<4.5分时,约登指数为0.68,预测适合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满意的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92.0%。 结论:术前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对于FESS术后鼻腔填塞物种类的恰当选择具有一定意义;鼻窦CT Lund-Mackay总分及筛窦CT总分较低时,选择明胶海绵进行术腔填塞,既能有效止血,又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对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患者术前肺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对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aspirin intolerance triad,AIT)患者术前肺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拟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30例AIT患者(即AIT组),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9~75岁。以及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同一时间段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且不合并下气道疾病的患者172例(即CRSwNP组),其中男105例,女67例,年龄17~83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支气管舒张试验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占预计值%)<80%定义为存在手术高风险,针对术前肺功能异常存在手术风险者给予评估及规范化药物干预,观察干预后2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及是否耐受全麻手术。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AIT组患者入院时各项主要肺功能指标[FEV 1占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FVC占预计值%)、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 50占预计值%)、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 75占预计值%)、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占预计值%)]较CRSwNP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0.882、10.506、9.141、10.182、9.099, P值均<0.001)。AIT组入院时肺功能存在手术高风险者占86.7%(26/30),明显高于CRSwNP组(11.6%,20/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788, P<0.05);支气管舒张试验后AIT组26例患者FEV 1占预计值%均<80%,2组中肺功能存在手术高风险者经过个体化药物干预3 d后,AIT组肺功能达到手术标准的人数占57.7%(15/26),明显低于CRSwNP组90.0%(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5, P<0.05);6 d后,AIT组达到标准的人数占92.3%(24/26),CRSwNP组均达到标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2组FEV 1占预计值%较入院时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T组(90.00±6.32)%比(64.79±13.60)%, t=10.110;CRSwNP组(91.65±11.86)%比(76.40±9.35)%, t=9.346; P值均<0.05],同时FEV 1/FVC占预计值%及小气道功能指标FEF 50占预计值%、FEF 75占预计值%、MMEF占预计值%经雾化干预后均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所有肺功能达标的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及术后未有气道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AIT患者入院时肺功能差,存在围手术期气道高风险,基于ERAS理念的规范化气道管理可使其肺功能达到耐受手术的标准,降低围手术期气道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鼻-鼻窦炎手术前后鼻腔细菌学研究及药敏试验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手术前后鼻腔细菌感染状况的变化及药敏试验分析。方法:实验组来自50例CRS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鼻息肉组织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1、3、6个月复诊时的中鼻道分泌物;对照组选取30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或鼻出血患者的中鼻道分泌物。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92.0%、94.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6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3.3%和68.0%,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8.0%、92%、94.0%、90.0%,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中鼻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分别为92.9%和90.9%,无统计学差异。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细菌检出率为13.6%(3/22)。各组间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需氧菌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三代头孢(头孢曲松)敏感率较高,药物敏感率分别为94.6%(229/242)、84.7%(205/242)和81.4%(197/242);二代头孢(头孢呋辛)中等敏感,药物敏感率为74.0%(179/242),青霉素的敏感性低,药物敏感率为39.7%(96/242),厌氧菌(12株)最敏感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其药物敏感率为91.7%(11/12)。结论:细菌感染是引起CRS的重要因素,亦可能是引发鼻息肉的病因之一。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鼻腔、窦口引流通畅,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至正常。手术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使鼻腔内细菌谱恢复致正常。CRS是否伴有鼻息肉对细菌的生长及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的分布无重要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功能性鼻内镜鼻腔鼻窦术后植入糖皮质激素鼻窦支架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良性转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究功能性鼻内镜鼻腔鼻窦(FESS)术后植入糖皮质激素鼻窦支架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术腔良性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CRSwNP拟行FESS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支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FESS术后予以常规术腔清理;支架组患者FESS术后两周行术腔清理并植入糖皮质激素鼻窦支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情况(VAS)、内镜评分(LKS)、鼻窦结局测试评分(SNOT)、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计数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支架组患者术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12周,两组患者VAS、LKS、SNOT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且支架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下降(P<0.05),且支架组低于对照组(P<0.05),杯状细胞计数上升(P<0.05),且支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支架组复发3例(5.45%),对照组复发10例(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4,P=0.039).结论:FESS术后植入糖皮质激素鼻窦支架可显著改善CRSwNP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复发率,对术腔良性转归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鼻窦药物缓释支架在难治性鼻窦炎中的短期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植入鼻窦药物缓释支架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难治性鼻窦炎患者60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观察组在术中植入鼻窦药物缓释支架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术后 4 周,所有患者进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分进行主观症状评估,行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以鼻窦Lund-Kennedy及CT Lund-Mackay评分进行客观评估鼻腔黏膜的恢复情况.最后观察两组的短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 术后4 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6.67%),而SNOT-20 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2);观察组Lund-kennedy及Lund-Mackay评分较低(P=0.04,0.03);两组复发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 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植入鼻窦药物缓释支架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短期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鼻黏膜形态,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加速康复外科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手术期管理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3月重庆某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ERAS 1组)和对照组(C1组),每组25例;选取同期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2组)和ERAS组(ERAS 2组),每组25例.ERAS组给予ERAS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管理.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围手术期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前口渴及饥饿评分、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及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在术前、术后SAS评分方面,ERAS 1组患者均低于C1组(P<0.05),ERAS 2组患者均低于C2组(P<0.05).在术前口渴及饥饿评分方面,ERAS 1组患者均低于C1组(P<0.05),ERAS 2组患者均低于C2组(P<0.05).在术后2 h、6 h、24 h的疼痛VAS评分方面,ERAS 1组患者均低于C1组(P<0.05),ERAS 2组患者均低于C2组(P<0.05);在术后48 h、72 h的疼痛VAS评分方面,ERAS 1组与C1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 2组与C2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d、2 d的睡眠质量VAS评分方面,ERAS 1组患者均低于C1组(P<0.05),ERAS 2组患者均低于C2组(P<0.05);在术后3 d的睡眠质量VAS评分方面,ERAS 1组与C1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 2组与C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前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方面,ERAS 1组和C1组患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 2组和C2组患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WBC、CRP、TNF-α、Cor、ACTH水平方面,ERAS 1组患者均低于C1组(P<0.05),ERAS 2组患者均低于C2组(P<0.05).结论 ERAS围手术期管理可减轻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改善患者术前口渴、饥饿情况,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