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护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当今社会,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一种特殊性人群多伴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发生低血压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与临床应用(第2版)》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来展开学习.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与临床应用(第2版)》的第一章中,对于血液透析以及血管通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一章节的内容,了解世界领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体外反搏闭环反馈调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本文旨在实现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以较优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为目标,实现个性化的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的闭环反馈调控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集中参数模型模拟研究EECP反搏模式对不同的适应症的影响机制,根据PID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原理,将其应用于体外反搏的研究中,把血液循环系统的闭环式0维集中参数模型作为被控对象,用于个性化体外反搏血流动力学仿真.结合体外反搏局部血流动力学效应评价模型为不同适应症(冠心病或脑卒中)患者设定血流动力学效应优化的个性化目标值,根据设定目标值和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之间的误差,通过设置适当的增益系数与误差进行运算来调节不同反搏模式(压力幅值或加压时长)使当前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设定目标值.结果 反搏压力对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增加更加明显.加压时长对于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设定优化目标值舒张压/收缩压(D/S),通过反馈调节反搏压力使当前D/S达到设定D/S,最终使它们之间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压力幅值.对于脑卒中患者设定目标值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调节系统输入加压时长减小误差,控制系统的输出当前CBF达到设定CBF,使误差e的绝对值降低至0.06(均<5%)并得到此时的加压时长.结论 数值模拟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优化目标值时应施加的压力幅值和加压时长可为临床体外反搏优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研究充分考虑宿主、病原体和药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反映抗菌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药物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延缓细菌耐药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相关理论,探讨抗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2024年)摘译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由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完成,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儿科心脏病学、儿科心脏超声学和新生儿床旁心脏超声(cardiac point-of-care ultrasound,cPOCUS)的专家。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新生儿目标性超声心动图(targeted neonatal echocardiography,TNE)和cPOCUS检查的目的和理论基础;(2)TNE和cPOCUS评估的内容;(3)实施TNE的指征和(或)临床适应证;(4)对实施TNE和cPOCUS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评估要求;(5)质控要素。本文对该指南和建议的内容进行摘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心脏瓣膜病见习中应用心脏影像三维重建结合VR技术的教学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脏瓣膜病的理论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学习者感觉非常抽象,学习效果不佳;床旁教学中特定病人的心脏特征无法直接向学习者展示,学习者难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表现进行建构。本研究在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临床床边见习的基础上,利用心脏虚拟影像技术,将临床病人的心脏影像进行重建,还原其心脏内部结构,辅以动态血流图像,帮助学习者厘清心脏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使学习者能够直观地学习这些知识。通过本研究的教学实践发现:高质量的课程设计和引导式的教学结合VR新技术的运用,能够显著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与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估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二尖瓣装置形态学及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估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AFMR)与心室功能性二尖瓣反流(VFMR)患者二尖瓣装置形态及动力学并进行比较,拟为此两类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5-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AFMR患者20例(AFMR组)和VFMR患者20例(VFMR组),另选取同期因卵圆孔未闭或者非心脏手术术中监测等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等容舒张期、舒张早期、舒张中期、舒张晚期、等容收缩期、收缩早期、收缩中期及收缩晚期定量测量二尖瓣环前后径(AP径)、前外后内径(ALPM径)、前后径/前外后内径(AP/ALPM)、连和径(CW)、瓣环面积(AA)、瓣环周长(AC)、瓣环高度(AH)、对合深度(CD)、帐篷容积(TV)、空间角(NPA)、后叶角等,并计算以上参数的总变化率及收缩期变化率。比较三组间二尖瓣装置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差异,分析二尖瓣环各参数变化率与左心室长轴应变(GLS)的相关性。结果:①三组GLS表现为对照组>AFMR组>VFMR组,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静态结构:AFMR组与VFMR组瓣环AP径、ALPM径、CW、AA、AC、二尖瓣前后瓣叶面积及其总面积(TLA)明显大于对照组(均 P<0.05),但AFMR组与VFM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VFMR组TV、CD、后叶角显著增大,表现出瓣叶栓系(均 P<0.05)。三组中对照组AH/CW最大,鞍形最深;AFMR组TLA/AA最小,瓣叶重塑最少;三组接合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③动态变化: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对照组AP径、ALPM径、AA和AC呈规律性变化,从等容舒张期至舒张晚期逐渐减小,从等容收缩期开始至收缩晚期又逐渐增大;而AFMR组及VFMR组上述参数变化显得更加紊乱和无序,此外与对照组相比,AFMR组AP径总变化率及收缩期变化率显著减小,但ALPM径总变化率显著增大(均 P<0.05)。④AA总变化率、ALPM径总变化率、AP径总变化率与GLS呈中等相关( r=0.353, P=0.006; r=-0.304, P=0.018; r=0.300, P=0.020),后叶角收缩期变化率与GLS呈弱相关( r=0.267, P=0.039)。 结论:AFMR与VFMR患者二尖瓣装置形态学及瓣环动力学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两种不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可采用不同临床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典好书推荐:美国《航空航天医学基础》(第1—5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985年,美国Roy L.DeHart医学博士主编的《航空航天医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Aerospace Medicine)第1版在美国出版 [ 1] 。同年12月在北京,主要来自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和原空军总医院的20位老中青航空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者,开始了对该书的集体研读,本文的通信作者也有幸参与其中。可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读后心得:该书全面反映了美国航空航天医学将近10年的新进展,内容丰富,几乎涉及该学科的所有方面,包括高空生理学、生物动力学、人机工程、航空救生、陆海空三军航空医学、民航医学、临床航空医学、航天医学等。各章均由专家撰写,附有大量精选插图和注录规范的参考文献。这些早期的读者认为,该书对中国的航空医学工作者和航空航天工程人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之后,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为该书阐述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的实践方法在中国航空航天医学界的宣传、推广和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症超声指导儿童血流动力学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是以血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改善患者结局的治疗策略。重症超声以改善组织灌注为根本方向,实施目标-目的分层管理,区分表象与本质;通过连续监测、整合临床信息、动态评估,快速筛查休克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病因;优化治疗,减少或避免治疗中的再损伤;最终,实现器官化治疗和保护。重症超声图像的解读、病因分析和病情判断、治疗决策的形成、治疗方向和强度的精细调节,离不开对重症医学规律和疾病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预见理论的分级护理在肺栓塞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基于预见理论的分级护理对肺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118例。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基于预见理论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动力学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胸肺顺应性(CT)(36.65±10.86)ml/cmH 2O显著高于对照组,气道峰压(Ppeak)(27.09±3.54)cmH 2O、气道阻力(Raw)(26.14±3.52)cmH 2O·L -1·s -1、血小板计数(PTL)(252.56±26.84)×10 9/L、纤维蛋白原(FIB)(3.05±1.25)g/L、抗凝血酶(AT)(100.35±8.5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7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给予肺栓塞患儿基于预见理论的分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动力学指标和血液指标等,益于提高患者预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电图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评估以及预测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电图(EEG)可以记录脑细胞群自发性节律及非节律性电活动,是评估认知、觉醒和意识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相比于传统EEG线性分析方法,EEG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理论在解析认知缺陷患者中枢脑网络障碍等更具有优势。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导致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病因。文章从线性与非线性角度解析目前EEG在AD诊断、评估以及预测中的应用现状,旨在探究EEG在评估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中应用前景,以改善认知障碍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