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与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估宫颈癌神经侵犯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序列评估宫颈癌神经周围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盆腔3.0 T MRI检查(包括APTw、DCE-MRI序列)且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病例及影像资料,其中有PNI(PNI组)12例,无PNI(NPNI组)24例.由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病灶的APT值与DCE-MRI定量参数值,包括容积转移分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exchange rate between EES and blood plasma,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volume fraction,Ve)以及血浆容积分数(capillary plasma volume,Vp).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2位观察者对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olmogorov-Smirov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有差异参数诊断PNI效能,获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算有差异参数的联合诊断效能,DeLong检验进行各参数和联合参数AUC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检测APT值和有差异DCE-MRI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两位观察者测得的APT值及Ktrans值、Kep值、Ve值、Vp值结果一致性良好,ICC均>0.75.两组间的APT值和V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I组的APT值(2.89%±0.72%)和Vp值[7.80×10-3(6.80×10-3,1.14×10-2)]均大于NPNI组[APT值2.31%±0.71%;Vp值4.19×10-3(2.04×10-3,7.35×10-3)].评估宫颈癌PNI时,APT值和Vp值的AUC分别为0.717、0.785,阈值分别为2.7%及6.46×10-3,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7%及75.0%、83.3%及75.0%;APT值联合Vp值后的AUC为0.792,APT值、Vp值与两者联合后的AU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值与Vp值无相关性(r=0.219,P=0.198).结论APTw序列及DCE-MRI的定量参数均能有效预测宫颈癌PNI,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VIM、DKI联合DCE-MRI的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和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参数图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状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 分为HER-2表达阳性组(48例)和HER-2表达阴性组(144例),术前均行IVIM、DKI及DCE-MRI.并按照8:2的比例将病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54例)和测试集(38例).在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erfusion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真实扩散系数(real diffusion coefficient,D)、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平均扩散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参数图和第2期DCE-MRI(DCE-2)图像中勾画出病变区域的三维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提取其中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Z分数归一化对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使用K最佳、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ax-relevance and min-redundancy,mRMR)、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依次对特征进行降维和选择,通过logistic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分类器分别建立参数图模型及联合模型,并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验证模型的稳定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对不同参数图像模型及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使用DeLong检验对各模型间ROC曲线进行比较,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模型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从每个ROI中提取了2286个MRI特征,在f、D、D、MD、MK参数图、第2期DCE-MRI和联合序列中分别筛选得到7、6、7、6、7、12、10个特征与HER-2表达状态相关.f、D、D、MD、MK参数图模型及第2期DCE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693、0.679、0.586、0.682、0.661、0.732;联合模型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861(95%CI:0.775~0.95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71.4%,经DeLong检验,训练集中联合模型与f、D、D、MD、MK参数图模型及DCE-2模型之间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联合模型对预测HER-2的表达状态优于单一模型.结论 基于DCE-MRI、IVIM和DKI的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可以在术前有效预测乳腺癌患者的HER-2表达状态,有助于临床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分型、制订治疗方案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酰胺质子转移MRI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唾液腺肿瘤是常见的唾液腺组织疾病,MRI是其术前诊断及术后随访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其中,传统的动态对比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虽是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MRI技术,然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不高。近年来,一种全新的MRI扫描技术——酰胺质子转移MRI(amide proton transfer-MRI,APT-MRI),因其特殊的成像原理以及在人体多种肿瘤组织检测中所具有的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而备受关注;同时也有一些研究开始将这一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唾液腺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本综述将重点围绕APT-MRI技术原理、APT-MRI与传统MRI技术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优劣比较等内容展开,并基于APT-MRI技术在唾液腺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p-MRI与mp-MRI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19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0例,女35例;中位年龄68(61,76)岁。所有患者术前6周内均行mp-MRI检查。将同一患者的图像分为两组:一组仅包含轴位、冠状位、矢状位T2加权成像(T2WI)和轴位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序列,为bp-MRI组;另一组再额外包含轴位动态对比增强序列,为mp-MRI组。两组图像均由两名影像科医生分别进行独立判读赋分,并根据相应判读标准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比较。mp-MRI组的最终判读结果参考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指南,bp-MRI组的最终判读结果采用两种标准:当T2WI 3分且DWI 2分时,如VI-RADS被赋值为2分,则为bp-MRI(标准A);如VI-RADS被赋值为3分,则为bp-MRI(标准B)。对每种诊断方法分别以VI-RADS≥3分和VI-RADS≥4分作为诊断MIBC的截断值。对每种诊断MIBC的方法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各自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5例术后病理显示NMIBC 135例(69.2%),MIBC 60例(30.8%)。当以VI-RADS≥3分作为诊断MIBC的截断值时,bp-MRI(标准A)、bp-MRI(标准B)和mp-MRI诊断MIBC的敏感性相同,均为88.3%(53/60);bp-MRI(标准A)、bp-MRI(标准B)和mp-MRI的特异性分别为88.9%(120/135)、73.3%(99/13)和86.7%(117/135)。当以VI-RADS≥4分作为诊断MIBC的截断值时,bp-MRI(标准A)与bp-MRI(标准B)诊断效能完全相同;bp-MRI和mp-MRI的敏感性分别为70.0%(42/60)和75.0%(45/60),特异性均为95.6%(129/135)。bp-MRI(标准A)、bp-MRI(标准B)和mp-MRI诊断MIBC的AUC分别为0.927(95% CI 0.881~0.959)、0.904(95% CI 0.853~0.941)和0.927(95% CI 0.881~0.959),bp-MRI(标准A)和mp-MRI的AUC均显著大于bp-MRI(标准B)( P<0.001),bp-MRI(标准A)与mp-MRI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39)。 结论:在bp-MRI中,T2WI 3分且DWI 2分被VI-RADS赋值为2分时,在诊断MIBC方面与mp-MRI有相同的诊断效能。T2WI 3分且DWI 2分时,VI-RADS赋值为3分较赋值为2分诊断MIBC的效能可能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R定量磁敏感图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氧饱和度变化对梗死进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氧饱和度动态变化对梗死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首次发作且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3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对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基线)和接受卒中规范化治疗后2周内进行多模MR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SC-PWI)。在SWI上观察入院时不对称突出皮层静脉(APCV)的显示程度,并计算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梗死侧APCV区的静脉血氧饱和度(SvO 2)。将2次MR扫描获得的原始DWI和DSC-PWI图像导入软件,获得低灌注体积[达峰时间(T max)>6 s]和梗死核心体积(表观扩散系数值<620×10 -6 mm 2/s)。根据基线梗死灶(DWI-ASPECT)评分及随访(FUP-ASPECT)评分的对比,将所有患者分为梗死进展组(27例)与梗死无进展组(12例)。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基线梗死核心体积、基线SvO 2、SvO 2变化值、基线低灌注区体积、低灌注区体积变化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梗死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vO 2变化值、低灌注体积变化值与梗死变化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梗死进展组与梗死无进展组间基线梗死核心体积、基线SvO 2、低灌注区体积及低灌注区体积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梗死进展组与梗死无进展组SvO 2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7±11)%和(35±6)%, t=-2.56, P=0.0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vO 2变化值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进展的影响因素(OR=0.872,95%CI 0.773~0.984, 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OR=1.248,95%CI 1.042~1.494, P=0.016)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SvO 2变化值(OR=0.814,95%CI 0.688~0.964, P=0.017)是独立保护因素。SvO 2变化值与梗死变化ASPECT评分呈正相关( r=0.425, P=0.007)。 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氧饱和度变化值能够独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的进展,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升高越多越有利于延缓梗死灶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微小RNA-486-5p在胰腺癌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血清微小RNA(miR)-486-5p对胰腺癌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136例胰腺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CE-MRI扫描及血清miR-486-5p检测,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以实际手术切除为手术可切除性标准,通过诊断试验四格表评价DCE-MRI、血清miR-486-5p及两者联合对胰腺癌诊断、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价值,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13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胰腺癌(胰腺癌组)98例,非胰腺癌(良性病变组)38例。胰腺癌组血清miR-486-5p表达为3.48(1.41~7.64),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02(0.36~1.58)( Z=3.162, P<0.05)。DCE-MRI联合血清miR-486-5p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97.95%(96/98)、81.58%(31/38)、93.38%(127/136)、0.829。98例胰腺癌患者中,最终实际行手术切除35例(可切除组),不可切除63例(不可切除组)。可手术组血清miR-486-5p表达为2.05(1.01~3.72),显著低于不可切除组的4.88(2.95~10.01)( Z=3.882, P<0.05)。DCE-MRI联合血清miR-486-5p预测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与实际手术切除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77.14%(27/35)、100.00%(63/63)、91.84%(90/98)、0.813。 结论:DCE-MRI联合血清miR-486-5p能提高胰腺癌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且预测手术可切除性与实际手术切除一致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SC-P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脑血流灌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DSC-PWI图像,重点分析其参数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变化,归纳其特征。结果: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灌注不足16例,rCBF明显减少、rCBV减少、MTT延长、TTP延长,包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例,大血管病变7例,小血管病变5例;侧支循环形成9例,包含代偿良好3例,rCBF正常、rCBV正常、MTT延长、TTP延长;代偿不良6例,rCBF减低、rCBV正常或增加、MTT延长、TTP延长;血流再灌注3例,rCBF正常或轻度增加、rCBV增加、MTT缩短或正常、TTP缩短;过度灌注3例,rCBF显著增加、rCBV显著增加、MTT缩短、TTP缩短。结论:DSC-PWI能够可靠地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灌注状态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三维直方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中心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三维直方图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GS)的相关性及其在低、高级别前列腺癌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102例。按三维感兴趣体积法在DCE-MRI原始图形上逐层手动勾画,获得前列腺癌的定量参数,包括转运常数(K trans)、速率常数(K 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 e)和血浆内对比剂容积分数(V p),然后进行三维直方图分析。分析各定量参数与G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效能。 结果:低级别前列腺癌组(GS≤3+4)44例和高级别前列腺癌组(GS≥4+3)58例。两组间的年龄、病灶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病灶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0.000、730.000、711.000,均 P<0.05)。DCE-MRI的定量参数直方图中,K trans、K ep(中位数、平均值、10%位数、25%位数、75%位数、90%位数)和K trans(最大值)、V e(平均值)与GS呈正相关( r=0.405~0.583,均 P<0.05),V p与GS呈负相关( r=-0.301~-0.341,均 P<0.05),其中K trans平均值正相关最高( r=0.583, P=0.000)。取 r>0.4的定量参数通过ROC进行评估,其中K trans75%位数的ROC下面积(AUC)最大,为0.832;当K tranns75%位数的截点值≥0.680时,其约登指数为0.594,敏感度为0.776,特异度为0.818。 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三维直方图与前列腺癌GS具有相关性,可以用于鉴别低、高级别前列腺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VIM-DWI与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预测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与动态增强MRI (DCE-MRI)在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CCRT)早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5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于CCRT前行IVIM-DWI和DCE-MRI扫描,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IVIM-DWI定量参数ADC、D、D *、f及DCE-MRI定量参数K trans、K ep、V e、V p的值。并于CCRT结束后1个月行MRI复查,根据肿瘤缓解情况分为治愈组和残留组。对两组治疗前IVIM-DWI和DCE-MRI各参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找到最佳预测参数及其预测阈值。 结果:治愈组24例,残留组26例。治愈组治疗前的ADC、D和V e值明显低于残留组(均 P<0.05),f值和K trans值明显高于残留组(均 P<0.05)。其他参数均相近(均 P>0.05)。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23)最大,其次是K trans (AUC=0.754),D与K trans的联合预测效能(AUC=0.867)高于D、K trans单独预测,其敏感性分别为88.5%、85.8%、88.8%,特异性分别为70.8%、66.7%、79.2%。 结论:治疗前IVIM-DWI与DCE-MRI的定量参数对宫颈鳞癌CCRT早期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D值的预测效能最佳,D与K trans的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在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缺血半暗带(IP)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发病在24 h内的大脑前循环AIS患者2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T 1WI、T 2WI、DWI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SC-PWI)。以PWI-DWI错配模型作为判断IP是否存在的金标准,将患者分为存在IP(即存在PWI-DWI错配)患者(84例),不存在IP(即不存在PWI-DWI错配)患者(157例)。分别由两名医师在AIS患者ADC图像上病灶最大层面对ADC低信号区域及周围区域进行ROI的勾画,将图像导入AK分析软件,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先采用组间相关系数筛选出一致性较高的特征,再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及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Lasso)回归分析对特征进行筛选,然后用所选特征构建各自的影像组学评分模型。采用ROC曲线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并采用Delong检验对两组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 结果:经过筛选,12个特征(Long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ngle135_offset7、Long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7、GLCMEntropy_AllDirection_offset4_SD、GLCMEnergy_angle45_offset1、ColGE_W11B25_16、ColGE_W11B25_24、HaraEntropy、SurfaceVolumeRatio、Sphericity、Quantile0.025、uniformity、Percentile75)用于构建基于ADC图低信号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AUC为0.90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5%、81.4%、83.4%;验证集中AUC为0.87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9%、84.0%、81.9%。11个特征(RunLengthNonuniformity_AllDirection_offset1_SD、Short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ngle45_offset1、HighGreyLevelRun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1_SD、ShortRunLowGreyLevelEmphasis_AllDirection_offset7、HaralickCorrelation_AllDirection_offset4_SD、ClusterShade_angle45_offset7、InverseDifferenceMoment_AllDirection_offset7_SD、ColGE_W3B20_0、sumAverage、SurfaceVolumeRatio、VolumeMM)用于构建基于ADC图病灶周围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AUC为0.82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5%、80.2%、80.4%;验证集中AUC为0.80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7%、80.0%、79.2%。基于ADC图低信号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大于基于ADC图病灶周围区域的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 Z=3.017, P=0.003;验证集: Z=0.604, P=0.002)。 结论:基于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在判断缺血半暗带时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