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接生婆到助产士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实践视角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全面、细化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国际助产实践基本能力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法确立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本研究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4.38%、74.07%,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94,指标体系总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30、0.965,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0、0.297( P<0.01)。最终形成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4项、内涵指标76项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本研究以母婴健康为服务宗旨、基地功能定位为基础,构建的助产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可靠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近十年我国助产专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助产士是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关键角色,也是保证优生优育、落实生育政策的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助产专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现阶段助产领域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为我国助产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划,期望对助产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发展开业护士态度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我国发展开业护士的态度。方法:运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对24名广州市、东莞市三甲综合医院及妇幼专科医院的产科医生及助产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即一致赞成态度、助产学科及管理体系不完善、独立开业能力不足、助产行业支持及认可度低。结论:产科医生及助产士对开业护士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但其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未来应通过逐步开展助产立法事宜、完善管理体系、尝试部分处方权,同时加大助产学科教育建设及人才培养、提升其社会认可度等举措,逐步探索开业护士在我国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分娩是整个妊娠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2020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中华围产医学分会编写了《正常分娩指南》,给出了关于正常分娩新的证据。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和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在调查、研究、分析我国正常分娩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正常分娩指南》中提出的关于正常分娩新的证据,编写了《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不同医疗机构助产人员在正常分娩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化操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分娩创伤的概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运用Avant & Walker的经典概念分析法对分娩创伤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操作性定义,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10日。结果:共纳入34篇文献,分娩创伤的定义属性被确定为持久性心理创伤、缺乏社会支持、失去控制、尊严受损以及与护理提供者互动不佳。其前因可从人口学因素和疾病史、产科护士和助产士、分娩环境进行讨论。后果包括影响女性的生理、行为及心理。结论:分娩创伤给女性的生活及家庭带来了持久性的负面后果,医护人员应认识其严重性,借助分娩创伤的概念及操作性定义,在临床中识别分娩创伤,及早发现,有效防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复杂性会阴裂伤仿生模具在新助产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复杂性会阴裂伤仿生模具(以下简称仿生模具)在新助产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仿生模具,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对新助产士开展4期复杂性会阴裂伤修复的模拟培训,共培训70人。在每期培训的第2周和第8周,采用自行设计的会阴裂伤修复技能评价表评价培训前后新助产士对会阴裂伤修复技能的掌握情况,采用自行命题于培训前后对新助产士进行理论考核;并在实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表,由新助产士对仿生模具模拟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前后助产士缝合完成时间分别为(28.16±6.57)分钟比(23.54±4.54)分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解剖层次清晰度技能评分分别为(5.75±2.44)分比(7.83±1.2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综合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61.45±4.76)分比(83.60±4.3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70名新助产士对仿生模具模拟训练的18个条目均给予满意的评价。 结论:采用仿生模具进行修复模拟培训能够提高新助产士快速掌握复杂会阴裂伤的识别能力、修复术操作技能,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本科助产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本科助产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法:以国际助产士联盟建议的助产士岗位核心能力为理论依据,以能力结果与表现评估模型为构建工具,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访谈,并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本科助产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20/20)、94.44%(17/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0~0.95、0.75~0.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9、0.65( P均<0.05),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5~0.23、0.05~0.18。最终构建的本科助产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妊娠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后保健、综合职业能力素养4个实践教学版块、13项核心技能。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本科助产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本科助产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分娩镇痛期间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饮食管理一直以来都存在较大争议,过于宽松的饮食可能会导致产妇在麻醉期间误吸风险的增加,而严格禁食、禁饮则可能因产程中能量消耗过大、补充不足,增加剖宫产率。目前国内外并无统一的分娩镇痛期间饮食标准,文章综述了分娩镇痛期间饮食管理相关的证据和研究进展,以及各主要学术组织的相关指南,有助于产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助产士团队在分娩镇痛期间为产妇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保障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助产士视角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助产士视角构建科学、全面、可靠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1年9月—2022年3月,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拟定初步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32名资深助产士、产科管理者开展2轮函询,形成终版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采用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权威系数表示,使用专家判断依据系数和专家对指标熟悉程度的算术平均数进行计算。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及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 's W)表示。 结果:第1轮问卷回收率为93.75%(30/32),第2轮问卷回收率为100.00%(30/30)。2轮专家判断系数为0.96,对问题的熟悉系数为0.93,专家意见权威程度为0.95。经过2轮函询后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各级指标变异系数均<0.25。第1轮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86、0.374、0.268( P<0.01),第2轮各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87、0.410、0.287( P<0.01)。本研究基于助产士视角构建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 结论:本研究基于助产士视角构建的导乐师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全面、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对导乐师培训与考核、资格认证、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