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方法: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论文创新、写作规范等方面,对某高校2016至2018年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的1 122份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61.0%(614/1 006)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源为应用型研究,30.0%(302/1 006)为非立项研究;83.9%(941/1 122)的博士专业学位论文总评为良好及优秀,评价较差的前3项分别是:论文创新3.3%(37/1 122)、论文内容2.2%(25/1 122)、写作规范0.9%(10/1 122)。结论:学校及导师应明确临床/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加强其科研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的训练,在注重临床实践训练的同时不能降低其学术性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外MD-MPH双学位项目对中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概括性综述国外现已开设的临床医学博士与公共卫生硕士(MD-MPH)双学位项目现状,以期为更好推进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循证决策证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网络信息获取和关键人物补充调查等方法,全面获取国外已开设MD-MPH双学位项目院校名单及项目相关介绍。提取项目的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学制长度、学习时段安排、实习要求、毕业要求等方面信息,利用Python 3.8.0软件整理并分析各维度下相关细分条目出现频次。结果:共纳入国外104所院校开设的99个MD-MPH项目。其中97.1%来自美国的高校;42.4%的项目(42/99)由本校公共卫生学院举办;流行病学为开设最多的MD-MPH的专业领域,占所有涉及专业数的12.0%(29/24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卫生政策管理与实践、公共卫生实践为最主要需掌握的核心能力。在99个项目中,有87个项目介绍中包含MD-MPH项目的学制信息,其中74.7%(65/87)的项目为5年制,6.9%的项目(6/87)为4年制,18.4%的项目(16/87)为4年制和5年制兼有。结论:国外MD-MPH项目已较为成熟,主要由公共卫生学院单独或与医学院联合举办,以流行病学为核心设置课程和能力培养目标,学制4~5年不等。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在借鉴国外MD-MPH项目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新时期医学发展背景,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体系,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MD-MPH双学位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设置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势在必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需要人们反思并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思考和研究人才培养问题,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即培养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功底、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和突发应急响应能力、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并将其纳入公共卫生高等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就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对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学研究生英语能力需求和满意度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学博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学硕)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英语能力需求和对自身英语能力满意度(以下简称满意度)的差异,为医学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8年采用自制问卷对陆军军医大学2018级93名博士研究生和22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英语能力重要性和满意度的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类学生的分值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生英语能力重要性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描述。结果:①医学博士研究生、学硕和专硕对英语听、说、读、写和其他(跨文化与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6±0.83)分、(9.07±1.17)分、(9.14±1.28)分, P<0.01)];医学博士研究生、学硕和专硕满意度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4.5,6.6)分、4.0(2.7,5.1)分、4.5(3.4,5.6)分, P<0.01)]。②医学博士研究生和学硕需要重点提高的能力主要集中在"听"和"说";专硕集中在"说"和"写"。 结论:医学博士研究生、学硕和专硕需求差异明显,医科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需多元化,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并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过程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方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方案。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初步构建并轨培养方案初步框架,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最终指标体系。通过Excel 2010录入数据资料,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从招生方式、培养资源、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考核、质量监控这6个方面最终确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与专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并轨培养的框架,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72个三级指标的并轨培养方案指标体系。结论:通过科学地制定系统的培养方案,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培养内容和全方位考评体系,使用弹性学制,为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改革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起步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促进全科医学学科发展已成为各高等医学院校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法初步探讨了我国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威胁,并提出借鉴其他专业培养经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提高人才待遇等应对策略,以期为完善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促进全科医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需求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简称“全科医学专博”)的培养期望与需求,探讨全科医学专博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选择与全科医学专博培养利益相关者为调查对象,包括上海及各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内外医学院校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管理者,国内综合医院、国际诊所和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及全科医学生等共130名,并按人员不同分为培养单位组(42名)、用人单位组(42名)和医生组(46名),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并比较各组对全科医学专博的培养目标、定位、内容及需求差异。结果: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全科医学专博培养有必要加强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全科医学科研能力”排在首位(121名,93.1%)。114名(87.7%)调查对象认为培养定位应为全科医学领军人才。有关临床能力培养内容方面,86名(66.1%)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养欠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医学照顾方面的内容,用人单位组对于全科医生急性病处理及转诊能力培养期待值明显高于培养单位组(χ2=25.73, P<0.01)和医生组(χ2=24.37, P<0.01)。有关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调查对象认为全科医学专博应侧重在社区临床医学(110名,84.6%)、社区预防医学及流行病学方向(114名,87.7%)的科研培训。有关方法学训练内容 和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117名(90.0%)调查对象认为应加强临床科研设计和方法学训练,125名(96.2%)调查对象认为应加强临床带教思维培训。108名(83.1%)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单位有必要招录全科医学博士研究生。 结论:全科医学专博培养是以培养全科医学领军人才为目标,加强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其“会研究、善带教、懂管理”的综合能力,使之真正成为本学科的领军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颅颌面外科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方案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简称并轨培训)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选择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11名颅颌面外科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自主学习与科室学习有机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操作有机结合、科研培训与临床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方案。结果显示,11名颅颌面外科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7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所有学生均通过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可见,颅颌面外科学并轨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良好,有助于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水平和临床技能水平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简称临床专博)对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及掌握程度,为设置适于临床专博的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内容的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中的课程内容和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问卷,2021年11月,对吉林大学3所医院2021年入学的116名临床专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内容重要性评分最高的是科研选题和研究方案设计,均为(3.57±0.58)分,掌握性评分最高的是文献综述,为(2.38±0.73)分。数据清洗与质控的重要性评分为(3.36±0.58)分,排第九,但掌握程度评分仅为(1.71±0.77)分,排在最后。既往学习过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与未学习过的临床专博在重要性评分方面,只有知情同意[(3.18±0.56)分比(3.39±0.53)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9);掌握程度评价方面,循证医学[(2.40±0.51)分比(1.99±0.60)分]、科研伦理[(2.24±0.76)分比(1.91±0.72)分]、研究方法学[(2.06±0.61)分比(1.78±0.61)分]、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2.06±0.70)分比(1.75±0.60)分]、临床研究实践[(1.99±0.72)分比(1.65±0.66)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临床专博认为科研选题、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清洗与质控是重要的内容,文献综述掌握最好,数据清洗与质控掌握欠佳需要加强。不同临床研究方法学学习经历的临床专博相关内容掌握程度不一,实施分层教学为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热点与研究方法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热点及常用研究方法,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2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采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绘制聚类视图。结果:共获取学位论文7 884篇,其中博士论文766篇,硕士论文7 118篇;研究主题包括医院管理及绩效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基层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就医满意度、特殊群体的健康管理,近年研究以医疗服务公平性、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就医满意度、老年人群体为热点;学位论文常用研究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德尔菲法、结构方程模型等。结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主题及研究热点与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且存在学科交叉性;学位论文常用研究方法与论文主题相契合,其功能以评价、决策、预测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