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团式医疗援藏实践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2015年,党中央启动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以来,为西藏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全面有效的医疗服务.多年的实践中,以"组团式"医疗援藏的模式显著改变了以往医疗援藏短期化中的不足与缺乏远期效果的状况,提高了当地医院的管理水平,培养了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并逐步形成了团队,更加体现了党中央、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实施组团式医疗援藏后,诊疗人次显著增长,实现419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13种一般病不出地市,小病不出县区就能得到诊疗,总体医疗卫生资源及普惠程度有了较大改善.从开始的提供基本医疗技术服务到促进本地医院整体管理,依法执业能力的飞跃,受援医院信息化程度,病案数据利用效率等管理指标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针对西藏卫生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不仅为西藏输送优质医疗资源,而且借鉴传统医学中的“师带徒”模式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是新时期医疗援藏的创新之举。上海医疗队在三年援藏期间,发挥“组团式”支援的优势,丰富传帮带的类别、方式和内容,突出“专家带骨干”和 “团队带团队”的“师带徒”形式,显著提升了当地医疗人才总量和质量。本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就“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实施过程的跟踪与评估、质量管理的反馈与改进提出相应措施,以加快西藏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用多模式教学方法与分层级培养规划加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实现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大病不出藏"的主要目标,打造一支留得住、能力强、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至为关键.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从2015年8月开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多模式教学方法.此外,通过分层培养提升了不同年资医师的临床医疗服务能力,通过管理型人才年度重点外派学习计划增强了学科的管理能力.这些教学实践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协和医院"组团式"援藏工作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对口支援是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公益属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15年起开展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启了医疗对口支援的新模式.以北京协和医院"组团式"援藏工作为例,通过总结多年来对口支援工作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组团式"援藏工作未来运行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递进式教学与分层定向培养加强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加强西藏自治区卫生人才建设,中共中央组织部牵头启动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其目的是打造一支能力强、信得过、留得住的医疗人才队伍,实现"大病不出藏"的基本目标,完善西藏自治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自我培养能力.自从2015年8月开始,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对口援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先后采取递进式教学、分层定向培养和梯队规划等多种方式,为西藏自治区重症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过"组团式"援藏项目探索西藏自治区麻醉住院医师的规培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央组织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逐年深入开展,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向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派出了一批批援藏专家.他(她)们不断思考和创新,积累并传递经验,通过床旁教学、模拟教学和危机资源管理教学、网络同步季度考核、临床亚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和人文教学等多模式教学方法,努力提高麻醉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效果,加强西藏自治区麻醉学科的人才培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项目助力监控药品干预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项目通过制定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测、行政干预与临床宣教,从多维度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2015 ~2017年用药金额前2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品种数由2015年的10个降至2017年的4个;重点监控药品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分别下降了45.45%、33.16%.借助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项目,药学部与医务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了干预,促使药品结构趋于合理,节约了医疗资源、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疗"组团式"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五年工作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迅猛的进步.国内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均期望寿命稳步提高.但是,国内各区域间医疗卫生事业水平发展差异相对较大.西藏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为了缓解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当地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2015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委决定组织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2020年是医疗"组团式"援藏的第5年,回顾这5年医疗援藏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明显提高了受援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但同时也发现还有很多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疗援藏情满高原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关怀,凝结了中组部、国家卫健委、人社部等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援藏省市对西藏工作的鼎力支持,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承担着为西藏地区各族群众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是"医疗 1+7"组团式援藏的龙头单位.我第一次来西藏是 2016 年,当时是去看望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第一批组团式援藏的孙葳大夫,在进藏的第一天,就体验到了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例如心慌、血压升高、失眠等.但是也就是在这一次西藏之行,我了解到了西部高原地区的医疗现状,就产生了前来西藏,为西藏人民的卫生事业做出一点贡献的想法.因此,在2017 年 5 月,我主动向医院申请,参加组团式医疗援藏的工作.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委派,我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医疗队的领队兼党支部书记,带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 8 名援藏医疗队员,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共30 余名医疗队员们一道,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忘初心医疗援藏——将先天性心脏病三级防治基地建在了“世界屋脊”上
编辑人员丨2023/8/5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由于高寒缺氧、医疗条件差等原因,青藏高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率是平原地区的2~3倍.受当地自然地域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先心病患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成为影响藏区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党和政府始终关心边远地区的全民健康工作,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相关单位大力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的援藏援疆,深入青藏高原进行筛查、会诊及随访,让当地的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多次在青藏高原开设培训班,培养当地医生数百人,并和当地医学专业人员合作、联合研究,提高了当地医护筛查、救治能力;在世界屋脊建立了先心病三级防治基地,通过北京等地专家到高原开展课程、临床带教、展开课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互动以及远程会诊、远程指导,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培养造就了当地一批先心病筛查诊断的专业人才,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截至2019年7月底,中华慈善总会联合部队和地方医院对27万名少数民族儿童进行了筛查,已成功为3 566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先心病儿童免费实施了手术治疗,使众多患儿重获新生.儿童强则国强,先心病儿童的救治,治愈的不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帮助这些家庭摆脱因疾病带来的贫困、树立健康意识.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藏族同胞的总体健康水平,对国家的统战工作、各民族团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最终推动全面小康、全民健康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