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docan与Galectin-3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与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微血管性心绞痛(CMS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CMS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院内同期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MSA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水平对CMSA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占比及空腹血糖、血清Endocan、Galectin-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清Endocan、Galectin-3表达水平升高均为CMSA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ndocan、Galectin-3水平单一及联合检测诊断CMSA的AUC分别为0.731、0.785和0.891.[结论]CMSA患者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均存在高表达,且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在CMSA诊断中的效能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稳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受测对象心功能相关指标[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清Gal-3、NT-proBNP、HMGB1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50/54),与对照组[77.78%(42/54)]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HR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LVEF、SV、CO比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SV、CO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V、LBV、PV和FIB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LBV、PV和FI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Gal-3、NT-proBNP和HMGB1浓度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血清Gal-3、NT-proBNP和HMGB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3/54)]与对照组[7.41%(4/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CHF能安全有效地下调患者血清Gal-3、NT-proBNP、HMGB1的表达水平,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可溶性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03至2016-02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改良Morrow手术的HOCM患者2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浆sST2与Gal-3水平.根据血浆sST2水平进行三分位数分组:低sST2组(< 9.05 ng/ml)、中sST2组(9.05~16.74 ng/ml)及高sST2组(>16.74 ng/ml);根据血浆Gal-3水平进行三分位数分组:低Gal-3组(< 6.19 ng/ml)、中Gal-3组(6.19~8.22 ng/ml)、高Gal-3组(> 8.22 ng/ml).另外收集了42例无心脏疾病的志愿者血液样本作为正常对照,并按照性别和年龄匹配了42例HOCM患者,比较两者血浆中sST2与Gal-3水平的差异.使用Cox回归模型评估血浆sST2和Gal-3水平对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或心血管住院)的预测价值.结果:ELISA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者相比,HOCM患者的血浆sST2和Gal-3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中位随访26个月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浆sST2及Gal-3不同水平组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 (log-rank P分别为0.06和0.68).Cox回归分析表明,血浆sST2和Gal-3水平都不能独立预测终点事件(P均>0.05),而年龄是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6,95% CI: 1.02~1.11,P<0.01).结论:尽管HOCM患者的血浆sST2与Gal-3水平升高,但血浆sST2和Gal-3水平与心肌切除术后HOCM患者临床预后无关.年龄增长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HOCM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住院的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清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该研究旨在揭示血清标志物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基础血清Gal-3水平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因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共152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组110例(72.4%),持续性心房颤动组42例(27.6%).入院后手术前经深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冻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基础血清Gal-3水平,同时采集基线临床、实验室资料,建立样本库.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随访,判断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并记录.结果:基础血清Gal-3水平在阵发性/持续性心房颤动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9.06,41.60) vs.8.88(3.14,53.12)μg/L,P=0.582].随访时间为(340.9±145.8)d,心房颤动复发共42例(27.8%),其中持续性心房颤动组13例(31.0%),阵发性心房颤动组29例(26.6%).心房颤动复发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维持窦律者[38.52(3.65,220.73)vs.4.00(0.22,13.69) μg/L,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al-3是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009,95% CI:1.005~1.014,P<0.001).结论:心房颤动复发组血清Gal-3水平高于维持窦律者,可作为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帮助临床医生筛选更适合接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并使其从手术中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瑞舒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ST2和Galectin-3浓度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脂质代谢、血清可溶性ST2 (soluble ST2,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于武汉市中心医院行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脂质代谢、血清sST2和Galectin-3浓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排出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血尿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ST2和Galectin-3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清sST2和Galectin-3浓度发挥改善透析患者心功能的作用,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GALS1基因多态性与流感遗传易感性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 (lectin galactoside-binding soluble 1,LGAL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我国常见流感感染类型的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2015-2017年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流感阳性病例为病例组,南京市江宁医院监测的经实验室核酸检测为阴性的流感样病例及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收集咽拭子和血液,利用巢式PCR及基因测序等技术对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检测,比较两组人群基因型分布及频率差异.结果:LGALS1基因的rs4820294(G/A)位点和rs2899292(A/G)位点变异与流感遗传易感性相关(P<0.05),且rs2899292(A/G)位点变异与甲型H1N1易感性有关(P<0.05),rs4820294(G/A)位点变异与乙型流感易感性有关(P<0.05).结论:LGALS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易感性相关,但其与季节性流感H3N2易感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阿托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ST2与Galectin-3水平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可溶性ST2与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的影响,为透析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合肥市滨湖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规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并控制血压等,治疗组患者则在透析治疗同时予以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 mg/d)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均严密监测患者体征变化等.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以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VST)]、血清可溶性ST2、Galectin G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LVEF、CO水平[(5.00±0.64)L/min、(67.34±7.71)%]较治疗前[(4.10±0.42)L/min、(55.13±7.61)%]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20±0.24)L/min、(57.61±7.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2组LVST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ST2、Galectin-3水平[(12.74±7.36)、(6.34±4.20)ng/mL]均较治疗前[(22.09±8.83)、(12.62±6.54)ng/mL]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4.21±9.24)、(14.51±6.4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中均无严重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结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可溶性ST2、Galectin-3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Tim3/galectin-9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除传统放化疗外,免疫治疗已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 一定的疗效,但是却受到CD8+T细胞衰竭的限制,而CD8+T细胞衰竭主要与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激活相关,如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粘蛋白域3(Tim3)、程序性死亡-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等.其中,Tim3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Tim3与它的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结合,产生了很强的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在许多肿瘤中,Tim3被认为与CD8+T细胞衰竭有关.本文拟对Tim3/galectin-9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63).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荧光法检测血清Gal-3浓度,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血清Gal-3水平对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90例房颤患者中持续性房颤48例(53.3%),24.4%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在抗凝药物的使用上以华法林为主(60.0%).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年龄、房颤类型、CHA2DS2-VASC评分、左心房直径(LAD)及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Gal-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AD、持续性房颤及血清Gal-3、hs-CRP水平是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进一步分析显示,持续性房颤、LAD及血清Gal-3、hs-CRP水平是房颤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Gal-3水平是房颤患者行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Gal-3高者复发风险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TAN通过Galectin-9及其配体Tim-3途径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及血管生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 associated neutrophil,TAN)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进展的影响,并初步研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内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及其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TA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Galectin-9与Tim-3在mRNA和蛋白上的表达水平;从患者血液中分离TAN细胞,通过瑞士-吉姆萨染液染色和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建立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与TAN细胞共培养体系,并用Tim-3/Galectin-9信号竞争性拮抗剂α-lactose或rhGAL-9培养Ishikawa细胞,CCK-8检测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检测细胞血管生成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Galectin-9与Tim-3的荧光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内Galectin-9和Tim-3均呈高表达,且存在中性粒细胞浸润现象;从患者血液中成功分离到TAN;Ishikawa细胞与TAN细胞共培养后,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升高,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增加,形成血管的管道分支数目增加,Galectin-9与Tim-3的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1);在Ishikawa细胞与TAN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添加40 μmol/L α-lactose处理后,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下降,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减少,血管管道分支数目也减少,Galectin-9与Tim-3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而在Ishikawa细胞与TAN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添加2.0 μg/mL rhGAL-9作用后,Ishikawa细胞增殖活性升高,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明显增加,血管管道分支数目增加,同时,Galectin-9与Tim-3的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1).结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能够提高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以及血管生成,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Galectin-9及其受体Tim-3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