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侧唇裂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治疗唇裂方法的改进和逐渐完善,单侧唇裂畸形修复方法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认可。本文着重概述Tennison法(三角瓣法)、Millard术式(旋转推进瓣法)、新个体化手术方法(华西法)、新技术唇鼻肌肉生物力学仿真技术体系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要点与优缺点,以期推动单侧唇裂的修复,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Mulliken法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Mulliken法在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中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3~34(21.3±5.5)岁。用改良Mulliken法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术后定期复查并拍摄二维照片,测量评估鼻唇部各项指标。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鼻唇形态恢复较好,鼻底、人中和唇珠等亚解剖单位均予以重建。人中切迹点-唇珠最低点(Ls-Sto)由术前(6.03±2.03) mm增厚至(10.34±3.13) mm;鼻小柱基底宽和唇峰距较术前分别减少了22.6%和16.0%。人中嵴凸度、人中凹形态及上唇对称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上唇形态主观评分由术前(3.74±0.70)分增至(7.60±0.99)分。结论:改良Mulliken法能有效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长期随访获得稳定的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对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患者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11~35岁,平均18.1岁),用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调查问卷评分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25例患者均未出现血肿、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评估平均鼻小柱长度由术前14.2 mm改善至术后20.2 mm。术前患侧鼻小柱高度与鼻翼基部宽度的平均比值为0.18,术后为0.30。术后基底照和正位照显示鼻孔、鼻小柱、鼻槛外形明显改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术后效果非常好20例,术后效果良好4例,1例患侧鼻孔大小形态改善欠佳,术后12个月进行手术翻修,彻底松解梨状孔周围异位肌肉,再次修复术后效果较好。术后满意率为96%。结论:双Z复合组织瓣联合唇鼻肌肉重建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对单侧唇裂鼻畸形的软骨、肌肉和皮肤层有较好的解剖学修复作用。方法安全、操作简便,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旋转交叉推进瓣在单侧完全性唇裂鼻唇畸形整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评价旋转交叉推进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鼻唇畸形的疗效,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科采用旋转交叉推进瓣进行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的患儿6例,通过数码照片分析采集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复诊时唇高、唇长、鼻孔高度、鼻孔宽度、鼻孔面积等信息以评价该术式的疗效。本研究中6例患儿术前健患侧唇高比2∶1,健患侧鼻孔高度比值约2∶1,但鼻孔宽度及鼻孔面积比却为1∶2~1∶3。术后健患侧唇高比近1∶1,鼻孔形态对称、鼻唇沟形态对称、鼻堤形态良好、术后瘢痕不明显,未见明显切口不良愈合。旋转交叉推进瓣在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鼻唇畸形整复上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唇点距测量校正一期单侧唇裂的手术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上唇软组织移位对一期单侧唇裂修复设计的可能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行一期单侧唇裂修复的52例患儿,男33例,女19例;年龄2~10个月,平均4.6个月。测量方法为直尺和(或)角规直接测量上唇区特定标记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分析该组患儿术前、术后即刻上唇区的标记点间点距测量结果。手术采用旋转推进法,术中充分解剖裂隙两侧软组织,复位并重建肌肉连续性。结果:52例单侧唇裂患儿的测量显示,术后即刻和术前相比,健侧和患侧的标记点间点距均发生改变。除健侧唇高和健侧唇峰-鼻翼基底点距外,两侧唇长、患侧唇高以及患侧唇峰-鼻翼基底点距、唇峰-口角点距,鼻翼基底-口角点距,均较术前有明显延长( P<0.05)。两侧点距的对称性比值计算显示,越远离裂隙区,术前对称性比值越接近1。术后上唇区的对称性比值均接近1,术后对称性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 结论:一期单侧唇裂修复术中,上唇区软组织标记点间点距变化不完全符合几何学原则,还受不同层次结构的相互关系及软组织弹性等生物物理特性影响,手术设计中必须考虑并校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术式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术后即刻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旋转推进法与下三角瓣法两种术式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术后效果,优化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技术。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接受唇腭裂外科治疗不完全唇裂患者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3个月至31岁,平均3岁7个月。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对27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伴鼻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并对术后鼻唇对称性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7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在唇裂修复术后,均获得了较好的术后即刻效果。两种术式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伴鼻畸形的鼻唇形态恢复指标比较中,如鼻孔底宽健患侧比( P=0.751)、鼻孔最大高度健患侧比( P=0.155)、鼻孔最大宽度健患侧比( P=0.675)、鼻翼外侧最凸点至面中线距离比( P=0.905)、鼻翼口角距健患侧比( P=0.978)、鼻翼唇峰距健患侧比( P=0.306)、唇峰至面中线距离健患侧比( P=0.100)、唇峰口角距健患侧比( P=0.516)、唇峰点红唇厚度健患侧比( P=0.1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两种术式对鼻唇形态对称性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新旋转推进法术式把切口引至鼻小柱基部附近,且增加鼻小柱基部组织量有利于稳定术后鼻小柱高度,术后瘢痕隐蔽,更加美观实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矫正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的术后1年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评估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远期效果,为进一步改善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4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接受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方法修复二期鼻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4~28岁.收集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7 d)、术后1年鼻部仰面二维照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年鼻部对称性变化.结果 力矩平衡肌肉重建技术术后即刻鼻小柱偏斜角、鼻孔高度比、鼻翼切线角、鼻翼切线角比、鼻孔长宽比大于术前,鼻底宽度比、鼻孔宽度比小于术前(P<0.01).力矩平衡肌肉重建技术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相比,鼻底宽度比、鼻孔高度比和鼻孔长宽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肉力矩平衡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对单侧继发鼻唇畸形修复效果显著,可以获得较稳定的术后1年手术修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修复唇裂继发鼻畸形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探索应用双侧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1月收治的46例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者,年龄14~36岁,平均24.6岁.采用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鼻背缺陷、鼻尖突出度不足、鼻翼畸形、鼻中隔偏曲等畸形,恢复鼻对称三维立体结构及美学效果,并利用主观和客观两种评价方法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 Ⅰ期愈合,44例患者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2例患者术后切口出现增生,经积极抗瘢痕治疗后,瘢痕明显减轻,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8个月,终末随访时进行效果评价.46例患者鼻背、鼻尖、鼻翼及鼻小柱改善明显,主观评价平均分97.6分;客观指标方面,角α矫正率为30.56%;鼻孔的纵径、横径矫正率分别为13.30%、13.50%;对比值分别为1.03、0.93.结论:不对称蝶形切口联合自体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进行综合整复,可以很好地对鼻背、鼻尖、鼻翼、鼻小柱进行矫正,临床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数字化技术制作唇腭裂术前矫治器的创新性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通过数字化技术预制唇腭裂术前矫治器的新型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4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通过三维牙槽骨模型采集、计算机辅助设计矫治过程、快速成型粉打印上颌石膏三维实体模型,矫治器制备及佩戴3~4个月,至牙槽裂隙<2 mm,行唇裂修复术及初期鼻成形术.结果 唇腭裂患儿接受矫治治疗后,唇腭裂畸形程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其中齿槽裂隙显著减少(P<0.01),双侧牙槽组织体积较前明显增长(P<0.01),牙槽骨形态较前更为对称.结论 本研究建立唇腭裂术前矫治器数字化设计和制作系统,可以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术前正畸治疗,使唇腭裂序列治疗变得更加完善.可以在保证术前正畸效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大大缩短复诊时间和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六步序列修复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序列手术矫治方法.方法:对23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严重鼻畸形的患者采用六步序列修复法:①患侧鼻翼基底肋软骨移植,恢复双侧鼻翼基底对称高度;②重建鼻嵴矫正鼻中隔偏曲,恢复鼻头中心支撑结构;③鼻唇肌复位,重建患侧鼻孔基底及人中,矫正鼻小柱偏斜;④患侧鼻翼软骨黏膜瓣V-Y延长,松解黏膜对鼻翼软骨的牵拉;⑤鼻翼软骨支架重建,恢复鼻翼软骨双侧对称性;⑥患侧鼻头软三角皮肤部分切除及健侧鼻翼缩小,进一步恢复鼻孔对称性.结果:术后23例患者随访3~12个月,患侧鼻头、鼻翼、鼻孔基底塌陷矫正,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接近对称,患者满意.结论:矫正单侧唇裂继发严重鼻畸形要按照由鼻底到鼻尖,先恢复骨性支撑平衡,再调整软组织张力平衡的顺序进行,六步序列修复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