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位调膝法配合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健康教学在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病房患者中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坐位调膝法配合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健康教学在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病房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30例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和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坐位调膝法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健康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总有效率,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KSS(89.05±6.86)分和WOMAC评分(6.64±0.82)分均优于对照组(74.93±5.12)分与(15.17±2.69)分( 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约为8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 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6.90±2.85)分低于对照组(3.83±1.12)分(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4.62%( 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坐位调膝法配合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健康教学在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病房患者中应用,不仅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还可缓解疼痛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UKA)和胫骨高位截骨(HTO)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科收治的确诊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年龄随机平均分为UKA组30例与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Tomofix内固定治疗组30例,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其病例特点、术前及术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满意度,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或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用 χ2检验。 结果:单髁置换组患者术后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股胫角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分别为(82.6±12.9)分、(1.9±0.8)分、(173.2±1.4)°、(135.2±1.6)°;而胫骨高位截骨Tomofix内固定治疗术后HSS、VAS评分、ROM分别为(81.9±14.3)分、(1.8±0.9)分、(174.5±1.8)°、(121.1±2.7)°,UKA组与HTO组在术后膝关节HSS、VAS评分、股胫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250、3.820, P>0.05),HTO组术后ROM优于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260, P<0.05)。 结论: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时采用UKA和HTO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症状改善,但HTO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优于UKA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单髁膝假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治疗局限于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随着传统骨水泥型和新兴的生物型UKA假体材料不断发展,这两种假体均展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对骨水泥型和生物型UKA的设计差异、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以及新技术在UKA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和比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侧室骨关节炎单髁与全膝置换倾向评分匹配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单髁置换术(unicompar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和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8月本院关节置换治疗457例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SM匹配,最终纳入本研究的UKA和TKA患者各为88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UKA 组手术时间[(74.6±8.1)min vs(85.4±8.7)min,P<0.001]、切 口长度[(7.1±0.9)cm vs(14.4±2.6)cm,P<0.001]、术中失血量[(174.6±33.5)ml vs(305.7±68.9)ml,P<0.001]、术后引流量[(22.7±3.6)ml vs(43.5±6.7)ml,P<0.001]、下地行走时间[(2.7±0.5)h vs(4.7±1.1)h,P<0.001]、切口愈合等级[甲/乙/丙,(32/48/8)vs(21/48/19),P=0.034]、住院时间[(8.1±1.9)d vs(11.1±2.7)d,P<0.001]和治疗费用[(4.7±1.1)万元vs(5.1±1.4)万元,P=0.012]均显著优于TKA组.UKA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TKA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HSS、WOMAC评分和ROM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UKA组的VAS、HSS、WOMAC评分和ROM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但是,两组间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方面,术后1个月时,UKA组滑液TNF-α、TGF-β1水平均显著优于TKA组(P<0.05).末次随访时,UKA组的FTA、MPTA、PTS及MAD均优于TKA组(P<0.05).[结论]对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UKA的手术创伤更小,近期临床结果优于TK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究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单间室病变(需要重建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20例.对照组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试验组应用Oxford活动型半月板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比 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及VAS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个月后,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7、14 d,试验组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 d、1 个月、6 个月及末次随访,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Oxford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与并发症少,患者关节活动度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两种不同平台单髁置换术对内侧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短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观察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155例,均行人工单髁置换术,其中97例选择美国邦美Oxford第三代活动平台(mobile-bearing,MB)单髁假体,58例选择德国LINK固定平台(fixed-bearing,FB)单髁假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B组与FB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间ROM、HSS评分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B和FB单髁置换术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短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单髁假体术后易出现假体脱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单髁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4例KOA患者,根据KOA疾病分级及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单间室病变组36例(采取髌股关节置换术或UKA),双间室病变单组(行组配式双间室膝关节置换术)35例,三间室病变组(采用TKA)33例.随访术后18个月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前、术后各组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7水平.结果 术后,3组患者ROM评分、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及膝关节功能JOA评分较术前升高,且单间室病变组和双间室病变单组高于三间室病变组(P<0.05).术后,单间室病变组、双间室病变单组和三间室病变组优良率分别为72.22%、74.29%和66.67%,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0,P=0.774).术后,3组患者血清IL-6、IL-7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单间室病变组和双间室病变单组低于三间室病变组(P<0.05).结论 UKA与TKA在KOA治疗中可获得较好疗效,根据膝关节疾病分级及病变位置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更好的促进KOA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获得更佳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3-2021-12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103例(115膝)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9.0~75.0 min,平均62.0 min;术中出血量92.0~125.0 mL,平均108.2 mL;术后引流量56.0~111.0 mL,平均83.5 mL.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假体周围感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术后浅表静脉血栓经抗凝控制后好转.手术前后各时间段患者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4周、2个月时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单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但是术者应掌握好适应证;前交叉韧带缺损不是禁忌证,但是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倾角度过大、外翻骨赘清理不佳、假体选择不当、骨水泥处理不佳将严重影响手术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冠状位角对早期临床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评估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后股骨假体冠状位角(FCCA),并探讨FCCA对UKA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接受UKA手术治疗的59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FCCA大小将患者分为中立位组和可接受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状况、围手术期各指标以及临床功能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ΔHb)、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效应(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时间效应(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两组患者FCCA分别为内翻1.1°(-1.7°,1.8°)、外翻-6.1°(-9.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股骨假体矢状面角、胫骨假体冠状面角以及胫骨假体矢状面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CA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偏差对早期临床效果不会有明显的影响,并且不会影响假体其他角度,而远期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跟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一期双间室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2/3
对于终末期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被临床公认为是能够很好替代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1].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单髁置换术应该成为终末期内侧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治疗方案[2],而外侧单髁置换术治疗外侧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也越来越明确[3].单髁置换术因其具有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更快以及患者满意度更高等优点逐步被骨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4].但是对于相对年轻的双间室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假体使用时间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主要难题,一期双间室单髁置换手术在国内尚未见系统报道.笔者回顾性分析于2023-02采用一期双间室单髁置换术诊治的1例双间室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