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崎病诊断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川崎病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一类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冠状动脉病变是其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由于缺乏早期诊断金标准,目前川崎病的精确诊断、危重川崎病的早期预测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川崎病早期精确诊断、预测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预测其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对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和降低并发症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川崎病在早期诊断、丙种球蛋白治疗及冠状动脉病变等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一类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症状危重,如不能早期确诊,预后往往较差。目前对川崎病合并MAS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指南。本文对川崎病合并MAS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治疗进展及预后等做一综述,为此类重症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一种危重状态,表现为末梢循环灌注障碍和低血压。休克原因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失调、心肌功能障碍及血管炎伴持续毛细血管渗漏。与KD比较,KDSS发热时间更长;炎症反应更严重;D-二聚体水平增高更明显;心血管系统异常发生率更高;多器官功能障碍更常见;静脉免疫球蛋白无反应比例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比例更大。KDSS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典型,诊断难度较大,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治疗主要包括抗休克及抗炎治疗,以纠正休克、缓解急性期炎症及改善长期预后为目标。KDSS发生及发展与多因素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处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是川崎病的一种危重临床状态,此类患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完全,易被误诊为脓毒性休克,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就川崎病休克综合征的病因、早期识别及处理原则进行评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从危重患者中及早辨识,避免偏离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川崎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是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少见且致命的并发症。迄今为止,已经探究了许多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及免疫机制等,但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因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影响全身多器官系统、临床症状危重及致死率较高等特点,MAS需要尽早诊断并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目前国际上尚缺乏KD合并MAS(KD-MAS)的规范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因此许多患儿常被漏诊或误诊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该文旨在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详细分析KD-MAS,以期制定更具体的诊断标准及更规范的治疗方案,使此类重症KD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接受合理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探讨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合并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并尝试分析MIS-C中类川崎表现与川崎病的区别.方法 报道 1 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患儿发生 MIS-C,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通过查阅文献对MIS-C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复习.结果 该患儿病情进展快,病情重,入院时存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8 h 0 mL,血肌酐675.1 μmol/L,尿素氮38.2 mmol/L,肌酸激酶4 932 U/L,同时血清淀粉酶持续升高,最高达5 809.7 U/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995 U/L,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240U/L,伴频繁呕吐,为极危重症患者.确诊病例通过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s,PICU)监护,早期的血液净化,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和静丙联合甲泼尼龙冲击的治疗,最终治愈出院.通过查阅文献分析MIS-C以细胞因子风暴损伤各脏器功能为特点的全身炎症反应,与同样由感染因素触发的急性全身血管炎为特点,最终导致心血管意外为主要死因的川崎病的区别.结论 当发现发热(≥38℃)持续至少24h,高炎症症状,伴有2个系统以上功能障碍,需要重症监护治疗,并且有感染SARS-CoV-2证据的患者时,应该尽早诊断MIS-C并干预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姜德友临证川崎病(温病发斑)辨治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川崎病作为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综合征,以斑疹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温病发斑相合,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病情危笃.姜德友教授认为,川崎病以正虚伏邪,郁久化热,迅速传遍,热毒炽盛,内斥营血,外迫气卫,气营两燔为核心病机,病位充斥卫、气、营、血四部.治疗上采用分消热邪、合方思维、一药多用的特色治疗方法,分消热邪则清营凉血散瘀祛热于内、透热卫气逐热于外、利热通淋淡渗于下,三法同用;合方思维,相须为用,相异互补;一药多用,方精功扩,协增新效,保留方剂原有框架、产生新的特色疗法,有效缩短川崎病(温病发斑)的疾病病程,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危重症候的缓解及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辅助治疗儿童重症川崎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在抢救儿童重症川崎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的川崎病合并MODS共5例患儿,采用CVVHDF辅助治疗,分析CVVHDF前后血液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器官功能变化与转归情况,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5例重症川崎病合并MODS患儿转入PICU时儿童危重评分(PCIS)74.0(70.0,81.0)分,第3代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14.5(12.5,17.0)分.CVVHDF治疗时间46.0(24.5,48.0)h,均存活出院.CVVHDF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 [0.4(0.1,28.8)比142.0(123.1,1 454.6) ng/L,Z=-2.023,P=0.04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0.1 (0.1,9.3)比1.7(1.1,30.0) ng/L,Z=-2.023,P=0.0431,血乳酸[1.2(1.1,1.4)比2.5 (2.4,2.7) mmol/L,Z=-2.041,P=0.041],动脉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380.0(182.5,397.5)比160.0(52.5,185.0)mmHg(1 mmHg=0.133 kPa),Z=2.041,P=0.041]均明显改善;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总胆红素(TBIL)[(14.9±1.3)比(86.4±9.9) μmol/L],血肌酐(Cr)f2例,24.0比103.0 μmol/L,38.0比142.0 μmol/L]均恢复正常.结论 CVVHDF辅助抢救川崎病合并MODS能降低血液IL-6、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脏器功能,可能是重症川崎病合并MODS抢救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危重川崎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心肌梗死及猝死.已有研究报道,在KD急性期可出现与休克相关的严重临床表现,并可能涉及所有器官,称为危重症KD (severe Kawasaki disease,SKD),有时需要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处理.虽然SKD患儿临床症状严重,但只要能精确诊断和快速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存活,且可没有任何后遗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SKD的关注越来越多,基于此,我们将SKD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相关进展,以利于儿科临床医生精准判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心脏移植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例主诉为确诊川崎病5年,恶心、呕吐、纳差伴右肩痛3年,加重3个月的8岁患儿就诊于心血管外科,经过心脏超声、心肌病理、B型脑钠肽等检测,诊断为川崎病、冠状动脉闭塞、心肌病、心功能Ⅳ级,患儿病情危重遂成功进行心脏移植.心脏移植成功治疗川崎病为国内首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