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P-A通过调控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着丝粒蛋白-A(CENP-A)对卵巢癌(OC)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OC细胞系A2780细胞株,分为NG组(空白对照组)、pcDNA组(阴性转染组,转染pcDNA载体质粒)、pcDNA-CENP-A组(过表达CENP-A组,转染pcDNA-CENP-A载体质粒)、通路抑制剂组(转染pcDNA-CENP-A+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CENP-A蛋白、迁移、侵袭相关蛋白E-钙粘附蛋白(E-cadherin)、N-钙粘附蛋白(N-cadherin)及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转录因子kappa B(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2780细胞成功转染。24 h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与NG组[(0.50±0.07)、(0.72±0.11)、(0.99±0.14)]、pcDNA组[(0.55±0.08)、(0.78±0.12)、(1.02±0.15)]比较,pcDNA-CENP-A组[(0.78±0.12)、(1.03±0.15)、(1.67±0.25)]、通路抑制剂组[(0.63±0.09)、(0.87±0.13)、(1.39±0.20)]A2780细胞存活力显著增加( P<0.05),与pcDNA-CENP-A组比较,通路抑制剂组A2780细胞存活力显著降低( P<0.05),呈时间依赖性。与NG组[(15.83±1.46)%、(105.32±15.78)个]、pcDNA组[(16.79±1.46)%、(108.98±16.35)个]比较,pcDNA-CENP-A组、通路抑制剂组A2780细胞迁移率[(37.96±5.80)%、(25.15±2.19)%]、侵袭数[(327.87±49.18)个、206.53±30.97)个]、CENP-A、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或升高( 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0.05);与pcDNA-CENP-A组比较,通路抑制剂组A2780细胞迁移率、侵袭数、CENP-A、N-cadherin、Vimentin、p-PI3K/PI3K、p-AKT/AKT、NF-κB、IL-1β、TNF-α蛋白表达显著减少或或降低( 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 P<0.05)。 结论:过表达CENP-A表达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D-1和PD-L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13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的组织标本180份,包括浆液性癌120份,黏液性癌30份,子宫内膜样癌15份,透明细胞癌15份;从中随机选取50份癌旁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PD-1及PD-L1的表达,并分析PD-1及PD-L1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PD-1及PD-L1的表达:PD-1表达于癌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中,PD-L1表达于癌细胞的细胞膜;在癌旁的正常卵巢组织中PD-1及PD-L1均呈阴性表达。卵巢癌、正常卵巢组织中PD-1及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均为18.3%(33/180)、2.0%(1/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卵巢癌组织中PD-1及PD-L1的表达:卵巢癌组织中PD-1、PD-L1的阳性表达率,浆液性癌均高于非浆液性癌(包括黏液性癌、子宫内模样癌、透明细胞癌),手术病理分期为Ⅲ、Ⅳ期者高于Ⅰ、Ⅱ期,发病模式为Ⅱ型者高于Ⅰ型,肿瘤累及侧别为双侧卵巢者高于单侧卵巢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不同PD-1、PD-L1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情况:PD-1阳性、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5、61个月,PD-L1阳性、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61个月,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D-1及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的正常卵巢组织,特别是浆液性癌较为明显;晚期卵巢癌患者PD-1及PD-L1的表达较高,表明PD-1及PD-L1阳性表达是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卵巢功能减退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对卵巢功能减退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上海计生所医院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就诊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反复辅助生殖失败的28例患者资料,开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自体骨髓有核细胞注入卵巢,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自觉症状报告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巢体积和、双侧卵巢卵泡个数及双侧卵巢卵泡最大径和的变化,同时比较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泌乳素及睾酮水平的变化。结果:自体骨髓有核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双侧卵巢卵泡数、双侧卵巢卵泡最大径和分别增加(1.26±2.12)个和(5.40±8.9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P=0.006)。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巢体积和有增加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在治疗前后单侧变化幅度更大的卵巢体积、卵泡个数和卵泡最大径的分析显示,治疗后卵巢体积、卵泡数量及卵泡最大径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7, P<0.001, P=0.002)。治疗后FSH、LH、孕酮和泌乳素水平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疾病类型分层分析显示,治疗后子宫内膜、双侧卵巢卵泡数和及卵泡最大径和呈增加趋势,但仅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双侧卵泡个数和以及卵泡最大径和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8, P=0.047)。 结论:本研究提示自体骨髓有核细胞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卵巢功能,有望成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围绝经期综合征、反复辅助生殖失败患者的新治疗方法,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卵巢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普通胃肠减压与肠梗阻导管在卵巢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总结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24例卵巢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护理经验,对照组14例患者给予经鼻型鼻胃管胃肠减压治疗,实验组10例患者给予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两种导管材质均为硅胶。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减压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疗效、留置深度、疼痛值、舒适度。结果:对照组14例鼻胃管胃肠减压患者,导管置入长度为(50±5)cm,治疗后9例可缓解肠梗阻症状,但症状反复出现,无法解除梗阻;实验组10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患者,导管置入长度(125±15)cm,护理后,6例效果显著,3例有效,1例无效,肿瘤进展死亡,无1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和导管意外发生。实验组患者肠梗阻症状、疼痛、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卵巢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留置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对解除梗阻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结合适宜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BRCA1/2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包括BRCA1和BRCA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编码产物参与DNA损伤同源性重组修复。BRCA1/2基因检测在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相关肿瘤的遗传风险评估、治疗选择、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变异解读是BRCA1/2基因检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BRCA1/2基因变异解读需要依据各类信息(包括来自群体数据库、疾病数据库、文献和家系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判。为结合临床实践并补充相关领域更新,编写组在2017版《BRCA数据解读中国专家共识》基础上,增加了对肿瘤BRCA1/2基因变异解读的阐述,并对BRCA1/2基因检测报告等内容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更新,以进一步指导与规范我国BRCA1/2基因检测数据的解读和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剔除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的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剔除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同一治疗组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39例,根据所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腹腔镜组(62例)和传统腹腔镜组(7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临床指标、雌激素变化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手术切口的满意情况。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传统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0 d单孔腹腔镜组FSH、LH、E 2高于传统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患者CD 4+、CD 8+及CD 4+/CD 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d单孔腹腔镜组CD 4+、CD 8+及CD 4+/CD 8+高于传统腹腔镜组(0.51 ± 0.03比0.47 ± 0.02、0.41 ± 0.23比0.39 ± 0.05、1.36 ± 0.02比1.24 ± 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 d单孔腹腔镜组疼痛评分低于传统腹腔镜组[(1.12 ± 0.21)分比(3.56 ± 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孔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满意度高于传统腹腔镜组[90.32%(56/62)比72.73%(5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剔除手术中可安全、顺利实施,并可减轻术后疼痛,对自身细胞免疫力影响小,有更好的美容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肠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分析小肠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小肠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随访情况。共纳入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33~77(56.4±12.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肠梗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减少等症状,8例),部分患者出现肠套叠(腹痛、呕吐、黑便等症状,1例)或消化道出血(1例),早期症状隐匿。原发肿瘤包括胃癌(3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卵巢癌(2例)、结肠癌(1例)、直肠癌(1例)及肺癌(1例)等,多为低分化(6例)或中-低分化(2例)。原发肿瘤手术后距离发现小肠转移的中位时间[ M( Q1, Q3)]为22(18,28)个月。转移病灶可为单发(6例)或多发(4例);空肠及回肠均可出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3例)及小肠镜检查(2例)有助于检出小肠转移。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9例),辅以放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术后部分患者(5例)出现复发转移。患者多在确诊后4~29个月内死亡。小肠转移性肿瘤临床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因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而就诊,易出现诊断延迟,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女性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附件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单孔腹腔镜(vNOTES)进行老年女性附件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北京医院妇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卵巢良性肿瘤老年女性90例按1∶1随机分至vNOTES组和对照组(传统腹腔镜行附件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及1周内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瘢痕评分、术后性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结果:90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未在术中转变术式,无术中、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vNOTES组和对照组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健康状况评分及性功能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NOTES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机械通气气道峰压(21.9±1.8)cmH 2O(1 cmH 2O=0.098 kPa)比(29.7±2.6)cmH 2O、呼气末CO 2分压(36.6±1.4)mmHg(1 mmHg=0.133 kPa)比(39.9±2.0)mmHg、术后排气时间(8.8±1.7)h比(21.9±2.7)h、术后24 h内VAS疼痛评分(1.3±1.2分)比(4.6±2.8)分、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瘢痕评分(1.7±1.1)分比(6.5±2.0)分、(0.4±0.3)分比(4.0±1.6)分、(0.0±0.0)分比(2.5±1.0)分,vNOTES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 P<0.01);术后6个月健康情况评分vNOTES组(124.8±10.6)分,高于对照组(119.9±10.7)分( P<0.05)。 结论:对于老年女性vNOTES进行附件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具有对心肺功能影响小、疼痛轻、瘢痕小、身体恢复快等优势,是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可作为老年女性良性卵巢肿瘤治疗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比较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中hCG扳机与双扳机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人群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扳机与双扳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IVF-ET助孕的239例患者资料,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拮抗剂方案超促排卵。根据扳机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重组hCG(recombinant hCG,rhCG)250 μg( n=143);B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0.2 mg联合hCG 2 000 U进行双扳机( n=96)。比较两组患者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等。 结果:两组成熟卵率、正常受精率、第3天胚胎形成率、第3天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的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为1.40%(2/143),高于B组[0(0/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新鲜及解冻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双扳机与hCG扳机比较,卵母细胞、胚胎质量、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双扳机似乎有减少OHSS发生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子宫及卵巢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子宫体积、卵巢体积(OV)、子宫内膜厚度(ET)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为PCOS的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育龄期女性53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PCOS患者不同停经时间和促排卵治疗后是否排卵进行分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PCOS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OV、ET、卵巢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I)以及治疗周期中注射绒促性素前后、排卵后7 d上述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子宫体积、RI、PI均低于对照组[(30.28 ± 11.37)cm 3比(38.41 ± 13.02)cm 3、0.31 ± 0.04比0.73 ± 0.09、0.86 ± 0.24比1.16 ± 0.32],OV、ET、PSV均高于对照组[(15.04 ± 3.06)cm 3比(6.35 ± 1.32)cm 3、(1.32 ± 0.41)mm比(0.64 ± 0.16)mm、(12.27 ± 2.83)cm/s比(9.37 ± 1.5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不同停经天数的各组PCOS患者子宫体积、O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停经10 ~ 15 d组、停经16 ~ 30 d组、停经31 ~ 90 d组、停经>90 d组患者ET和PSV随停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RI和PI随停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促排卵治疗后,53例PCOS患者中,48例促排卵成功,5例促排卵失败。促排卵成功组患者在注射绒促性素日、黄体中期时,OV、ET、PSV低于同时期促排卵失败组,子宫体积、RI、PI高于同时期促排卵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注射绒促性素日,促排卵成功组ET、RI、PI均低于黄体中期,PSV高于黄体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子宫体积、OV、ET、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检查PCO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 CI 0.795 ~ 0.968)、灵敏度(95.0%)和特异度(80.2%)均高于单一检查( P<0.05)。 结论:子宫体积、OV、ET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有利于观察PCOS患者卵巢功能情况和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发育潜能,对PCOS患者病情的评估、指导临床诊疗有良好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