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性转化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 of ovary,MCTO)是最常见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通常为良性,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其可能发生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MT-MCTO多见于绝经后期女性,由于其罕见性,目前尚缺乏标准的诊治方案.报告1例77岁MT-MCTO为鳞状细胞癌Ⅱ B期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在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接受1个疗程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方案化疗.然而,由于患者身体情况无法耐受进一步治疗,随访术后半年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双侧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剥除术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情况及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1年11月本院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的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62例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第2~3天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卵泡数(AFC)、血清抑制素B(INHB)],基础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黏液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血清AMH、INHB及AFC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成熟性畸胎瘤患者AFC水平低于术前(P<0.05),AMH、INHB水平与术前无差异(P>0.05);患者血清FSH、E2、RI、PI水平均低于术前,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于术前(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术后AMH、AFC、INHB与RI、PI水平均呈正相关,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双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术后生育评估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安全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在免电热条件下行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单孔腹腔镜组(A组, n=60)和多孔腹腔镜组(B组, n=6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手术前后窦卵泡计数(AFC)变化。 结果:(1)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预定手术,A组无中转多孔腹腔镜病例,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及术后转重症医学科治疗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患者双侧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侧( P=0.008)。A组、B组术中标本取出时间分别为(9.70±3.68)min、(19.36±1.9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464, P<0.001)。A组、B组剥除畸胎瘤后卵巢缝合时间分别为(22.77±7.90)min、(14.68±6.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057, P<0.001)。(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B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41±0.16)分、(1.86±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659, P<0.001)。(3)术后随访6个月,A组1例出血并脐部切口中等量渗液,余所有病例切口均达I/甲级愈合,对切口美容均满意。无出院1个月内再住院病例。两组术后彩超检查均未发现畸胎瘤复发。两组术前AFC、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术后第1次月经期第2~3天A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AF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免电热条件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取出标术更具优势,利于保持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值得推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介入室诊治的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35例,根据纳入标准最终23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1、3、6个月消融病灶的缩小率;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第1、3、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 2)、抗苗勒管激素(AMH)变化。 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完全消融率100%;术后1、3、6个月消融病灶的缩小率分别为(29.95±13.89)%、(51.45±17.62)%、(73.82±23.63)%;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前,术后3 d,术后1、3、6个月患者血清FSH、LH、E 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起源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神经细胞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枢/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是WHO Ⅱ级伴神经元分化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发生于脑室内,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可发生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神经细胞瘤非常罕见。该文报道1例27岁女性起源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神经细胞瘤。镜下肿瘤由一致的小圆细胞构成,位于纤丝背景内,并与衬覆室管膜样细胞的囊肿相邻。免疫表型: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神经元核抗原及神经胶原酸性蛋白阴性,Ki-67阳性指数1%。细胞遗传学分析未发现染色体1p及19q共缺失。中枢神经系统外神经细胞瘤非常罕见,大多起源于畸胎瘤,相较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肿瘤,两者免疫表型存在轻度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癌变为小细胞癌混合鳞状细胞癌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癌变(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ovarian mature cystic teratoma,MCT)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灶区伴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混合鳞状细胞癌变(小细胞癌约占60%,鳞状细胞癌约占40%)。本例小细胞癌区域CD56、突触素阳性以及Ki-67阳性指数高表达至80%,p40、细胞角蛋白(CK)5/6阴性,提示神经内分泌癌分化;鳞状细胞癌癌变区域p40、CK5/6阳性,CD56、突触素阴性;两种癌变区域p53及p16均阴性。该疾病主要与宫颈或阴道的鳞状细胞癌、胃肠道低分化腺癌、泌尿系统的尿路上皮癌、呼吸道及胃肠道小细胞癌转移、卵巢粒层细胞瘤相鉴别。此病以手术全切除为主,术后辅以系统性放、化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巢转移瘤合并原发瘤二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卵巢转移瘤合并原发瘤(ovarian metastatic malignancy with primary tumor,OMMPT)是一种罕见现象,指卵巢转移瘤伴发卵巢原发性肿瘤。本组1例为卵巢转移性结肠腺癌伴成年型颗粒细胞瘤(AGCT),另1例为子宫体子宫内膜样癌(EC)转移至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CT),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和原发性卵巢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探讨卵巢成熟型囊性畸胎瘤(MCT)恶变为鳞状细胞癌(SCC)和原发性卵巢鳞状细胞癌(PO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回顾性分析5例卵巢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并对其中1例POSCC进行二代测序(NGS),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征。5例OSCC(4例卵巢MCT恶变为SCC、1例POSCC)患者年龄为43~68岁。累及双侧卵巢者1例,左侧者1例,右侧者3例。肿瘤常规镜检组织学示4例由卵巢MCT和浸润性SCC等两种成分构成,1例仅见SCC成分,周围未见伴发病变。免疫表型示5例癌组织p40、细胞角蛋白5/6(CK5/6)、p63均为阳性,2例p53阳性,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指数为30%~50%。1例POSCC的NGS检测存在12个体细胞突变,其中3个具有明确或潜在临床意义,包括BRCA1基因(p.G263fs)、TP53基因(p.R273C)、ERBB2基因(拷贝数扩增)。4例患者行卵巢癌减灭术,1例行卵巢癌根治术,术后辅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随访3~10个月,3例死亡,1例存活,1例失访。OSCC发病率低,主要来源于畸胎瘤恶变,POSCC罕见。OSCC治疗以完整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临床进展迅速,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子宫体子宫内膜样癌转移至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发生在卵巢的瘤对瘤转移较罕见,现报道1例子宫体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转移至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MCT)。患者女,55岁。绝经后阴道出血2个月余。大体检查:宫体内膜粗糙、增厚,面积5.2 cm×3.5 cm,厚0.8 cm;右侧卵巢大小5.5 cm×5.0 cm×4.5 cm,切面呈单房囊性,囊内充满油脂、毛发及一头节,囊内壁见一灰白结节样隆起,大小0.9 cm×0.8 cm×0.5 cm,切面呈囊实性,灰白,质中。镜下观察:右侧卵巢符合MCT,灰白结节符合子宫EC转移至卵巢MCT内;子宫体符合EC。免疫表型:右卵巢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波形蛋白、PAX8均阳性,p53野生型,Ki-67阳性指数为1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前影像学指标、肿瘤标志物与儿童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指标预先判断儿童卵巢肿瘤良恶性对选择手术方案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166例卵巢占位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手术年龄为(6. 03±4. 24)岁;146例为良性肿瘤,作为良性组,手术年龄为(6. 00±4. 22)岁,78. 1 %(114/146)的患儿有临床症状;20例为恶性肿瘤,作为恶性组,手术年龄为(6. 40±3. 67)岁,95. 0%(19/20)的患儿有临床症状。对患儿基本信息、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肿瘤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肿瘤直径和占位性质)、实验室指标、肿瘤良恶性以及最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儿均接受了开放或腹腔镜下单纯肿瘤剥除术或肿瘤及同侧卵巢、附件切除术。其中,急诊手术31例,择期手术135例;保留卵巢手术84例,切除患侧卵巢手术82例。①影像学检查提示实质性占位16例[9. 6% (16/166)],囊实性占位87例[52. 4% (87/166)],囊性占位60例[36. 1%(60/166)],另有3例[1. 8%(3/166)]在术前未明确占位性质,恶性肿瘤术前影像学更多地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瘤直径为(7. 25±4. 78)cm,良性组肿瘤最大直径为(6. 34±3. 94) cm,恶性组为(13. 71±5. 40 )cm,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提示肿瘤大小与肿瘤良恶性存在显著相关。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得出影像学肿瘤直径评估恶性肿瘤的阈值为8. 75 cm。在45例肿瘤直径>8. 75 cm的患儿中,恶性18例,良性2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01)。另外,未扭转卵巢肿瘤中恶性肿瘤直径也显著大于良性肿瘤,(13. 71±5. 40)cm比(8. 21±13. 5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1)。②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提示恶性肿瘤患儿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AFP)、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和(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明显上升。③病理诊断提示恶性组病理类型包括未成熟畸胎瘤、卵黄囊瘤、颗粒细胞瘤和无性细胞瘤。良性组病理类型包括成熟畸胎瘤、单纯囊肿、滤泡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黄体囊肿、海绵状血管瘤、间皮包涵囊肿和坏死卵巢。恶性组和良性组比较:良性组患儿有66例接受了卵巢切除术,43例患儿存在卵巢扭转且均为良性肿瘤( R=-0. 222, P=0. 002)。 结论:术前卵巢占位患儿的相关影像学指标、肿瘤标志物对占位的良恶性评估有一定提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