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必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本刊是科技类学术期刊,属于内科学范畴.根据办刊宗旨,收录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慢性骨病、骨关节病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与治疗新技术、新进展方面的学术论文.暂不发表科普类、护理类、管理类及与骨质疏松内容无关的文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人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牛眼图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病人的左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收治的pSS病人30例作为pSS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升主动脉内径(Ao-Asc)、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应用STI技术获取病人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两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2C)、三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3C)、四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4C),获取两组受检者牛眼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S组Ao-Asc、AOD、LAD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LVEDD、LVE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 组 LV-GLS、GLS-A2C、GLS-A3C、GLS-A4C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S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1).牛眼图提示pSS病人心肌功能受损.结论:STI牛眼图能早期量化评估pSS病人左心功能,心功能受损可能与心肌炎或心肌缺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要点解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着重阐述了在骨质疏松症诊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进展,包括:医学数字化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与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联合和序贯治疗方案;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及再骨折预防的临床措施;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期间的监测.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拟痛经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拟痛经方对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患者经期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66 例寒凝血瘀型P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每组各有 2 例脱落病例,最终每组患者各有 31 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痛经方治疗.进行连续 3 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寒凝血瘀型PD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腹冷痛、畏寒肢冷、经色紫黯、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G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痛经的总有效率为 93.55%,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痛经方治疗寒凝血瘀型PD患者,可缓解疼痛程度,并改善其中医症状,降低患者血清PGF2α的水平,该方治疗寒凝血瘀型PD效果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论脾为之卫治疗骨质疏松症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易引发骨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已经成为亟待研究并解决的一个健康问题.本文通过阐释对POP的中医认识,提出POP与中医理论中的骨痿最为相似,并引出其发病机制与脾虚相关,进而提出"脾为之卫"理论.文章梳理了"脾为之卫"理论源流及理论内涵,脾为之卫,即脾作为后天之本,通过运化水谷精微之悍气,生成卫气来行使维护机体的功能,即人体之免疫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血液以充养肾精,精生髓,髓居骨中,影响POP的发生、发展与防治;另外治痿者独取"阳明",从"阳明"之意的三方面分别加以论述脾为之卫对POP防治的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探讨脾为之卫在POP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对临床治疗POP带来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临床疗效.方法:POP患者共计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比较 2 组患者的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钙(Ca)、血磷(P)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的AL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Hb、ALB水平及骨密度均提高,三个指标相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OP用调补脾肾中药复方治疗效果明确,能有效调节ALP、Hb、ALB水平,提高骨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由骨免疫学探讨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峻,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逐渐攀升,目前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之一,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加快骨质流失,主要表现为疼痛、易发生骨折,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骨免疫学着重于骨骼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被激活的淋巴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参与骨重塑的过程.中医药临床应用广泛,对PMOP治疗效果明显.本文基于骨免疫学,介绍中医药对骨代谢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PMOP的作用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准备是否一定需要碘剂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碘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前准备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最初的应用是基于错误的理论。抗甲状腺药物出现后替代碘剂成为了预防围手术期甲状腺危象的主要药物。如今,术前应用碘剂的目的是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但该作用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文就术前碘准备的应用起源、作用机制、循证医学证据及应用现况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准备并非必须使用碘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癌伴下腔静脉全程癌栓综合治疗完全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 男性,38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发现肝脏占位1周”于2021年4月20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患者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进行性加重。1周前外院腹部超声检查、腹部增强CT检查和PET-CT检查结果提示肝脏6段占位伴下腔静脉癌栓,左侧腹内斜肌转移。既往慢性乙肝病史10年余,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冶游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右叶见低回声占位,考虑恶性可能性大。腹部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1)肝脏6段占位性病变,考虑原发性肝癌;(2)肝右静脉、下腔静脉及双侧肾静脉近段充盈缺损、明显强化,考虑癌栓形成;(3)腹水(图1)。PET-CT检查结果显示:(1)肝脏6段占位,代谢明显升高,考虑原发性肝癌;(2)下腔静脉全程充盈缺损伴代谢升高,考虑癌栓形成;(3)左侧腹内斜肌(L3层面)见结节状异常高代谢,考虑转移。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乙肝病毒DNA为1.12×10 4 U/ml;AST为376.5 U/L,ALT为106.3 U/L;甲胎蛋白为87.43 μg/L。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1)原发性肝癌,中国肝癌分期(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CNLC)-Ⅲb期;(2)慢性乙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LR、PLR和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根治术患者78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拟行肝癌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治疗的肝脏良性疾病手术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计算NLR、PLR值;利用公式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算SII;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分级等指标,并对观察组患者NLR、PLR和SII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治疗后进行18个月随访,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记录两组患者NLR、PLR、SII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7.48±1.21)、PLR(25.31±4.23)、SII(452.98±43.69),均高于对照组NLR(2.35±0.96)、PLR(10.49±2.44)、SII(253.23±25.31)( t=6.391、5.328、8.562, P<0.05);观察组NLR、PLR、SII水平与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AFP、肝功能分级有关( 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18个月,存活患者55例,死亡23例。存活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4.39±1.46)、PLR(15.93±4.39)、SII(275.69±21.53),低于死亡组NLR(13.59±2.49)、PLR(53.29±6.41)、SII(574.67±46.39)( t=7.398、4.395、6.781,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NLR、PLR、SII水平与患者治疗预后呈负相关( r=-0.693、-0.771、-0.709, P<0.05)。 结论:NLR、PLR、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监测其表达水平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