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1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5年以上随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5年以上随访结果评价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1N0M0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的多灶性T1N0M0期PTC患者68例,分别于消融术后1、3、6、12、24、36、48、60个月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超声特征及消融参数,分析热消融治疗多灶性T1N0M0期PTC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5年以上随访,共有11例(16.18%)患者复发,57例(83.82%)患者未复发,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消融术后复发与患者临床特征、超声表现及消融参数均无显著相关(P>0.05).复发患者中,1例选择观察,2例选择甲状腺全切术,其余8例均成功接受二次消融,均无不良反应.结论:T1N0M0期多发PTC的消融治疗安全有效,5年以上随访复发率为16.18%,消融不影响复发患者的二次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管出血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作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胰管出血(haemosuccus pancreaticus,HP)较少被报道。因出血的间歇性和缺乏标准化诊断方法,胰管出血常常被误诊,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中,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胰管出血的治疗方式除血管栓塞及手术治疗外,EUS引导下血管治疗作为新兴治疗方式,也逐渐被用于临床,有很大潜力成为后续的首选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在开腹肝脏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LSQLB)与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开腹肝脏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21年2月至10月择期行开腹肝脏手术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LSQLB组(L组, n=21)和TAPB组(T组, n=21)。两组均在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L组行超声引导下右侧LSQLB,T组行右侧肋缘下TAPB,随后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两组患者切皮前(T 0)、切皮即刻(T 1)、肝脏探查时(T 2)、缝皮时(T 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的使用量;记录术后2、8、16、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48 h镇痛泵的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术后肌力减退(阻滞侧下肢肌力≤4级)、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L组在T 1、T 2、T 3的MAP和HR低于T组(均 P<0.05),术中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用量少于T组(均 P<0.05),术后2、8、16、24 h的VAS评分低于T组(均 P<0.05),术后48 h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次数少于T组(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肌力减退、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LSQLB用于开腹肝脏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痛效果更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甲胎蛋白阴性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及增强MRI诊断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占位病变的准确性及穿刺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超声科行穿刺活检AFP阴性的肝占位患者资料共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25~67(51±3)岁,血AFP在正常范围内,比较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和MRI两者之间的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并记录穿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 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本组59例病例,其中恶性病变占54.2%(32/59),良性病变占45.8%(27/59),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而增强MRI分别为96.9%和81.5%。穿刺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腹、盆腔出血、感染、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和增强MRI对诊断AFP阴性肝占位病变均安全,但超声更准确,当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且缺乏特异性、增强影像学诊断存在不确定性时,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更有利于明确病灶的性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年8月—2020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CSP患者112例,均采用UAE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患者年龄22~42(32.79±5.16)岁,剖宫产次数1~3[1(1,2)]次,停经时间29~90(50.14±13.50)d。依据超声检查以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2016)相关标准分为3组:Ⅰ型组20例,Ⅱ型组55例,Ⅲ型组37例。观察患者术后近期(≤3个月)和远期(>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不同分型组间比较。结果:3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剖宫产次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患者均顺利完成UAE及清宫手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发热22.3%(25/112),下腹疼痛49.1%(55/112),恶心、呕吐33.9%(38/112),穿刺部位皮肤淤青29.4%(33/112),尿潴留15.2%(17/112),下肢麻木3.6%(4/112)。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月经量减少19.6%(22/112),闭经2.7%(3/112),宫腔粘连1.8%(2/112),坐骨神经损伤0.9%(1/112)。术后发热率Ⅰ型组为50%(10/20)、Ⅱ型组为12.7%(7/53)、Ⅲ型组为21.6%(8/37),Ⅰ型组高于Ⅱ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Ⅲ型组与Ⅰ型组和Ⅱ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组间其他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UAE虽为微创操作,其术后并发症问题不容忽视:下腹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月经量减少是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Ⅰ型组发热率高于Ⅱ型组发热率,其余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个体化肺复张策略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指导肺复张与传统肺复张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65岁,BMI 18~30 kg/m 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传统肺复张组(R组)和肺部超声指导肺复张组(LUS-R组),每组40例。记录入手术室时(T1)、全麻拔管后30 min(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的肺部超声检查评分(lung ultrasound score, LUS);采集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s, CC16)水平;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xygen index, OI);计算插管后10 min(t1)、手术结束前10 min(t2)的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 C dyn);记录肺复张总次数,肺复张总时长,肺复张时血压下降幅度超过术前20%的次数,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气管插管拔管的时间),液体出入量,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PPC)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T2、T3时LUS较T1时均升高( P<0.05)。R组中,T4时LUS较T1升高( P<0.05);LUS-R组中,T4时LUS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T4时LUS均降低( P<0.05)。两组患者T2、T3时OI较T1时均降低( P<0.05),T4时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T3、T4时OI均增加( P<0.05)。两组患者t2时较t1时C dyn均降低( 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时C dyn增加( P<0.05)。两组患者T2~T4时血清CC16水平较T1时均升高( P<0.05)。与R组比较,LUS-R组T2~T4时CC16水平均低( P<0.05)。LUS-R组的肺复张总时长及肺复张时血压下降幅度超过术前20%的次数较R组少( 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总次数、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液体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2天、术后第5天两组PP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LUS-R组较R组发生率低。 结论:在老年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中,肺部超声指导肺复张可以改善肺部氧合、提高C dyn、降低PPC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直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峰值应变指数引导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TRTE)结合峰值应变指数(PSI)引导前列腺活组织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TRTE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RTE检查,对可疑病灶测定PSI,并行TRTE结合PSI引导靶向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再行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比较两种活组织检查术的诊断结果。以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式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及PSI。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确定PSI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界值。比较常规超声与TRTE结合PSI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比较TRTE结合PSI引导下与系统性穿刺术活组织检查穿刺点阳性率,并分析TRTE评分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80例患者中,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45例(56.25%),前列腺良性病变35例(43.75%)。45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经TRTE结合PSI引导靶向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检出前列腺癌42例(93.33%),经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检出前列腺癌38例(84.44%);两种方式穿刺活组织检查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0, P=0.180)。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PSI均高于前列腺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5.28、14.93,均 P<0.05)。绘制ROC曲线,AUC为0.857(95% CI 0.772~0.941),确定5.68为PSI最佳临界值,当PSI≥5.68诊断为恶性,PSI<5.68诊断为良性。TRTE结合PS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11%、94.29%、92.50%,均高于常规超声(73.33%、68.57%、7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80例患者通过TRTE结合PSI检查共发现可疑病灶89个,对每个可疑病灶进行2针靶向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共穿刺178针,其中88针为前列腺癌,穿刺点阳性率为49.44%;随后进行10针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共穿刺800针,其中203针为前列腺癌,穿刺点阳性率为25.38%;TRTE结合PSI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穿刺点阳性率高于系统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34, P<0.05)。在前列腺癌患者中,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TE评分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 r=0.618, P<0.05)。 结论:TRTE结合PSI引导靶向性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提高穿刺点阳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离体猪心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离体猪心的可行性,观察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的效果。方法:实验一:将6只离体猪心按照冷冻消融时间分为1 min组、3 min组和5 min组(各2只),均以100%功率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冷冻消融结束后测量超声图像、实体解剖的冰球大小及冷冻冰球融化后坏死区大小。实验二:将离体猪心分为冷冻消融组和射频消融组(各3只),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冷冻功率100%,射频功率40 W,均消融1 min后,观察比较两种消融方式完全坏死区及不完全坏死区的范围。结果:实验一:冷冻消融时间1 min组超声测量冰球短径为(8.00±0.84)mm,实体测量冰球短径为(8.38±1.19)mm,实体测量坏死区短径为(8.35±0.83)mm;3 min组超声测量冰球短径为(19.4±0.28)mm,实体测量冰球短径为(19.03±0.33)mm,实体测量坏死区短径为(19.16±0.25)mm;5 min组超声下测量冰球短径为(26.4±2.54)mm,实体测量冰球短径为(26.01±0.24)mm,实体测量坏死区短径为(24.82±0.25)mm。对上述数据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区组因素b(冷冻时间1 min、3 min、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05.884, P<0.001),进一步行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处理因素k(测量方式包括超声图像测量、实体解剖的冰球测量及冷冻冰球融化后坏死区测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470, P=0.635)。实验二:射频消融组不完全坏死带占射频消融区半径比例为0.64±0.01,冷冻消融组不完全坏死带占消融区域半径比例为0.26±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可以认为冷冻消融的不完全坏死区小于射频消融。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范围可控,消融区域超声图像评估较为准确,不完全坏死区小,在心脏消融方面可能有潜在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纵隔及腹腔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内镜声像图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预测纵隔及腹腔恶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以期为精准施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needle aspiraiton,EUS-FNA)提供更多依据。方法:2016年9月—2021年2月间,因纵隔或腹腔淋巴结肿大,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行内镜超声检查,经EUS-FNA病理和(或)外科手术病理及至少6个月随访明确淋巴结良恶性质的83例连续病例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恶性淋巴结组( n=56)和良性淋巴结组( n=27),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超声内镜下恶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方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组间比较 P<0.10的指标有淋巴结短轴长度、短长轴长度比、形态构成、边界是否清晰、淋巴门是否消失、回声是否均一、生长方式构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短轴长度>10 mm( P=0.021, OR=9.751,95% CI:1.407~57.573)、边界清晰( P=0.009, OR=20.587,95% CI:2.149~197.251)、淋巴门消失( P=0.019, OR=28.502,95% CI:1.725~470.864)、簇状聚集生长方式( P=0.004, OR=45.539,95% CI:3.429~604.822)、部分融合生长方式( P=0.004, OR=50.012,95% CI:3.497~715.266)是超声内镜预测纵隔及腹腔恶性淋巴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内镜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纵隔及腹腔良恶性淋巴结,超声内镜下淋巴结具有短轴长度>10 mm、边界清晰、淋巴门消失、簇状聚集或部分融合生长方式的特征时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应优先行EUS-FN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的药效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神经(PENG)阻滞的药效学。方法:择期行髋部手术全麻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抬髋15°时VAS评分>4分。麻醉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行PENG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初始容量为15 ml,容量梯度为1.2 ml,注药后30 min对患者进行VAS评分,若VAS评分≤3分,视为阻滞有效,下一例患者降低一个容量梯度,否则升高一个容量梯度,直到获得7个有效-无效交叉波形。采用probit法计算0.375%罗哌卡因用于PENG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EV 50)、95%有效容量(EV 95)及其95%可信区间( CI)。 结果:0.37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PENG阻滞的EV 50及其95% CI为11.36( 9.41~12.64) ml,EV 95及其95% CI为14.19(12.80~25.07) ml。 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的EV 50为11.36 ml,EV 95为14.19 m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