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的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估现有分期系统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应用价值,构建双打击MM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回顾性纳入MM患者446例,将其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95例)和验证组(1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预后情况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M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分层预测价值.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OS的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预后模型,采用C指数评估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ISS和D-S对MM患者的OS和PFS分层预测效能不高(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位OS和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ouble-hit、LDH、ISS评分均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构建包含上述4个独立预后因素的Nomogram预后模型,对其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训练组与验证组中预测OS与实际OS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现有分期系统对MM的生存预测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建立以Double-hit细胞遗传学异常为基础的Nomogram预后模型具有对OS良好的预测价值,或可用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术患儿营养状况评估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营养状况差不仅会对机体生长发育造成不可逆损伤,还会影响临床预后。尽管近年来临床对儿童营养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管理流程不断完善,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手术患儿因面临疾病和手术的双重打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仍然较高,且手术患儿营养管理的不足可能加重这一趋势。本文介绍手术患儿营养状况、营养筛查工具的使用以及营养评估方法,以提高小儿外科医生对手术患儿营养状况的关注,加强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营养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初诊双打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检测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MM患者146例1q21扩增及17p缺失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Ⅲ期合并1q21扩增和/或17p缺失定义为双打击MM组,共42例,非双打击MM组104例。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双打击组β 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酐、血钙、骨髓浆细胞比例、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分组高危型者比例均较非双打击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6.636、-3.789、-5.116, t=2.288, Z=-5.091,χ 2=32.489,均 P<0.05);双打击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为(75.14±20.65)g/L,低于非双打击组的(88.21±26.31)g/L( t=-3.187, P=0.002)。146例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42.7%,非双打击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51.4%,双打击组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000, P<0.001)。42例双打击患者中,19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12.3%,23例患者采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4年生存率为25.4%,两种治疗方法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非双打击相比,双打击MM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严重,4年生存率更低,硼替佐米可能无法改善双打击MM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关注电烧伤所致精神障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电烧伤是一种特殊原因烧伤,其损伤机制复杂,是烧伤救治的难点之一。电烧伤不仅严重毁损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同时显著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许多电烧伤患者饱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使治疗难度增加,康复时间延长。有的患者虽然躯体损伤得到了良好修复,但因伤后精神障碍而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因此,电烧伤的诊疗除了重视患者躯体损伤修复,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现状、挑战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多发性骨髓瘤的生物学异质性使患者临床预后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预后因素进行危险度分层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相当关键。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预后标志物不断更新,从最初的Durie-Salmon分期和国际分期体系(ISS)到细胞遗传学和荧光原位杂交,并进一步随着基因表达谱和二代测序、蛋白质组学和糖代谢组学领域的发展逐渐深入。但日新月异的技术和临床实际应用仍存在一定偏差,"双打击"或"三打击"骨髓瘤的提出,在识别超高危患者上有一定优势,相信未来随着更多预后分子标志和用于治疗反应预测标志物的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的精准预后分层将日益成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异性抑制海马CA1区GABA能神经元NLRP3表达对小鼠TBI后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NLRP3)基因敲除对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4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NLRP3 flox/flox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对照病毒组(SV组)、假手术+GABA能神经元 NLRP3基因特异性敲除组(SG组)、TBI+对照病毒组(TV组)及TBI+GABA能神经元 NLRP3基因特异性敲除组(TG组),每组12只。其中,TV组、TG组小鼠采用自由落体法构建TBI模型,SV组、SG组小鼠仅行头皮剪开及开骨窗等外科操作、不予打击,SG组、TG组小鼠于TBI造模前21 d于海马CA1区注射腺病毒制备GABA能神经元 NLRP3基因特异性敲除模型,SV组、TV组小鼠仅于海马CA1区注射空载病毒作为对照。TBI造模后第30、31天应用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各组小鼠的认知功能,第32~36天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学习及记忆功能,第31天应用在体电生理记录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探索新物体时海马CA1区场电位。上述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海马CA1区微管相关蛋白2(MAP2)、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荧光强度,以及焦亡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GAD67双阳性神经元占总GAD67阳性神经元的百分比。 结果:与SV组、SG组比较,TV组、TG组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下降,水迷宫实验中实验阶段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下降、训练阶段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上升,海马CA1区θ、γ振荡功率在探索新物体时明显下降,海马CA1区MAP2、GAD67、PSD95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IL-18/GAD67双阳性神经元百分比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TV组比较,TG组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明显上升,水迷宫实验中实验阶段的穿越平台次数明显上升、训练阶段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下降,海马CA1区θ、γ振荡功率在探索新物体时明显上升,海马CA1区MAP2、GAD67、PSD95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IL-18/GAD67双阳性神经元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海马CA1区GABA能神经元 NLRP3基因敲除能够改善小鼠TBI后的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ABA能神经元焦亡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心肌组织自主神经活性物质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心肌组织自主神经活性物质的变化。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8~10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脊髓损伤组(18只),脊髓损伤组又分为伤后4,12,24 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观察和记录各组术后表现,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下肢运动功能。各组分别于伤后各时间点取心肌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检测心肌酪氨酸羟化酶(TH)、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术后四肢活动正常,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BBB评分均为21分。脊髓损伤组活动和进食显著减少,双下肢呈弛缓性瘫痪,无自主排泄;BBB评分伤后4,12 h均为0分,伤后24 h评分稍有升高,最高为1分。假手术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脊髓损伤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Western blot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TH和NET蛋白表达下降,AChE和ChAT蛋白表达升高( P<0.05或0.01)。RT-PCR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TH 和NET mRNA表达下降,AChE和ChAT mRNA表达升高( P<0.05或0.01)。脊髓损伤组伤后24 h与4,12 h比较,TH、NET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伤后12,24 h与4 h比较、伤后24 h与12 h比较,ChAT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大鼠高位脊髓损伤急性期心肌组织交感神经活性物质TH和NET减少,迷走神经活性物质AChE和ChAT增多,这可能与高位脊髓损伤后阻断高级中枢对心脏的交感神经支配,导致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方案治疗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中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成熟B细胞淋巴瘤2017(CNCL-B-NHL-2017)方案治疗儿童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16家医院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年龄≤18岁的HGBL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分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双打击/三打击(HGBL-DH/TH)组及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HGBL-NOS)组。2组患儿均根据CNCL-B-NHL-2017方案,并按照危险度分层化疗,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所有患儿均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以明确基因MYC、BCL-2及BCL-6重排情况。分析患儿发病时临床、病理特点,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2例患儿,发病年龄[ M( Q1, Q3)]为7(4,11)岁,男48例、女14例。临床分期Ⅱ、Ⅲ、Ⅳ期分别有11例(17.7%)、33例(53.2%)、18例(29.1%)。FISH检测结果显示4例(6.5%)为HGBL-DH;3例(4.8%)为HGBL-TH;余55例(88.7%)均为HGBL-NOS,其中18例伴MYC基因重排。HGBL-DH/TH组有7例,HGBL-NOS组有55例。B1方案13例(20.9%),B2方案3例(4.8%),C1方案37例(59.6%)和C2方案9例(14.7%)。48例(77.4%)同时联合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5例(8.0%)治疗中进展。随访时间[ M( Q1, Q3)]为43.5(36.1,53.7)个月,所有患儿的完全缓解率为91.9%(57/62)。3年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3.5%和91.9%。HGBL-NOS组患儿的3年总生存率高于HGBL-DH/TH组(96.3%比71.4%, P=0.011)。HGBL-NOS组3年无事件生存率高于HGBL-DH/TH组(94.5%比71.4%, P=0.037)。在HGBL-NOS亚组中,伴有MYC基因重排的患儿总生存率较低(100%比88.9%, P=0.0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HR=6.05,95% CI:1.96~38.13, P=0.046)是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结论:应用CNCL-B-NHL-2017方案治疗儿童HGBL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LPPS治疗肝细胞癌10年回望:永恒的理念 慎选的术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及其改进术式治疗余肝体积(FLR)不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1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偏高,远期疗效改善不明显。主要原因有:患者在短期内需承受二次肝脏外科手术的打击;FLR不足的HCC多为中晚期,术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ALPPS仅实现了外科技术上的切除,并未实现肿瘤生物学上的切除。既往研究结果证明,中晚期HCC经局部治疗实现降期后再切除,其5年生存率与早期HCC切除后相当。因此,要提高FLR不足HCC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应倡导以肿瘤生物学转化为先、FLR增生为后的双转化策略和技术。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有望大幅提高转化率。回望ALPPS治疗HCC 1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的是促使FLR快速增生的永恒理念,慎选的是高代价、高风险、远期疗效提升不理想的外科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烯醇化酶抑制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自噬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Enolase)抑制剂(ENOblock)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调控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促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60只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3-甲基腺嘌呤(3-MA)自噬抑制剂处理组(3-MA组)、脊髓损伤组及ENOblock处理组(ENOblock组),每组40只。假手术组行背部椎板切除,但不损伤脊髓。3-MA组、脊髓损伤组和ENOblock组采用改良Allen法打击装置损伤T 8脊髓,建立脊髓损伤模型。3-MA组和ENOblock组分别在伤后立即向鼠尾静脉推注3-MA(2.5 mg/kg)和ENOblock(100 μg/kg)。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向鼠尾静脉推注等剂量的等渗氯化钠溶液。伤后1,3,7,14,21 d采用BBB评分评估各组双下肢运动功能。伤后3 d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和LC3-Ⅰ比值、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和多泛素结合蛋白(p62)的表达量。伤后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损伤区域LC3-Ⅱ和Beclin-1的阳性细胞。伤后3 d 采用RT-PCR检测各组脊髓组织损伤区域Beclin-1和Enolase mRNA的表达量。 结果: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均为(21.0±0.0)分]比较,伤后1,3,7,14,21 d 3-MA组[(1.4±1.1)分、(2.4±0.9)分、(3.8±1.8)分、(7.6±1.1)分、(9.0±2.1)分]、脊髓损伤组[(0.8±0.5)分、(1.8±0.9)分、(3.6±0.9)分、(6.2±1.3)分、(8.0±0.7)分]和ENOblock组[(2.0±0.9)分、(2.2±0.8)分、(4.8±1.1)分、(10.6±1.5)分、(13.2±0.8)分]BBB评分降低( P均<0.05);伤后14,21 d ENOblock组BBB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组,伤后21 d 3-MA组BBB评分明显高于脊髓损伤组( P均<0.05)。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伤后3 d 假手术组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和p62表达量分别为0.46±0.10、0.41±0.03、0.81±0.03,3-MA组分别为0.66±0.06、0.69±0.02、0.59±0.05,脊髓损伤组分别为0.85±0.06、1.07±0.03、0.41±0.02,ENOblock组分别为0.68±0.06、0.66±0.08、0.55±0.02。与假手术组比较,脊髓损伤组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量明显升高,p62表达量明显降低( P均<0.05);与脊髓损伤组比较,3-MA组和ENOblock组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表达量降低,p62表达量升高( P均<0.05);3-MA组和ENOblock组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和p62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伤后7 d 3-MA组和ENOblock组LC3-Ⅱ和Beclin-1阳性细胞比脊髓损伤组少。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0.25±0.06、0.29±0.03)比较,伤后3 d脊髓损伤组(1.08±0.16、0.98±0.17)Beclin-1和Enolase mRNA表达量升高( P均<0.05);与脊髓损伤组比较,伤后3 d 3-MA组(0.77±0.11、0.72±0.04)和ENOblock组(0.81±0.10、0.64±0.09)Beclin-1和Enolase mRNA表达量降低( P均<0.05);伤后3 d 3-MA组和ENOblock组Beclin-1和Enolase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自噬活性明显增加,ENOblock可通过调控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元自噬并促进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