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龙岩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了解福建省龙岩市糖尿病居民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7个县市区的112个镇街中纳入社区慢性病随访管理系统的糖尿病患者10 061例作为目标调查人群.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全身检查及视力和免散瞳眼底数码照相检查.剔除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尿病病程均缺失者762例,不能窥清眼底者507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8 792例.DR诊断及分型参照2019年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单眼或双眼DR者均作为1例纳入DR患病率统计;双眼DR以程度较重眼进行DR分级.按有、无DR对受检者进行分组;以平均年龄67岁为界分为年龄≤67岁组、>67岁组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统计分析与患病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R的影响因素.结果 8 792例受检者中,检出DR 888例(10.1%,888/8 792)(DR组);无DR 7 904例(89.0%,7 904/8 792)(无DR组).与无DR组比较,DR组患者FPG(Z=-12.448)、糖尿病病程(Z=-18.936)、收缩压(Z=-4.237)、舒张压(Z=-2.881)、体重指数(BMI)≥24 kg/m2者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高血压(x2=11.450)、高血脂(x2=5.100)、肾脏疾病(x2=7.039)、糖尿病家族史(x2=5.0.25)以及是否规律用药(x2=66.03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7岁组、>67岁组分别为4 688、4 104例.年龄≤67岁组中,不同FPG水平(x2=111.754)、糖尿病病程(x2=231.658)、BMI(x2=12.404)、收缩压(x2=17.912)、是否规律用药(x2=40.727)以及有无高血脂病史(x2=6.816)、高血压病史(x2=6.775)者DR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7岁组中,不同FPG水平(x2=59.916)、糖尿病病程(x2=128.362)、收缩压(x2=5.183)、是否规律用药(x2=22.097)以及有无肾脏疾病(x2=6.251)、糖尿病家族史(x2=4.967)者DR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运动习惯、有无心脏病史、有无其他疾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间DR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7岁者,FPG[比值比(OR)=1.074,95%可信区间(CI)1.046~1.102]、糖尿病病程(OR=1.088,95%CI 1.071~1.106)、收缩压(OR=1.007,95%CI 1.001~1.013)、肾脏疾病(OR=3.617,95%CI1.268~10.320)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67岁者,FPG(OR=1.088,95%CI1.067~1.110)、糖尿病病程(OR=1.108,95%CI 1.091~1.125)、收缩压(OR=1.008,95%CI 1.003~1.013)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24 kg/m2(OR=0.934,95%CI0.908~0.965)是DR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是否规律用药、高血压、高血脂均为DR发生的可疑混杂因素.结论 福建省龙岩地区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10.1%;FPG、糖尿病病程、收缩压为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否规律用药、高血压、高血脂为DR发生的可疑混杂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冷水冲洗对FS-LASIK术后早期疼痛控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术中冷水冲洗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34名近视患者的34只眼,患者双眼均接受FS-LASIK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冷水组和室温水组,冷水组患者术中采用冷藏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室温水组患者术中采用室温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分别在手术结束时、结束后1 d、2 d及3 d记录两组患者疼痛水平.在术前和术后随访3个月过程中,测量并记录患者屈光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术后3 d时,冷水组和室温水组患者的平均疗效指数和安全指数均较高,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中冷水冲洗会影响手术结束时的疼痛程度,冷水组疼痛程度低于室温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 d、2 d及3 d疼痛评分不受术中冲洗的影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在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屈光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管FS-LASIK已成为治疗近视的主流术式之一,但术后疼痛仍然不可完全避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期间使用冷水冲洗可以减轻手术结束时的术后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伴水尾现象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34岁.因自幼双眼视力低下伴夜盲于2022年10月18日到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就诊.患者的舅舅及2个表弟也有同样的症状.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均为0.2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伴COL2A1基因突变的仅眼部表型Stickler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男,11岁.因右眼外伤(拳击伤)于2021年5月17日到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光感、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6、11 mmHg(1 mmHg=0.133 kPa).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眼泪腺导管炎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性,13岁.因左眼红3个月,疼痛、畏光1 d入院.眼科情况:右眼视力0.15 (-4.00 DS=1.0),左眼0.4(-2.75 DS/-1.50 DC×104=1.0),右眼眼压 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21 mmHg.双眼上睑外侧压痛明显,双眼上下泪小点未见明显异常,挤压泪小管及泪囊区均无分泌物排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特征、临床症状、体征、眼底造影特征和激光扫描眼底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01/2023-01确诊的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114例138眼(其中24例为双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造影(ICGA)、视野、视觉电生理检查;血化验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斑点试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白细胞抗原B27、风湿系列检查资料.结果:所有患者RPR及TPPA阳性,其他化验检查阴性,确诊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平均发病年龄44±13.1岁,男 59 例(51.8%),女 55 例(48.2%),单眼 90 例(78.9%),双眼24例(21.1%),其性别、婚姻以及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视盘充血以及后极部视网膜灰黄色混浊;FFA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黄斑周围点样弱背景荧光、视网膜血管荧光渗漏染色、视网膜RPE荧光积存以及视盘染色或强荧光;ICGA以及OCT特征主要表现为晚期后极部鳞状弱荧光,FFA与ICGA之间的关系对称一致,OCT显示玻璃体高反射点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针尖样凸起.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发病年龄平均44岁,单眼发病多见,患者性别、婚姻、职业无显著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降低,玻璃体灰白色细胞,后极部视网膜混浊增厚感、灰黄色改变,正确识别OCT、FFA、ICGA特征可以减少漏诊误诊,早期正确诊治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视觉训练改善儿童视功能异常伴视疲劳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视觉训练对儿童视功能异常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22-01/2023-04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视光中心行视觉训练的视功能异常伴视疲劳患者57例114眼,年龄8.25±1.94岁.记录患者训练前后的屈光度、视疲劳量表问卷及视功能检查,视功能主要包括Worth 4点灯检查双眼视,Von-Graefe法测量远、近隐斜视,梯度法检查AC/A,移近法测量集合近点,负镜片法测量调节幅度,交叉柱镜测量调节反应,翻转拍测量调节灵活度.根据患者视功能及视疲劳情况制定训练方案.训练1 mo分别与训练前及训练3 mo比较.结果:训练前,训练1 mo时31例患者视疲劳量表得分分别为 26.00±6.77、19.57±8.90 分(P<0.05).训练前与训练1 mo时比较,近距离隐斜度数,集合近点,左、右眼调节幅度,NRA及PRA,左、右眼及双眼调节灵活度均显著改善(均P<0.05),远距离隐斜度数及调节反应比较无差异(均P>0.05).训练3 mo与训练1 mo左、右眼调节幅度,NRA、PRA及近隐斜视比较无差异(均P>0.05).训练前及训练1 mo,低度近视患者30例(SE:-1.99±1.22 D),低度远视患者3例(SE:+1.01±0.13 D)及正视患者24例(SE:+0.25±0.11 D)的视功能参数无差异(均P>0.05).训练1 mo后部分视功能大幅提高,训练3 mo时大部分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视觉训练可有效提高视功能异常伴视疲劳儿童的双眼视功能,改善视疲劳症状,是一种简单易行且能有效缓解儿童视疲劳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OCTA评估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参数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参数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06/2022-12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209例209眼为DR组,根据分期分为DR轻度组患者115例115眼、DR中度组患者54例54眼、DR重度组患者40例40眼,单纯T2DM未合并DR患者100例100眼为No-DR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70例70眼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OCTA检查,DR组根据病变程度入组(若双眼病变程度一致,则随机取一眼进行研究),对照组和No-DR组随机一眼纳入研究.比较各组受检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长(PERIM)、FAZ横径、FAZ竖径、FAZ面积、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MFRT)、非圆度指数(AI)、FAZ周围300 μm范围内全层视网膜血流密度(FD-300)、FAZ血管线性密度(VD)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一般资料与FAZ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黄斑FAZ指标诊断DR的价值.结果:DR轻度组、DR中度组、DR重度组患者FBG、MFRT、FAZ面积、PERIM水平均明显高于No-DR组和对照组,AI、VD水平明显低于No-DR组(均P<0.05);No-DR组、DR轻度组、DR中度组、DR重度组患者Cys-C、FAZ横径、FAZ竖径明显高于对照组,FD-300血流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MFRT与年龄呈正相关(r=0.295,P=0.001);AI、VD 与年龄呈负相关(r=-0.296、-0.235,均 P<0.05);MFRT、FAZ 面积、PERIM、AI、VD 诊断D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38、0.696、0.792、0.847.结论:DM患者可出现FAZ结构及微循环改变,FAZ相关参数在诊断早期DR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眼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性,29岁.因双眼遮挡感、闪光感7 d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眼科医院,发病前有乏力、嗜睡、眩晕及头痛.10余年前患带状疱疹病史.眼科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 0.9,左眼最佳矫正视力 0.8;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6 mmHg、17 mmHg(1 mmHg=0.133 kP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双眼单视原理Q值引导LASIK治疗近视合并老视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视患病率逐年攀升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到2050 年全球近视患病率估计将达到 50%,影响全球近50 亿人[1]. 目前全球有近四分之一人口受老视的影响. 到2030 年,因人口老龄化,全球将约有 21亿老视人群;若包括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者,则罹患老视的人口比例将会更高[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