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05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其中男58例,女47例,根据结石评估结果分为结石组(n=40)与非结石组(n=65).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患者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分类树模型.结果:结石组和非结石组CT值、术中出血量、双J管留置时间、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血钙、尿pH值、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结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 值分别为4.361、2.502、6.815、12.176、24.398、15.595、6.517、2.069、6.881、4.524、3.883、4.699,均P<0.05).双J管留置时间、尿蛋白阳性、尿结晶阳性、UA为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类树模型显示,双J管留置时间是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收益图和索引图显示模型预测良好.结论:双J管留置时间、尿蛋白阳性、尿结晶阳性、UA为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相关因素,及时制定预防策略,以期降低双J管附壁结石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后两种支架管留置方法预防术后输尿管狭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研究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行腔内碎石后两种支架管留置方法对预防术后输尿管狭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于本院行手术治疗(输尿管软镜、硬镜、经皮肾镜碎石)的302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根据术后双J管留置根数分为观察组(92例,术后留置两根D-J管4~8周)和对照组(210例,术后留置一根D-J管4~8周)。对比分析两组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以及D-J管拔除后随访1年内的输尿管狭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结石患侧、结石嵌顿段、结石长径、肾积水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感染发生率、附壁结石发生率、局麻拔管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术后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9% vs. 20.5%, χ2=4.08, P=0.043)。 结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腔内碎石后留置两根F6 D-J管4~8周能有效降低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原因,以预防结石形成.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于我院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24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双J管附壁情况,分为结石阴性组(115例)和结石阳性组(125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LASSO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后双J管附壁结石的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匹配卡钳值为0.09,匹配前结石阳性组和结石阴性组的倾向性评分不均衡,匹配后两组的倾向评分总体趋势一致,大部分组间的标准差在 5%以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BUA、Cys-C、BUN、Scr、TC、TG、eGFR均为患者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七项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内部验证前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 面 积(AUC)分 别 为 0.836(95%CI:0.801~0.895,P<0.05)、0.895(95%CI:0.884~0.920,P<0.05),提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精确度.结论: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的情况发生可能由于BUA、Cys-C、BUN、Scr、TC、TG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导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同期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盂旁囊肿的初步观察(附13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初步探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同期治疗13例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盂旁囊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例肾孟旁囊肿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术前均预置双J管5~7 d,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置入肾盂,确定结石和囊肿位置后,先用200 μm钬激光光纤将结石击碎成粉末状,较大的结石碎块用套石篮取出,然后再用光纤切开集合系统微凸起的肾盂旁囊肿壁,使囊腔和集合系统相通,留置双J管,近端置于切开的囊肿内,引流4周,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19~46 min,平均(28.6±10.2)min.无继发出血、严重感染和尿外渗等并发症.1例孤立肾肾盂旁囊肿术后29 h无尿,经治疗后,36 h尿量恢复正常,复查肌酐和尿素氮均正常.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2.6±9.8)个月,上尿路结石完全清除,无囊肿复发.结论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盂旁囊肿,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手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Polaris? Loop支架管在输尿管镜碎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术后留置Polaris?Loop支架管的应用价值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38例术后留置支架管1个月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71例留置双J管(6 F/26 cm/巴德),实验组67例留置Polaris?Loop支架管(6 F/26 cm/波士顿).观察两组术后的尿白细胞、尿红细胞、支架管附壁结石、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支架管移位及断裂.两组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过度活动评分(OABSS)及疼痛视觉评分(VAPS).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产生,但实验组在IPSS、QOL、OABSS、VAPS、尿频、尿急、尿痛及支架管附壁结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白细胞、尿红细胞、支架管移位、断裂、发热及腰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双J管,实验组术后留置Polaris?Loop支架管,能减少下尿路刺激症状,减少附壁结石形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拟清热利湿排石方预防双J管留置患者结石形成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双J管又称输尿管支架管,具有支撑及引流作用,广泛用于上尿路手术、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前、输尿管狭窄等泌尿外科手术中,其能够使患者术后尿液引流通畅,引导积血、结石排出、减少感染、预防粘连、狭窄等,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简化护理操作流程[1];但置管时间过长极易引发附壁结石形成,甚至会导致拔管困难,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同时也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2-3].研究表明双J管留置6周内、6~ 12周、12周以上结石形成率分别达到了26.8%、56.9%、75.9%[4].中医药在促进术后双J管留置排石以及降低结石复发方面发挥重要优势[5].笔者自拟清热利湿排石方应用于双J管留置患者,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J管附壁结石研究进展简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双J管是泌尿外科手术后常用器材之一,其临床作用值得肯定,但是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尤其双J管附壁结石是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就双J管附壁结石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附壁结石的预防等进行详细的综述,并对术后拔管困难的问题进行分析,且对双J管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手术并留置双J管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查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情况,先后使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85例患者,其中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者49例(发生率17.2%).结石阳性组中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尿红细胞阳性、尿白细胞阳性、尿结晶阳性和留置时间>4周者所占比例均高于结石阴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OR=2.198,P=0.036)、蛋白尿(OR=2.017,P=0.029)和双J管留置时间>4周(OR=2.426,P=0.015)是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蛋白尿和留置时间延长是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附壁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中需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双J管附壁结石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同期局麻下处理双J管膀胱端附壁结石致拔管困难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输尿管双J管膀胱端附壁结石致拔管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20年5月26例因双J管膀胱端附壁结石导致拔管困难的临床资料.双J管放置时间1~18.5月,中位数8.75月.奥布卡因凝胶尿道局麻,先尝试经膀胱镜(或纤维膀胱镜)用异物钳将肾端猪尾环拉出尿道口,反复向尿道注入奥布卡因凝胶并保持一定张力持续缓慢牵拉双J管;如此方法失败,以肾镜代膀胱镜用大口径异物钳反复钳夹双J管表面附壁结石,将结石夹碎后取出双J管;如仍失败,经尿道膀胱镜(或纤维膀胱镜)下钬激光碎石,将双J管表面结石粉末化击碎后取出双J管.结果 26例均局麻下一期拔除双J管,其中6例奥布卡因凝胶充分尿道局麻后取出,11例大口径异物钳夹碎双J管表面结石后取出,9例行钬激光碎石后取出.手术时间6~51 min,(20.6±8.1)min.无严重并发症.拔管后2周均复查泌尿系超声,未见肾积水或残留结石.结论 双J管膀胱端附壁结石致拔管困难可以局麻下一期治疗,必要时使用大口径异物钳或钬激光碎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尿路净1号治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尿路净1号治疗输尿管软镜(F-URS)钬激光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68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行F-URS钬激光碎石术后3d均常规予头孢唑肟钠粉针3.0 g,2次/d,静脉滴注抗感染.术后第4天起至拔除双J管,对照组患者每日确保饮水2000 mL,治疗组予尿路净1号并嘱患者每日确保饮水2000 mL(含药液体积).置双J管后1、4周及拔双J管后1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USSQ)的填写,以评估两组患者下尿路症状、感染情况、躯体疼痛症状等;此外,对两组患者拔管后双J管附壁结石进行称重、分级.结果:共脱落14例患者,最终有效病例共54例,两组各27例,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双J管后1、4周,治疗组在改善下尿路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拔双J管后1周,治疗组肉眼血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置双J管后1周,治疗组尿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置双J管后4周及拔双J管后1周,治疗组尿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置双J管后1、4周,治疗组躯体疼痛症状显著改善(P<0.05,P<0.01);两组患者双J管附壁结石分级分布及重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尿路净1号可以明显改善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F-URS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引起的下尿路症状、感染情况、躯体疼痛症状等,减少双J管附壁结石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