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链非编码RNA在七氟醚诱导的神经毒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基因表达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研究表明七氟醚暴露可能导致发育期神经毒性和随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远期行为的异常,这可能与多种机制促进神经元凋亡和抑制神经发生有关,其中lncRNA在上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lncRNA的分类、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简要介绍其在七氟醚诱导的神经毒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lncRNA有可能作为神经系统毒性的生物标志物,进一步探讨七氟醚对神经系统的可能损伤及潜在机制可为临床麻醉药物毒性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学龄前期儿童屏幕依赖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长时间的屏幕暴露对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如果得不到早期发现并进行干预,这些不良影响可能会持续存在于儿童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学龄前期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此年龄段大量的屏幕暴露对神经系统的不良损害应该受到重视。该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儿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现状、屏幕依赖障碍的定义,重点综述长时间屏幕依赖对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具体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探讨有循证医学的早期干预措施,旨在为学龄前期儿童科学地使用电子屏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调节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药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前,婴幼儿、新生儿甚至是胎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或检查已不鲜见。部分全身麻醉药物可通过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突触传递障碍等方式导致远期认知和学习记忆功能缺陷的相关研究已有报道。因此,研究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及其相关干预药物的开发对于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十分重要。文章更新汇总了目前有关调节全身麻醉药物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的药物研究进展,这些药物可通过减轻细胞凋亡、突触损伤、海马神经元破坏、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激活保护神经细胞通路等方式缓解全身麻醉药物诱导的神经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平足蛋白及其受体CLEC-2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平足蛋白是一种分子量约40 kDa的Ⅰ型跨膜糖蛋白,血小板新型活化受体C型凝集素样受体2(CLEC-2)是平足蛋白的内源性受体.平足蛋白与CLEC-2相互作用在维持胚胎发育期脑血管完整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平足蛋白与CLEC-2相互作用参与诱导血小板活化、促进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平足蛋白和CLEC-2在炎症和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本文综述平足蛋白及其受体CLEC-2参与神经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朱砂体内汞暴露与幼鼠记忆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朱砂(α-HgS)是传统矿物类中药材,作为重镇安神药,常配伍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风.但因其含有大量汞元素,对正处于发育期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危害,极可能造成严重的记忆功能障碍.本研究以幼年大鼠为对象,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朱砂,每日1次,连续14周;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监测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血汞暴露量;利用HE染色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考察与记忆相关的组织结构病变与功能改变;通过相关性分析揭示朱砂和记忆功能障碍之间的剂量-血汞暴露量-毒性效应关系.结果显示,大鼠血汞暴露量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式增高;灌胃14周后,高剂量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出现核固缩、排列紊乱等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平台与目标象限潜伏期显著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且朱砂剂量与血汞暴露量间、血汞暴露量与记忆功能障碍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幼年大鼠长期超量摄入朱砂,会增高体内汞暴露水平,破坏海马组织正常形态结构,导致记忆障碍.本研究为含朱砂儿童专用制剂临床使用的潜在汞中毒风险预警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蒙古黄芪皂苷对铅暴露致发育期大鼠神经炎症与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探讨蒙古黄芪皂苷对铅暴露致发育期SD大鼠神经炎症及肠道菌群紊乱的干预效果.方法 40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G)组,铅染毒(LE)组,皂苷低、中、高剂量干预(SL、SM、SH)组,相应干预4周后,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大鼠血铅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盲肠内容物中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果 与CG组比较,其余各组血铅水平均升高,LE组海马中TNF-α、IL-6和IL-1β水平升高,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显著改变,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降低,罗姆布茨菌属、布劳特氏菌属、毛罗菌科_UCG-001菌属相对丰度减少,而瘤胃球菌属、普雷沃菌科_UCG-001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5).与LE组比较,SL、SM组血铅水平降低(P<0.05),SL组海马IL-6水平、SM组IL-1β及SM、SH组海马TNF-α、IL-6水平降低(P<0.05),SL、SM组β多样性及SM组α多样性显著改善,SM组Simpson指数升高(P<0.05),SH组、SM组瘤胃球菌属、普雷沃菌科_UCG-001菌属相对丰度减少(P<0.05),SM组罗姆布茨菌属、毛罗菌科_UCG-001菌属、布劳特氏菌属及SL组布劳特氏菌属相对丰度均增加(P<0.05).SM组比SH组增加罗姆布茨菌丰度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 蒙古黄芪皂苷可有效抑制铅致发育期大鼠海马中的神经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的紊乱,且中剂量干预效果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七氟醚对发育期大脑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暴露于七氟醚后导致广泛的神经元凋亡、神经退行性变等,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学习记忆和认知障碍及远期行为异常[1,2];部分学者也在探究可能减轻七氟醚诱导发育期神经毒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骨形态发生蛋白2/4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超家族,在心、神经、软骨的发育以及出生后骨的形成等发育过程中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各类BMPs分子中,BMP2/4参与并促进了发育期和成熟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发育与激活,且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不同甚至相反的生物学作用,这种差异性为其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系统配合经颅磁脑病康复治疗仪对不同年龄段智力低下患儿干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智力低下是在发育时期的智力残疾, 主要表现为感知、记忆、语言、思维方面的障碍. 在幼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的全面落后.由于在幼儿生长发育期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迅速[1],采用科学、合理的康复手段早期干预, 可以改善儿童智力低下的发育结局,尤其是早期干预轻度智力低下的患儿可使他们尽早回归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的干预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 多项研究表明丙泊酚、七氟醚和氯胺酮等全身麻醉药可以引起发育期大脑的退行性病变. 目的 为新生儿、婴幼儿麻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内容 对目前全身麻醉药诱导的发育期神经毒性的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趋向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全身麻醉药在新生儿及婴幼儿中用量逐年增多,主要为全身麻醉手术及镇静方面.只有了解相关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全身麻醉药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