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 n=61)及观察组(2020年1~6月, n=61)。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院外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信息系统对患者实施院外护理指导,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骨关节功能锻炼依从性、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管理、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功能锻炼管理、疼痛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关节疼痛评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问卷(HRQLS)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膳食模式与2型糖尿病(T2DM)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从山西省大同市某大型煤矿集团的87个煤矿分公司中抽取3 747名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糖尿病家族史等资料,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评估体力活动状况,同时进行体格测量和糖脂代谢指标测定,按照T2DM风险得分分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收集对象既往1年的膳食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膳食模式判别。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T2DM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41.48±8.62)岁,其中男性2 843名(84.31%),T2DM高风险组1 819名,低风险组1 553名。确定了4类膳食模式,分别为健康膳食、高盐膳食、肉类膳食以及高碳水化合物膳食。调整人口学特征、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以健康膳食为参照,高盐膳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和肉类膳食与T2DM风险的 OR(95 %CI)值分别为1.54(1.26~1.88)、1.80(1.43~2.28)和1.20(0.99~1.46)。 结论:高盐膳食和高碳水化合物膳食与T2DM风险存在正关联,肉类膳食与T2DM无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满意度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护理效果,分析其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1~8月在湖北省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食管癌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施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施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行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术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是一种具有普及价值的重要护理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T门静脉成像联合肝功能指标对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预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CT门静脉成像联合肝功能指标预测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82例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根据入院后6周内是否发生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分为出血组(24例)和未出血组(5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时CT门静脉成像参数门静脉主干(MPV)、脾静脉(SPV)、胃左静脉(LGV)直径及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析CT门静脉成像参数联合血清肝功能指标预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的价值。结果:出血组年龄和MPV、SPV、LGV直径高于未出血组[(55.17 ± 12.02)岁比(53.71 ± 10.48)岁、(18.05 ± 2.74) mm比(15.22 ± 2.18) mm、(13.68 ± 1.35) mm比(12.26 ± 1.43) mm、(6.82 ± 1.38) mm比(5.30 ± 0.94) mm],血清ALT、AST、TBIL水平低于未出血组[(23.71 ± 5.74) U/L比(34.95 ± 8.26) U/L、(27.65 ± 6.61) U/L比(39.29 ± 10.24) U/L、(17.20 ± 5.49) U/L比(26.13 ± 7.85)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CT门静脉成像参数联合肝功能指标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89(95% CI 0.812~0.96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34%、81.03%。 结论:CT门静脉成像联合肝功能指标在预测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方面具有良好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营养膳食干预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与营养膳食干预的联合护理模式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接受老年骨折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随机抽样,各3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营养膳食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采集患者术后血液样本,检测其血红蛋白(Hb)水平、清蛋白(Alb)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Ig)水平作为判断患者术后机体康复的客观依据;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术后第8周对两组进行随访,作为判断其康复状况的整体依据。结果:在接受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与营养膳食干预的联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身体康复进程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联合营养膳食干预的联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骨折术后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淄矿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8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有51例(57.95%)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镇静剂使用情况、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治疗前白蛋白水平、腹内压、中心静脉压、血钾浓度、腹腔穿刺、机械通气情况及膳食纤维添加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P<0.05);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腹内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而膳食纤维添加是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P<0.05)。 结论:肠内营养实施时间、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腹内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为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膳食纤维添加是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变化对健康老龄血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变化对健康老龄血管(HVA)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入选人群为在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等11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以2006—2015年至少参加2次健康体检,且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资料完整,并于2010—2016年底接受过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者6 316人为研究对象。计算入选者的心血管健康评分(CHS),其中基线CHS取自首次体检资料,第2次CHS取自与baPWV检测在同一年度的体检资料,计算2次CHS的差值(ΔCHS)。按ΔCHS将入选者分为5组,即ΔCHS≤-2组( n=2 166)、ΔCHS=-1组( n=1 284)、ΔCHS=0组( n=1 187)、ΔCHS=1组( n=860)和ΔCHS≥2组( n=819)。比较各组人群的一般资料、baPWV及HVA检出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ΔCHS与HVA的关系,然后分别移除1个健康行为或因素后重新计算ΔCHS,并再次纳入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探讨移除因素对HVA的影响。 结果:ΔCHS≤-2、ΔCHS=-1、ΔCHS=0、ΔCHS=1和ΔCHS≥2组人群的HVA检出率分别为23.3%(505/2 166)、27.8%(357/1 284)、28.7%(341/1 187)、31.9%(274/860)、33.9%(278/819)。校正了年龄、性别、收入、饮酒、教育、基线CHS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CHS与HVA呈正相关( OR=1.50,95 %CI 1.44~1.56)。在总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中,分别移除1个行为或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OR值下降幅度从大到小的行为或因素依次为收缩压( OR=1.04,95 %CI 1.00~1.09)、空腹血糖( OR=1.14,95 %CI 1.09~1.18)、体育锻炼( OR=1.16,95 %CI 1.11~1.21)、食盐量( OR=1.17,95 %CI 1.12~1.22)、体重指数( OR=1.18,95 %CI 1.13~1.23)、吸烟( OR=1.18,95 %CI 1.13~1.23)和总胆固醇( OR=1.20,95 %CI 1.16~1.24)。 结论:改善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有助于增加HVA人群的比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病围术期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心梗支架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心理弹性支持及认知护理干预。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及心理弹性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估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CD-RISC各项评分及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的CD-RISC各项评分及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病因、症状、防治知识、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防治等疾病认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稳定、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采用心理弹性支持以及认知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以及提高遵医行为,从而有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阈值、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阈值、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阈值、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阈值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D3 +、CD4 +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中医饮食干预,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升疼痛阈值,改善心理状态,得到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生命八要素的心血管健康评分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背景 近年来全球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患病率持续升高,房颤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久坐等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多数是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八要素"(LE8)的范畴.目的 探讨基于LE8 的心血管健康(CVH)评分与房颤的关联.方法 选取 2006 年 6 月—2007 年 10 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人群 91 131 名为研究对象.LE8 评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订的算法评估,结合开滦研究实际情况形成LE8 开滦研究版本,包括 4 个健康行为(饮食、体育活动、烟草暴露和睡眠)和 4 个健康因素(BMI、血脂、血糖和血压).依据LE8 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 3 组:LE8 评分<50 分为低CVH组(8 407 名),50 分≤LE8 评分<80 分为中CVH组(73 493 名),LE8 评分≥80 分为高CVH组(9 231 名).以研究对象首次参加开滦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每年随访 1 次,以发生房颤为终点事件,随访终点时间为发生房颤或随访结束时间(2020-12-31).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组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不同LE8评分分组及单个因素评分对新发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3 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以及LE8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新发房颤 1 088 例,其中低CVH组新发房颤 133 例(1.58%),中CVH组新发房颤 883 例(1.20%),高CVH组新发房颤 72 例(0.78%);中位随访时间 15.0(14.7,15.2)年;3 组研究对象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校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后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CVH组相比,中CVH组(HR=0.697,95%CI=0.579~0.841,P<0.001)、高CVH组(HR=0.609,95%CI=0.454~0.816,P=0.001)均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LE8评分升高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HR=0.859,95%CI=0.804~0.918,P<0.001);LE8单个因素BMI评分(HR=0.762,95%CI=0.717~0.809,P<0.001)、血压评分(HR=0.824,95%CI=0.776~0.876,P<0.001)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CVH的LE8 评分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且LE8 单个因素BMI评分、血压评分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均呈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