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病例分析及治疗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不良后果严重,艰难梭菌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最常见病原体,通过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例,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对北京医院4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例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案、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病例存在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抗生素治疗、长期住院、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抗菌药物治疗是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重要危险因素.4个案例属于艰难梭菌轻中度至重度感染,口服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后好转.病例存在用药疗程不足、未及时停用止泻药及质子泵抑制剂等问题.结论:以往甲硝唑是轻度至中度艰难梭菌的首选药物,现已被万古霉素取代.由于万古霉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粪便中浓度高,可口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标准疗程应为10~14 d或抗生素治疗结束后1周.同时应注意避免使用止泻剂及不必要的质子泵抑制剂,尽量使用风险较低的抗生素,减少患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在患儿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将儿童叙事疗法的理论及方法植入游戏软件对提高患儿肠道准备质量的应用效果,为患儿肠道准备选择护理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21年1—12月行肠道准备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肠道准备服药指导,试验组应用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软件实施肠道准备服药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肠道准备充分率、完整服药率、肠道清洁度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肠道准备充分率、完整服药率分别为94.12%(32/34)、52.94%(18/34),高于对照组的46.43%(13/28)、10.71%(3/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5.23、10.41,均 P<0.01);试验组Boston肠道准备评分总分为(7.65 ± 1.07)分,高于对照组的(6.07 ± 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 4.87, P<0.01);试验组家长满意度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64.29%(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2.74, P<0.05)。 结论:通过应用儿童叙事疗法理论植入游戏软件,能促进患儿完整服用高剂量清肠剂,提高患儿肠道准备质量,可作为患儿肠道准备的护理干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度意识障碍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重度意识障碍(DOC)患者发生便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或减少其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高压氧科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重度D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便秘的危险因素。结果:290例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3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纤维型营养制剂、镇静剂、机械通气的应用及预防性使用泻药对重度DOC患者发生便秘有影响(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镇静剂、机械通气是重度DOC患者发生便秘的危险因素( P<0.05),预防性使用泻药是其保护因素( P<0.05)。 结论:重度DOC患者发生便秘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护理上需对多个环节加以关注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微信问卷星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内容为参与调查者职称、所在单位级别,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是否进行饮食准备及饮食准备方案、术前是否口服泻药及口服泻药种类、术前是否常规口服肠道制菌药物、术前是否留置胃管或进行机械性灌肠等。按参与调查医师所在医院等级不同做分层分析,了解不同层面医院的医师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患者的胃肠道准备情况。结果:共发出600份调查问卷,回收516份(86.00%)来自不同医院、从事结直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医生参与的调查问卷,其中三级医院366份(70.93%),二级医院150份(29.07%)。调查结果显示,右半结肠手术行饮食准备的比例为81.59%(421/516),左半结肠和直肠手术的比例均为84.88%(438/516),平均饮食准备时间为2.03 d。有85.85%(443/516)医生选择在所有结直肠手术前常规口服泻药进行肠道准备,仅有4.26%(22/516)的医生选择不口服泻药。对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及直肠手术采用机械性灌肠的医生比例分别为19.19%(99/516)、30.04%(155/516)和32.75%(169/516)。另有34.69%(179/516)的医生选择术前口服抗菌药物。94.38%(487/516)的医生对通过实施肠道准备后患者肠道清洁度表示满意,55.43%(286/516)的医生认为患者对实施的胃肠道准备方案耐受良好。在术前口服泻药方面,不同级别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级医院比三级医院:90.00%(135/150)比84.15%(308/366),χ 2=2.995, P=0.084];与三级医院比较,二级医院的医师进行饮食准备[87.33%(131/150)比76.78%(281/366),χ 2=7.369, P=0.007]、留置胃管[54.00%(81/150)比36.33%(133/366),χ 2=13.672, P<0.001]、口服肠道抗菌药物[58.67%(88/150)比24.86%(91/366),χ 2=12.259, P<0.001]及选择机械性灌肠的比例更高[28.67%(43/150)比15.30%(56/366),χ 2=53.661, P<0.001]。 结论:虽然国内大部分医生对择期结直肠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与国际上的主流方法基本一致,但在术前行机械性灌肠及留置胃管的比例仍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293例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根据患者肠道准备情况将患者分为合格组( n=223)与不合格组( n=70)。采用单因素分析探讨门诊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合格情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合格组与不合格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文化程度、饮酒、吸烟、糖尿病病史、高血压史、腹部手术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年龄、既往结肠镜检查次数、准备耐受情况、口服泻药间隔时间、便秘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年龄、既往结肠镜检查次数、准备耐受情况、口服泻药间隔时间及便秘情况是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情况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不同特征患者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婴儿排便困难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婴儿排便困难(infant dyschezia)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主要临床特征包括每次排便前处于情绪紧张的状态,伴尖叫、哭闹不安和因排便费力所致的脸色涨红或发青,通常持续10~20 min,可排出软便或未能排出。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婴儿排便动作不协调、肠道菌群失衡、脑-肠-微生物调节紊乱或过早添加辅食有关。婴儿排便困难的诊断标准是基于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其症状可随年龄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避免直肠刺激和泻药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古方及中成药数据挖掘探讨桂枝-泽泻药对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古今方剂中桂枝-泽泻药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代经典名方数据库1.0和已上市中成药数据库1.0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方及中成药,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纳入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籍条文79条,包含古方76首,涉及中药250味;纳入中成药25种,涉及中药186味。古今方剂用药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肝、肾经。关联分析提示,古今方剂相同的高频关联组合为茯苓-桂枝-泽泻、苍术-桂枝-泽泻、白术-桂枝-泽泻等。古方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和疾病均为泄泻、水肿、呕吐等,证型为膀胱蓄水、湿困卫表、痰饮内停等;中成药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水肿,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证型为风寒湿痹、络脉瘀阻、肾阳虚等。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桂枝-泽泻针对的核心病证为水湿内停、寒湿中阻等所致兼有湿邪的外感病证,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良反应的缓解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良反应的缓解效果,分析该治疗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自拟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结肠镜检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患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依从性(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及肠道清洁度(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初期纳入100例患者,其中8例脱落,最终92例纳入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47±6)岁,范围35~56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6±6)岁,范围33~57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4%(14/46)比65.2%(30/46), χ2=11.152, P=0.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1例、饱胀2例、腹痛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17例、呕吐2例、饱胀5例、腹痛4例、肛门不适及皮疹各1例。试验组患者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和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7,8)分比6(6,6)分, χ2=-7.711, P<0.001;9(8,9)分比7(7,7)分, χ2=-6.721,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肠镜检查常规护理过程中加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肠道清洁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而肠道准备质量是完成结肠镜检查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肠道准备方案因素、服泻药后排便情况相关因素等。建议今后侧重对肠道准备不充分预测模型和高风险人群测定量表的研究,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结合患者肠道准备不充分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肠道准备方案和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结肠镜检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骶神经调节术治疗慢性便秘的中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骶神经调节术治疗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就诊、并在西安马应龙肛肠医院完善结肠慢传输试验、直肠肛管测压以及排粪造影确认便秘类型的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已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ROC-16008945)。纳入标准:(1)根据罗马Ⅲ标准诊断便秘;(2)传统治疗(包括教育、饮食调整、泻药、生物反馈治疗)失败至少1年;(3)没有便秘相关的器质性疾病。排除患有神经源性疾病,包括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症后,共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女性11例(52.4%),平均年龄50.9(14~76)岁。对本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后,先进行体验治疗,如果2~3周后便秘症状改善≥50%,就接受永久性骶神经调节术治疗。比较治疗前、体验治疗完成后2~3周和完成永久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包括每周自主排粪频率、每周自主排粪天数、排粪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分数越低表示便秘症状越严重)评分和克利夫兰诊所便秘评分(CCCS,分数越高表示便秘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变化采用SF-36问卷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结果:21例患者中有18例(85.7%)在体验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其中2例并不满意治疗效果而停止治疗。16例(76.2%)接受了永久性骶神经调节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接受了双侧体验治疗植入。接受永久性骶神经调节术治疗后,16例患者平均随访56(34~72)个月,13例(61.9%)治疗持续有效(包括3例出口梗阻型便秘,1例慢传输型便秘,9例混合型便秘)。与接受骶神经调节术治疗前相比,接受永久性置入后末次随访时,每周自主排粪中位次数从1.0(0~7)次增加到7.5(0~10)次,每周自主排粪中位天数从1.0(0~7)次增加到4.5(0~7)次,中位排粪时间从19.0(8~40) min下降到4.0(3~31) min,CCCS中位数从20.0(13~30)分下降到9.0(6~30)分,中位VAS评分从9.0(7~40)分提高到80.0(15~90)分(均 P<0.001)。SF-36问卷各领域评分均上升(均 P<0.05)。 结论:骶神经调节术治疗顽固性便秘安全可行,中期疗效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