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期口腔医学生叙事医学实践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叙事医学教学实践对实习期口腔实习生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的提升效果,并尝试以此为参考,建立一套有效的叙事医学教学实践方法.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5月参加临床实习的口腔医学本科生34名,分为实验组(14名)和对照组(20名).对照组按规范开展临床实习活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叙事医学实践,包括理论授课、细读、平行病历、讨论会等实践内容.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评估2组学生的共情力,并对实验组进行叙事医学实践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情力量表的总分和各模块得分在实习后较实习前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在"个人忧伤"模块的得分在实习后显著下降(P<0.05),说明没有接受叙事教育的对照组学生经过学习后共情有所降低.调查问卷结果和平行病历内容,也反映出实习生经过叙事医学实践后,叙事能力有所增强,对于医患双方心理社会因素的理解也更深刻.结论:叙事医学实践有助于提升叙事能力和共情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缓和医患关系,应在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和医生职业生涯中持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PDCA循环带教模式在口腔修复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口腔医院2020-2022级非修复学专业46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带教方式,比较2组住培医师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住培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操作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调查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临床教学模式,PDCA循环带教模式能够为住培医师量身定做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针对其临床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更见成效,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翻转"式微课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翻转"式微课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同步教学的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教师通过"课前—课堂—课后"连环设计对实验组进行"翻转"式微课教学,对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授课。教学结束后,通过自主学习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翻转"式微课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引领他们进入医学生物化学的自主学习中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结论:"翻转课堂"和"微课"的结合对于促进课程教育方式转型、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阻生牙拔除临床决策分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传统阻生牙拔除临床教学中存在学生观察视野狭小,医患沟通培养不足,临床思维培养不足,临床参与度不高等难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透视颌骨结构、拟定临床策略、沉浸参与临床、涵养医者精神为核心要素,设计“阻生牙拔除临床决策分析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运用虚拟仿真软件创造3D情景虚拟三种不同类型阻生牙临床情境,虚实结合,以临床思维串联阻生牙拔除临床决策分析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阻生牙拔除过程中的医学和人文问题。实验效果问卷调查显示,81.36%(48/59)的学生认为该软件可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76.27%(45/59)的学生认为其有助于掌握阻生牙拔除的基本流程;62.71%(37/59)的学生认为它能提高阻生牙拔除操作技能。因此,该软件通过沉浸式教学体验、构建式教学设计及多维度教学评价,实现了培养学生具备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及医生职业素养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翻转课堂在口腔正畸头影测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在口腔医学本科课程《口腔正畸学》头影测量分析实验操作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参加《口腔正畸学》本科课程的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头影测量分析实验操作课采用翻转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成绩以及对课程重难点的掌握程度。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授课方式认可度更高,认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深入理解正畸头影测量课程重难点,学生自我感觉对课程掌握程度及总体学习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课后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课程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也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口腔医学本科课程《口腔正畸学》头影测量分析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口腔手术显微镜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口腔手术显微镜应用于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选取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2014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名学生。在牙体牙髓病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进行G.V.Black I类洞窝洞预备和髓腔通路预备操作,教师对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的操作分别进行评分,针对口腔手术显微镜下操作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窝洞预备评分分别为(90.16±3.01)分和(90.72±2.57)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口腔手术显微镜下和直视下髓腔通路预备评分分别为(92.30±2.82)分和(88.93±2.3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9.3%(67/75)的学生认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学习临床操作技巧,29.3%(22/75)的学生在口腔手术显微镜的调节和操作方面存在困难。 结论: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髓腔通路预备操作,学生对口腔手术显微镜的熟练使用仍然需要专门培训和授课教师的教学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本科生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101期口腔医学生为实验组( n=64),在牙周病学课程中采用雨课堂教学,课前及课后运用思维导图协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100期口腔医学生为对照组( n=62),施以传统教学法。使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收集并分析实验组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行为数据。 结果:实验组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 t=2.97, P<0.05)。问卷结果显示雨课堂混合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听课效率( t=2.71, P<0.05)和自学能力( t=4.35, P<0.05)。82.5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雨课堂授课方式;89.06%的实验组学生完成课前预习,67.19%的学生完成课后复习。 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适用于牙周病学理论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分层次阶段性任务教学模式在口腔护理带教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分层次阶段性任务教学模式在口腔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接收的口腔护理专业学生78例,根据实习年限不同分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和实验组(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实验组实施分层次阶段性任务护理教学模式,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实习护士专业成绩、教育环境氛围、护理服务能力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生专业成绩、医学教育环境、护理服务能力等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生在临床实践操作、专业理论知识等综合评分,与传统对照组相比,提升趋势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生在学术知觉、环境知觉、教师知觉、学术知觉以及社会知觉等教育环境综合评分,呈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护生与对照组相比对来看,无菌观念、操作规范性、抢救能力、操作示范能力等评分,提升趋势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口腔科护理实习生采取分层次阶段性任务教学模式干预,在强化护生自我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提高护理服务能力水平中,起到较为显著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口腔医学专业智慧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智慧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字化技术、医学机器人、虚拟现实和教学评估系统等技术在口腔实验教学领域的应用也逐年增加。本文对智慧教学在国内外口腔实验教学领域应用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口腔医学领域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局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计算机辅助技术逐渐成为口腔教学和临床诊疗的一部分。增强现实技术是计算机辅助医疗的一项前沿技术,其不仅能作为口腔医学教育的辅助手段,利用呈现的三维场景进行教学演示和实验技能培训;而且能将患者的虚拟影像信息叠加至真实病灶区域进行实时反馈,实现术中导航。本文就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局限展开叙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