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中修复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早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外侧半月板后根部(later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LMPR)修复联合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LMPR慢性撕脱合并ACL撕裂患者33例,男30例,女3例;年龄(27.7±7.5)岁(范围17~45岁)。由同一术者施行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自体腘绳肌腱ACL解剖单束重建术,随访2年以上。根据二次关节镜下探查结果评估半月板愈合,根据Lysholm和Tegner评分评估膝关节主观功能,根据麻醉下KT-1000侧侧差值和轴移试验评估膝关节客观稳定性,根据矢状面MRI上胫骨前移距离评估股骨-胫骨静态位置关系。以术前胫骨前移距离进行分组,前移至少6 mm者(前移阳性组)18例,前移小于6 mm者(前移阴性组)15例,比较术前及术后2年两组患者胫骨前移距离及其降低程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7.5±4.0)个月(范围24~39个月)。LMPR完全愈合23例(70%)、部分愈合9例(27%)、不愈合1例(3%)。Lysholm评分由(60.4±13.6)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82.7±11.1)分、术后2年的(91.4±9.1)分( F=155.996, P<0.001);Tegner评分由3(2,5)分[ M( P25, P75)]提高至术后1年的4(3,5)分、术后2年的6(4,6)分(χ 2=47.791, P<0.001)。KT-1000侧侧差值由(9.1±3.3)mm降低至(2.0±1.7)mm( t=11.197, P<0.001);轴移试验由Ⅰ度10例、Ⅱ度20例、Ⅲ度3例改善至正常30例、Ⅰ度3例( U=5.161, P<0.001)。胫骨前移距离由(5.7±3.9)mm减少至(3.5±3.2)mm( t=3.530, P=0.001)。术后2年,前移阳性组的胫骨前移由(8.7±1.8)mm下降至(5.0±3.3)mm( t=4.765, P<0.001),前移阴性组的胫骨前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00, P=0.695)。前移阳性组胫骨前移下降幅度为(3.7±3.3)mm,大于前移阴性组的(0.3±2.8)mm( t=3.115, P=0.004)。 结论:胫骨隧道拉出式LMPR修复联合ACL重建术治疗合并LMPR慢性撕脱损伤的ACL撕裂,术后2年半月板愈合率高;膝关节主观功能及客观稳定性提高,能够有效改善术前胫骨前移≥6 mm患者的股骨-胫骨静态位置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纳武利尤单抗诱导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79岁,2020年4月6日因反酸20 d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示低分化腺癌,诊断为胃恶性肿瘤伴淋巴结转移。联合治疗方案:静脉滴注紫杉醇脂质体150 mg每3周1次,腹腔灌注紫杉醇150 mg每3周1次,静脉滴注纳武利尤单抗200 mg每2周1次,口服替吉奥60 mg每天2次连用14 d,口服瑞戈非尼80 mg每天1次连用21 d。2020年4月12日和4月25日分别2次静脉滴注纳武利尤单抗。5月10日(首次使用纳武利尤单抗后28 d),患者右大腿根部出现小片红斑,无疼痛、瘙痒等自觉症状。5月13日,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局部出现小水疱,无破溃,无明显痛痒感,体温38.3 ℃,血压139/67 mmHg(1 mmHg = 0.133 kPa),脉搏92次,呼吸17次,皮肤科会诊后考虑过敏性皮炎,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d,躯干、四肢红斑仍进行性扩大。5月16日上午出现高热,体温39 ℃,躯干、四肢局部红斑上出现大疱,予物理降温,静脉滴注甲泼尼龙80 mg,并完善血培养及厌氧菌培养,当天傍晚复测体温36.3 ℃。5月18日,全身红斑上出现散在大水疱,部分表皮剥脱,诉全身皮肤撕裂样疼痛,皮肤科再次会诊后考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使用国产瓣膜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AR)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经股动脉TAVR治疗的单纯AR患者16例(单纯AR组),并选择同期接受经股动脉TAVR治疗的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24例(AS组)作对照,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基线超声心动图、主动脉根部形态学特点、手术安全性和患者近期临床结局。结果:与AS组比较,单纯AR组基线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的占比更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大、相对室壁厚度(RWT)较小,主动脉根部钙化积分较小、窦管交界直径及心脏角度较大(均 P<0.05);TAVR术单纯AR组选用瓣膜尺寸更大、瓣环及左室流出道的瓣膜放大率更大(均 P<0.05),7例(43.8%)行"瓣中瓣"治疗,2例(12.5%)中度瓣周漏(PVL),2例(12.5%)瓣膜移位到升主动脉,未出现死亡、中转外科手术、冠状动脉阻塞和瓣环撕裂病例,单纯AR组器械成功率为56.3%,与AS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单纯AR组与AS组术后1个月全因死亡率分别为0(0/16)、4.2%(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6 min步行试验、N端脑钠肽前体、NYHA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均 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显示两组患者均观察到显著的心脏逆向重构,形态学及功能学较术前均得到改善。 结论:经股动脉TAVR治疗单纯AR患者可行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成熟开展的AS患者TAVR比较,手术效果相近且近期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右冠窦内膜撕裂误诊心肌梗死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52岁。因"持续性胸痛4 h"于2021年12月8日入院。患者当天晚上8点起出现持续性剧烈胸痛,位于胸骨后,范围巴掌大小,伴有肩背部酸胀、胸闷、大汗淋漓,无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畏寒发热。至当地医院就诊,查心电图(图1)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心肌坏死标志物阴性,未行心超及CT检查,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阿托伐他汀钙40 mg口服,肝素钠4 000单位静脉注射"等治疗后拟诊心肌梗死转本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自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平素未规律监测血压。否认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无手术及外伤史。吸烟0.5包/d×30余年;偶饮酒。入院查体: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血压:131/84 mmHg(右侧),128/80 mmHg(左侧),心率61次/min,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指氧饱和度94%,腹部查体未及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复查检验:血气分析:酸碱性:7.405;动脉血气氧分压:78.4 mmHg;乳酸:4.1 mmol/L; D-二聚体:0.33 μg/mL;肌酸激酶:13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34 U/L;高敏肌钙蛋白T:0.059 ng/mL; Pro-B-型钠尿肽:320.9 pg/mL;3 h后肌酸激酶:27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37 U/L;高敏肌钙蛋白T:0.249 ng/mL;急诊心脏超声: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能,建议CTA,左室壁增厚。心包中等量积液。EF:62%。主动脉CTA:主动脉瓣区条状低密度影,考虑瓣膜可能。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不规则低密度影,后再次扫描造影剂较均匀,考虑涡流。主动脉弓旁渗出,心包积液(图2、图3)。诊治经过:急诊予乌拉地尔微泵维持降压,12月9日复查心脏超声:升主动脉靠近右冠瓣内可见长约25 mm剥脱内膜回声,将管腔分为真假两腔。主动脉瓣似为三叶,回声增粗。余瓣膜形态活动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发现右冠窦部一约2.5 cm内膜撕裂,右冠脉开口受累及,心包积血200 mL。经"体外循环下主动脉根部替换+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转入ICU治疗6 d后转普通病房,术后随访至今恢复良好。本例报道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东阳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临床检测指标及有创操作均获得家属同意或直系亲属的授权(伦理审批号:东人医2022-YX-18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价值探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选择磁共振(MR)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 2019年 6月—2021年 6月收治的 87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R及关节镜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判断MR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MR检查准确度与膝关节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膝关节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的的特异性与灵敏度高于膝关节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后跟撕裂患者选择MR检查可获得准确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为准确及全面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拨号试验——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未识别的预测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通过拨号试验评价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MMPRT)对胫骨外旋的影响;评估MMPRT隧道拉出法修复对恢复胫骨病理性旋转的作用.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40例在 2022年1月至 2023年1月期间接受内侧半月板后根隧道拉出(pull-out)法修复术的患者.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患侧及健侧膝关节屈曲30°/90°拨号试验的检查,评估胫骨外旋的变化.结果:40例MMPRT患者年龄56.4±7.5岁,体重指数24.1±3.0 kg/m2,其中男性6例(34%),女性34例(85%),从损伤到接受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8±2.9月.患侧术前30°和90°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分别为31.34°±5.38°、36.75°±6.62°;患侧术后30°和90°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分别为24.24°±5.88°、24.76°±5.47°,与术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患侧手术前后30°和90°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差异分别为7.10°、95%CI[6.01°,8.19°]和11.99°、95%CI[10.68°,13.29°],均有显著性差异.患侧与健侧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差值比较,术前30°和90°分别为8.33°、95%CI[7.32°,9.33°]和13.03°、95%CI[11.82°,14.23°],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和90°分别为0.48°、95%CI[-0.25°,0.98°]和0.34°、95%CI[-0.02°,0.70°],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拨号试验提示胫骨外旋增加,pull-out法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能够恢复这种病理性胫骨外旋.30°和90°拨号试验所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增加可以提示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因此,在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时,应谨慎解释拨号试验的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胸椎黄韧带骨化内镜下保留关节突减压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介绍胸椎黄韧带骨化内镜下保留关节突减压的手术治疗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采用上述手术治疗,采用俯卧位,局部麻醉+静脉麻醉,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环锯锚定病椎关节突内侧椎板,接入内镜系统可视下环切同侧椎板,显露硬脊膜,配合椎板咬骨钳、磨钻进一步切除椎板的头尾两端,跨越棘突根部切除对侧椎板,同时分离切除椎管内黄韧带及骨化物.减压至硬脊膜两侧边缘,骨化物头尾两端1cm以上,见硬脊膜搏动,彻底止血,术毕.[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硬脊膜撕裂及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6.2±0.9),(1.6±0.7),(1.5±0.5),P<0.001]、ODI 评分[(55.4±8.2),(18.6±3.1),(8.5±1.2),P<0.001]显著改善,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3.3%.[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内镜下保留关节突减压术,可术中保留双侧关节突,并可充分减压椎管,避免后期医源性不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弓部优先重建技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应用的近中期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总结不中断脑供血弓部优先重建技术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脑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20年6月到2023年3月,17例患者首先横断无名动脉或左颈总动脉,将动脉管逆插入主动脉弓部后,通过"自循环"行弓部分支血管与四分支人工血管吻合完成全脑灌注,后在体外循环下完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式包括: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和/或主动脉根部处理17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术3例).结果 全组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死亡、无胸骨哆开及人造血管感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手术无中转延长切口情况.术后清醒时间(4.23±0.73)h,1例患者因术后脑梗死、感染性休克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对其余16例患者分别在出院后3月、6月、1年进行了电话随访,随访率100%.无患者出现死亡、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再次手术干预、新发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破裂、近端逆行撕裂、肾脏、脑部疾病情况.结论 采用不中断脑供血弓部优先重建技术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优先保证脑部灌注,减少术后早中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并内膜撕脱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患者 男,50岁.突发胸背部剧痛2天,CTA显示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周围可见弧形稍高密度影,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边缘较清晰,局部管腔周围可见小片状对比剂影,未见撕裂内膜及真假腔,诊断A型主动脉壁间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AIH)并局部穿透性溃疡形成(图1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外侧半月板后部复杂损伤的修复重建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合并内、外侧半月板后部复杂损伤修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33例接受ACL 重建手术的患者,且术中同时重建修复了外侧半月板后根部(LMPR)损伤及内侧半月板 RAMP 区(RAMP)损伤.根据术前患膝的轴移分度分为两组:低度轴移组 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6~41岁(平均26.6±8.19岁);高度轴移组 8 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7~43岁(平均25.4±9.64岁).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年、术后 2年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以及术后2年的轴移分度和患膝MRI,评估 ACL及内、外侧半月板后部损伤的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4~60个月(平均32.8±16.6个月).手术时间为98±21.4 min.两组术后1年、术后2年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均<0.001).术前轴移分度:低度轴移组25例(1度 15例,2度 10例),高度轴移组8例(3度);术后2年轴移分度:低度轴移组1度降为0度 15例、2度降为0度 3例、2度降为1度 7 例,高度轴移组3度降为0度 1例、3度降为1度 4例、3度降为2度 3例;术后 2年低度轴移组 MRI评估 RAMP损伤愈合率为92%,LMPR损伤愈合率为 88%;高度轴移组RAMP损伤愈合率为75%,LMPR损伤愈合率为75%.并发症情况:无手术部位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情况,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5 例,经3月抗凝治疗后好转,无肺栓塞或死亡发生.结论:针对 ACL断裂同时合并 RAMP及LMPR损伤的患者,可通过重建ACL的同时修复内、外侧半月板后部复杂撕裂,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轴移分度,提升功能评分,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且操作复杂,需配合专用修复工具,故需要重视术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