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日葵花粉微胶囊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膀胱癌膀胱灌注化疗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向日葵花粉微胶囊作为膀胱灌注药物载体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天然向日葵花粉经脱脂、空心化、涂覆海藻酸盐等处理后最终制备出向日葵花粉微胶囊,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态特征。体外实验中将小鼠膀胱癌MB49细胞分为花粉共培养组与对照组,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验测定细胞活力,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变化。使用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作为模拟药物装载进入花粉,测试花粉微胶囊的缓释效果。体内实验选用BALB/c-Nu裸鼠用MB49细胞建立原位膀胱癌模型,用吉西他滨或花粉微胶囊装载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治疗效果。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样本 t检验。 结果:CCK-8试验结果表示花粉在不同的浓度与时间上对MB49细胞没有显著细胞毒性( P>0.05);ELISA实验结果显示花粉微胶囊促进MB49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230±0.208) pg/ml比(0.670±0.208) pg/ml( t=3.297, P<0.05);IL-6(2 027.00±64.29) pg/ml比(1 550.00±70.00) pg/ml( t=8.693, P<0.05);IL-8(26.330±1.528) ng/ml比(22.900±1.054) ng/ml( t=3.200, 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99.670±3.512) pg/ml比(75.670±7.024) pg/ml, t=5.293, P<0.05]分泌,而海藻酸钠涂层减弱这一作用[IL-2(0.830±0.153) pg/ml比(1.230±0.208) pg/ml( t=3.354, P<0.05);IL-6(1 770.00±62.45) pg/ml比(2 027.00±64.29) pg/ml( t=4.966, P<0.05);IL-8(27.700±1.852) ng/ml比(26.330±1.528) ng/ml( t=0.990, P>0.05);TNF-α(88.670±8.505) pg/ml比(99.670±3.512) pg/ml, t=3.200, P<0.05]。药物释放曲线显示海藻酸盐涂层显著延长向日葵花粉微胶囊的药物释放时间[80%(600 min比5 min), t=70.730, P<0.05]。体内实验结果证实,向日葵花粉组小鼠膀胱肿瘤病变数量显著低于直接灌注组(2.20±0.83比5.60±1.14, t=4.176, P<0.05)。 结论:本研究证明天然向日葵花粉粒在膀胱癌膀胱灌注疗法中作为药物输送载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膀胱灌注中一种有希望的新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苯中毒致中毒性脑病1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分析15例苯中毒性脑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观察其病变部位、形状、范围及信号等。15例患者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受损为主,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病变范围广,形状呈"向日葵样""火焰状""括弧样""蝶翼样",MRI信号为片状长T 1、长T 2,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等或高信号。在患者诊断不明确时,MRI检查可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山地蜂蜜花粉组成的中华蜜蜂传粉多样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中华蜜蜂为多种植物传粉,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为进一步了解中华蜜蜂选择蜜粉源植物的多样性与特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条形码、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源自陕西宝鸡、贵州望谟和广西凤山蜂巢蜜中的花粉来源.通过对样品花粉rbcL基因片段扩增及测序、分析,发现各样本间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水平上蜜粉源植物Alph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同一地点样品不同重复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而不同地区样本相关性较低.三地共鉴定出27目46科71属82种蜜粉源植物,其中宝鸡市、望谟县、凤山县样本中分别鉴定出57种、30种和40种,各地蜜粉源植物的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这些蜜粉源植物中,菊目植物种类最多,其次为毛茛目,分别有12种和7种.其中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含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等)分别有44种和38种.研究对蜜粉源植物花序特点进行了分析,但并未发现相关性状对中华蜜蜂选择具有的影响.从属的区系成分分析,总体上温带分布区类型的植物属多于热带分布区类型的属,所占比例分别为46.5%和36.6%,但在凤山县样本中出现热带分布区类型多于温带分布区类型的情况.在不同样品中,红足蒿(Artemisia rubripes)、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芜青(Brassica rapa)、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等分别占有一定优势,其与中华蜜蜂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根据蜜粉源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中华蜜蜂访问的蜜粉源植物处于不同进化地位的分支,其中在菊类分支和蔷薇类分支比较集中.研究揭示了中华蜜蜂传粉植物组成特点,为进一步认知中华蜜蜂传粉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RNA-Seq的向日葵脂肪酸合成基因筛选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为解析向日葵主要脂肪酸组分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选用高油酸自交系J9、低油酸自交系P50为研究材料;进行错期播种同期采样试验,以液相色谱测定授粉后不同样品籽粒的脂肪酸组分与含量;利用RNA-Scq技术对不同样品测序,获得各样品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数据,以气象学数据、液相色谱数据、向日葵基因组数据和转录组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表明,(1)高油酸向日葵材料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受温度影响小,而低油酸材料易受温度影响;(2)J9和P50的12个样本的高表达基因数在7 500个左右,而中、低表达基因数相当,是高表达基因的2倍,约15 000个;(3)品种特异性表达基因和品种间特异表达基因去除重复后,在J9和P50在-CK和S数据集得到15 885个,GO功能富集获得的与脂质代谢直接相关的403个DEGs映射到与的脂质代谢相关的KEGG代谢通路,累计29个DEGs直接参与了 19条相关KEGG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臭患者与健康人舌苔代谢物的差异性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差异,寻找口源性口臭差异显著代谢物作为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分别对12例口源性口臭患者和12名健康人舌苔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以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模型中变量投影重要性值>1和t检验P<0.05为标准筛选并确定差异性代谢物.结果: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舌苔代谢物存在差异,鉴定到11个差异代谢物,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酰-脯氨酸、脱氧腺苷、4,5-二氢白色向日葵素、N-乙酰-DL-色氨酸、帕拉米松乙酸酯、环戊醇、(2-己基环戊亚基)肼硫代甲酰胺、L-哌可酸和牛磺酸.其中口源性口臭组中的甘氨酸-苯丙氨酸和N-乙酰-DL-色氨酸表达显著上调,而牛磺酸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口源性口臭患者和健康人的舌苔代谢物存在差异,具有诊断价值的差异代谢物或可作为口源性口臭的诊断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绿藻孔石莼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绿藻孔石莼Ulva pertus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Diaion HP-20、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孔石莼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植物醇(1)、3-吲哚甲酸(2)、1-O-十六碳酰基-3-O-(6'-硫代-α-D-脱氧毗喃葡萄糖基)甘油(3)、(2S)-1-O-十六碳酰基-3-O-[α-D-吡喃半乳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甘油(4)、3-甲基亚砜基丙酸(5)、3-氯丙酸(6)、酪醇(7)、对羟基苯甲酸(8)、对羟基苯乙酸(9)、6-乙烯基己内酯(10)、黑麦草内酯(11)、向日葵香波龙大柱酮D (12)、壬二酸(13)、琥珀酸(14)、8-羟基-(6E)-辛烯酸(15)、3-乙氧基丙酸(16)、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17)、焦谷氨酸正丁酯(18).结论 化合物1~16为首次从孔石莼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10、15和16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和18为提取过程中产生的β-D-吡喃果糖苷和焦谷氨酸人工产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向日葵E3泛素连接酶基因的分析定位和表达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利用前期获得的向日葵耐盐相关基因E3泛素连接酶基因序列(HERC2),构建瞬时表达载体Cam35S-HERC2 GFP,采用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采用RT PCR技术,分析盐胁迫下HERC2在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根、下胚轴和叶中的表达差异;构建HERC2植物表达载体pPZP221-HERC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ERC2导入烟草,进行耐盐功能验证.结果表明:(1)HERC2蛋白定位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2)受到NaCl胁迫后,HERC2基因在耐盐品种P50和盐敏感品种P29中均上调表达,但耐盐品种中的表达量较高.(3) HERC2基因的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向日葵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耐盐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0种菊科植物的抗旱性与抗盐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筛选能够应用于干旱地区及盐性土壤的花海植物,以10种具有代表性的菊科植物为材料,利用PEG-6000溶液和盆栽控水法分别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利用NaC1溶液分别在这两个时期进行盐胁迫,测定供试植物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的质膜相对透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全面评价10种菊科植物的抗旱性和抗盐性.结果表明:干旱或盐胁迫下,10种测试植物的生理指标变化显著;其中,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均增加,但抗性强的品种增幅较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因物种不同存在差异;抗旱性强弱次序为波斯菊>万寿菊>小丽花>硫华菊>五色菊>向日葵>麦秆菊>矢车菊>勋章菊>异果菊;抗盐性强弱次序为波斯菊>硫华菊>小丽花>万寿菊>五色菊>矢车菊>向日葵>麦秆菊>勋章菊>异果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向日葵茎芯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了向日葵茎芯中主要活性物质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此工艺进行了优化,选取的提取方法为水提醇沉法,以多糖含量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原料颗粒的大小(目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向日葵茎芯多糖含量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得出向日葵茎芯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原料颗粒的大小(目数)60~ 80目,料液比(g·mL-1) 1:50,提取时间3.0h,提取温度90℃,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多糖的提取得率为6.56%,多糖的含量为266.03 mg·g-1.本文也对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茎芯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较弱.这些条件的确定为向日葵茎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2种归化植物新记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了发现于辽宁省的2种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白毛马鞭草(Verbena stricta Vent.)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白毛马鞭草穗状花序粗壮而紧凑,单生枝顶或呈简单的聚伞状或圆锥状排列,且花序轴在果期显著延长,叶卵圆形,无柄,与中国有报道的本属其他物种区别明显.该种原产美国西部至中部地区,近来在辽宁省铁岭市发现有归化.向日葵原产于北美地区,被发现广泛归化于辽宁省大连市,营口市鲅鱼圈也有发现.归化种群形态特征与该地区栽培类型完全不同,其花序极多分枝,头状花序直径较小,瘦果极小,表面纹饰多样性很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