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HPLC-ICP-MS分析含雄黄外用制剂二黄栓中总砷及砷形态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建立二黄栓中总砷和砷形态的含量测定方法,探究其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中影响砷形态转化的因素.方法:采用ICP-MS测定总砷及可溶性砷总量;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测定不同砷形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影响砷形态转化的重要因素.结果:以硝酸为消解体系,梯度消解20 min能较好提取总砷;以2%磷酸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1 h能较好提取可溶性砷.总砷在1~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109.96%,RSD为0.95%(n=6);6种形态砷在5~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加样回收率为97.85%~113.64%,RSD<2.26%(n=6).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中,制备工艺温度、含量测定提取方式和提取溶剂类型对砷形态转化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可用于二黄栓及含雄黄外用制剂中总砷含量及杂质限量的测定,揭示了影响砷形态转化的重要因素,对含雄黄制剂的研发制备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1例口服雄黄制剂致白血病患儿急性砷中毒死亡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雄黄制剂致急性砷中毒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例口服雄黄制剂致白血病患儿急性砷中毒的诊治过程,总结雄黄制剂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砷中毒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结果 患儿雄黄日用量为 1g,远高于单味日用量 50~100 mg;临床症状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尿砷含量为 33.56μmol/L,远超过人体尿砷正常值 1.8μmol/L,诊断为急性砷中毒.结论 该患儿雄黄日用量属超剂量用药.雄黄制剂的剂量和疗程应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不可长期和超量服用,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和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砷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药,保证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雄黄制剂标准的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完善《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含雄黄制剂的标准.方法 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含雄黄制剂标准中雄黄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共收载含雄黄的制剂37个,在质量标准正文中雄黄炮制、雄黄鉴别、三氧化二砷限量检查、雄黄含量测定及注意等项目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提出完善含雄黄制剂标准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黄连膏中雄黄的质量控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控制复方黄连膏中雄黄的质量.方法 对雄黄中毒性成分三氧化二砷采用古蔡氏法进行限度检查;对雄黄主要成分二硫化二砷利用硫酸钾、硫酸铵和硫酸消解后采用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复方黄连膏中可溶性砷含量不高于15.6 μg/g,二硫化二砷含量不低于2.21 mg/g.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以有效控制制剂中雄黄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市常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北京市常用中成药中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探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调取北京市常用中成药品种.参照药品说明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将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的成分、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等信息摘录,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取北京市常用中成药325种,其中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品种97种,占29.85%;含有2种及以上毒性成分的中成药有41种,占所有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品种的42.27%.含有“大毒”成分的中成药品种22种,其中骨伤科品种最多,有7个品种,均为外用制剂.含“大毒”成分前5位的是生川乌、蟾酥、马钱子、雄黄、生草乌;含“有毒”成分前5位的是制草乌、全蝎、制附子、蜈蚣、朱砂.结论 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临床应用广泛,多用于临床某些疑难杂症和急病重症,如恶性肿瘤、白血病、类风湿等.目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注意在辨证基础上进行使用,同时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进行用药监护,发挥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含朱砂和雄黄小儿类中成药的药效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儿类中成药疗效确切,相对安全,颇受儿科用药喜爱.然而,近年来,小儿类中成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世人关注.含雄黄/朱砂的中成药因其所含有砷、汞量大,远超世界各国对中草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限量规定,其安全性备受质疑.本文综述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录的所有含朱砂、雄黄的小儿类中成药的使用现状,药效及安全性研究进展,并对这类中成药的使用进行展望,为科学认识和评价含有毒矿物药制剂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雄黄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含雄黄制剂致不良反应相关规律和特点,分析使用含雄黄制剂相关的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照.方法:以"牛黄解毒丸""牛黄解毒片""六神丸""安宫牛黄丸""含雄黄制剂""不良反应"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72篇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归纳、分析.结果:10.9%的病例涉及砷的毒性反应.发现明确砷中毒有关的案例,均涉及长期使用雄黄比例较高的制剂.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剥落性皮炎)、血和尿砷超标、消化系统损害等.其他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药疹、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雄黄制剂中其他药物有关,尚不能确定是雄黄引起的.结论:重视含雄黄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规范雄黄的摄入剂量与时间,加强临床合理用药,防范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雄黄的安全性评价和配伍减毒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雄黄是经典中成药的常见组成药物,因含有硫化砷类成分,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介绍了近年国内外对砷存在形式、毒性分子机制基础上,结合含雄黄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探讨了雄黄慢性暴露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性和减毒研究.并以经典名方六神丸为例,表明方剂配伍对雄黄的减毒效果.提示雄黄制剂在临床合理剂量、用药时间和组方配伍情况下,存在一定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髓毒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2023/8/6
[提要] 血液病中医标准化,不仅有利于临床医师、科研人员规范应用,方便学术交流,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基于此,本文制定了髓毒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涵盖髓毒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病名、中医辨证分型、中医预后积分、中医辨证使用中药、中医疗效评价方法、口服含雄黄中药制剂的安全性标准以及应急预案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雄黄及制剂中砷含量测定与形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应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HPLC-AFS)对雄黄及5种不同处方含雄黄复方制剂中总砷含量、可溶性砷含量、可溶性砷的形态进行研究,为含雄黄药品质量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总砷含量.可溶性砷经模拟人工胃液振荡提取、甲醇-水(1∶1)超声提取2种方法提取后,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可溶性砷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分析样品中各形态砷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原子荧光光谱法线性范围为0~10μg·L-1,总砷加标回收率为94.0%,RSD 2.2%;可溶性砷加标回收率96.4%~96.5%,RSD 1.9%~7.7%.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线性范围为0~100μg· L-1.甲醇超声提取方法各价态砷的回收率在84.9%~101.2%之间,RSD 2.5%~8.2%,人工胃液振荡提取方法各价态砷的回收率在83.2%~93.8%之间,RSD 2.3%~7.2%.雄黄及其复方制剂中可溶性总砷含量仅占样品总砷含量的0.26%~1.05%;所有样品中检测出来的砷形态只有As(Ⅲ)和As(Ⅴ).结论:联合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可测定雄黄及其复方制剂中总砷、可溶性砷及砷形态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