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甘草素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全世界范围内高频率发生的恶性肿瘤.最近的研究表明,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在肿瘤增殖和转移中发挥抗肿瘤活性.因此,研究旨在探讨ISL在抗LUS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梯度浓度ISL处理LUSC细胞,探究ISL在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抗癌特性.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探寻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MIR22HG/miR-24-3p/Fas配体 基因(Fas ligand Gene,FASLG)之间可能的互作关系.实时荧光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LUSC 细胞中 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 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克隆形成、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RNA免疫沉淀(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实验和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 lncRNA MIR22HG 与 miR-24-3p、miR-24-3p与FASLG的结合关系.结果 ISL可以显著抑制LUS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生信分析及临床样本分析发现lncRNA MIR22HG在LUSC中低表达,ISL可以促进lncRNA MIR22HG的表达,抑制LUSC细胞 的恶性行为.此外,lncRNA MIR22HG可以海绵吸附miR-24-3p进而调节FASLG的表达.miR-24-3p在LUSC中上调表达,FASLG在LUSC中下调表达.过表达FASLG可以逆转miR-24-3p过表达对LUSC增殖、转移以及EMT进程的促进作用.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ISL通过lncRNA MIR22HG/miR-24-3p/FASLG轴抑制肺鳞癌转移,表明ISL有潜力作为治疗LUSC的新型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乙酰左旋肉碱在缺氧条件下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使用缺氧模型探究乙酰左旋肉碱(ALCAR)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活力、形态完整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一组实验通过暴露ARPE-19细胞培养物于不同浓度确定最佳CoCl2剂量.建立五组ARPE-19细胞培养物,包括对照组,假手术组(200 μM CoCl2)和分别接受1、10、100 mM ALCAR 联合 200 μM CoCl2 组,以评估 ALCAR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MTT法测量细胞活力.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ARPE-19细胞分泌VEGF和HIF-1α的水平.结果:ARPE-19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的CoCl2中,以创建缺氧模型.然而,暴露于浓度为200μMCoCl2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至83%.ALCAR在1 mM和10 mM浓度下可增加细胞活力,而最大浓度(100 mM)没有额外效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浓度为1 mM和10 mM ALCAR组的细胞活力显著更高(P=0.041、0.019).细胞活力和形态不受最大剂量ALCAR(100 mM)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10 mM ALCAR组VEGF和HIF-1α水平显著降低(P=0.013、0.033).结论:ALCAR是可行的治疗选择,可为视网膜疾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特别相关.然而,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明确定义其确切机制,以期充分阐明ALCAR对抗视网膜疾病的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6-2022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IV-1新发感染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 2016-2022 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新发感染特征情况.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 年1 月—2022 年12 月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233 552 份.经健康检查合格的献血者,献血时通过旁路留取EDTA-K2抗凝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进行HIV抗原/抗体的初检和复检,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5 年修订版)中标准判定结果,将HIV-1 抗体阳性的标本使用HIV-1新发感染酶免疫检测试剂盒,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法检测标本是否为新发感染,若标本CD4 细胞>200 个/L且病毒载量>1 000 拷贝/mL则定义为新发感染.比较各年度的HIV-1 抗体阳性情况,以HIV-1 抗体阳性作为基数,采用卡方检验,比较HIV-1 抗体阳性患者不同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亚组HIV-1 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6-2022 年湖州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标本233 552 份,其中HIV-1 抗体阳性标本共15 份,感染率为6.42/10 万,其中新发感染和既往感染占比分别为 40.00%和 60.00%.2016-2022 年,HIV-1 感染率逐年下降(1.62%、1.24%、0.63%、0.31%、0.30%、0.28%和 0.27%).比较HIV-1 抗体阳性 15 名患者不同类型(性别、年龄、职业等)亚组HIV-1 新发感染率发现:重复献血亚组HIV-1 新发感染率高于初次献血亚组,但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男性HIV-1 新发感染率高于女性,但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在不同学历HIV-1 抗体阳性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新发感染占比较高,但与其他学历亚组人群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职业亚组的HIV-1 新发感染率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湖州地区近年来HIV-1 新发感染率逐年下降,且新发感染的发生在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亚组及不同性别、学历、职业等亚组中无明显分布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Ape1/Ref-1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预测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A-NSCLC)放疗患者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 Ape1)/氧化还原效应因子1(redox factor-1, Ref-1)对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 ,RILI)发生的预测。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76例LA-NSCLC患者。胸部CT扫描表现RILI 17例为观察组,无RILI 59例为对照组。放疗前后搜集血清样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Ape1/Ref-1,分析在RILI中的预测。结果:观察组肿瘤直径21.0(20.0,27.0)mm、肿瘤位于上叶14例(82.35%)、放疗总剂量64.0(60.0,65.0)Gy高于对照组肿瘤直径19.0(16.0,23.0)mm、肿瘤位于上叶26例(44.07%)、放疗总剂量60.0(59.0,61.0)Gy(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疗后血清Ape1/Ref-1增加,观察组血清Ape1/Ref-1 5.90(3.17,9.60)ng/ml高于对照组2.18(1.17,3.95)ng/ml(P<0.05)。多因素Logistic显示血清Ape1/Ref-1≥2.42 ng/ml是治疗后RIL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血清Ape1/Ref-1预测RILI能力强(AUC:0.823,95%CI:0.723~0.922)(P<0.001)。肿瘤直径≥20 mm基线血清Ape1/Ref-1高,放疗总剂量与血清Ape1/Ref-1水平正相关(P<0.05)。CCRT治疗后疾病复发20例,疾病控制56例。放疗后疾病复发和疾病控制者血清Ape1/Ref-1增加,疾病复发者血清Ape1/Ref-1 4.76(2.45,7.11)ng/ml高于疾病控制者2.22(1.18,3.79)ng/ml(P<0.05)。结论:LA-NSCLC放疗后血清Ape1/Ref-1可预测RILI,放疗后高水平血清Ape1/Ref-1与RILI发生风险增加和不良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针灸对缺血缺氧脑瘫幼鼠炎症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针灸对缺血缺氧脑瘫幼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脑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80只SPF级7 d龄幼鼠根据体质量兼顾雌雄随机分为15小组(笼),每小组12只,其中第1小组为空白组(12只);2~3小组为假手术组(24只);4~15小组幼鼠均采用一侧颈总动脉结合缺氧方法建立缺氧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44只幼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针灸组、药物+针灸组各36只.空白组不予干预;假手术组仅作分离颈总动脉,不予干预;模型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药物组使用神经节苷脂药物干预,隔天1次,治疗28 d.针灸组造模术后第3天开始干预,针刺"百会",艾灸"大椎"和"至阳",隔天1次,7 d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药物+针灸组用神经节苷脂药物干预,同时予针灸干预,隔天1次,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治疗完成后采用Y迷宫和悬吊试验检测各组幼鼠学习与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L-1β和IL-6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脑细胞凋亡率.结果 空白组、假手术组、药物组、针灸组及药物+针灸组的Y迷宫正确次数及悬吊时间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且药物+针灸组较药物组及针灸组提高更明显(均P<0.05).空白组、假手术组、药物组、针灸组及药物+针灸组炎症因子IL-1β、IL-6含量及脑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且药物+针灸组低于药物组及针灸组(均P<0.05).结论 针灸可明显提高缺血缺氧性脑瘫幼鼠的记忆与学习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1β和IL-6水平,改善微循环,调控脑细胞凋亡,减轻脑组织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血清PCSK9表达及预后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 PCSK9)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PAH)的临床特征、血液动力学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IPAH患者为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PCSK9水平。记录随访1年无临床恶化生存率。结果:IPAH者血清PCSK9水平135.63(77.93,216.69)ng/m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显示,血清PCSK9水平诊断IPAH曲线下面积为0.763(95%CI:0.655~0.871,P<0.05),最佳截断值血清PCSK9为107.48 ng/ml,特异性为88.2%。IPAH血清PCSK9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r=0.488)、舒张压(r=0.634)、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mPAP)(r=0.653)、平均肺血管楔压(r=0.315)、肺血管阻力(r=0.576)、世界卫生组织功能分级(r=0.519)呈正相关(P<0.05),与6 min步行距离(r=-0.361,P<0.05)呈负相关。随访1年,IPAH患者死亡11例(26.19%),存活31例(73.81%)。Kaplan-Meier分析显示,PCSK9>107.48 ng/ml的IPAH临床无恶化生存5例(11.90%)低于PCSK9≤107.48 ng/ml IPAH者26例(61.90%)(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BNP(HR: 1.476,95%CI: 1.082~2.013)和PCSK9(HR:1.007,95%CI: 1.001~1.014)是临床恶化的预测因子。受限三次样本时,PCSK9与临床恶化HR线性相关。结论:PCSK9与肺动脉高压状态、血液动力学和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浆中tau蛋白磷酸化表达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血浆中tau蛋白磷酸化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保护机制.方法 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招募了两组参与者作为样本.在第一组样本中包括58名轻度至重度AD患者和20名健康老年对照组;另一组样本包括37名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样本,其中18名患者接受了 24周的多奈哌齐治疗,19名患者接受了 24周安慰剂治疗.从患者的血液标本中提取神经元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试剂盒对β淀粉样蛋白42(Aβ42)、P-T181-tau、P-S396-tau、总tau蛋白(t-tau)、神经颗粒蛋白(NRGN)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D患者的EV中Aβ42、t-tau、P-T181-tau、P-S396-tau水平显著升高(P<0.05),NRGN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AD患者中,t-tau、NRGN和沉默转录因子(REST)的EV水平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合作研究-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CS-ADL)评分呈负相关(P<0.05),并与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的14项扩展版本(ADAS-cog+)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为期24周的治疗期间,与安慰剂组患者相比,多奈哌齐组患者血浆中Aβ42、t-tau、P-T181-tau和P-S396-tau的表达水平(EV水平)从基线水平到第24周结束时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结论 轻重度AD患者血浆EV中Aβ42、t-tau、P-T181-tau和P-S393-tau水平升高.t-tau、NRGN和REST的水平增加与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的下降相关.多奈哌齐治疗可使轻中度AD患者血浆中t-tau、P-T181-tau和P-S396-tau的表达水平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6-2022年甘肃省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2016-2022年甘肃省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接种后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并评价该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甘肃省预防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分别收集甘肃省2016-2022年AEFI个案和接种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2016-2022年共报告DTaP相关AEFI 22 674例,报告发生率为259.24/10万剂.在AEFI病例中,一般反应占99.71%,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26:1),18~24月龄(34.32%)和3~5月龄(33.35%)病例所占比例较多,与季节和月份无关(集中度M为0.17),不良反应主要发在接种后1 d内,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48.48%),且近年来未发现异常反应可疑信号.结论 甘肃省DTaP安全性较好,AEFI反应预后良好,需继续加强AEFI监测工作,增强因果关联评估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鹰嘴豆素A对骨关节炎的体外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鹰嘴豆素A(BCA)对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提取大鼠原代软骨细胞进行培养,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不加诱导剂及干扰剂)、模型组[10 ng/mL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和BCA组(10 ng/mL IL-1β诱导+0、3、6、12、24、48 μmol/L BCA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进行细胞活性评估,衰老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水平,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BCA与Nrf2之间的亲和力.结果 MTT法筛选BCA浓度后,选择6、12、24 μmol/L BCA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细胞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减弱(P<0.05),SA-β-ga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内Ⅱ型胶原蛋白(COL2A1)、蛋白多糖(ACA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BCA组上述情况均出现明显逆转(P<0.05).此外,BCA可以显著减弱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KB-α)的降解和NF-κBp65的核转位,并促进Nrf2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和人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全细胞中的表达(P<0.05).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则进一步证实BCA与Nrf2具有极高的亲和力.结论 BCA可通过调控Nrf2/NF-KB信号通路体外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缓解关节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salusin-β、CX3CL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salusin-β、CX3CL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 2 蛋白(sST2)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三者联合对AHF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5例A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AHF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 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salusin-β、CX3CL1、sST2 对AHF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salusin-β、CX3CL1、sST2 与AHF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t=7.788、6.960、8.610、13.908,P<0.05).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依次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725、31.224、36.308,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HF患者血清salusin-β、CX3CL1、sST2水平分别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r=-0.364、-0.524、-0.382,P<0.05).预后不良组salusin-β、CX3CL1、sST2 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37、8.242、7.155,P<0.05).ROC曲线显示,salusin-β、CX3CL1、sST2 三者联合诊断AHF患者为HFrEF的AUC为 0.848.salusin-β、CX3CL1、sST2 三者联合评估AHF患者预后的AUC为 0.9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2.90%、80.00%.salusin-β高表达组、CX3CL1 高表达组、sST2高表达组1年生存率均低于低表达组(Log rank=68.342、77.547、70.883,P<0.05).结论 salusin-β、CX3CL1、sST2 在AHF患者血清中均表达上调,三者联合能够较好地诊断AHF及评估预后,临床上可作为AHF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