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Vitapex糊剂对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3月—2023年 3月兰陵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 82例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1例.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粉剂根管充填治疗,试验组采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充填效率、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疼痛程度及咀嚼功能.结果:试验组恰填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2.96%和 97.56%,均高于对照组的75.61%和 8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个月,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个月,两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Vitapex糊剂对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有助于提高充填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缓解牙根尖炎性反应及疼痛程度,提高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选取成都市中心5城区中2个区域的社区老年人258名,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资料情况、自然牙齿数、咀嚼功能、握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1名(15.9%)社区老年人存在咀嚼功能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17,95%CI 为 0.041~0.333,P<0.001)、文化程度(OR=0.385,95%CI 为 0.225~0.659,P=0.001)、自然牙齿数(OR=6.427,95%CI为2.461~16.787,P<0.001)是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越低、自然牙齿数<20颗的社区男性老年人更易发生咀嚼功能下降.提示初级卫生服务机构及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咀嚼功能相关筛查项目,早发现早处理,帮助社区老年人预防咀嚼功能下降,维持和重建正常的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对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对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舟山医院口腔科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超量根管填充,研究组给予适量根管填充。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ACTH)、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咬合力、牙龈指数、咀嚼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1β[(23.66±6.94)μg/L]、Cor[(129.61±27.18)μg/L]、ACTH[(14.58±4.1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31±10.13)μg/L、(147.93±30.26)μg/L、(17.16±5.04)ng/L( t=4.82、3.45、3.07,均 P < 0.05);研究组IL-10[(65.19±16.06)ng/L]高于对照组的(56.61±15.52)ng/L( t=2.97, P < 0.05);研究组咬合力[(127.53±33.20)1bs]、咀嚼效率[(84.73±20.65)%]均高于对照组的(115.25±30.12)1bs、(75.49±18.14)%( t=2.12、2.60,均 P < 0.05);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0.44±0.12)]、VAS[(2.73±0.8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44±0.12)、(2.73±0.81)分( t=7.92、2.66,均 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1.67%)(χ 2=5.52, P < 0.05)。 结论:适量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炎症,缓解患者疼痛并提升患者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rownⅡ类上颌骨缺损患者不同修复方式的远期生存质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比较组织瓣和赝复体修复重建上颌骨BrownⅡ类缺损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4—2017年期间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上颌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第四版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UW-QOL)调查术后远期(>5年)生存质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差异性。 结果:本研究失访4例,死亡9例,共收回有效问卷46份,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19~86岁。BrownⅡb/c类26例,BrownⅡd类20例;行组织瓣重建29例(即组织瓣重建组),赝复体修复17例(即赝复体组)。赝复体组咀嚼QOL得分优于组织瓣重建组( Z=-2.787, P=0.005),但娱乐、吞咽、语言、情绪QOL得分不如组织瓣重建组( Z值分别为-3.185、-2.091、-2.556、-1.996, P值均<0.05)。在BrownⅡb/c类中,赝复体修复能提高咀嚼QOL得分( Z=-2.830, P=0.005),其他QOL得分及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BrownⅡd类中,组织瓣重建能改善疼痛、娱乐、吞咽、语言QOL得分( Z值分别为-2.741、-2.517、-2.320、-2.843, P值均<0.05),且平均QOL得分优于赝复体修复( Z=-2.276, P=0.023)。 结论:就远期效果而言,对于BrownⅡb/c类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与组织瓣重建修复均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对于BrownⅡd缺损患者,组织瓣重建有更好的语音、吞咽功能。组织瓣重建可能会带来更多娱乐、情绪方面的助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术中面神经监测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面神经是颅骨内走行最长的脑神经,是颞骨及侧颅底手术中神经保护工作的核心。面神经损伤可发生在神经走行中的任意节段(颅内段、颞骨内段或颞骨外段),损伤程度可从轻度的神经失用到严重的神经横断或者缺损。病变对面神经的压迫,以及手术操作对面神经的牵拉等机械刺激都可能影响面神经形态或功能。面神经受损后,患者除出现面部变形、面肌运动障碍外,还可出现视力、味觉、咀嚼等生理功能障碍,其心理和社会生活深受影响。由于面神经走行隐匿且复杂多变,单纯依靠术前影像及术中观察,即使经验丰富的术者在处理复杂的病变时也存在面神经定位困难的问题 [1]。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在颞骨、侧颅底及颌面部手术中,条件允许时可进行规范的面神经监测,准确定位、识别并实时监测面神经,以期更好地保护面神经的完整性和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合并口腔上颌窦瘘种植修复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口腔上颌窦瘘是指口腔与上颌窦发生的病理性连通。由于上颌窦底骨板的缺损,在缺牙区进行种植治疗具有较大困难。本文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缺失合并口腔上颌窦瘘的病例,上颌窦底缺损直径大于5 mm。一期手术行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及位点保存术;二期手术行经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引导骨再生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完成上部结构修复。通过治疗重建牙槽嵴的软硬组织,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并获得较理想的美观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指压合谷穴治疗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指压合谷穴治疗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效果,寻找更好地减轻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方法。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全口义齿初戴者4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采用指压合谷治疗,分别于戴义齿前和三餐饭前按压合谷穴3 min;对照组20例,采用自己适应法治疗。两组于戴义齿后3 d、7 d、14 d复诊,记录无恶心例数、吞咽功能正常例数、咀嚼效率,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戴义齿3 d、7 d无恶心分别为85.71%(18/21)、95.24%(20/21),均高于对照组的45.00%(9/20)、65.00%(13/20)(χ 2=5.58、4.19,均 P < 0.05);两组戴义齿14 d无恶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戴义齿3 d吞咽功能正常率为57.14%(12/21),高于对照组的15.00%(3/20)(χ 2=8.16, P < 0.01);两组戴义齿7 d、14 d吞咽功能正常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观察组戴义齿3 d、7 d咀嚼效率分别为(42.03±5.02)%、(50.34±5.05)%,均高于对照组的(37.00±4.00)%、(47.13±4.0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51,1.65,均 P < 0.05);两组戴义齿14 d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指压合谷穴用于减轻全口义齿初戴者恶心的临床疗效好,可缩短全口义齿初戴者的适应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口腔撑开及开口康复训练器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开口训练能有效防治头颈部肿瘤患者因放疗导致咀嚼肌及颞下颌关节周围软组织局部水肿、细胞破坏及纤维化而造成的张口受限。而目前临床常用的楔形硬橡皮块、阶梯形木块等辅助张口训练工具缺少精准测量开口度、受力程度以及训练记录等功能。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可以辅助口腔撑开及开口康复的训练装置,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舌黏膜鳞状细胞癌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口腔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病人数超过300 000例,5年生存率为50%~60%,其中舌癌占比近40%。肿瘤存在肿瘤异质性,个体预后存在差异,但手术仍是治疗舌癌的第一选择。舌癌手术效果可直接决定患者的生存时间,其造成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语言、咀嚼、吞咽等生理功能,舌癌的外科治疗必须兼顾功能重建,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舌癌基因组学的认识不断深入,认识到临床研究前模型可以保存有肿瘤异质性,其在发现肿瘤标志物和药物临床转化中有巨大应用前景,舌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临床上对其诊疗仍存在诸多争论。因此,本专家共识总结了舌癌外科诊疗的进展和有争议的热点,主要涵盖了术前诊断评估、外科处理要点和术后功能康复等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镜经口入路岩斜区、颈静脉孔区鼻咽癌切除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内镜经口入路的解剖要点及其在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3个干性头颅骨性标本和5个新鲜冰冻尸头标本,采用经口入路显露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记录重要解剖标志及显露范围,详细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复发性NPC患者6例,男女比例1∶1,年龄42~69岁,所有患者均使用该入路行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解剖研究显示,内镜经口入路在保留翼内肌和翼外肌的基础上,可显露咽旁段、岩骨段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可处理颈静脉孔区和岩斜区的病变。临床实践显示,6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经口入路NPC切除术,术后增强MRI见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无咀嚼功能障碍。结论:内镜经口入路用于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