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磨牙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试验组以双波长激光(Nd∶YAG和Er:YAG)联合iRoot SP糊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depth of periodontal probing,PD)和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管填充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6、12周的IL-6、IL-17、TNF-α、BI、PD和CA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减轻牙周炎症和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究Vitapex糊剂对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3月—2023年 3月兰陵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 82例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1例.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粉剂根管充填治疗,试验组采用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充填效率、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疼痛程度及咀嚼功能.结果:试验组恰填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2.96%和 97.56%,均高于对照组的75.61%和 8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个月,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3个月,两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Vitapex糊剂对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进行根管充填治疗,有助于提高充填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缓解牙根尖炎性反应及疼痛程度,提高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对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对患者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舟山医院口腔科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超量根管填充,研究组给予适量根管填充。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ACTH)、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咬合力、牙龈指数、咀嚼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1β[(23.66±6.94)μg/L]、Cor[(129.61±27.18)μg/L]、ACTH[(14.58±4.1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31±10.13)μg/L、(147.93±30.26)μg/L、(17.16±5.04)ng/L( t=4.82、3.45、3.07,均 P < 0.05);研究组IL-10[(65.19±16.06)ng/L]高于对照组的(56.61±15.52)ng/L( t=2.97, P < 0.05);研究组咬合力[(127.53±33.20)1bs]、咀嚼效率[(84.73±20.65)%]均高于对照组的(115.25±30.12)1bs、(75.49±18.14)%( t=2.12、2.60,均 P < 0.05);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0.44±0.12)]、VAS[(2.73±0.8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0.44±0.12)、(2.73±0.81)分( t=7.92、2.66,均 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1.67%)(χ 2=5.52, P < 0.05)。 结论:适量根管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炎症,缓解患者疼痛并提升患者咀嚼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热效应对生物陶瓷糊剂在根管不同部位充填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研究热效应对生物陶瓷糊剂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法在根管不同部位充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颗单根管牙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iRoot SP组、10 s组、20 s组,每组10颗。所有牙样本在去除牙冠后根管预备至0.04锥度。对照组行AH-plus糊剂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充填;iRoot SP组行iRoot SP单尖充填;10 s组及20 s组使用iRoot SP单尖充填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并分别在使用热凝牙胶前以180 ℃分别加热10 s及20 s。使用亚甲基蓝染色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法、牙科显微镜观察法分析充填后根管中上段和根尖1/3处的缝隙发生情况。结果:对于根尖1/3处的充填,10 s组和20 s组均无明显缝隙出现,且染料侵染深度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于根管中上段的充填,iRoot SP结合单尖充填出现缝隙的概率较高。 结论:短时间的高温加热不会影响iRoot SP对于根尖1/3处的封闭效果;对于根管中上段,iRoot SP单尖充填结合热凝牙胶垂直加压法的充填效果优于iRoot SP单尖法充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不同充填技术对iRoot SP充填根管的根尖封闭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评价iRoot SP在不同充填技术下充填根管的根尖微渗漏情况。方法:下颌单根前磨牙36颗,ProTaper Universial镍钛锉预备至F3,将处理好的样本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 n=8)、阴性对照组( n=2)和阳性对照组( n=2)。实验组分别为冷侧压技术组(CLC)(A组);热牙胶技术组(CWC)(B组);单尖法技术组(SC)(C组);纯糊剂技术组(SOB)(D组)。将充填好的样本放入37 ℃恒温水浴箱内7 d,然后实验组样本除根尖1 mm外全部用指甲油封闭,阴性对照组全封闭,阳性对照组不涂指甲油。所有样本根尖均浸入0.1%亚甲蓝溶液7 d,然后在低速切片机上沿牙长轴纵向切开,在显微镜下(×10)观察并拍照记录,使用image J软件测算根尖渗漏的数值。 结果:单尖法技术组根尖渗漏值最大(5.02±2.23)mm,热牙胶技术组最小(3.59±1.76)mm,纯糊剂技术组的根尖渗漏值小于单尖法技术,但四种充填技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所有充填技术都不能完全封闭根尖。iRoot SP纯糊剂技术具有与其他技术相似的根尖封闭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游离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瓣治疗手舟骨骨不连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目的:探讨游离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瓣治疗手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骨不连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43.5±15.5)岁。术中清创骨折段后,将骨瓣移至手舟骨处充填骨缺损,将骨瓣动脉与桡动脉端侧或端端吻合,伴行静脉与桡动脉伴行静脉端端吻合,采用游离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瓣治疗13例,游离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软骨瓣治疗2例。术后根据X线表现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握力及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功能组间比较使用 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门诊随访11例,微信随访4例,平均随访32.5(8~60)个月。15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5(10~16)周。术前VAS评分为(3.5±1.5)分,术后末次随访降至(1.0±1.0)分;握力由术前的(16.5±4.3)kg提高至术后末次随访的(31.5±3.5)kg;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6.2±11.4)分提高至术后末次随访的(68.5±10.8)分,腕关节功能:优8例,良6例,可1例,手术前后功能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骨不连具有良好的功能效果。该技术为手舟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及结构支持,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对于手舟骨近极缺血性坏死的可以采用骨软骨瓣移植替代,防止腕骨骨关节炎和塌陷,这在治疗难治性手舟骨骨不连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0小时前
-
根管超填临床预后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根管充填是使用充填材料严密封闭清理成形后的根管系统,控制感染,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充填质量是影响根管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根管充填应是充填物内部致密,末端到达根管壁牙骨质牙本质界,无超填和欠填。本文主要阐述根管超填对根管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及其原因、超填对患牙邻近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超填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根管治疗,获得更佳的远期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龋源性牙髓病的诊疗策略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龋源性牙髓病发病率高、危害大,由于牙髓感染的复杂性和牙髓自身修复能力的局限性,如何彻底清除感染、进一步促进组织再生修复仍是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龋源性牙髓病的致病机制和诊疗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进行展望,以期为龋源性牙髓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耳颞区不同程度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附三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目的:探讨耳颞区域不同程度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3例因耳颞区恶性肿瘤或反复感染形成窦道手术后出现耳颞区不同程度巨大复合组织缺损而行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患者的肿瘤或病灶完整切除后,根据手术切除后于耳颞区留下不同程度的复合组织缺损的位置和特点分别实施耳后舌形瓣转移修复、吻合血管蒂游离背阔肌皮瓣转移修复、Ⅰ期头皮扩张Ⅱ期病变清除腹部脂肪术腔充填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修复效果良好。结论:耳颞区解剖复杂涉及头颈及侧颅底重要血管神经结构,术后形成的由皮肤、肌肉和骨组织组成的巨大复合组织缺损多需一期修复,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择修复方法,达到彻底切除肿瘤、清除病灶同时覆盖术腔修复缺损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
生物活性材料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生物活性材料是指能在材料界面上引起组织和材料之间形成特殊化学键合的材料。近年来在牙髓治疗中出现了较多的生物活性材料。本文对生物活性材料的定义、产生和分类进行介绍,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牙髓生物活性材料逐一进行介绍,结合循证医学研究进展,提出各种牙髓治疗使用的生物活性材料推荐方案,并讨论了牙髓治疗生物活性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1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