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
偏头痛(Migraine)作为一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疾病不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社会医疗经济产生巨大影响.针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在预防和缓解偏头痛急性发作方面被众多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是卓有成效的.然而,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围绕偏头痛的发生机制有3种较为主流的学说,分别是血管源性学说、神经源学说和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近10年来相关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表明,针刺可能通过减轻神经炎症、降低神经元致敏与调节脑功能网络连接等方式缓解疼痛,故探讨相关可能机制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充实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理论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张景岳命门学说在老年肺癌中的临床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及全球范围内均居前列,且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发病年龄亦呈持续升高趋势.老年肺癌患者多久病体虚,较难承受杀伐有力的现代治疗方案,故多寻求较为和缓的中医治疗."命门学说"是张景岳的重要学术思想,命门、水火阴阳和五脏六腑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各项生理功能.我们认为,老年肺癌多因命门火衰、阳虚寒凝所致,临床治疗应从温阳散寒、补肾固本出发,多采用阳和汤加减温阳散寒,收效甚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浅析贾英杰教授运用"升降学说"治疗肺癌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肺癌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影响生活质量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常规治疗虽然一定情况下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存在较大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未明显减少病死率,中医药凭借其稳定瘤灶,减轻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毒副作用,延长带瘤生存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贾英杰教授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是正气内虚,痰、毒、瘀三者并存,并重视升降学说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使用药攻伐和缓有度,则可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达到"以平为期"的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明清江苏医派的特点剖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对江苏医派的全面了解和研究,本文重点剖析了明清江苏以地域性流派而闻名的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等医派之特点,分别归纳阐述了吴门医派以温病学说的创立、多世医家族、多御医官医、多医学论著为特点;孟河医派以重经典广临床、遣药和缓轻灵、对医道传授的多样化而闻名;山阳医派则以精研温病进一步完善温病学说、医家著作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为特色;龙砂医派以善使运气、重视《伤寒论》六经及经方的运用而名噪医界.彰显了明清江苏医派的成就与风韵,以期为更好地继承、挖掘与推广医派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邹氏肾科对孟河医派核心学术思想"和缓学说"的传承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孟河医派的核心学术思想为"和缓学说",临床往往于平淡轻灵醇正之中见神奇之效.邹氏肾科于1954年创建,其创始人邹云翔教授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其承前启后发展者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是孟河医派第四代传人.69年来,邹氏肾科始终努力传承守正孟河医派核心"和缓学说"的学术思想,持续深入学习孟河医派代表人物费伯雄先生的医理、医旨、辨证、医论、治法、方药等理论与临证经验,秉承"和缓学说"的精髓,在邹氏肾科的临床、教学、研究中开创了35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新理论、新治法、新方药,开发国家准字号治肾新药2个,创立了治疗内科杂病的多种和缓大法,以及多法合用、配伍反佐等实用方法,为孟河医派的发展和护卫群众健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