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中心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治疗咽喉部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经口机器人手术(TORS)在治疗咽喉部病变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18年南京鼓楼医院行TORS治疗咽喉头颈部病变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口咽肿瘤6例,咽旁间隙肿瘤3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前后疼痛与吞咽困难评分、术后有无出血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9例患者均通过TORS完成病灶切除.术后病理良性3例,恶性6例,所有切缘均为阴性.TORS手术时间为55~140(85.56±28.77)min,出血量为10~50(23.33±11.73)mL,术后住院天数为4~7(6.00±1.00)d,恢复饮食时间为1~3(1.78±0.67)d.除1名口咽癌患者术后当天出现伤口渗血,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4~86个月,肿瘤患者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 依据本中心现有病例经验,合理选择适应证、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管理、术后长期随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实,TORS切除咽喉部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功能保全策略在喉癌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留对提高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不同保喉策略在喉癌治疗中的应用。所有T1-T2期喉癌均应接受保喉治疗,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相似,应采取单一治疗模式。T3-T4期是一组异质性病变,喉功能保留手术或同步放化疗提供了保护喉功能的不同治疗方法。依据肿瘤浸润方向,环杓单元结构和功能完整的T3-T4a期患者,仍可实现保留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术,并获得好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咽喉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咽喉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怀疑咽喉部良性或恶性病变患者512例,应用白光内镜检查和NBI内镜检查并取活检,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观察NBI在咽喉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NBI内镜在病变轮廓及黏膜下微血管形态图像显示清晰度优于白光内镜(χ 2=457.497、293.209,均 P<0.05)。NBI内镜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阴性符合率均高于白光内镜(χ 2=10.131、6.197、4.084,均 P<0.05)。NBI内镜Ⅰ~Ⅱ型诊断良性病变的灵敏度90.65%、特异度96.88%,NBI内镜Ⅲ~Ⅳ型诊断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灵敏度80.99%、特异度97.52%,NBI内镜Ⅴa型诊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灵敏度15.18%、特异度98.54%,NBI内镜Ⅴa~c型诊断浸润癌的灵敏度93.24%、特异度96.93%。 结论:与白光内镜比较,NBI内镜能更清晰显示病变轮廓及黏膜下微血管,能更准确地诊断咽喉部恶性肿瘤,尤其是对癌前病变及早期恶性肿瘤的识别度更高,在咽喉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子喉镜下环后区暴露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电子喉镜检查是咽喉部首选检查手段,常规方法下电子喉镜可很好的显露舌根部、会厌部、会厌隙、双侧声带、喉室以及梨状窝或部分梨状窝等部位,然而却难以显露环后区。而下咽部环后区域的显露无论是在发现咽喉部早期病变,还是评估病变范围亦或发现异物无疑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从电子喉镜检查环后区暴露方法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在喉镜检查暴露环后区的方法选择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子喉镜检查中自主抬头前屈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检查中自主抬头前屈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80例行电子喉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吹喇叭法、头位转动法及自主抬头前屈法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比较观察各方法对环后区的显露效果。结果:吹喇叭法、头位转动法、自主抬头前屈法的环后区总显露率明显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头位转动法、自主抬头前屈法的总显露率明显高于吹喇叭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头位转动法与自主抬头前屈法总显露率相同。而在完全显露率上,自主抬头前屈法较头位转动法、吹喇叭法及常规法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电子喉镜检查中应用自主抬头前屈法可提高环后区显露效果,有助于早期发现咽喉部病变,准确判断病变范围,评估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窄带成像内镜在咽喉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可以根据咽及喉部肿瘤病变黏膜上皮内乳头毛细血管袢的形态类型,初步判定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并进行靶向活检和治疗,提高咽喉部恶性病变正确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本文对窄带成像技术在咽喉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智能辅助电子喉镜检查在喉癌及喉癌前病变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由于喉部重要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喉部病变对患者的发音、生命质量甚至生存预后均有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对其早诊早治至关重要。电子喉镜是早期诊治喉癌及喉癌前病变最重要的辅助工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喉镜检查领域的应用及研究日益增加,其在辅助诊断、质量控制和治疗后病情评估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未来有望成为内镜医师临床决策、早期诊治喉癌的得力助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1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头颈部EMP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4~74岁。病变部位位于鼻腔3例,鼻咽部2例,喉部2例,鼻窦1例,口咽部1例,颈部淋巴结1例。根据肿瘤病变范围,能彻底切除(切缘阴性)的首选彻底切除,不能彻底切除的行术后放疗或者单纯放疗。分析EMP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局部阻塞症状及局限性包块。所有患者病理均证实为单克隆浆细胞病变,骨髓穿刺均未发现异常,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其他病灶。10例患者中,5例接受手术治疗,3例单纯放疗,2例同时接受了手术和放疗。随访时间为16~1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2个月。在随访期间,5例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无局部复发及进展,1例单纯放疗患者及1例术后放疗患者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例术后给予放疗的患者,7年后复发,再次给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无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无复发迹象。结论:头颈部EMP预后好,对于可彻底切除的病变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4NQO涂抹法诱发大鼠喉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与人喉癌前病变发生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使用体积分数为1%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溶液涂抹实验组大鼠喉部黏膜至20周,生理盐水涂抹对照组大鼠喉部黏膜,涂抹方法及时间同实验组,肉眼及内镜观察喉部黏膜变化,组织学观察并确定病变形成。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第4、8、12、16、20周的食量、饮水量及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实验组大鼠喉部逐渐出现白色斑块、浅表溃疡、糜烂以及粟粒状颗粒,组织学表现过程为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对照组大鼠喉黏膜符合正常上皮表现。实验组大鼠喉黏膜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数在第4、8、12、16、20周的个数分别为13.5±2.4、35.6±5.8、53.4±8.3、78.8±11.6、80.6±12.4,对照组均为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74、10.63、11.14、11.77、11.26, P值均<0.01)。 结论:4NQO涂抹法的致病过程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与人相似,此方法制备喉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实用易行,结果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折叠皮瓣在梨状窝癌喉功能重建及梨状窝成形术中的应用及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折叠皮瓣修复梨状窝癌手术部分喉及部分下咽缺损,并观察其喉功能重建及下咽梨状窝成形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收治,采用折叠岛状皮瓣修复的10例梨状窝癌病例,均为男性,年龄42~68岁。本组首选治疗方案均为手术治疗,颈淋巴清扫及气管切开后,行喉部分切除+下咽病变切除,取制备好的皮瓣进行折叠修复(9例选取颏下瓣,1例选取锁骨上皮瓣),重建恢复喉及下咽的生理性解剖结构,其中重点重建的结构是披裂、杓状会厌襞及梨状窝。随访并总结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术后喉与咽腔结构重建良好,皮瓣全部成活,无咽瘘发生。术后2周患者均正常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其中4例患者完成吞咽功能评估,无误吸或仅产生少量误吸。患者术后均行放疗。术后随访时间为5.4~41.4个月,无肿瘤复发或死亡。喉镜示8例患者新喉口宽敞,满足拔管条件,其中7例患者已拔除气管套管,1例堵管观察中;2例患者因皮瓣较厚,新喉口略狭窄。患者术后均保留发音功能。结论:折叠岛状皮瓣可恢复喉及下咽的生理性解剖结构,可用于喉功能重建及梨状窝成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